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十月的散文
關于十月的散文篇1:贊美十月
一年四季我最喜歡十月,因為它是收獲的季節。
十月的天好像寬高了好多,天氣不冷不熱給人特爽的感覺。
十月的大地呈現五彩斑斕的景色,沒有花兒卻是比花兒還鮮艷的世界。
棗兒紅彤彤、葡萄紫盈盈,柿子黃澄澄,還有那蘋果梨山楂果兒和甜石榴,大家合著伙兒排著隊的等人們采摘。
在那大田里,棒子(玉米)歪,谷穗垂,豆子黃,棉花白,紅薯、花生、土豆在那地底下拱的地皮都鼓起開裂。
如果你走進那大山里,登上山頂往下看,好家伙!赤橙黃綠青藍紫,真是心曠神怡,美不勝收!你會融化于大自然把煩惱全部忘卻。
十月的雨很充足,但不會像夏天那樣來的猛烈,秋雨綿綿,涼風嗖嗖,催促著人們秋收要快收快打,所以老農民們顧不得欣賞美麗的秋景,只顧著收獲勞動果實,收獲豐收以后的喜悅。
城里人就不一樣了,一進入十月就有黃金周的假日,到祖國的河山盡情的游啊!耍啊!仿佛要把一年積攢的沉悶、煩躁徹底向大自然發泄,收獲個好心情再把以后的歲月迎接。
啊!十月美麗,美麗十月,你能否放慢些腳步,讓人們把你感受的更透徹、更深切!別那么匆匆就與我們離別!
關于十月的散文篇2:十月,清秋
十月,香山的紅葉應是爬滿了山頭。我的眼前只是一片飄落滿地的黃葉,帶著斑駁的痕跡,零落深秋。很想去香山看看滿山紅遍的妖嬈,好讓十月的秋在喜悅的色彩中度過。
走進了十月的深處,朝露潮濕了路邊的野草。一直以來,喜歡帶著濕潤的綠色,不嬌不燥的活著。十月的風漸漸地將北方的寒氣帶入身邊,涼涼的。我想不久,這些柔弱的生命將沉寂于冬的蕭寒中,失去了原有的風采,只等著三月的第一縷陽光再次喚醒,嘆惋那重生的生命不再是原有的風味,心,不免有些落寂的傷楚。
不忍心把清秋寫的蒼白,只是有些感嘆生命的短暫。許是,睹物憐傷落寂的心緒紛擾了我對秋的愛戀。也或是傷感時光無情地奪取了生命曾經雍容的風華,多想了清秋之后的蕭瑟。我有些內疚自己靈魂的晦澀,其實,十月里有很多光艷的風景。清秋的季節,生命仍就會臨霜綻放,依舊會釋放著自己獨有的風韻。其中,不乏我偏愛的桂花,素色的小花,遠遠的便能聞到沁入心底的暗香,那是何等的讓人欣喜。心底里,喜歡桂花靜默的樣子,含蓄的,嫻靜的,素雅的活著。那遠遠飄來的芳香醉了清秋,醉了十月。然而,你卻很難看見她在枝頭招搖,張揚自己的風韻。素素的花在墨綠色枝葉間盛開著,那么靜,那么柔,若不是潛心的尋覓,很難看到她嬌羞的容顏。
桂花盛開在清秋的十月,溫婉的有些薄涼。如溫涼的女子,不多言,不多語,微微的一笑,不心醉也會有種暗暗的歡喜。十月,就是這樣一種讓人難以割舍的季節,擁有著成熟,嫻靜,卻又有著無法擺脫傷愁的思緒。或許,美未必只是花枝招展的初春才有的,秋的美,不在容顏,更在靈魂深處激蕩的情懷。
讀過許多秋的文字。歐陽修的《秋聲賦》凄慘了些。讀下來有種冰涼徹骨的寒意:“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它的色調暗淡、煙飛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凈、天空高遠、日色明亮;它的氣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沒有生氣、川流寂靜、山林空曠。所以它發出的聲音時而凄凄切切,呼號發生迅猛,不可遏止。冷澀的讓人心寒。
當代作家峻青寫過一首《秋色賦》,如同一幅潑滿嫣紅的西方油畫。紅紅的柿樹,黃橙橙的山楂,一派靚麗的豐收景象。這樣的秋,無疑是豐碩的,絢爛的,只是人文色彩的傾向多了些。
一直以來,我不是太喜歡過于晦澀或過于張揚的唯美文字。傷感的看了讓人流淚,心會在紅塵中沒落,沒有了生活的希望;張揚的卻如同老家村頭大喇叭里喊出的口號,喧囂的回頭忘了它的真實。
十月的秋,是豐潤的,也是淡雅的。不管香山紅葉多么的濃烈,在紙箋里表露出來的依舊應是那種悠然的心緒,即使在蕭寒中依舊會表露出生命的堅韌。矗立秋的深處,采擷她的美,溫暖心胸。念著她的傷,感知生命堅強的浩然。清秋,是雍容與落寂相融的共體,是浪漫與真實揉合的風景。是一沫溫存的柔色,在秋日的風中流淌。
關于十月的散文篇3:十月溜走
不知不覺,十月就這樣從指尖流走一半,秋意漸濃,天氣漸清寒。這樣的季節里,陌上蕭索蔥蘢參半,偶見枯黃的落葉,踩上去,也會嚓嚓做響。雖沒有春的溫婉,夏的熱烈,冬的肅殺,但是秋卻有她獨特的方式,能夠在平凡處調動起人們的情感,讓人不由得生起悲涼的情緒來。僅僅是那一股淡淡的悲涼夾雜著那一股隱隱的憂傷,也能令人愁腸滿腹,久久不能釋懷。
十月,一來到這個城市,她就以她獨特的方式給了抵達的人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廣場上、車站旁,黑壓壓的人群裹夾著車流一點點的向前推進。就是這樣的一個日子里,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一起涌入這座城市,恰恰我也是其中之一。剛剛踏上這座城市的土地,她就讓一場秋雨來沖洗人們心中的燥熱,一陣陣清冷的風帶著雨滴拂過面龐、手面,這樣的小雨恰到好處,既可沖淡旅途的疲勞又可給人以平靜,但更重要的是要恰到好處。秋從來都是這樣,總能讓落在身的雨滴,沒過一會兒,就生出一股徹骨的清寒,讓人心生悲涼。本想在這綿細的秋雨中感受一會兒,可終究耐不住這透骨的凄冷,還是打開了準備在背包里的雨傘,心情些許落寞、些許悲傷。生活也許就是這樣,當你滿心歡喜的準備做什么事情時,命運卻告訴你:“對不起,這些場景都不是為你而準備的。”沿途的風景,幾多鮮艷的色彩,奪人眼球的廣告,一切的一切充斥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而帶來的喧囂,就連這秋雨也澆不滅。
曾經向往著城市的繁華,發誓一定要離開那座小縣城,到大城市去。可到了城市以后,卻找不出來到這里的任何理由,是為了繁華的城市當中的燈紅酒綠,快節奏的生活,亦或是那脂粉下面的紅顏嗎?答案是確切的,這些都不是。每當行走在校園里,看著行色匆匆的路人,心里總會有些傷感和惆悵,置身于其中,總有一股被時光拋棄的感覺。是啊,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時光一如向前疾馳,而身邊那些快節奏生活的人,總會讓我有一種跟不上生活的感覺。然而,多少的打算,多少的向往,都在瑣碎的生活中漸行漸遠。
總會想起那些年和那些人,單車逐夢看晚陽。總有一些記憶和感動,我們把它藏在心底,從來不愿提及。每當有人發掘出了那段回憶和經歷,我們總會在深夜里回想百遍以至于淚流滿面。有些事,只有經歷了才會明白,有些人總是錯過了才懂得應該珍惜。也許人生真就像火車,總是從這一站開往下一站,有些人上來了,有些人下來了,我們不必太過在意。可是有些人已經住進了我們心里,那又能如何將棋抹去,當做什么也沒有發生呢?我從不想讓時光沖淡一切,因為有些記憶藏在心底,歷經歲月染香,會成為一壇佳釀,品來芳香醉人,如此佳釀,歷久彌香。
那些錯過了的人,也許就是一輩子。但抓住了卻也未必是一生,也許這只是一場美麗的錯誤,僅此而已。人生的聚聚散散、走走停停有時會讓人產生恐懼。有時候,我們不愿意付出,不敢交心,因為我們知道終有一天,這又會是一場離別。明知如此,又何必去招惹、去打擾。這樣,幾年之后,我們就可以輕松地為彼此送上一句一路順風亦或是再見。有的些許傷感也會輕易地被歲月沖散,我們又可以繼續輕松地面對下一場旅途。
走在這蕭索已現的校園里,奔走在不同的樓層和教室,遇到的各種各樣生疏的面孔,彼此雖然在同一個教室里上課,卻沒有那么多的交集和談話。雖然有時候會感到大家的薄情,但也會感到慶幸。畢竟,這樣就不會產生不必要的情感,不會有牽絆,不會患得患失。我們都有各自的路要走,都有各自的橋要過,都有各自的目的地要抵達,所以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其實,一個人也是可以的。何苦自尋煩惱,用卑微關系來給自己添上枷鎖,一個人樂得逍遙,樂得自在。在這樣一個青蔥的歲月里,除了愛情,我們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東西,趁著我們還能改變一些什么,不如就去追夢吧。
走著走著,被一股馨香所絆住,這個時節,自是桂花能夠開的如此濃烈、如此動人,也是只有桂花能在這個時節的校園里給人以安慰,縱使葉子全部凋零,生命依舊可以萬紫千紅。那清香,穿過密密匝匝的枝椏,兜兜轉轉才來到人們的面前。沁人心脾的馨香,讓人駐足,回望過來時的旅途,到底是什么樣的花能散發出如此的香味。那感覺猶如品茗一盞香茶,被茶的香氣所感動,自外而內,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沉浸在那份感動中。就是在這樣蕭瑟的秋風中,桂花仍然努力的綻放著,雖經秋雨的吹打,卻開的更加純凈無塵,更加芬芳馥郁。如果可以真想自己的書桌上能有一簇桂花,每天聞著這芬芳捧卷吟讀,每天伴隨著這芬芳進去夢鄉,每天伴隨著這芬芳醒來,如是這樣,豈不自在,豈不逍遙。
此刻,窗外日光微醺,慘淡的夕陽透過樹葉間的罅隙投射在我面前的桌面上,微風略過,一片片光影來回搖擺的情形,像極了我此刻的心情。此時此景,面向窗外的我也有些慵懶,本想小憩一會兒,不想醒來之后已是夜幕四垂。在這茫茫的秋夜里,手捧書卷,一人獨自面對夜空的深邃與空靈,如此也可靜下心來仔細思考,沒有喧囂、忘卻瑣事,能夠安靜地面對自己的靈魂。如此這般,豈不甚好?
就這樣一個人,喝茶品茗訴詩心,徐步淺吟共風閑。活得像一個詩人,醉倒酒家眠,酒醒誦詩詞,拋卻塵世一切瑣事,逍遙灑脫。一個人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