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忙的散文
關于忙的散文篇1:大家都在忙什么
我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么?
無論早上、中午還是晚上:也無論老人、年輕人還是小孩;大家總是在忙。無論在工廠,在學校,在機關,在超市,在車站、在路上……凡是有人的地方,你會發現到處都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各自奔忙。似乎各有各的目標,各有各的方式,反正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忙個不停。就像河水中逆流而上的魚,成群不停的游動著,一停下來就會被沖走;又像穿行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來往穿梭疾行;還如山林草叢中密密麻麻忙著搬家的螞蟻,每時每刻都在自顧自地忙個不停。
城市的火車站、公交車站、地鐵站,還有飛機場和高鐵站,都在和著飛速發展的時代腳步,一個勁地擴建和新建,人們也追逐潮流不斷地改變著便捷的出行方式。打工族來往穿行于城鄉之間,商人奔波于國內國外。無不是忙中追逐,無不靠忙中取勝,仿佛都在以速度盡早盡多地攫取第一桶金。
工薪階層的上班族,雖然有著光鮮亮麗的稱呼,或干部、或老師、或警察、或工人……不管你處于何種行業、職務或部門,你都逃脫不了一個“忙”字。早起到馬路旁邊匆匆吃過早點,就立馬打車去單位,有的還要順便騎車把孩子送到學校;有的早早起來給家中的老人做好早餐,才急促地趕往單位刷臉簽到,整理辦公室。忙著夜間交接班的人們和環衛工人,還要披星戴月,頂一頭霜雪,躬身行走在漆黑的夜里。辛苦的忙碌,忙得無怨無悔。
學校門口也是一樣的忙碌和擁擠,這里人群中夾雜著出租車、電動車、自行車,還有家長、老師、學生的身影。大人們急匆匆把學生送到校門口,簡單交代兩句就趕緊踅回漸漸融入到人流中,學生頭也不回地跑進校園,鉆進教室。只有上課鈴響過,一切才平息下來。放學時也一樣地回放著往日的鏡頭,接送的家長有時比學生還要多,校門口堵車已成定局,聰明的出租車司機懂得這個規律。
超市里和廣場上多數是大叔大媽的身影,白天到超市精挑細選,大包小包帶回家,早早地把晚飯做好,等著兒孫們下班或放學回家。自己簡單用過晚飯,當然有時為了減肥干脆不吃晚餐了。于是和更多的老年人一起,不約而同地來到社區廣場,跳起了萬變不離其宗的廣場舞,單調的步伐和著響亮的樂曲一直到深夜,意猶未盡的還要趕場再去跳上幾曲交誼舞,真是精神倍爽,勁頭十足,只覺得忙,卻覺不得累。
大街小巷叫賣聲不斷,小區里、馬路上、沿街商鋪,到處是小商小販忙碌的身影,一路叫賣,一路吆喝,讓原本喧囂的街市顯得更加噪雜。特別是夏日,滿街的 吆喝聲、音樂聲和吱吱鳴唱的蟬聲攪和在一起,讓人心煩意亂,想要清凈地午睡怕是不行了。焦躁的學童們借故玩上幾個回合的游戲,便被大人催促著去了學校。
好不容易到傍晚才謝幕的賣場,很快又被“夜宵族”占據得水泄不通,馬路上橫七豎八停滿了車輛。練歌房和健身房也紛紛開放了,人們還是一股腦地唱著、跳著,他們這些新生代仿佛更加忙碌,玩個通宵不算稀罕,真是忙得黑白顛倒,昏頭昏腦。
在路上行走的人群,也是步履匆匆,前呼后擁,個個拿著手機打個不停,不打電話也在上網聊天或是打游戲。
同學、戰友、老同事,即便是住在同一個城市,甚至住在同一個社區,一年也難得見上一面,彼此埋怨著對方忙些什么。就連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的功夫都沒有,不知大家都在忙什么?
記得一副對聯寫到“靜中觀物變,閑處看人忙。”,只有你忙里偷閑,停下腳步來靜觀蕓蕓眾生,淡出事里物外,你才會發現大家都忙得理所當然,不得不忙。為了生計,為了家庭,為了發展……就必須忙個不停。難怪 《史記·貨殖列傳》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你忙我忙他也忙,忙里忙外,反正大家都在忙。忙得無休無止,各自忙各自的,而又忙得相互牽絆,忙得密不可分。
“沉船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后浪逐前浪,新人催故人,什么都在推陳出新,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前行著,發展著,進步著。
熙熙攘攘的人群啊,大家還真的不能閑下來。
關于忙的散文篇2:忙
有人說;世上有三種東西無法挽回:一是潑出去的水,二是流逝的時間,三是錯過的機遇。覆水難收很正常,但我們可以把自己總是處在不停地忙碌之中來縮短無法流逝的時間,就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機遇。其實,忙碌是一種幸福,讓人無暇體會休閑,也沒有時間去回望和品味;忙碌是生命之所以存在的證明,也是尋求不斷超越自我的目標;忙碌是與自己的惰*搏*,也是在挑戰自己的極限;忙碌是孔夫子所說的"生無所息",更是越來越多的人明白的那個道理: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
沒有人不想擁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種閑云野鶴雅致的情趣,和我們的先人那樣無拘無束地生活,但現實的世界不允許我們偷閑,殘酷的現實也會告訴我們,要么在清貧中痛苦,要么在忙碌中充實,更重要的是,因為要生活,所以要創造;因為要實現夢想,所以就要在不斷超越中創造輝煌。所以才會**仆仆、櫛風沐雨、披星戴月、風餐露宿的忙碌,所以才會嘔心瀝血、含辛茹苦、汗流浹背、手忙腳亂的日理萬機,才會和蘇芮在歌中所唱那樣:"也許有了伴的路,今生還會更忙碌"。
有人說,忙碌的男人最陽剛,這就是事實。男人只有提著手提包擁擠在公交車上、拿著香煙和人談生意、伏在辦公桌上奮筆疾書、開著機*創造價值、穿行在人群中、從舉手投足之間顯露的果斷干練、開會時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應酬上的得心應手以及為了事業、家庭、生活的事情而奔忙、而勞累的時候,那才能稱作是男子漢大丈夫,才是女人眼中的男人。
可是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男人向女人看齊,講究精致的五官或是無可挑剔的肌色,講究和女人一樣注重保養自己的臉蛋、卻不用忙碌錘煉自己的毅力,用進取去體現自己的價值。于是,越來越多的男人要么一回家就坐在電腦前玩游戲和看小說,要么就成了沉溺于虛擬世界的宅男;更多的男人要么在一個個河東獅吼的強迫下變成了家庭婦男,要么就直接被女人同化,變成了一個斤斤計較、嘮嘮叨叨的小女人。
不得不承認,官場的腐敗、商場的逐利、職場的弱肉強食、道德的江河日下,都使得越來越多的男人放棄了忙碌、選擇了平庸,于是,男人*格里的那些懶惰、猥瑣、怯懦和空虛和屈從就**無遺。同時,女人對男人的認識要么停留在瓊瑤小說里的那種紙醉金迷的富家公子,要么就是金庸小說里的那種江湖大俠,要么就是高帥富之類的新好男人,這也是導致形形**的、**的男女關系盛行,也是導致越來越多的婚姻破裂、家庭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絕大多數的男人不過就是一個極為平凡、極為普通的男人,不過就是億萬工薪階層中的一員。所以年輕的男人會十分感嘆:滿腔熱血投身社會,*爬滾打終日疲憊;低三下四謀取地位,常年奔波天天喝醉;收入可憐啥都嫌貴,交往叩頭處處破費;口是心非陽奉陰違,溜須拍馬尋找機會;中年男人的煩惱是:職務不高、工資不高、血壓血脂血糖高;政治不突出、業務不突出、腰椎盤突出;大會不發言、小會不發言、前列腺發炎;炒菜糊、燒飯糊、麻將不胡。
其實那些越來越多的女人不明白,男人其實應該是女人的一條狗,女人在家里要把自家的狗養好了,讓它吃飽了喝足了,才能精神抖擻出去打獵,然后把大批的戰利品搬回家。那些越來越多的惰*的男人不明白,忙碌中的自己才更能體現雄*的陽剛魅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忙碌的男人才是最美也最*感的。
人每一個人都有各自忙碌的方向,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可是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浪費、甚至揮霍自己的生命,這才是可惜的。不說什么"人生難得幾回搏",也不說什么"寸金難買寸光陰",只不過既然到這個世上走了一回,就應該忙碌自己、充實自己。不論是忙碌事業、還是忙碌家庭;不論是忙碌婚姻,還是忙碌生活。因為忙碌而得到回報的是一種幸福的人生,即使說得很少,不也是擴展了生命的寬度嗎?所以,我們都應該忙碌。
關于忙的散文篇3:忙碌的日子
為何總是感覺自己累呼呼的,歌聽久了,耳朵覺得累了,電腦看久了,眼睛疲憊了,坐久了,腰椎似乎也總覺得有些許的疼痛。看似繁忙的自己,總也看不到忙出來什么名堂。前兩天好多高中老師過來了,其中竟然有我的三個班主任,我是何其的幸運,高中四年,四個班主任,過來了三個……有的時候或許真不用刻意的安排,幸運就這么悄然而至了,那兩天和老師們一直在一起,我努力的表現出自己好像已經成長了的樣子,我沉浸在所有老師的認可當中,似乎感覺已經無可挑剔!簡直就是一個笑話,當自信心被大家的贊美無限膨大,人就容易忘乎所以!我固執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他人的做法看起來太可笑,可當時就是沒覺得!
認識的老師變化都挺大的,高一班主任我都沒有認出來,吃飯時老師一講話,我頓時感覺到一個熟悉的聲音,我趕緊問旁邊的老師,確認后,叫了一聲老師,老師略帶吃醋的感覺,說他記得教過我,可我怎么直接把老師忽略了,我說真的是沒認出來。在給老師敬酒的時候,老師還說他記得我,說曾經的教學日記里面還記錄的有我,我驚詫萬分,不起眼的自己還被老師始終關注著。老師一路上不愛講話,聽別的老師講,說老師是這所有老師里面職稱最高的,算是領導了,可一路上,我真看不出來老師的半點架子,有時候還帶著羞澀可愛的神態,完全不是曾經那個站在講臺上嚴肅犀利的模樣!
第二個班主任,我曾經以為那是一個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我最大鼓勵的老師,現在我就只能是呵呵了。并不是不懂得感恩了,只是很多思想觀念上已經是背道而馳了,或許曾經觀點就沒有和過拍,再或許是我曾經根本就沒有自己的觀點,就是唯老師是聽的老實學生。
最后一個班主任是一位女老師,老師的模樣似乎感覺變化不大,清瘦中帶著果決!老師的說的話似乎都能給現在經歷的種種事情以指點,感覺不到代溝,感覺不到距離,能感受到的似乎就是一個長者對晚輩的悉悉教導,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的傾心相授!
所以說自己始終是幸運的,很多時候,默默的前行,默默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幸運或許就悄然而至了。
依舊感覺疲憊,事情沒有想象中的簡單,是因為自己經歷的磨煉太少,繼續加油吧。
看了“關于忙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關于慢生活的散文
2.關于農忙的散文
3.關于禪意人生的散文
4.關于歲月感悟散文推薦
5.那些關于青春勵志人生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