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廬山的散文欣賞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關于廬山的文學作品一直很多。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廬山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廬山的散文篇1:廬山
山得水潤則崢嶸秀逸,水依山巖則嫵媚柔美。
浩瀚清澈的鄱陽湖與洶涌澎湃的長江簇擁滋養著一座險峻奇美的山,山上有峭壁懸崖深澗幽谷,有虬松勁柏怪石飛瀑,天然奇巧,到處蘊含鐘毓靈秀之氣。
山有魂,水有魄,山連水接,魂魄相依。秀麗的山光水色交融映襯,美不勝收,于是就有了“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稱。這是一座兩億年前地殼運動中崛起的典型丹霞地貌的山,大自然鬼斧神工鑿造了它雄險奇異的豐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千百年積淀賦予了它永恒的生命。
有人說廬山是詩歌的山。五老峰上有李白慨然放歌的身影:“青天削出金芙蓉,吾將此地巢云松。”香爐峰飛瀑前有他的喟然驚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花徑湖畔回蕩著白居易的吟哦:“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面對廬山難以盡述的旖旎風光,蘇東坡慨然揮毫,寫下了充滿睿智的著名哲理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上到處有詩人雅士們瀟灑倜儻的身影,廬山的山水草木間都蘊藏著美麗的詩和動人的歌。
有人說廬山是座空靈禪悟的山。山上500多座寺廟道觀,匯聚成濃郁的宗教之風,廬山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歷代佛、道兩教高僧大師的足跡,每一塊山石每一棵草木都聆聽過高僧大師們的說教誦經。在仙人洞旁的老君廟里,我們似乎還能聽到當年鐘聲洪亮悠遠的裊裊余音,在香爐峰下的東林寺中,我們依稀還能聽到法師僧侶們虔誠呢喃的佛音。
有人說廬山是座洋溢著翰墨書香詩情畫意的山。名列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于南唐中期建于廬山,開辟了中國講學式教育的先河,許多學識淵博胸羅錦繡的才子學士就是從這里走出,這是中國教育史上光輝的一頁,它影響了中國七百年歷史的進程。濂溪書院旁我們似乎能看到周濂溪先生致力于闡明理學講學時的風姿。蓮花峰下,分明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陶翁豪放灑脫的身影。
有人說廬山是座神奇的山。它有泰山之凝重,有華山之險峻,有峨眉山之秀逸,有嵩山之雄渾,它是三山五岳之縮影,它是神州大地上的奇峰。含鄱口的日出,香爐峰的瀑布,令世人神往。我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一生從未到過廬山,而他的辭世絕筆畫卻是經數月勾勒渲染著色而成的巨幅《廬山圖》。而對人們的疑惑,大師回答說:“這張畫,畫的是我心中的廬山。”大師長期生活在國外和我國的臺灣,卻無時無刻不牽掛著祖國,而在他心中祖國的象征就是廬山。
呵!廬山,你是那樣的神奇而美麗,你是那樣的令無數炎黃子孫魂牽夢縈!當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這意味著中華民族的濃厚文化已被世界所承認。廬山,從此走進了世界人民的心中!
關于廬山的散文篇2:廬山行
古來多少文人雅士描摹廬山,廬山外險內秀所謂''匡廬奇秀甲天下'',詩仙李白一首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令人心生無限憧憬,廬山,該是怎樣的雄渾天成,俊逸獨秀?
真正的踏入廬山,你才會發覺廬山的美千面,千像。你才會深深地感喟語言的乏力,深深地感喟鏡頭的無力,順著曲折回旋的盤山路向上,路邊郁郁蔥蔥的林木高大粗壯,三百多個彎路曲折回旋,令久不暈車的人都未免頭暈目眩,據說當年毛主席上廬山曾問這條公路有多少道彎路,工作人員回答三百九十六道彎,主席信手拿起一盒火柴,當時的火柴都是軍工產品一盒有四百根火柴,每過一個彎路主席就拿出一根火柴,結果一盒火柴都用光了,主席笑說:你們的數據不準那。工作人員答到:主席,你一路上吸了幾只煙啊?原來主席吸了四支煙,廬山公路確實有三百九十六道彎“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主席的詩句猶在耳畔,走在這山路彎彎,除了對美景的贊嘆,更還有對勞動者的禮贊,不過你別以為這就是廬山,廬山山形橢圓長約二十五公里,寬約十公里,綿延起伏九十余座山巒,自古命名的山峰就有一百七十一座,激流瀑布,深潭清泉遍布其中,越往山上走,越感覺山的奇秀,一峰一景,一處一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輔相成,相映如畫。
美廬的嫻靜,毛澤東詩苑的雄渾,三疊泉的 迷霧,五老峰的奇峻,還有白鹿洞書院的濃濃的理學文化....這些都深深震撼著我,可是提筆卻不知如何去描述,描述我的廬山之行,仿佛廬山的霧隨著微風輕輕飄動,偶露崢嶸的山峰還不待你看清全貌,就又遮擋了面容,那些準備勾畫廬山的語言是如此的匱乏,讓人久久不知如何下筆,最喜歡廬山上的民居,石頭砌就的小樓,倚在蒼山翠柏之畔,飽飲雨露精華一副與世無爭,鉛華洗凈的面孔,登山的途中你會偶遇那些舉著花環叫賣的原住民,采擷自深山的草花還帶著滴露的清純,輕挽成花環,戴在發間,輕巧地蹦跳在九曲回旋的石階之上,身邊有薄霧癡纏,美輪美奐,不似在人間!
那日清晨,我們于五教祈福苑出發,一路拾階而下找尋著名的三疊泉,一路上不停地問導游:天什么時候晴啊?導游笑說一直都是大晴天啊.原來廬山的霧,出了名的辛苦,一年當中倒有二百來天繚繞于山間.濕滑的林間小路,清一色的石板鋪就,繞小橋.穿密林,巨石種種,水流聲聲,終于到了三疊泉,碎玉珠濺,清潭甘冽,卻不見泉水真容,濃濃的霧氣包裹著五老峰,更包裹著三疊泉,微風偶爾吹散了霧氣,重疊而下的泉水,剛剛露出了全貌,又被迷霧籠罩,讓人不免感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短短的幾天,根本無法窺探廬山的全貌,更無法走遍廬山的美景,但心中始終裝承著一份感動,感動于造化的神奇,感動于生命的沿襲,更感動于世事的無常與驚喜,不知道下一站風景會不會更美麗,卻于廬山之巔,對未來有了更美的期許.
其實這一路走來最難忘的不是那些名聞天下的奇景,而是那晚,我們一起牽手走在廬山的月色里,一起走在去往小鎮的街,街道蜿蜒在密林中,空曠而清幽,我們邊行邊聊,感覺人生真是奇妙,我們已經一起攜手走過了二十年,這二十年里無數風雨的街頭,無數有月色的街頭,無數飄雪的街頭,我們一起走過.在愛人的四十五歲的生日這天,我們從遙遠的北國牽手一起走進廬山的月色,夜如此靜謐美好,牽著愛人的手,心如此溫情醇厚,沒有生日禮物,廬山是我們的二十年婚姻生活最美好的禮物,廬山的月夜和你一起牽手走過的街頭,是給你的最好的生日禮物,一部廬山戀曾熱血了多少男男女女,我們一起走過的廬山會否鐫刻永遠?
廬山上的那個小鎮,是否會記憶我們這樣的一對夫妻,傻傻的.漫步在月色里,心中滿滿的裝盛著感動和欣喜。
穿行于廬山的腳步,就像穿行于歲月里的所有歷程,總要遠離,總要歸結于記憶,可那份靜謐與美好,深深的烙刻在心底,感謝歲月,感謝我的廬山之旅.
看了“關于廬山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廬山游記作文
2.描寫廬山四年級寫景作文精選4篇
3.廬山游記作文600字
4.關于廬山導游詞 江西廬山導游詞作文
5.豐子愷關于自然景象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