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相關的散文
鴿子是和平的象征,那關于鴿子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鴿子相關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鴿子相關的散文篇1:鴿子
四號樓的樓頂上有一群鴿子,不知道是家養的還是野生的。在喧囂的都市里,這是在一道難得的靚麗的風景,讓人的心情一如鴿子翩然起舞似的那般輕松。
不知道這群鴿子是家養的還是野生的,但是有人在樓頂為鴿子搭建了一個堅固的遮雨的棚子,前面是一大片鋼管和鐵絲網混成的支架。在私心里,我寧愿認為這是一群野生的鴿子,我為愛鳥人士的愛心所感動。這實在是一個難得的理想的場所,在六樓的房頂,不必害怕車輛和行人打擾鳥兒的生活,它們的安全也有保障。風雨交加的天氣和暗夜里,鴿子可以躲進那么大的棚子下休憩,晴日里它們又可以在棚前的支架上嬉戲。
很羨慕這樣的一群鴿子,人類的愛心可以讓它們無懼風雨和黑暗的侵襲;輕靈的翅膀可以讓他們自由出入天空和大地;純潔的心靈讓它們沒有生存的壓力和對未來的憂慮。它們可以自在的觀日出、看云起,可以享受風速,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氣,甚至可以站在空中俯瞰人世的喧囂和紛擾。紅塵的起落對它們來說只是瞬間的風景,無關心情。
當鴿子起飛的一剎那,在欣賞它們優美身影的同時我的心情也隨著起飛,飛過層層疊疊的樓頂,飛出城市,飛到鄉村和自然之中去,暫時擺脫煩人的俗事也拋開生存的壓力。我多想化身成一只鴿子,哪怕生命短暫,只要能在天地間自由的起落,過一種我所追求的生活。外面的天地無限廣闊,吸引著我也誘惑著我,我卻只能每天在狹隘的工作和家庭之間穿梭。身體越來越疲憊,心情越來越落寞。我對自己說,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靈魂需要拯救,我的思想想要掙脫。
也許我的前生也是一只鴿子,但卻是一只信鴿。所以現在,我只剩下飛翔的理想,卻不得不在出發點和目的地之間終日奔波。難道這是一種宿命?如果來生還能化身為一只鴿子,我想要拋開一切使命,自由飛翔在遼闊的原野。
鴿子相關的散文篇2:老人和鴿子
老人是單身漢,住在村后一座低矮的小屋里。
一天,老人早晨起來一開門:嚄,好大的雪!鵝毛似的,紛紛揚揚,天連地接,一片迷茫!這時,頭頂傳來“咕咕、咕咕”鴿子的叫聲,老人一抬頭,見屋檐下落著一對紅腿兒紅眼兒的白鴿!老人想,下這么的大雪,它們一定是找不到食物,餓了,來向他討吃的……回屋從甕里抓把谷子撒西柴棚下,對鴿子說:過來吃吧。鴿子轉著眼珠兒看了一會兒,樸棱棱從屋檐上飛下來,啄一啄看一看,見老人沒有惡意,才放心啄起來;一會兒吃飽了,嘴在地上蹭兩下,朝老人“咕咕”叫幾聲,一奓翅兒飛走了。老人仰臉看一會兒,回屋了。
第二天,老人早晨還沒起床,鴿子又來了,在外面“咕咕、咕咕”叫著,聽聲音不是一兩只,至少幾十只。老人忙起來開門一看:嗬!柴棚上、掃過雪的院子里全是鴿子!灰的,白的,花的,絳色的……什么顏色的都有。老人忙捧谷子喂它們。吃飽了,并不飛走,在院里盤旋一陣,落在屋檐下。老人看了一會兒,對鴿子說:哦 ,你們想跟我老漢做伴啊,那住下吧。鴿子朝老人點頭翹尾“咕咕、咕咕”叫著……
從此,鴿子在老人屋檐下住下來。以后好長時間,地上仍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鴿子找不到吃的,老人每天喂它們糧食,給它們水喝。后來喂熟了,一到吃飯時,鴿子就把老人團團圍住,有的飛到老人膝蓋上,有的落到老人肩膀上,爭著啄食老人掉在地上、身上、甚至粘在嘴上的飯粒兒,攆都攆不走……終于,冬天過去了。老人想,天氣越來越暖和了,它們還要生兒育女,繁衍后代,應該有個像樣的家……于是,老人買來磚,請來匠人,在院里壘了一座鴿子井,讓鴿子住。鴿子有了自己的家,開始繁殖后代,還把外面的鴿子領回來。這樣,連孵帶領,到了秋天,短短幾個月時間,就增加到幾百只,成為附近最大的鴿群……
說話到了莊稼成熟季節。為積存鴿子過冬的糧食,老人把一口舊石槽拾掇起來,放到鴿子井旁邊,里面盛上水,水里加些白礬,讓鴿子回來喝;鴿子喝了白礬水,嗉囊里不舒服,脖子一梗一梗,一會兒連同食物一起吐進石槽里:谷子,綠豆,芝麻,什么都有——吐罷,嗉囊空了,在石槽上愣一會兒,好像知道老人的心意似的,又朝原野飛去……傍晚,老人把石槽里的糧食弄出來,淘凈,晾干,存放起來。這樣,積少成多,不到一個多月,就積攢了幾百斤糧食,足夠鴿子吃一冬天的……
鴿子有了過冬的糧食,老人心里踏實了。每天吃罷飯,搬個馬扎坐在院里陽光底下,看鴿子在院子上空翻著跟頭飛,聽鴿子在鴿子井上“咕咕、咕咕”叫,還跟鴿子做些小游戲:鴿子飛著飛著,老人把一顆泥蛋兒拋向空中,讓鴿子接住;用高梁桿兒插些“嗡嗡吱兒”,上面別上小彩旗兒,讓鴿子叼著在空中飛,風兒一吹,“嗡嗡吱兒”嘟兒嘟兒轉著,嗡兒嗡兒響著,小彩旗兒忽啦啦飄著,許多鴿子爭著去搶,構成一幅壯麗的天空奇景……老人看得如醉如癡,仿佛自己也變成了一只鴿子,在蔚藍的天空快樂地翱翔……
一天,老人正在院里跟鴿子戲耍,大隊來了幾個人,說他養鴿子是挖社會主義墻角,要他兩天之內將鴿子井拆除……老人怔了,手里的耍物叭嗒掉地上。
兩天過去了,老人的鴿子井還沒拆除。到第三天,大隊干部帶著人來扒鴿子井,老人嚇壞了,撲通給大隊干部跪下,嘣嘣直磕響頭!大隊干部眼都沒眨一眨,仍下令:扒!于是人們揮舞鐵鍬洋鎬,乒乒乓乓,連扒帶砸,驚得鴿子撲棱棱四處亂飛,那些不會飛的幼鴿,被活活砸死……老人看著,眼前一黑,身子一歪,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埋葬老人那天,是個晴朗的日子。當拉著棺材的牛車,沿著坑坑洼洼的村道走到半路的時候,突然,天邊飄來一朵彩云!那彩云越飄越近,越飄越近,到了近前,才看清是一群鴿子!它們在牛車上空圍成一頂巨型華蓋,給老人遮住陽光,隨著牛車緩緩移動;其中,有十幾只鴿子落在棺材上,那對紅兒腿紅眼兒的白鴿,落在材頭上,和空中飛著的鴿子一起“咕咕、咕咕”叫著,那叫聲如怒如怨,如泣如訴……直到把老人送到墓地埋葬,入土為安,才徘徊而去。
以后每到清明,鴿子都來看望老人;只是隨著時光流逝,數量越來越少,到了最后,只剩下那對紅腿兒紅眼兒的白鴿。
鴿子相關的散文篇3:鴿子和貓
我并非要紀念一下我的寵物,這其實是一件瑣事,本是早該忘卻了的。
大概是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了,我們的自然老師脾氣是相當古怪的,沒人知道他在想什么。那次上課后他就提問我們上節課學的什么,“鴿子”“貓”“貓”“鴿子”“貓”......他耐著性子提問了十多位同學,于是教室里便站了十多位同學。他又問我了,“鴿子和貓”“坐”。真不知道那些站著的同學會怎么想。
這種事情本來是沒有什么意義的,我不知怎么就記住了,說實話,我連當時有幾門課程都不知道。
確實只是一件瑣事,然而仔細想想卻忍不住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