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磨難的散文
關于磨難的散文篇1:善待磨難
寧奉天是一座古都皇城,悠久的文化歷史賦予這座城市太多的神秘。也是最早清朝立國之本的發祥地。自努爾哈赤開辟了大清天地以來,這座城市便被歷史賦予了它該有的色彩和傳奇。同時,奉天的重工業在解放前期突起并發展成國家的重要的重工業命脈。然而,真正吸引世界眼球的恐怕是奉天——張學良的傳奇。被當地的百姓敬奉為救國英雄,民族英雄等等一系列的尊號。
吾—幽蘭君子,祖籍山東曲阜,地道的嫡傳孔孟文化的后羿。也許是命運的巧合,或者是宿命的牽絆,我認識了一起求學奉天同窗。同窗的關心和呵護讓歲月都起了妒心,我毅然決定遠嫁奉天。從此,奉天便開始了我第二故鄉的生活。
臨行之期,我只帶了自己的幾件隨身衣物。簡單的兩件在校的服裝,還有他給我買的一套紅色的嫁衣,一雙紅色的皮鞋。僅此而已,再無別的家當了。按照當時的思維我那個時期是很反叛的,沒有任何人的祝福,沒有一切屬于我們的新婚需要的東西,就簡單的與人裸婚了。我沒有接受任何親人的祝福和賀禮,吾只收了公公的改口的幾十元錢而已。就這樣隨便之間就把自己給嫁出去了。公公當時并不認可這場廉價的婚姻,他覺得我是山東人,會拖累到他們家的尊嚴。
也是那個時期,大家對于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界定很敏感,殊榮在于你是城市工人還是農民。
我本來就是外省隨嫁而來,語言的生疏,水土的不適,生活習性的不同等等,自然很多時候讓這個城市里的人鄙視,嘲諷,甚至辱罵。也許我忍受了這些,換來是沉默的懦弱。婚后的生活也還算平靜,多了一位小少爺的來臨,幸福短暫的關照了我。只是也多了很多與我身世有關的磨合于鄙視、幾年后他逐漸開始瘋狂的思想洗禮。
他是典型的東北漢子的思想,英雄主義特強,豪爽背后卻也是愛逞強。這種性格鑄就他會失敗。05年的春天他于一些自認為好友的人創辦了公司。第一年的效益也還算可以不知是何種原因,他們的營運遇到了很多風波。直到有一天,他拿出了前往美國的護照,還有很多早已辦妥的離境手續時,我都不敢相信這些是真實的。更不幸的還有我已經懷孕三個多月了(現在的二少)他還是走了。
我肩負起了這個家庭的重擔,照顧上小學的大少爺,還有未出世的二少爺,還有年邁的老公公、絕望和無奈每天都在煎熬著我的生存的勇氣。曾經的巨大壓力讓我幾次在生死邊緣上徘徊。看著年幼的長子,想著未出世的二少。我真的很絕望,那種撕心力竭的痛苦讓我幾乎瘋狂。家庭的生計每天都要困擾我,我還記得每天規定家庭開支不超10元,其中買菜幾乎算最奢實的3-5元的豬肉了。還要應付他走后遺留下的很多債務。有時候屋漏偏逢陰雨天,越是艱難越狀況百出,我每天堅挺的日益隆重的身子(那是我已經懷孕6個多月了)拼命的掙錢維持家庭的生計,偏巧大少爺在學校摔傷了腿。等一系列的救治完事后,我也筋疲力盡了,恍惚中好像是爬上了自家的樓梯,昏迷了很久。
寫到這些,曾經的艱辛讓我感覺很慶幸。至少這個城市給我了很多磨練的機會,我的成長雖然是坎坷的,卻也是豐實的。我經歷了人生道路上的各種突變,嘗遍了世間的苦辣酸甜,卻也收獲了一份淡然,,于是我堅強的活下來了。我擁有兩個優秀的少爺,這是我此生最幸福的事情。哈哈哈隨緣吧!也許,我們該善待磨難,也許也許吧!
關于磨難的散文篇2:我的苦難大學
我,一個初中的女孩。我曾經努力地學習過,曾經為考試成績不好而哭過,曾經為寫不完作業而抱怨過,曾經……但我知道,這一切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自從上了初中,我就明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父母的操心和嘮叨總是永無止境的縈繞在我的耳旁,以及老師們熱切的期盼,都成了我長大以后的煩惱。經歷過初一的學習生活后,也漸漸習慣了。但心中不免會對初二的學習壓力感到緊張和恐慌。心里面總是擔心自己一不小心就落后于人,一不小心就和博爾特一樣馬失前蹄。現在看來,這種謹慎的態度還是有必要的。
一開學不久,苦難就如約而同的現身了。所謂可怕的軍訓來了,但是這個軍訓呢,經歷過之后怎么變得一點也不可怕,反而還挺可愛,結束時還會有一點舍不得。在我看來,軍訓的苦還不及學習的苦,上完一天的課后,多如牛毛的作業紛紛接踵而來,這一整天就只能沉浸在書海里了。雖然如此,可我知道沒有人敢怠慢,都乖乖地把“苦水”往肚子里咽。只是偶爾在班主任面前發發牢騷,對于學習的態度是依然不變的。
在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經歷苦難,那么這個人生將是蒼白的。而經歷過苦難后的人,他的人生將是絢麗的,因為他知道風雨過后會有彩虹出現。我知道,人生本來就充滿坎坷,沒有飽經風霜,怎么會有閃爍迷人的成就!我們每天忙忙碌碌,但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夜晚,即使關上了燈,我卻依然看見同學們拿著手電在挑燈夜戰,雖然已經很累了,雖然手快沒有力氣了,雖然知道眼皮快要支撐不住了。但是強忍著疲倦也不肯倒下,不知道打了多少個瞌睡,只知道專心致志的對著書本埋頭苦干,為的是期待明天有個更好的開始,為的是心中那份炙熱的夢想,為的是不辜負老師父母的期待。只等把作業寫完,才愿安穩的躺下,雖然閉著眼,但心里依然在牽掛著明日的功課……
如果說人生是一棵大樹,那么苦難則是隨風飄落的樹葉,為的是更好地生長。有時候,挫折會使人變得更有勇氣。
關于磨難的散文篇3:磨難
隨著地動山搖的那一瞬間,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匯集一點----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這次地震,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領導者以及中國人民的精神。
地震是一種破壞性極強的災害,它能夠摧毀一座發展數百年的城市,但它摧毀不了人們的求生意識,他們不斷地創造生的奇跡,在廢墟里掩埋了數百小時,他們的求生精神,在苦難面前不低頭的那種意志不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嗎?他們雖然遭受了巨大的苦難,但他們樂觀的精神留在了我們的心中,在面臨著截肢的處境時,他們微笑面對,笑著活下去,去迎接生活里的困難。
中華民族遭受了巨大的苦難,這災難如夏天的雨,說來就來,來的那么突然,讓人措手不及,多少學生在上課,他們有的人卻永遠掩埋在了廢墟下,他們的夢想,生活,對未來的憧憬都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個學生,當地震來臨時,被埋在廢墟下的她,還在讀書,拿著手電筒學習,她說:在下面,只有學習才能使她忘記饑餓,忘記寒冷。
地震來臨了,沒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除了中國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指揮救人,他愛民如子,在救人時,摔傷了胳膊,可他卻推開了來給他包扎的醫生,他說:你們要去救人。總是在看到那些因地震而造成的傷痛時,他留下了眼淚,難過。災難發生時,全國上下動員捐款,獻愛心,來獻血的人們排成長隊,醫護人員告訴他們血庫已經滿了時,他們還不愿離開。多少志愿者冒著余震的危險來到災區。在災難面前,中國人民的心連在了一起,他們眾志成城。
苦難面前,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一個民族的偉大,有了這些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就必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是一個苦難的民族,在苦難來臨時,他們表現出來的正是那種不屈,頑強的精神,受災人民的不屈,樂觀,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他們都系上綠絲帶來表達自己的愛心,他們祈福,點亮希望,他們做了許多許多。
在默哀日,我們哀悼逝去的生命,我們傳遞愛給更多的人。苦難面前,中華民族只一個優秀的民族,中華民族也必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