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苦難的散文
苦難不是像小說中的情節起伏跌宕;不像歌曲那樣優美壯麗;不像詩歌那樣抽象晦澀。它其實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杯白開水。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苦難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苦難的散文篇1:苦難
一顆天然的鉆石,經過切割打磨才能光華四射,璀璨耀眼;一粒細沙埋在蚌母之腹,忍受漫長的黑暗之后,才能養成明月般的珍珠,光潔圓潤、燦爛奪目。鉆石最美的光澤是從一個個傷口發出的,珍珠的晶瑩剔透是在黑暗中磨礪而成的。這多么像人生呀!苦難磨練人生,苦難是上帝的恩典。苦難之于人生,不是毀壞而是造就,不是懲罰而是拯救,特別的苦難其實就是特別的恩典。
我敬重這樣的生命精神的創造者、實踐者,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解讀世界,解答我們心中的疑惑,在別人看來可能是苦難的生活,在他們心中那是一種明亮的生活。精神以其特有的文化品質,在人們的思想中留下歷久彌新的馨香。法國思想家薇依寫過一本名叫《重負與神恩》的著作。在她看來”重負”乃是神的恩典。薇依還說:”至高無上的愛越過痛苦,建起崇高的結合紐帶。正是這種痛苦于無聲處響徹長空,就像兩個分開的、模糊的音符,就像純潔的、撕心裂肺的和音……執著地追求著愛的人們,在不幸將他們推入深淵中聽到這個音符,從此他們就無任何疑慮。”《重負與神恩》是在病痛中辭世的薇依留下的智慧結晶,它閃耀的思想光芒將永遠燭照人類的心空。
史鐵生是我極其欽佩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彌散著一種高貴的憂傷,他的靈魂有一種被苦難錘煉之后的澄明。史鐵生的苦難是從患病開始的。智慧是從苦難開始的,苦難像大海,溺于其中的人們往往由于難以承受其折磨而頹唐而墮落,或是變得心懷仇恨,甚至圖謀報復社會,走投無路時便會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史鐵生卻用生命的極限沖決噩夢般的生活,極限的沖決帶來了生命潛能的發現。痛苦與災難成就的個體生命,更能從生活的苦難中爆發出對生命幸福的尋找和對生活無限的期待與信心。上蒼給史鐵生的疾疴之軀注入靈性,修成智慧的靈魂。苦難并非幸福的絕路,只要心中有愛、有希望、有信心,就能夠與不幸、與病痛”和平相處”,苦難就能夠培育出智慧。
苦難讓阿炳的心靈擺脫了所有世俗的糾纏和困擾,讓他的心靈在澄澈的心空自由舞蹈。緣此,我們才能聽到阿炳在喪失了對光明的感覺之后,從心底傾訴出的輕盈、悲涼、皎潔如月光的音樂。阿炳無聲無息地走入黑暗,他那優美而悲涼的《二泉映月》卻永遠地留在這個不太干凈的塵世。音樂擦亮了阿炳的眼睛,讓他沿著心靈的軌跡行走。阿炳在苦難中譜寫的樂章就像是在無邊的苦海上空顯現出的普照心靈的佛光。《二泉映月》是在阿炳的傷口之上開出的智慧的花朵。
苦難并不意味著永遠不幸,幸福并不意味著永遠快樂。生活時常會一反常態,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許多時候,幸福往往會變成一道減法題,一點一點減去你的理想、人性的完美與珍貴。苦難卻能成為一道加法題,不斷加上你的夢想、努力和汗水。苦難折疊成梯就能使你登臨輝煌的頂峰。
苦難培育的智慧能夠打開我們的生命之窗,使我們一邊進取,一邊解縛,從而使潛能得以最大實現。苦難之火的熔鑄使生命有了鋼的韌性,苦難之錘的重擊使靈魂有了鐵的硬度。苦難教會了我們憐憫,讓愛更加豐美;苦難賜予我們智慧,讓人生更加輝煌;苦難引導我們走向永生。
關于苦難的散文篇2:苦難之美
如果說生活是一張白紙,等待我們用淚水與汗水來描繪出拼搏的軌跡,那么生命便是一支鉛筆,它總是用收受的身軀流露出筆下的風風雨雨。一個學期又要過去了,匆匆忙忙而我卻在這個不經意的時光流逝中感悟到:苦難也美麗!當周曦的第一縷陽光穿過云層,照射大地時,我們早已在教室里朗讀課文,背誦名篇,古有仲尼厄爾做《春秋》,今有陳景潤奪數學明珠,而生活在同一藍天下的我們,又留下了什么?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有頑強奮斗的精神,還有美麗的苦難!多少次在淚水中展望未來的到來,多少次在為一個數字題而反復演算,又有多少次,在習題中總結……這些苦難伴隨著我們的成長。苦難是什么?苦難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夢中的,是受到宮刊的《史記》,是披閱十載的《紅樓夢》……我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忍受苦難,經歷過苦難的人,然而我看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堅忍不拔的毅力深深的打動著我,張海波自學完成大學課程,超越自我的品德讓我敬佩,他們是最美的人,是讓我敬佩的人,我在心中不由下了決心,經受住苦難,陽光總在風雨后。苦難似那高聳的山峰,想要翻越它,必須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苦難以那輕柔的水,要想跨過去,需要有理想的翅膀。苦難也是我必需所擁有的,他會使我更加地強壯,苦難也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推動著我們去往幸福的彼岸,人生不僅需要安安靜靜的秋月,也需要蓬蓬勃勃的春天,熱熱鬧鬧的夏天,人生不僅要叱咤風云,力挽狂瀾的豪邁,也需要兢兢業業的耕耘。出發吧!人生的風景何其多,苦難便是一通靚麗的風景,它讓你感受到心靈的撫慰,在苦難后,總有一道美麗的彩虹懸掛在天際!
關于苦難的散文篇3:苦難 ——人生磨刀石
有人說苦難是痛苦的,他沒有好處,可誰又知道苦難是一塊“磨刀石”、是一筆財富。哪有常勝無敵,苦難是難免的,正確面對他,你會發現很多。
“苦澀的沙,吹痛臉龐的感覺,像父親的責罵,母親的哭泣,永遠難忘記。”苦難、挫折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痛苦,而是一種收獲,收獲的教訓、收獲的經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我們與苦難、挫折接觸的也是越來越多,我們收獲到的也是越來越多,從中我們學會了怎么做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好人。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果把人生比做寶劍,那么苦難就是磨刀石、是財富,有人會問,苦難是一種怎樣的財富呢?回答很簡單,苦難是一筆精神財富,苦難就像苦瓜,先苦到極致,后有絲絲甘甜,既然要吃到甜,那為什么不接受苦呢?
我發現鏡子里的我很不像我,因為在有苦有甜的世界里,我參透了這一切,原來酸甜苦辣皆有所妙之處。而苦難就是苦的代表。苦,在嘴中令人厭煩,在生活中,也令人不舒服,那是因為人們不知道這其實是一筆財富。
苦難,這筆精神財富是取之不盡的,只因,我們的生活沒有停止,我們不得不面對苦難。
我認為,最痛莫過于心死,最苦莫過于孤獨,但有人認為孤獨不苦,他不是苦難,而我認為帶給你孤獨的正是苦難。
沒有人可以囚禁你的夢想,而夢想所被澆灌的正是苦難,如果有人說他一生沒有苦難,沒有挫折,那他一定在說假話,如果有人一生中躲避苦難,那么他一定是軟弱的,而且他也失去了很多很多,而且積極面對苦難的人,比他更會做人,比他更會為人處事。如果有人一生之中充滿了的苦難,那么有人會認為他是非常不幸的,然而,上帝在關掉一扇門的同時也會打開一扇窗戶,而這扇窗,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長勝無敵,沒有無終的曲,沒有不散的席。所以任何人都很有可能失敗,更有可能與可能與苦難相伴,當我們與苦難相伴時,我們的任務就是從中吸取教訓,獲取經驗,從中得到財富。
到現在,我們不難發現原來苦難是一塊非常好的“磨刀石”,看似不起眼,不美觀,可它的作用卻是非常重要的。
看了“關于苦難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有關苦難的隨感散文作品
2.面對苦難散文
3.苦難是人生中必經的一課
4.關于面對挫折的散文
5.勵志克服困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