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蘭的散文
蘭是花中君子,關于它的散文想必正直好看。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蘭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蘭的散文篇1:蘭之韻
蘭花位居花中四君子之次,并以謙謙君子之風而得名。它高潔的品質、典雅的情懷,淡雅幽香的美,深得贊譽。喜愛蘭花,不單單是為了欣賞,而是一種敬仰。贊賞它獨守一偶,即便在深山幽谷也能生存的那種精神,不慕浮華,不與百花爭寵的心境。恬靜,淡然,賢德的品格,對愛情堅貞不渝的花語,才彰顯蘭之韻。如此,蘭花被贊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也已不足為過了。
蘭之美謙謙君子風。自古以來,蘭花成為居梅花之后,國畫中的佼佼者。著名的畫家趙孟堅、鄭思肖、鄭板橋等都對蘭花情有獨鐘。他們筆下所勾勒出的蘭花幽雅氣質、高潔的靈魂和豐富的精神內涵,令人賞心悅目。縱觀幽蘭圖,觀其美,品其韻,聞其香,醉其魂,渾然忘我。遠觀,典雅的蘭花,那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讓人陶醉其中。近賞,無論淡黃色的蕙蘭、還是傲然挺立的花黃綠色乃至淡黃褐色,香味甚濃的建蘭,抑或寒蘭、墨蘭、蓮瓣蘭 等諸多的蘭花,所具備的神韻使人望塵莫及。
觀畫思境,陶醉其中。如此的意境,內心萌發了一種渴望。希冀擇一日閑暇,能獨自一人,走進幽幽山谷,漫步在偏僻安靜的曲徑小路,逢山水相依的一處所在,輕擁一份淡雅的情懷。天空空曠,群山無語,流水潺潺,偶爾有一兩只飛鳥掠過頭頂,啾啾鳴叫,驚擾著前行的足音。清涼的風掠過吹亂的長發,搖曳著修長的裙擺,輕吻著耳際臉頰,腦海里勾起了對蘭的無限遐思。此刻,于角落里,能驚鴻一瞥,便與一株高潔的蘭花完美邂逅。采摘一株淡雅的蘭花,輕輕放在唇邊,閉目凝神,輕嗅淡淡地幽香,浸入心脾,怡情恬靜,渾然忘我。蘭搖曳著優雅的身姿,不矯揉造作,不嘩眾取寵,安然靜美,洗滌我卑微的靈魂。無數次感嘆畫家筆下的蘭花那樣的多姿多彩,更透露著蘭花的神韻,然,文人墨客筆下的蘭也不遜色,別有一番風情。
文人墨客筆下的蘭之韻。自古贊美蘭花的詩句不勝枚舉,并廣為流傳。孔子贊蘭于是說:“芝蘭生于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仔細品讀,心生感慨。蘭花出身于深谷,不在乎是否有人欣賞,依舊頂風冒雨獨自綻放,散發出特有的幽香。但凡君子必須修其心,以賢德為立人之本,不為富貴折腰,不為貧窮而媚骨改節,此乃蘭之君子也。其次,蘭花不為貧苦的生存姿態、不為無人欣賞而失意所動搖的堅定向上的信念,也是一種大美的詮釋。而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蘭花象征了君子涵養的氣質,彰顯了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
清朝詩人劉灝的廣群芳譜中說道:“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更將蘭花的獨特品質和內涵表達的淋漓盡致。世人常常用蘭的品質來贊美人,或者形容人的胸懷和氣節。高潔之蘭,蘭心蕙質,淡雅脫俗,一度成為贊美女子的最佳詞匯。感嘆之余,內心充滿疑惑。試問?浮華塵世,與蘭一樣不嘩眾取寵的情懷誰能做到?看淡虛名的又有幾人?多的是杜撰的虛偽面具,矯揉造作的扭捏作態,豈不褻瀆了蘭的美名?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隨波逐流、虛名背后的附庸風雅,鮮花和掌聲里的同流合污,令人作嘔。我想,那些嘴邊掛著世人皆濁我獨清的謊話,也許就是所謂蘭的君子氣節吧!
蘭之花語預示堅貞不渝的愛情。蘭除了高潔的外在,典雅的身姿,淡雅的幽香,那么它的花語則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了吧!自古以來堅貞不渝的愛情,攜手到老的婚姻一直是人們對愛情最美好的希冀,也是蘭花的花語,鑄就了蘭雋永的情懷。相傳蘭花之所以得此花語,還有一段傳說。“很久以前,深山之中有一幽谷。住著一個非常喜歡蘭花的女子,她種下各色的蘭花,每到蘭花開放的季節,山谷里的蘭花便散發出來陣陣幽香,找來蜂蝶駐足采蜜,蘭花的香氣也飄出山谷,沁人心扉。恰好,一位富家公子,尋香至此,并與種蘭花的女子一見鐘情,深深相愛。然而,貧富差異遭到了富家公子家人的反對。為了守候堅貞的愛情,富家公子毅然放棄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甘愿在深山與女子常相廝守,過平淡的生活,演繹了為愛固守清貧的一段愛情故事。
關于蘭的散文篇2:韭菜蘭
韭菜蘭屬于石蒜科植物,我們這里都管它叫太陽花,因為具說它是迎著太陽開放的,所以就叫太陽花。關于太陽花的叫法,我們這里還流傳著一個故事。據說有一天,一個小女孩跟隨她媽媽去山上砍柴,看見路邊的草叢里開著一朵朵粉紅色的小花,很是美麗,但卻不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于是就問媽媽,媽媽也不知道小紅花叫什么名字。這時,恰好是早上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帶有露珠的小紅花在紅紅的太陽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好看,于是媽媽就隨口答道,你看它是迎著太陽開放的,就叫它太陽花吧。于是太陽花的名字就叫開了,人們也就都一直沿用了太陽花這個名字了。
其實關于韭菜蘭的叫法我是查閱了資料后才知道的。可就是這毫不起眼的韭菜蘭,在我的家鄉——華寧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無論你去地里,還是去山上,都能看見韭菜蘭的身影。韭菜蘭的生命力極其旺盛,即便在人和牛羊經過的羊腸小道上,大樹下,甚至無土的亂石堆縫隙中都能看到開著粉紅色小花的韭菜蘭。
春天開放的韭菜蘭極容易辨認,在野外里的荒草叢中、小道旁,遠遠就能夠看見開放的韭菜蘭了。因為這時開放的韭菜蘭沒有葉子,單單只有花,而其它的草也還沒有返青。而夏天開放的韭菜蘭就有碧綠碧綠的葉子陪襯著,加上雜草叢生,韭菜蘭就不容易辨認了,只有靠近它才能看得見。含苞待放的韭菜蘭呈紫紅色,就連花莖也呈紫紅色,只有開了花的韭菜蘭才呈粉紅色。
我們小的時候,農村是沒有人養花的,生產隊時期,肚子都吃不飽,誰還是有心情和心思養花,總之沒有那份閑情逸致罷了。所以在孩提時代,小孩子即便喜歡花,也是把韭菜蘭隨便采摘來玩賞,不久了就丟了。當然有的時候也會連根拔起,帶回家隨便找個器皿放一點土,放在墻角就算栽花了。但是過不幾天,就丟著陰山背后,忘記了。可是沒有人照顧的韭菜蘭到了春天,依然抽出了一股股紫紅色的莖,依然開出一朵朵美麗的花。到了夏天,雨水一落地,韭菜蘭就越發開得就更加茂盛了,而且長出碧綠碧綠葉子,把栽韭菜蘭的器皿都遮蓋了。
其實韭菜蘭不單單可以土栽,水養也不錯,我小的時候就用玻璃瓶養過。
原來我以為只有我的家鄉才有韭菜蘭,后來參加工作后,在盤溪變電站內居然也有韭菜蘭,開在雜草中,沒有人去理會它們的存在。因為隨著生活的變化,比韭菜蘭名貴的花卉比比皆是,誰還會在意毫不起眼的韭菜蘭呢。
所以我們在鏟草的時候,就經常把它和雜草一起鏟除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后,韭菜蘭又長出了紫紅色的莖,開出了粉紅色的花朵。因為怕它再長出來,有個同事干脆來個連根挖,挖起來后就把它曬在墻角的水泥地板上,可是在沒有土的情況下,韭菜蘭到了開花的時節依然開出艷麗的花朵。
去年春天,我們去普者黑搞拓展,由于天氣太熱,氣候太干旱,一路上看到的草都是枯黃枯黃的,樹在太陽的照射下也托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沒有一點生機樣子。我暈車特別厲害,直到到了普者黑,不知誰叫了一聲:“你們看,那是什么花。”原來在農家翻挖過的干田里,那些堆放菜跟的田埂上,居然開著一朵朵粉紅色的韭菜蘭。
其實這樸實無華的韭菜蘭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希望人類不要輕易拋棄它,也希望韭菜蘭不要因為人們的忽視而從大自然中悄然消失,但愿韭菜蘭能夠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傲然開放。
關于蘭的散文篇3:梅蘭竹菊
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艷清貞。被歷代的文人雅士稱之為四君子。
可古人為何要把梅排在首位呢?是因為它在料峭的嚴寒中開在百花之前嗎?還是因為它擁有淡淡的暗香?擬或是因為它玉骨冰肌傲雪凌霜?
要說梅,我最偏愛的是白梅,它冷艷潔白一塵不染,清香濃郁。白的超凡脫俗;白的素雅純凈;白的如冰似雪。盧梅坡曾在《雪梅》詩詞中寫道:“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王冕也在《白梅》中寫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但寫梅寫得最絕的還是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他的詞中不見一個梅字,卻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寫得入木三分,寫得俏麗可人,使人引起無數的聯想。
因為林逋對梅摯愛、深愛才能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寫出流傳千古的詩句。被世人稱為“梅妻鶴子。”正是和梅的朝夕相處是他領略了梅的風骨,懂得了梅的性情,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其狀輕盈,翩若驚鴻,靈動嫵媚,頗有仙風道骨 。
再次詠讀他的詩詞,我就想,以林逋的秉性,他最喜的應是白梅,紅梅雖也嬌艷欲滴,燦如云霞,但紅色是大眾的眼光,畢竟俗了些,只有白才是純真的色彩,而成片的白梅林,定是一片美不勝收的香雪海了。上的網來查看,果真如我所料,林逋喜的正是白梅,不由得暗自竊喜,我竟有了何大隱者一點相似的喜愛,也算附庸了一把風雅。
要說梅花最令人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孤傲寂寞中的自足,它不屑于群芳為伍,不于桃李爭春,在風雪中開出一樹繁花,幽幽暗香,隨風襲人。隱逸淡泊,堅貞自守,高標獨秀。令人遐思,繁生出無限的想象,盼望與梅花有深心相契的歡晤。
我也常幻想著白色的梅林旁,應有一個絕色清幽的女子,吹奏一管長笛,長發飄飄,一襲紫色衣裙,空氣中散發著梅的清香,微風中飄蕩幾瓣梅花的香魂,笛聲悠悠,香氣氤氳,靈魂、香魂相輔相成。凡塵中這樣的場景,才能和梅的性情匹配吧?純凈的白只有崇高的紫能與它合拍,帶來內在靈性的和諧與內心的寧靜。
看了“關于蘭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關于描寫蘭花的散文
2.關于蘭花的散文
3.蘭花優美散文
4.關于蘭草優美散文
5.關于梅蘭竹菊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