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蟲子的散文
蟲子有可愛的,同時也不乏可惡的。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蟲子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蟲子的散文篇1:變色蟲
相傳有這么一只蟲子,小巧輕盈,通體五彩斑斕。因為其體膚的顏色多姿,而又時發出陣陣悅耳蟲鳴,深受人們愛慕。
他們一般在人們的周圍單只出現,振翼而飛,活潑自在。一開始人們從儲物室里拾出青菜葉,妄圖通過喂食而留住這種蟲子,以此游戲取樂。可此蟲閉口不吃,待夜深人靜時就悄悄離開。
此蟲也時會通過對表肌膚色的更變而抒放情緒,也就和我們人類一個樣子。就拿紅色時來說吧。當人們的視線還未完全留意到它身上之時。它臉就會張若皮球,肌體變硬,比作路邊硌腳的野石也毫不過分。它大叫,打破寧靜,擾亂風的走向,讓蒼蒼烈日橫橫地懸在半空,射下毒熱,折磨人們,人們瞬間就圍得水泄不通,發出贊美之辭,紛紛擊掌。倒也偶然有一二天真的孩子用手指去搔那蟲。大人們就紛而擁之,出言阻擋。蟲自當傲然地振翅,笑意難忍,為自我的妖艷蠱惑眾人。那避雨的闊傘俞撐愈大。
有時呈藍色狀,慢慢的游走,飛在草葉上或高樓底的路燈上。無聲無語,只是飛,時把一只幼翅縮起來,頓作一只“殘”蝶。翅梢上流著朝暮的露水,仿佛流著傾城的眼淚。人們望見它就如同遠遠地瞥見—容貌甚好的女子楚楚走來,哀婉動人。他們生出憐愛之心,垂下淚,伸出掌,似乎想要替這“單翼天使”分擔一些痛苦,而小蟲卻時在背暗里偷笑。這傘,不由得漲滿了。
俞美麗俞無常,俞妖冶的花蕾就俞有重毒,它,吸食人血,在月光之下,蟲舞殘影,恍恍惚惚間,它們集在屋里,團在床頭,伏在人們的臂彎上,脖子上,腳踝下,脊背兩頭......人們醒來的時候,身上就紅腫不斷。人們時會感覺到虛弱了,卻也決不會相信著這有著女人般純美的面龐,竟會如此殘忍地肆虐他們。他們依舊用瘦骨嶙峋的雙臂去抱住那灰色的暫影,依舊重復著那罌粟般的豪言華詞,依舊愛著戀著流淌著自己鮮血的亡命之蟲。那護體的巨傘,在奔走不息的腳步聲中,在急促猛烈的風雨里,在不住地振翼的躁響中,左搖右曳,宛如即死的人奮力的最后掙扎......
忽然,人們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倒下,臉色慘白,宛若死灰;那鼓著滿滿的風的巨傘在最后的時刻忽的破碎,傘布四散飄飛,直到塵埃都無從察覺;變色蟲們。在血與悲哀中暴裂致死,紛紛在疾風中沉沉墜地!!!原來,變色蟲們一開始是以草葉樹實為餐,擇枯木而棲,盡然這種生存方式十分艱難,也安怡自在。后來,遇到人就變了,他們可以以美麗的外表作為生存的工具,明白了血的美味,明白了溫巢的優勢,它們依賴人類而存在??裳獙τ谧兩x們來說,卻是致死的劇毒啊!蟲兒們在人們親手建造的溫巢里飲飽了毒血。是誰害了人們,又是誰害了蟲兒?
愛本是美好的東西,可如果一過了量,又是把人送上末路的迷迭香!
現在,有一只這樣的小蟲無意落進了我小小的掌心,我又將如何對待這無辜且可悲的生命!
關于蟲子的散文篇2:蟲子的故事
從前,有一只巨大的甜瓜,瓜上有小小的爬蟲。蟲兒吃瓜,啃到了苦澀的皮,苦得眼淚汪汪,便爬走到別處:足和觸角能夠享受瓜上細微絨毛蹭過的地方,表面淡淡的青玉色供給眼睛饕餮的地方。蟲兒卻不知,在別處啃下去,依舊很苦。
爸媽帶著一兜甜瓜來學??次遥綍r我還在上課,便囑咐他們先在校園逛逛??晌以谡n上也聽不安穩了,料想他們也一樣著急,又怕他們無聊,天氣又如此之熱。鈴聲剛起,未請老師先走,我就顧自沖下樓去,鞋子險些踩到裙擺。爸媽坐在花壇邊上的樹蔭里等我,遠遠就站起來招手,可到了近前,始料未及的,沒有擁抱也沒有敘說離情。“快走快走,咱們先去看牡丹!”
我愣住了,到哪兒去看?我怎么沒聽說這城市哪里有牡丹園?只跟著他們,三轉兩轉,都是走得不能再熟的路,繞過操場,去到湖邊,“你看那不是!”
一方花圃,總有幾十株,蜂圍蝶陣中,潑潑灑灑顧盼生姿巧笑嫣然,如同一陣少女的放肆又不失端莊的笑。我有點愣。然而爸爸已舉起相機,催促我站到花間去了。空氣中陽光的溫度混合著些微的花粉,是女兒耳語時熱熱的鼻息,熱熱地呼在臉上;那些花兒們她們旋轉著笑著踩著碎步,紅的白的粉的紫的裙擺掃來掃去。我被擺弄著或獨立花間或輕嗅花蕊,茫茫然,如同一個夢境,或是某種魔法憑空變出來這一方天地,若不是如此,為什么旁邊同學往來匆匆,都看不見花兒們?為什么我來來回回與她們無數次擦肩而過,卻從未窺見過她們的容顏?若真是如此,那爸媽把魔杖藏在哪兒啦?
看了花,吃過午飯,我們到海邊去,這次驚住的卻不止我一個了。真個是海天一色!海與天都藍得不似人間景致,藍得深邃而又通透,人仿佛是站在藍色鉆石的內部向外看,波浪形的溫暖的沙似金屑,一切都靜謐安寧如同到了時間的永恒。
大甜瓜就是生活本身,那只瓜上的年輕蟲兒就是我,志向遠大心比天高,忙忙碌碌爬來爬去,在每一處淺嘗輒止,總是苦得眼淚汪汪。我的生活總是在別處。我的心一半用在追憶過去,一半用在追求未來。
我的蟲爸爸和蟲媽媽,他們不斷向著瓜的瓤啃,向生活深處啃。他們總能享受到最甜美的汁液和果肉,在短暫的苦澀之后。他們的生活就在此處,在淺淺苦澀下的甘美中。他們總是認真將流水般無趣的日子過得靜水流深,在如同污泥般的生活瑣屑中開出一池的蓮。
在學校里,我日復一日學著圣賢的道理,他們卻能在不經意間告訴我生活的智慧;老師引著我為往圣繼絕學,他們卻教給我怎樣在塵世里做一個快樂的凡人。
生活就在此處,不在那些虛無縹緲的錦繡前程,而在路邊盛放的錦繡牡丹。爸爸媽媽帶來的瓜很甜,就像啃了二十年瓜皮的小蟲子吃到的第一口果肉那樣甜。
關于蟲子的散文篇3:大地上的小蟲子
在貧窮的年代,人身上常常寄生一種叫虱子的小蟲子,虱子最愛人窮.人窮得吃不飽穿不每一只小蟲子都泄露了鄉村的信息。
蚯蚓在泥土中流動,蚯蚓是泥土中的魚。小孩子捉了泥土中的魚到小石潭中去釣水里的魚。農夫的镢頭掘進土里,翻起來,把一條蚯蚓弄成兩截,一截死了,一截還可以活下來。肥沃疏松的泥土是蚯蚓舒適的家園,但再板結瘦硬的泥土蚯蚓也會穿過,也會把它弄得松軟,蚯蚓以泥土為食,又排出更細的泥土.它無足而走,留下的道路象是戰時的地道,和平時期的地鐵。
蚯蚓知道村子哪塊地好,哪塊地壞,誰愛用農家肥,誰愛用化肥。蚯蚓品嘗著泥土的滋味,也注視著泥土中根須的延伸,聆聽著莊稼漢在土地上的動靜。蚯蚓散發著濃重的土腥氣,它永遠不會爬到城市的大街上看風景。
如果夏夜是一首宋詞,螢火蟲就是詞中的標點符號。沒有斷句的一首詞,小孩子讀不成曲,營火蟲就來句讀來分闕,就可圈可點可誦可詠了。營火蟲是小蟲子的精靈,夏天的童話,童年的動畫。村人雖然不知囊螢讀書的人是誰,卻會說古代有一個人囊螢夜讀。小孩子就捉了螢火蟲,放進南瓜葉的葉柄里,在場院里尋找蟬聲和蟲鳴。
小孩子最愛捉弄磕頭蟲.通體黑色的磕頭蟲有兩三白米哪么長。小孩子把它捉住,摁在地上,它會裝死,一動不動,或者,它就不停地給人磕頭,發出很干脆的響聲。蟋蟀是大地上最早的歌手,是小蟲子中最快樂的歌者,石塊瓦片是它的舞臺,草葉草花是它的聽眾。村人叫它土狗,難道是因為它像看護院的狗一樣看護了土地,還是它們像狗一樣好斗好吠?人類的戰爭莫非是從斗蟋蟀中學到的?最忙碌的是螞蟻.它們總是低著頭走路,在大地上快速的來來往往,要么尋找食物搬運糧食,要么集體搬家,從一個洞穴到另一個洞穴。有時,什么東西也沒有搬運的螞蟻排成一條不知盡頭的隊伍,有的過來有的過去,只是不停的跑路,我們真不知道他們做什么。但是螞蟻是小蟲子中的大力士。人也想做大力士,就用螞蟻泡了酒喝,還有人捉了螞蟻吃,吸取螞蟻的功力。暖,虱子卻可以享受人體的血腥。
當大地貧窮得無草無樹,只有水泥鋼筋和核輻射的時候,也就沒有了蚯蚓,蟋蟀等小蟲子了。
人也是上帝最后丟棄在大地上的小蟲子。
看了“關于蟲子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蟲子有關的散文
2.寫蟲子的文章
3.汪曾祺散文夏天的昆蟲
4.寫昆蟲的文章
5.關于螞蟻的生命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