關于庭院的散文
關于庭院的散文篇1:庭院里的秋天
鄉間的晚上秋風習習,嗅著潤潤的涼氣,聽著細微時斷時續的蟲鳴聲,不知不覺讓人睡意漸濃,悠然呼吸著醇厚的鄉土氣息入睡,真是做黃粱夢的好地方,一夜無轉輾覺醒。
早上還沒感覺到初陽暖暖的撫慰,淡淡的清香已順著鼻息侵入心肺。睡意已醒啦一半,緩緩放下昨夜的美夢,慢慢睜開意猶未盡的雙眼,扭頭一看,彌漫著薄薄霧氣的窗外,點綴著斑斑露珠的花草,已伸展腰肢抖索著淡淡的花香。對面屋檐下,小燕子已在巢里大膾媽媽捉來的蟲子;還有沒有果腹的貓兒正癡癡的望著捕不到的麻雀而哀愁,像極啦一副惟妙惟肖秋意濃郁的寫意畫,一切都那么愜意自在,實實在在享受著難得的清靜。
推開房門一陣清新的朝氣撲面而來,忙伸啦一個懶腰,趕緊深深的吸啦口晨氣,生怕錯失這次難得的機會。仰頭看見廚房屋上煙筒里冉冉升起的炊煙,來到廚房母親已準備早飯,爐火里的柴禾噼啪作響,鐵鍋里的小米飯在柴火的炙烤下沸騰,嘟嘟的冒著熱氣,特有的醇香漸漸彌漫整個屋里。
來到院中,的菜地里生機盎然,一族族比人還高的豆角秧苗密密麻麻繞著竹竿,趁著秋天未竭活力的蜿蜒而上,一片片快要枯黃的葉子上,托著星星點點的露水,用指尖抄一顆露水放在嘴里,婉如蜜水一樣甜美甘醇。
突然發現地里的一片秧葉刷刷晃動啦幾下,我輕輕的過去扒開葉子一看,原來是我那調皮的小侄兒,正順著蟈蟈聲尋蹤探險,由于粘啦太多的露水,濕漉漉的細發和臉上掛滿的露珠如剛沐浴過一般?;仡^舉著臟乎乎的小手,笑嘻嘻的向我展示他捉到的寶貝。
吃罷飯院中僅有的那點薄霧逐漸散去,在核桃樹的下面堆放啦不少母親早上外出撿回來的柴禾。昨天剛回家的時候,看見母親正吃力的鋸著那些柴禾,累的氣喘吁吁。在外極少為母親分擔繁重的家務,這次回來也借此機會出一點微薄之力盡盡做兒子的責任。讓母親歇下我挽起衣袖在院中輪斧拉鋸,不待日頭掛頂,這堆粗細不一的柴禾便被我劈成長短適宜的成品,此次勞作讓我身心豁然無比舒暢,工作中那些抑郁煩惱也被我酣暢淋漓的動作揮盡。這時母親端來一杯熱水,又替我擦擦額頭的汗水,并不斷的叮囑我注意身體。收拾完畢坐在秋陽下,點一根香煙,吐著冉冉的煙絲,微微的喘著氣息,心滿意足的看著打理的井井有條的院落而得意。
太陽日漸西下,橘紅耀眼的霞光慢慢泄下來,絢麗多姿的院落像被佛光普照般祥和安寧美輪美奐,照在母親愉悅的臉上更顯得康健洋溢,燕雀貓兒戲耍歡躍,享受這一天中最后短暫而又美妙的時光。
臨走時母親把采摘的新鮮蔬菜塞在我手里,做兒子的想安慰老人家幾句,可母親叮囑我的話便嘮叨不斷,依舊對我這個已做父親的大人放心不下,呵護備至的親情讓我淚涌哽咽幾次欲言又止。班車進站安慰母親的話依舊沒有說出口,只得輕輕的拂去母親在菜地里為我摘菜時粘在她身上的枯葉。坐在車上看著漸行漸遠的家,望著含辛茹苦年事已高的母親心中默默祝福,但愿母長壽親長久,年年相伴歲歲有今朝。
關于庭院的散文篇2:沉醉庭院
時常沉醉于那深深的庭院,一是傾心于那里無上的安靜,在這寧靜的氛圍中,您可以細心的思考自己的作為,品味生命中的每一份驚喜或者驚詫;二則感動于那里秀色可餐的綠,那花兒馥郁濃重的涵養!每朵花兒都用自己的一方空間感悟美麗的內涵,花香之源的脈脈花瓣如火似霞,若杏黃有如凝脂。
庭院方方,不過百個平米,但卻沐浴著雅致的清新。四周古老的墻上滿是爬山虎那郁郁蔥蔥的,姿意漫開的藤蘿,仿佛密密麻麻交織的綠網,企圖網住稀疏而落的陽光。一株早時栽種下的葡萄樹,而今已結了琳瑯滿目的珍珠,葡萄樹的紫藤被母親架的滿院子都是,最長的一條莖已經遠觸到了正房屋脊的流水瓦上,葡萄的主莖粗壯而堅韌,那些副莖上的觸須也帶著強者般的生命力,緊緊的把握著生命途中的每一次的機會。
院中的青草隨意的生長在它們的轄區內,草叢柔柔地向著陽光,它們與花枝、爬山虎及葡萄樹和睦相處,卻又不失優雅的界限。那幾株梧桐樹已經生長了幾十載,植下它們的主人已乘鶴而去多年了,如今,這幾株老氣橫秋的梧桐樹把所有的枝桿漫散開來,濃郁的樹葉成了綠色的汪洋,溢滿整個院落的空際,陽光也只得在這綠色的汪洋中游戈,偶爾在輕風拂過的間隙逃逸出那么幾束,若天使般綻在爬山虎的綠網上,綻在青草葉片上,綻在那嬌柔細嫩的花瓣上了。
這樣一個深深的庭院,會有風嗎?
風是有的,當梧桐樹葉輕曳時,風兒便精靈般的順著枝桿,順著那縷縷紫藤,順著那束束逃逸而來的陽光飄然而至地面,拂在院落中的石桌上,使那平靜的茶杯里的香茗也起了微瀾,此刻,全身心都是那么的清爽,氣息也是淡而凝的香………
母親從不去修剪那些花枝,只是不定時的在植株下撒寫草灰,多日無雨時便澆些水。母親在房間內從不擺設盆栽的花草,忙完了家務,她總是喜歡靜靜的坐在石凳上,寧注著滿院的盛綠,流露出欣慰的笑馨。
有許多日子,我仿佛幻化做一株丁香,在這古老的庭院中靜享了………
關于庭院的散文篇3:庭院情深
端午時節,恰逢假期,夏天悄然而至,雖然天氣有些炎熱,但是仍然阻擋不了回農村老家的腳步,想必家里的農活已經到了收獲而繁忙的季節。
季節是常駐我家的,夏天顯然比我更先一步踏進了我的庭院,滿院春色,鳥語花香……家的感覺撲面而來。不免讓我想起北宋文學家歐陽修那首著名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院子里養了不少的果樹和花兒,季節一到,油亮深濃,錯落有致,一片詩意盎然。來不及細細品味這份悠然,便和父母到田地里去勞作了。
田地是農村的舞臺,各家各戶都鉚足了勁在地里作文章,尤其是年輕人。父母仍然保持著這份辛勤,不愿放棄這份耕耘,只是歲月不饒人,父母已經不再年輕。
瞧去,那成片的大蒜已經被父母綁扎結實,需要將他們運輸回家。我和父母將成把的大蒜裝載在獨輪車上,用繩子將他們勒緊,我便用力的將裝滿大蒜的獨輪車沿地梗推出田地,再將大蒜重新裝到電動三輪車上運輸回家,大蒜壘堆在家門口的大路旁邊,與全村各家各戶的大蒜一樣壘成了一條條蒜城,成為一道道鮮明特色的風景,這也是我兒時非常美好的記憶。
當我每次從地里吃力向地頭推著單輪車前行時,總能體會到汗流浹背的那份感覺,但是,我的心卻是清涼的,腳步更是穩健的。我想這就是百姓的本色,這就是生活的本色,正是因為這份本色,讓我更加尊重農民的辛勤,更加珍惜生活的可貴,更加珍愛親情的交流。
閑暇時分,站立在院子里,深深的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自然會精神氣爽,滿目的綠色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優美,寬大的庭院到處都染滿了綠,即使北邊屋前,也有栽植的銀杏樹、杏樹,小院被綠簇擁著,自然也能感受到青磚紅瓦的色彩。大黃杏、青葡萄已經掛滿枝頭,銀杏、桂花有風吹過枝頭搖曳,各種花兒也是爭奇斗艷,紅太陽花兒在墻頭上開的正歡,不時有幾只麻雀落在銀杏枝頭或房頂上,嘰嘰喳喳的演奏著夏日的清涼和空曠。鍋屋南頭用22層磚頭單層橫著壘立的煙筒雖經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屹立不倒,展現出堅忍不拔的毅力,堪比庭院里的比薩斜塔,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
母親蹲在院子里的壓水井前洗衣服,女兒在院子里的樹下歡快的跳舞,母親喂養的小雞正在雞窩里吃草,與這庭院勾勒出一幅動靜結合的優美畫卷。天空有白云飄過,天氣自然清爽了許多。
時間總是邁著細碎的步子在悄然前行,雖然平日和和庭院并不遙遠,時常親近,但是我的心懷卻愈加生出對院落的流連。思緒再次被這方庭院牽引,我的童年記憶碎片便象幻燈片般在記憶的屏幕上被放大、延伸、濃縮或過濾。
院內院外,都是一片可愛的景象,我便迫不及待的用手機拍下一張張照片,用瞬間的定格來刻畫生活的可貴、庭院的悠然、父親的心境、親情的甜美。
我的腳步很輕,慢慢的向小院的南墻根移動,那里有一顆枝葉茂盛的無花果,我便迫不及待的向那走去,一不小心,被一顆鐵釘穿透了鞋子扎破了腳底,雖然有些疼痛,但是并沒讓我放棄拍下那片葉子,人生路上欣賞風景,何嘗不會遇到腳下的泥濘。
大門口右側是一小片的花兒,左側是一小片菜地,最有意思是父親移植的銀銀菜。小時候,把嫩莖葉用沸水焯后瀝干水,涼拌、炒菜、蒸菜皆可,現在已經成為酒店里的一道特色菜品了,成為了一種飲食文化。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用它做咸稀飯,清新可口,那味道現在想來都是一個美,不失為兒時的一道硬菜,自然現在每次看到它我都會感覺到特別的親切。父親將銀銀菜栽植在了家門口,想必是寄托著父親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