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螳螂的散文
關于螳螂的散文篇1:螳螂勇士
今天早上在鬧市區看見一只螳螂,在一截臺階的下邊,匆匆的路人應該是不會發現它的,而我漫無目的的走著,忽然就瞥見了那一抹綠。生活在城市,已經記不清多久沒有見過螳螂了,更何況是這樣一只美麗的螳螂。它長約3寸,通身青綠,翅膀泛著淺褐色,在太陽光下竟有著金屬的光澤,著實俊秀頎長,讓我眼前一亮。
驚喜之余,我開始四下張望,這是一條步行街,沒有樹,沒有綠化帶,旁邊還正修著路,轟轟隆隆的聲音不絕入耳,它是從哪里來的呢?又怎么會來到這里呢?我有些納悶兒。定睛看著它---三角形小巧的頭上長著兩條細長的觸須和一雙突出的眼睛,抬著它那兩只經典的鐮刀前足,身體有節奏的左右搖擺,看它這架勢我霎時便想起了螳螂拳的招牌動作,不禁感嘆這生靈的美妙。想必是這喧鬧驚擾了它,它才擺出這副攻勢吧,它不躲不逃,就立在原地,蓄勢待發,全然是不怕天不怕地的樣子,頗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豪情,我有點對它刮目相看了,誰說“螳臂當車,不自量力”,誰有它的勇氣?!當年齊莊公都敬重與它,稱它為勇士,今日得見,果不其然哪!
來來回回在街上逛了幾遍,心思卻一直在它身上,再過去看它,它依然屹立在自己的戰場,挑戰著俗世喧囂,沒有絲毫的退縮之意,我的螳螂勇士,大男人也要甘拜下風了,何況我這小女子!
可我終擋不住滿目琳瑯的誘惑,離它而去,待我再回來時,螳螂勇士不見了,我莫名的著急起來,四下尋找它的身影,卻又怕看見它被碾碎的身體,還好,沒看到血灑疆場的悲壯場景,什么都沒有,它消失了,心里空落落的。
它是回到屬于自己的天地了呢,還是碰到了同樣一個漫無目的且敬重勇士的路人,將它帶走了呢?我不得而知......
關于螳螂的散文篇2:秋螳螂之死
秋天是新生命的孕育篇章,更是果實的收獲之旅,風慢慢地吹著,吹涼了花香,吹亮了星空,吹來了寒露,吹來了白霜,也吹來了歸去的離殤。
寒蟬凄切,不被鳥雀啄食,不被長桿粘走,就會抱緊秋枝,繡上霉綠的枯寂,隨著黃葉一起飄落,在土里安然地融化。蟈蟈在通透澄凈的長空麗日下,在廣袤的草場舞臺上盡情地歌唱,直到它唱啞了喉嚨,直到欣賞它的觀眾隨著西風和草衰野黃漸漸散場,它才默默地尋安靜的一隅歸去,如他降臨塵世一樣。倘若,這樣的歸去也算靜美,秋日就不會有什么遺憾的了。
我騎著單車逡巡在通往縣城的鄉間公路上。午后的陽光暖暖的,愜意地灑落,路邊的草叢寂寥枯黃,楊樹葉漸漸泛黃,楊柳靜靜地臨溪而立。山上的松樹郁郁青青,天空藍藍的,沒有一只鳥的蹤影,也沒有一朵云的輕輕。旖旎的鄉村瀝青公路越發顯得安靜。
一輛輛車急匆匆地加大了馬力,轟鳴著攀越著山坡。刺鼻的油煙味證明著,這不算是對安靜的秋野的回敬。
當我在坡上氣喘吁吁,終于要停下來的時候,我發現了這條蜿蜒在鄉間的瀝青公路罪惡累累。
我看到一只螳螂凝固在瀝青路上的尸體,像一記重拳擂向路面,那一處平坦像是猙獰的野獸的嘴。螳螂的血液已經干涸,錚錚骨骼也已經鑲嵌進瀝青路面,像一個流著淚的感嘆號,卻怨語無聲。
誰聽過她的呼喊?誰聽得懂她的憤怒?哪怕是風,似乎也聽不懂她細如針尖的吶喊。
那是一個孕育著生命的母親,腹部臃腫,翅衣鮮艷,那兩把捍衛生命尊嚴的鋒利鐮刀此時已經停止了使命。也許她是要飛過公路,去更暖的向陽坡產卵;也許她是要飛過公路,回到她出生的地方,尋覓永久的安靜。只是,她飛得太慢太輕,沒躲過車風的呼嘯,更扛不住被碾壓,碎首黃塵的命運。
沒有呻吟,沒有疼痛,她的歸去卻是如此的觸目驚心。
她的靈魂一定不會安然,因為她的孩子永世不生,因為她沒有回歸田野的安寧。
也許她的命真如草芥一粟,凡塵一粒,來不及計較輕重,秋天已匆匆而過。也許我們已經習慣了弱小的生命無語的呻吟,無力的抗爭,因為纖細敏感的心房早已塵埃重重。較真一隅,救不了蜿蜒長路,漫漫風塵;發問一程,改不掉粗疏麻木,在生命面前渙散的眼神。此刻,我感覺到惻隱之脆弱,怨語之蒼白。
來自自然的生命,已經用自己的方式退去自然的真與善,影響著尚在自然的荒野里繁衍的生命,這與法律無關,這與道德無緣,這是人對于生命最粗魯的忽略與回贈。
本就沉重的騎行愈加顯得沉重。
在這道坡更高的地方,我又看到了一只老鼠血肉模糊的鑲嵌。還想什么呢?只怪它跑得太慢了吧。
路基上,血肉模糊的何止是細小的螞蟻,飄零的螳螂,甚至更大一點的貓貓狗狗,甚至于意外的車禍,人的厄運。生命本就匆匆,不是親密地握手,就應該是安然地擦肩,為何糾結著痛與生?
這樣的罪惡,我,也是不能避免地。我的車輪也一定殘忍過,我的近視的眼睛也一定冷漠過。這樣想著,竟然覺得這次騎行罪惡重重,想要祈求一句原諒,西風無形,萬籟俱寂,無從寬慰。
既然寬恕不得,只得沉重地沿著瀝青路走下去。也許人生也是一次負罪前行,備受煎熬的旅程。
關于螳螂的散文篇3:螳螂醉秋色
今秋十月,遼闊大地。在高山流水,在溪河兩岸。在異國他鄉,在谷穗田野。在桔園飄香,在風情萬種。螳螂醉秋色。有它們的身影,有它們的腳步,有它們的歌聲,有它們的舞姿,有它們的悲歡,有它們的微笑,有它們的喜悅......
螳螂有一張三角形的臉蛋,一雙凸銳的眼睛,一對褐色的翅膀,拖著長長地身軀,穿著花衣,手腳靈活,鋸齒對牙,嘛利快捷。
螳螂站在高山,看波浪。站在田野,看秋色。東搖搖,西望望。觀望天空,觀望溪河。觀望稻穗,觀望果園。觀望星星,觀望落葉。觀望菊花,觀望山莊。觀望望秋色美景!
記得小時候,我們張家灣的小伙伴們都愛捉螳螂。有一次,我與鄰居家的何東東,在田間拾稻穗時,為爭搶捉一只又大又胖螳螂,先是爭奪,秦腔舌戰,再是發生“戰爭”,“動刀動武”。弄得螳螂五馬分尸,頭部掉進水溝,四肢飛雞狗。我和他有半年時間互不來往,你不喊我,我不喊他,敵我矛盾,楚天河界,相互仇恨,大路朝天,各走半邊。
還有一次,在桔園捉迷藏,你追我趕,為追捕螳螂,一不小心,我掉進一個大水坑,四腳朝天,弄得渾身是泥,衣服透濕,似落水雞飛,使伙伴們哈哈大笑。回家換衣服,被哥嘮叨一番,至今難忘。
玩弄螳螂,問它肢體語言。三個成群,五個成伙,在稻田,在山坡,在果園,在溪河,在谷場,在溝坎,那個先捉到螳螂,首先抓住螳螂頸項,叫它眼睛朝前方,大伙齊上陣,異口同聲喊一,二,三,都說“螳-螳-螳,細頸項,問你爹媽住哪方?”螳螂右腳一指,朝前朝后,指東指西,我們就順著它指的方向去尋找,果真找著呢。
《蜜蜂心語在桃源》,《螢火飛舞在田野》,《彩蝶思醉夢》,《蜻蜓舞長河》,《蜜蜂采蜜醉花叢》,《螳螂醉秋色》!
螳螂在田野,無論在何處,何時,一雙炯炯有神眼睛,眼看四方,耳聽八方。一只獨秀,風情萬種,從不張揚,不浮躁,寧靜致遠。
螳螂有一顆雄心壯志,天高任其飛,海闊任其躍。不怕風雨,不怕輪船,不怕火車,可擋汽車。問君何時能夙愿償。捕捉蝗蟲,捕蟬不思,展翅忘我。
為了保護禾苗,螳螂不辭勞累,通宵達旦,挑戰夜火,夜以繼日,日日夜夜,守望稻田。不與蜻蜓爭地位,不與熒火爭方向,不與蝴蝶爭芬芳。躲過青蛙的追擊,躲過鳥兒的追捕,躲過雞鴨的陷阱。一路歡歌,一路笑語,帶著自己的家人,帶著自己的父母,帶著自己的孩子陶醉于那秋葉落塵,悠悠飄飄,鋪滿草地,似黃黃地毯,擁抱秋天,暢享秋色!
十月金秋,豐收在擷。黃葉映天空,楓葉襯大地。菊花遍地開,花花似海。螳螂搖曳綠葉,乘一葉孤舟,飛躍山河,田園山莊,陶醉天下最美,最甜,最爽,最秀的風景一線。
夏季花語溪成河,秋季心語吟成詩。一段文字編成冊,滿堂螳螂醉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