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奧運健兒的散文
奧運兒女真精彩!展現精神多美妙!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奧運健兒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奧運健兒的散文篇1:我為奧運健兒
在多年前的雅典奧運會上,中國的體育健兒們奮力拼搏,團結一必,終于取得了32金、19銀、17銅的好成績,在奧運會金牌榜中名列第二。突破了賽前制定28金的計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在奧運會上,男子500米雙人皮筏艇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撈取了中國水上項目的第一塊金牌。緊接著女子網球雙打、110米跨欄、女排……都為中國金牌榜增添了一枚又一枚金牌。在雅典升起一面又一面的五星紅旗。
然而,最激動人心的是中國女排與俄羅斯決賽。相隔20年了每屆奧運會我們都與金牌擦肩而過,這次人們再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中國女排。看著她們團結一心,奮力拼搏,挺進了決賽,我真為她們喝彩;望著她們再遇老對手——俄羅斯,我真為她們捏一把汗。在比賽的前兩局,盡管中國女排姑娘們的頑強拼搏,但還是以微弱的差距輸掉了前兩局。可是中國女排并沒有就此失去信心。雖然汗流浹背,心中卻對聯勝利充滿了信心。一個個精神抖擻,再次向對手發出挑戰。終于贏回了第三局,看了這種情景,我的心激動得幾乎要跳出來,正當我為她們喝彩時,又贏回了第四局,和對手大成了2:2平。場上中國啦啦隊搖動著五星紅旗,拼命地歡呼,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大海為女排姑娘們喝彩,最后,她們以一個完美的扣球取得整場比賽的勝利。此時我陷入了沉思女排姑娘們能在連輸兩局的情況下奪冠,是她們有勇于拼搏的精神……
奧運健兒們,你們那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將激勵著我前進,我為你們喝彩。
關于奧運健兒的散文篇2:永不放棄
放棄是一個念頭,而永不放棄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選擇前者,因此,我們極易成為普通的沒有一點棱角的人,而有些人卻堅定得近乎倔強地選擇了后者,這種人雖是少數,但他們卻往往能贏得大多數人的掌聲。
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奧運會上,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到處都看得到,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中國女排了。這些年輕的女排姑娘們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容易闖進了決賽。在決賽中,她們的對手是強敵俄羅斯。面對俄羅斯女排,中國女排的姑娘們沒有退縮,她們抱著永不放棄的信念,開始了與俄羅斯激烈的競爭。但是雅典女神似乎并沒有保佑中國女排,中國女排開局不利,連失兩局。這時,只要俄羅斯女排再勝一局,那么她們就可以登上冠軍的寶座了。面對如此大的威脅,如此重的壓力,中國女排沒有被嚇倒,沒有被壓垮,她們憑著堅強毅力和為國爭光的信念,連勝三局。當最后一球重重地砸在俄羅斯女排那邊的場地內時,體育場沸騰了,中國人民歡呼了,女排姑娘們哭了,全世界的人民則被中國女排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折服了。中國女排登上冠軍的領獎臺,她們當之無愧。
后來,有位記者采訪時問女排姑娘,是什么精神促使了她們最終的勝利?一位隊員答道:“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即使下一局仍然是失敗,我們也永不放棄。”
這不能不令我想到徒步走遍全中國的探險家余純順,在進行了近十年的堅苦卓絕、九死一生的漫長旅途后,就只剩下生命禁區、殺人洼地--全世界尚無一人征服的羅布泊了。在生存幾率幾乎等于零的殘酷現實面前,余純順沒有退卻,沒有放棄。臨行前,他對隨行采訪的記者說:“我也許真的會失敗,但我不能放棄這個夢想,就是失敗,我也要當失敗的英雄!”不幸,他的話應驗了,但他那種無所畏懼、永不放棄的堅定信念,卻使他屹立成一個大寫的“人”,鑄成了我們中華民族新時代不倒的豐碑。
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是辦不成的,關鍵要看你想不想辦,有沒有那種永不放棄的精神。這種精神就像登山,如果你爬到半路上,覺得太苦太累,就不想再爬了,你的意志被瓦解了,那么你就永遠也看不到山頂的美好景色。相反,如果你支持下去,不放棄,那么雖然這個過程很辛苦,但是付出就有回報,等爬上山頂之后,等待你的是錦繡山河,是美麗的景色。當然堅持住不放棄,這個過程很艱辛,這中間可能要承受別人的流言飛語、外界的種種壓力和自身對信念的懷疑,甚至有可能令你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但是只要你永不放棄,就一定會有回報。
“永不放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是登上成功之路的必備條件,只要你相信自己,永不言棄,努力向既定目標前進,那么就一定會到達山峰之巔!
關于奧運健兒的散文篇3:熱愛,創造奇跡
觀看過倫敦奧運會的人,想來會記得徐莉佳。徐莉佳在倫敦夏季奧運會上奪得帆船激光雷迪爾級金牌,創造“中國制造”的奇跡,為國爭光,再一次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她和中國奧運健兒的成功競技,無疑給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據報道,徐莉佳為帆船付出了難以想象的代價:一只耳朵耳膜穿孔,一只眼睛幾乎失明。對于如此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付出如此巨大犧牲的人來說,如果不獲得金牌,真是天理難容。成就,就意味著奉獻和犧牲。每一塊獎牌光環的后面,無不浸透著奮斗者的血淚。
選擇帆船后,是什么讓徐莉佳在遭遇病痛的折磨,仍失志不改,且一往無前呢?答案只有一個——熱愛。熱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使我想起了體育史上的另一個神話——邁克爾•喬丹。這位享有“空中飛人”美譽并五次榮獲“最有價值運動員”稱號的美國籃球巨星,上中學時居然被學校籃球隊拒之門外,甚至愛球如癡的他,要求教練準許他隨校隊去看籃球聯賽這樣并不苛刻的要求,也被無情的回絕了。可是,對籃球的熱愛并沒有使他絕望,他對教練軟磨硬纏,請求隨隊服務,去做別人不屑做的事:為球隊搬行李、整理球衣、專門撿球……誠能動天,他終于感動了教練,使他這樣接近了他九死而不悔的目標——籃球運動。一次偶然的機會,教練出于對他的憐憫,讓他在比賽接近尾聲時作為替補上場,滿足他癡迷籃球的愿望。他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展示出驚人的籃球天賦。一個天才從此誕生,一個神話從此開始。喬丹說:命運縱使讓我趴倒一百次,但我要從一百零一次的抗爭中站起來。沒有對籃球無以復加的熱愛,就不可能有偉大的邁克爾•喬丹。熱愛,足以使一個平凡的人去戰勝難以想象的困難、苦難,足以改變一個人卑微的命運,足以創造一個個人間的奇跡。
喬丹如此,徐莉佳如此。豈止是競技體育,可以這樣說,凡有成就者,慨莫能外。
據說,倫敦奧運會上,有百分之十的運動員是帶傷進行比賽的,訓練的艱辛可想而知。這些運動員,并非離開了體育競技就不能生存。退役下來的運動員,活得滋潤者大有人在。因為運動,同樣需要知識、智慧。有知識,有智慧,有力量,有耐性,解決生存問題應該不值一提。他們的堅持,說到底是因為對體育的摯愛。我想到倫敦奧運會中一千五百米游泳項目的新科狀元孫楊,他每天要游二萬多米,也就是二十多公里。這樣的距離,要天天堅持步行,都非易事,何況是體力消耗極大的游泳。如果不是超乎常人的熱愛,一個人十幾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是絕對難以辦到的。
熱愛,創造奇跡。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工作,如果能夠全身心地去熱愛它,恐怕想不做出成績也很難。
為什么凡有成就的人都癡愛著所從事的事業?使命、榮譽、利益、興趣等,這些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至關重要的,可能還是精神的力量——快樂,從中獲得足夠的快樂。沒有快樂,熱愛就無從談起。樂從事來,愛由心生。
由此看來,我們的人生,如果有熱愛,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是的,我們無法延長人生的長度,但只要堅定自己的熱愛,我們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它的寬度的。
請記住:熱愛,可以創造奇跡!
看了“關于奧運健兒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奧運會散文詩3篇
2.奧運健兒背后的故事
3.有關青春的勵志散文
4.2016奧運會為中國加油口號
5.關于奧運會的作文大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