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近年散文
遲子建近年散文篇1:燈祭
父親在世時,每逢過年我就會得到一盞燈。那燈是不尋常的。
從門外的雪地上撿回一個罐頭瓶,然后將一瓢滾熱的開水倒進瓶里,“啪”的一聲,瓶底均勻地落下來,燈罩便誕生了。趕緊用廢棉花將燈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飛旋的灰塵為止。燈的底座是圓形的,木制,有花紋,面積比燈罩要大上一圈,沿邊緣對稱地鉆兩個眼,將鐵絲從一只眼穿過去,然后沿著底座的直徑爬行,再扎入另一個眼中,鐵絲在手的牽引下像眼鏡蛇一樣搖擺著身子朝上伸展,兩個端頭一旦匯合扭結(jié)在一起,燈座便大功告成了。那時候從底座中心再釘透一根釘子,把半截紅燭固定在釘子上。待到夜幕降臨時,輕輕捧起燈罩,“嚓”地點燃蠟燭,斂聲屏氣地落下燈罩,你提著這盞燈就覺得無限風(fēng)光了。
父親給我做這盞燈總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說做燈罩,他總要撿回五六個瓶子才能做成一個。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無恙地保持原狀,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卻是一只豬肉罐頭瓶子,怎么擦都渾濁,只好棄了。
盡管如此,除夕夜父親總能讓我提上一盞稱心如意的燈。沒有月亮的除夕里,這盞燈就是月亮了。我懷揣著一盒火柴提著燈走東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將燈吹滅,聽人家夸幾句這燈看著有多好,然后再心滿意足地擦根火柴點燃燈去另一家。每每轉(zhuǎn)回到家里時,蠟燭燒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時父親會笑吟吟地問:“把那些光全折騰沒了吧?”
“全給丟在路上了。”我說,“剩下最亮的光趕緊提回家來了。”
“還真顧家啊。”父親打趣著我去看那盞燈。那汪蠟燭油上斜著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確是亮麗之極。將死的光芒總是燦爛奪目的。
過年要讓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所以不僅我手中有燈,院子里也是有燈的。院子中的燈有高有低。高高在上的燈是紅燈,它被掛在燈籠桿的頂端,燈籠穗長長的,風(fēng)一吹,刷刷響。低處的燈是冰燈,冰燈放在窗臺上,放在大門口的木墩上,冰燈能照亮它周圍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貓貓要離冰燈遠遠的。無論是高出屋脊的紅燈還是安閑地坐在低處的冰燈,都讓人覺得溫 暖。但不管它們多么動人,也不如父親送給我的燈美麗。
因為有了年,就覺得日子是有盼頭的。而因為有了父親,年也就顯得有聲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親送我的燈,年則妖嬈迷人了。
年一過去后,新衣服就脫下來了,燈也收了,院子里黑漆漆的,那時候我就會望著窗外的雪花發(fā)怔,心想:原來一年之中只有幾天好日子啊。人為了那幾天充滿光明的好日子,就要整整辛苦一年。唉。
我一年年地長大了,父親不再送燈給我,我已經(jīng)不是那個提著燈串來串去的小孩子了。我開始在燈下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處掛起紅燈,在低處擺上冰燈。
然而父親沒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親去世的當(dāng)年我們沒有點燈。別人家的院子燈火輝煌,我們家卻黑漆漆的。我坐在暗處想:點燈的時候父親還不回來,看來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著父親送我的燈到路上接他回來啊。爸爸,回家的路這么難找啊?
從此之后雖然照例要過年,但是我再也沒有接受燈的那和福氣了。
一進臘月,家里就忙年了。姐姐會來信敘說年忙到什么地步了,比如說被子拆洗完了,年干糧也蒸完了,各種吃食采買得差不多了,然后催我早點回家過節(jié)。所以,不管我身在西安、北京還是哈爾濱,總是千里迢迢地冒著嚴(yán)寒朝家奔,當(dāng)然今年也不例外。
臘月廿六我趕回家中,母親知道這個日子我會回去的。因為臘月廿七我們姐弟要請父親回家過年。
我們就去看父親了。給他獻過煙和酒,又燒(捎)了些錢,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的弟弟就叩頭對父親說:
“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過年去兒子家吧,我家住在——”
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門牌號重復(fù)了幾遍,怕他記不住。我又補充說:“離綜合商場很近。”父親生前喜歡到綜合商場買皮蛋來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會忘的。
父親的房子上落著雪,周圍都是雪,還有樹,有時從樹林深處傳來鳥鳴。太陽極端明亮。
我們一邊召喚著父親回家過年一邊離開墓地。因為母親住在姐姐家,所以我們都到姐姐家來了。我們都喜歡姐姐家的孩子小虎,他剛過周歲,已經(jīng)會走路了,非常漂亮。
一進門母親就抱著小虎從里屋出來了。我點著小虎的腦門說:“把你姥爺領(lǐng)回來過年了。”
小虎樂了,他一樂大家也樂了。
當(dāng)夜小虎哭個不休。該到睡覺的時辰了,他就是不睡。母親關(guān)了燈,千般萬般地哄,他卻仍然嘹亮地哭著。直到天亮?xí)r,他才稍稍老實起來。
姐夫說:“可能咱爸跟到這兒來了,夜里稀罕小虎了。”
說得跟真事似的,我們都信了。
父親沒有看過他的外孫,而他生前又是極端喜歡孩子的。我們從墓地回來,紛紛到了姐姐家,他怎么會路過女兒的家門而不入呢?而他一進門就看見了小虎,當(dāng)然更舍不得離開了。
母親決定把父親送到弟弟家去。
早飯后,母親穿戴好后推起自行車,對父親說:“孩子也稀罕過了,跟我到兒子家去過年吧。”
母親哄孩子一般地說:“慢慢跟著走,街上熱鬧,可別東看西看的,把你丟了,我可就不管了。”
我心想:這回母親要把父親丟了,一定是丟到街上的酒館了。
母親把父親送走的當(dāng)夜小虎果然睡了個安穩(wěn)覺。第二天早晨起來他把屋子挨個走了一遍,咕嚕著一雙黑瑩瑩的眼睛東看西看的,仿佛在找什么,小虎是不是在想:姥爺?shù)侥膬喝チ?
初三過后,父親要被送回去了。我愿意請他回來,而永遠不希望送他回去。天那么冷,他又有風(fēng)濕病,一個人朝回走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
正月十五到了。這天是我的生日。二十八年前,一個落雪的黃昏,我降臨人世了。那時窗外還沒有掛燈,天似亮非亮,似冥非冥,父親便送我一乳名:迎燈。沒想到我迎來了千盞萬盞燈,卻再也迎不來幼時父親送給我的那盞燈了。
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蒼老的賣燈人。那燈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還貼著“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親,正月十五這一天,父親的院子該有一盞燈的。
我買下了一盞燈。天將黑時,將它送到了父親的墓地。“嚓”地劃根火柴,周圍的夜色就顫動了一下,父親的房子在夜色中顯得華麗醒目,凄切動人。
這是我送給父親的第一盞燈。
那燈守著他,雖滅猶燃。
遲子建近年散文篇2:女人的手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話,一般來說,女人的手都比男人的要小巧、纖細、綿軟和細膩。不是常常有人用“纖纖素手”、“十指尖尖如細筍”來形容女人的手嗎?
舊時代女人的手真正是派上了用場。紡織、縫補、漿洗、扯著細長的麻繩納鞋底、擦鍋抹灶、給公婆端尿盆、為外出打工的男人打點行裝、洗尿布等等,真是不一而足。當(dāng)然也有耽于刺繡、撫琴而歌、拈扇捕蝶的小姐的手,但那不是大多數(shù)女人的手的命運,所以也就略去不計了。
女人的手雖然備受辛勞,但很奇怪它們總是保持著女性的手應(yīng)有的本色,靈巧而充滿光澤。看許多古代的仕女圖,畫得最美的不是眼睛和嘴,而是那一雙雙安然垂在胸前的手。它們光滑美麗,像玉一般熒熒泛光。幾百年過后,再看那畫中的女人,只感覺那手充滿靈性地又要動起來,仿佛又要去挑油燈的燈花,又要撩開竹簾看一眼她屋里的男人,又要到河邊去窸窸窣窣淘米一樣。
女人的手是經(jīng)久不衰的。
現(xiàn)在的女人不必那么辛苦了。但是她們照例要下廚房,要照顧小孩子。她們?nèi)匀灰匆隆⑻悦住⑶胁恕⒄驹诿簹庠钋皩⑹[花撒到沸油中爆響。若是她們有好心情,她們還要編織毛衣、裁剪、布置居室等等。她們用手使屋子一塵不染,連窗臺上蒔弄的花卉的葉片也纖塵不染,家里的空氣真正是透明的。女人在忙碌這些的時候就丟掉了一些時光,她們的額頭和眼角會悄悄起了皺紋,發(fā)絲的光澤不似往昔,但她們的手卻仍然有別于男人,即使粗糙也是一種秀氣的粗糙。
于是我便想,女人的手為什么不容易老呢?我想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于它們經(jīng)常接觸蔬菜水果、花卉植物和水的緣故。女人們在切菜的時候,柿子那猩紅的汁液流了出來、芹菜的濃綠的汁液也流了出來、黃瓜的清香汁液橫溢而出、土豆乳色的汁液也在刀起刀落之間漫出。它們無一例外地流到了女人的手上,以豐富的營養(yǎng)滋養(yǎng)著它們,使它們新鮮明麗。女人的手在蒔弄花卉和長綠植物時必然也要沾染它們的香氣和靈氣,這種氣韻是男人所不能獲得的。女人大都愛水,米漿、洗衣水的每一次浸泡都使得手獲得一次極好的滋潤。
我這樣說,并不是鼓勵女人都下廚房。可是不下廚房的女人有味道嗎?
女人的手不容易老的另一個原因,我猜想是因為眼淚的滋養(yǎng)。女人愛哭,很少有人會任淚自流到脖頸衣襟而不管不顧,也很少有人會像古典小說中的女人一樣拈著手帕擦淚,女人哭起來大多是“鼻涕一把淚一把”,手也就適時而來,一把一把地在臉頰擦個不停。眼淚是一個人的精華,它只有在人極度悲傷和高興的時候才奪眶而出,它對女人的手的滋養(yǎng)肯定不同凡響。淚水在手的表皮上慢慢地透過毛細血孔浸透在人手的內(nèi)部,這時悲哀也就隨之化解,青春和希望的力量在漸漸回升,女人的手經(jīng)過淚水的洗禮變得更加有活力。
以上我所揣測的兩點,最好不要被醫(yī)學(xué)專家看到,不然便免不了要深究我犯了如何如何的常識錯誤,我可不想唇紅齒白地對簿公堂。何況,我對一些常識性知識的千年不變總是深懷恐懼和疑慮。
不去說它了。
忘了哪一年在一本書上看到,女人在臨終前比男人喜歡伸出手來,她們總想抓住什么。她們那時已經(jīng)喪失了呼喚的能力,她們表達自己最后的心愿時便伸出了手,也許因為手是她們一生使用了最多的語言,于是她們把最后的激情留給了手來表達。
我現(xiàn)在是這樣一個女人,我用手來寫作,也用它來洗衣、鋪床 、切蔬菜瓜果、包餃子、腌制小菜、刷馬桶。如果我愛一個人,我會把雙手陷在他的頭發(fā)間,撫弄他的發(fā)絲。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臨終前像大多數(shù)女人一樣伸出了手,但愿我蒼老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抓住我深愛的人的手。
遲子建近年散文篇3:白雪的墓園
父親去世的日子離除夕僅有一月之差。父親沒能過去年,可我們必須要過這個年。要排解對一個人的哀思,尤其是父親,三十天的日子未免太短太短了。我們辦完喪事后連話都很少說,除非到了非說不可的時候。誰還有心情去忙年呢?然而年就像盤在人身上的毒蛇一樣怎么也擺脫不掉,打又打不得,拂又拂不去,只能硬捱著。
天非常寒冷,我站在火爐旁不停地往里面添柴。爐蓋有燒紅的地方了,可室內(nèi)的一些墻角還掛著白霜。我的臉被爐火烤得發(fā)燙。我握著爐鉤子,不住地捅火。火苗像一群金發(fā)小矮人一樣甩著胳膊有力地踏著腳跳舞,好像它們生活在一個原始部落中一樣,而火星則像蜜蜂一樣嗡嗡地在爐壁周圍飛旋。爐火燃燒的聲音使我非常懷念父親。
我不愿意離開火爐,我非常恐懼到外面去,那些在蒼白的寒氣中晃來晃去的人影大都是緊張忙年的人們,碰上他們的滿面喜氣該怎么辦呢?火爐砌在廚房的西北角,它走兩面火墻,可以給兩個房間供暖。廚房有一條長長的走廊,直通向門口,因為廚房里沒有另開窗戶,所以只能借著走廊盡頭門上端的幾塊玻璃見見天光。光線艱難地沿著走廊爬行,往往爬到火爐邊緣就精疲力竭了,所以火爐周圍很少能接受到天光的愛撫,但爐火的光亮卻彌補了這一缺憾,火爐周圍的墻和爐壁以及那一塊青色的水泥地,在冬季里總是微微地泛著爐火乳黃的光暈,好像它們被泡在黃昏中一樣。
母親躺在她的屋子里,炕很暖和,但我知道她沒有睡著。她還不到五十,頭發(fā)仍是烏色的,看見她的頭發(fā)我就心酸。全家人中最痛苦的莫過于她了,可她并不像其他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樣大放悲聲。她很少哭,有時哭也是無聲的,這種沉重的不愿外露的哀思使我們非常害怕。在我年幼的時候,年前的這段時光中,母親常常是踏著縫紉機為我們做新衣裳,那種好聽的“嗒嗒嗒”的聲音就像割麥子一樣。那時候廚房里總是熱氣騰騰,一會兒蒸年糕了,一會兒又用大鍋燒水洗衣裳了,乳白的水汽云霧般地涌動,晃得人眼神恍惚。往往是父親撞上了我們,或者我們撞上了母親,無論誰撞了誰都要樂一陣子。
姐姐從靠近火爐的房間中歪著身子出來咳了幾聲,從她的咳聲中我知道她剛才哭過。她是我們家老大,父親的去世使她的擔(dān)子更重了一些。她啞著嗓子問我:“你老是站在爐子這兒干嗎?”“燒火。”我說。“燒火用不著看著,讓它自己著。”姐姐說完就回屋了。
我站在火爐前茫然若失。我的心很空,眼前總是閃現(xiàn)出山上墓園的情景。父親睡在墓園里,現(xiàn)在那里是白雪的墓園。父親現(xiàn)在睡著的地方是我小時候進山最害怕的地方,那時候我去采都柿和越橘總是繞過那片地方,因為那里使我有一種莫名的憂傷。現(xiàn)在那里終于成為父親的墓園,我才明白懸了多少年的心只是因為那里會成為收留我親人的地方。現(xiàn)在它成了父親的墓園,我才不害怕經(jīng)過那里,我才心平氣和地第一次認真觀察那里的景色:那里地勢較高,背后有一個平緩的山坡,山坡上長著稀疏的樟子松。而坡下,也就是墓園四周卻是一大片清一色的落葉松,它們?nèi)贾敝钡嘏P在豐盈的白雪之上,是一片十分年輕的樹木。再過百年,這些樹木蔚為壯觀的時候可能會使墓園看上去十分古老,它們的環(huán)繞將使靈魂越來越寧靜。站在墓園朝山下望,可以看見小路和平緩下降的山勢。樹木好像在一點點地矮下去,矮到盡頭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房屋和草灘,以及草灘盡頭的太陽和月亮。
爐火越來越旺了,我仿佛看見父親正推開走廊盡頭的門,微笑著朝我走來。從他去世的那時起,這種幻覺就一直存在。他走到我面前了,他伸出手撫了撫我的肩膀。我握著爐鉤子的手就抖了一下,墓園的情景又銳利地再現(xiàn)。我知道父親根本不在這間房子里,可我又像是每時每刻都見到他似的。死亡竟是這般盛氣凌人。墓園,我這樣想著回頭望了望幽暗的走廊,你現(xiàn)在真的成了我父親的安樂窩了嗎?
弟弟從火爐西側(cè)最小的一間房子里走出來,走到我身旁。他黑著臉,一聲不吭地爭著搶我手中的爐鉤子,他也想來燒火。我把爐鉤子讓給他,他站在火爐那兒,用爐鉤子輕輕地敲著爐蓋。他對我說:“你進屋吧,我來燒火。”“燒火用不著看著。”我重復(fù)姐姐對我說過的話。他抬頭看看我,我知道他也不愿意呆在屋子里,他也要找一種活兒來排遣哀思,我就再也沒有多說什么。
我走進姐姐的房間。從這個房間的窗口可以望見后菜園。天色仍然灰白,有幾只鳥在菜園邊緣的障子上跳來跳去。
“咱媽還沒起來?”姐姐懨懨地問我。
“沒有。”我說。
“這個年怎么過呢?”姐姐嘆息了一聲。
“是啊。”我一籌莫展。
“你說咱媽過年那天會不會哭呢?”她很擔(dān)憂地問。
“不會吧,她是知書達禮的。”我雖然這樣說,但心里還是沒底。
“我們單位的李洪玲,她爸爸和咱爸一樣得同樣的病死了,比咱爸早死五天。她媽媽現(xiàn)在天天在家哭,動不動就沖李洪玲喊:‘快去車站接你爸爸回家,你爸爸回來了!’弄得全家人都神經(jīng)緊張。”姐姐說。
“咱媽不會的。”我說,“她是個明白人。”
“可她今天連話都不愿意說。”
“過幾天就會好的。”我站在窗前,朝菜園望著。園子中的雪因為一個冬天也無人涉足,所以顯得格外寧靜。雪地之外用障子間隔而成的小路上,偶爾可見一兩個人影晃來晃去。路后面的幾幢房屋的門前已經(jīng)有掛燈籠的人家了,忙年的氣氛越來越濃了。我的眼前又一次地出現(xiàn)墓園的情景,那里的白雪、樹木和天空中的云霓,那里的風(fēng)和墓前的供桌,一切都那么使人夢魂縈繞。我很想再回到廚房的火爐那兒去燒火,因為那里的溫 暖和光線很適宜回首往事。
我轉(zhuǎn)回身,朝廚房走去。這時我突然聽見母親的房門響動的聲音,接著我聽見弟弟扔爐鉤子的聲音,他似乎是追著母親出去了。他怕她出去想不開,我們都怕這樣,所以母親一出門總得有人裝做無意地出去跟蹤。我的心絞了一下。我站在弟弟剛才站過的地方,撿起爐鉤子,掀開爐蓋,看看爐子里全是一塊塊火紅的木炭,就又添了幾塊柴火,爐膛里便迅速地響起一串噼哩啪啦地燃燒的聲音。火苗旺盛得不住地舔著爐蓋,使?fàn)t蓋微微顫動,爐蓋被燒紅的面積越來越大了,好像爐子在不停地喝酒,漸漸地醉了似的。
我心事重重地等待母親和弟弟快點回來,這種等待像推心一樣的難受。不一會兒,弟弟先開門回來了,他手里提著一只竹筐,里面裝滿了碗和盤子。他神色有些喜悅,把竹筐放在墻角后神秘地走過來對我說:“咱媽想過年了,她去倉房里收拾過年用的東西。”我如釋重負。果然,母親很快從門外進來了,她的一只手里提著袋面粉,另一只手里拿著一捆被凍得又白又直的生蔥,她把它們放在鍋臺前,一副要大大忙年的姿態(tài)。
我趕緊把水壺添滿水,掀開爐圈,將水壺坐上去。我知道忙年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溫 水,這種懂事的做法會使母親欣慰的。
母親把我們姊妹幾個叫到一起,向我們布置忙年的工作。弟弟因為腿勤,大多是搞“采買”,醬油、醋、筷子、香、雞蛋、豬肉等等的東西一律歸他來買;而姐姐要搞“內(nèi)務(wù)”,拆洗被褥、掃塵、抹玻璃、蒸年糕、炒花生瓜子等等;我雖說是個女孩,但干細活大多不精,所以就只能做挑水、倒臟水、打掃院子、劈拌子、歸置倉房中的雜物這一類粗活。好在我有一身的力氣,又是最不怕寒冷的,所以這些戶外的活于我來講還是一種獎賞呢。母親一旦活起來,我們也就跟著活起來了。母親吩咐活兒的時候她的左眼里仍然嵌著圓圓的一點紅色,就像一顆紅豆似的,那是父親咽氣的時候她的眼睛里突然生長出來的東西。我總覺得那是父親的靈魂,父親真會找地方。父親的靈魂是紅色的,我確信他如今棲息在母親的眼睛里。
布置完活兒,母親又對弟弟說:“往年當(dāng)買的鞭炮、掛錢、對聯(lián)和紙燈籠今年一律不買了。”“我知道。”弟弟低下頭沉沉地說。死了主人的人家要在三年之內(nèi)忌諱招搖這些喜慶色彩太濃的東西,我們從小的時候就知道這種不同尋常的風(fēng)俗。看來有父親和沒父親就是不一樣,我的心陡地凄涼了一下,鼻子竟又酸了,又不好在母親面前落淚,只能干憋著,癡癡地想著山上的墓園,墓園的白雪和那種無法形容的寧靜之氣。一定是我的神色引起母親的注意了,她喚了一聲我的乳名,然后對我們說:“從現(xiàn)在起誰也不許再掉一滴眼淚。我和你爸爸生活了二十幾年,感情一直很好,比別人家打著鬧著在一起一輩子都值得,我知足了。傷心雖是傷心,可人死了,怎么也招不回來,就隨他去吧。你們都大了,可以不需要父親了,將來的路都得自己走。你們爸爸活著時待你們都不薄,又不是沒受過父愛,也該知足了。”母親說完話,就返身進廚房干活去了。我們姐弟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就趕緊行動起來。
我擔(dān)著鐵桶朝水井走去。水井在我們家的西北方向,選擇最近的路線也要繞過七八幢房屋才能到達那里。路上的雪可不像園子中的那么豐厚和完整,由于人來人往的緣故,雪東一塊西一塊像補丁一樣顯眼地貼在路上,路上還有牲口的糞便和劈柈子人家留下的碎木片。走在這樣的路上心里有一種百無聊賴的感覺。天色非常蒼白,如果不到黃昏時刻,連西邊天上那一帶隱隱約約的晚霞也看不到。我垂頭走著,因為這一帶路線我熟悉得閉著眼睛都可以行走,偶爾碰上兩三個長輩的大娘和嬸子,她們大都一開口就喚著我的乳名直直地問:“你媽有心過年嗎?”“有心。”我稍稍抬頭望一望她們,接著又垂頭朝前走。繞到井臺時,才發(fā)現(xiàn)那里挑水的人比往日多了。挑水的大多是男人,他們很自覺地排著隊,但是見我來了,他們?nèi)紵崆榈刈屛蚁却颉N覉?zhí)拗地謝絕著,因為我覺得他們是在可憐我剛剛沒了父親,我不愿意接受這種同情,所以我怎么也不肯站到最前面去。我站在這些男人身后默默排著隊,我的腳下是厚厚的冰,冰呈現(xiàn)著一種乳黃的色彩,我就像踩著一大塊奶酪一樣。我不敢看這些男人的臉,因為他們?nèi)菀资刮蚁肫鸶赣H。父親在世時,也是排在他們身后的一員。那時候這些男人在一起時有說有笑,現(xiàn)在因為我排在后面,他們都沉默無語。我只聽見吱吱的搖水聲和嘩嘩的倒水聲以及許多男人的腳步像螞蟻一樣慢吞吞前移的微妙的摩擦聲,其它我感受到的就是這單調(diào)的動蕩之下潛藏著的深深的寂靜和寒冷。這真是一個漫長的冬天。我又憶起了母親眼里那顆鮮潤的紅豆。這時我腳邊的兩只水桶突然發(fā)出一陣狂飲的聲音,原來前面的人把水先例進我桶里了,我只好退出隊伍,擔(dān)起兩只桶搖搖晃晃地離開井臺。離人群遠了的時候,我才敢捧出眼淚。我哭是因為他們狠狠地同情了我,我受不了。由于哭泣我的倔勁就給提上來了,倔勁一上來力氣也就壯了起來,所以我很快走到家門口了。我把水擔(dān)進廚房,廚房里有霧蒙蒙的水汽,母親正守著一只大盆洗涮碗碟,而姐姐則蒙著一塊頭巾站在一把椅子上掃塵。母親吩咐我把水倒進缸里后抱一些柴火進來,因為爐子里的火不多了。我鼻音濃重地應(yīng)著。母親便問:“沒出息的,又偷著出去哭了?”“他們非要我先打水,我受不了。”我說。“過了年他們就不會這樣了。何況,你一定是見著他們不吭不響了,所以人家才可憐你。”母親淡淡地說。
年已經(jīng)像一個許多天沒吃東西的大肚羅漢一樣氣喘吁吁地走到門檻了,只要稍稍開一下門,它就會饑腸轆轆地進來。再有兩天就是年三十,我們要依照風(fēng)俗去山上請爸爸回家過年。一大早,母親就起來忙著煎魚、炒雞絲和攤雞蛋,她做這些都是上墳用的,而我們姐弟三人則在里屋為父親打印紙錢。為了讓父親在那邊最富有,所以我們總是用面值一百元的錢幣來打紙錢。心細的姐姐說票子都是大的父親買東西怕找不開,所以我們才又打了一些角角分分的零錢。等一切都準(zhǔn)備停當(dāng)我們將要出發(fā)的時候,母親突然說:“讓我也去吧。”母親垂下手,很自然地征求我們的意見。我和弟弟同時看了看姐姐,因為她最具有發(fā)言權(quán)。姐姐說:“你別去了,我們?nèi)ゾ托辛恕?rdquo;“可我還一次也沒去過呢。”母親很有些委屈地說,好像我們剝奪了她探望丈夫的權(quán)利似的。“可你一去又得哭了。”姐姐直率地說。“我保證不哭。”母親幾乎是有些流露出女孩子氣了,她飛快地摘掉圍裙,沖進里屋去找圍巾和手套。姐姐仍然心有余悸地問我:“你猜她去了會哭嗎?”“我想會的。”我說。“肯定要哭。”弟弟補充說。“那就不讓她去了。”姐姐說完,我們姐弟三人趁她還沒出來就先溜出家門。我們像小偷一樣飛速地沿著障子邊東拐西拐地躥上公路,很快就把母親甩掉了。她不知道父親墓園的確切位置,而且她發(fā)現(xiàn)我們是故意擺脫她之后,她絕對不會再追趕我們的。
天氣極其寒冷,連空中亂響的爆竹聲也是寒冷的。進山之后,我們的目光不停地朝父親居住的地方眺望,好像久別歸家似的那么望眼欲穿。有幾只大鳥在墓地上面的樹梢盤桓,像墓園守望者一樣。我們到達父親身邊時就像看見上帝一樣一齊跪下,我們做著最古老的祭奠。紙錢焚化時的氤氳煙霧使我仿佛看見了父親的雙手,他的確隔絕了我們,這雙手我們再也牽不到了。這時我忍不住又想起了母親,她若站在這里會怎樣呢?
告別墓園走回家時已近晌午。廚房里很溫 暖,爐火很旺。母親頭也不抬地守著一只盆子剮魚,看來她是生了氣了,她很少這樣對我們生氣。我們洗過手后趕緊各就各位地忙自己分內(nèi)的活,這時母親突然直直地問:
“你們招呼你爸爸回家過年了嗎?”
“招呼了。”弟弟心驚膽顫地說。
“怎么招呼的?”母親抬起頭,我望見她的眼圈是紅的,她一定哭過。
“我們說,家里什么東西都準(zhǔn)備好了,爸爸你回家過年吧。”弟弟說這話時聲音微妙極了。
“再沒說別的?”
“我說了讓他保佑弟弟今年考上大學(xué)。”我惴端地補充。
“你還想讓他這么操心?”母親不留情面地擠兌我,只能說明剛才不讓她去墓園她不痛快。
“我不是故意的。”我說著,眼淚似乎又要流出來了,我趕緊走到火爐那去捅火。
“沒事了,你們都該干啥就干啥去吧。”母親嘆息了一聲,不再追究了。
年三十,按照母親的吩咐姐姐必須回婆家過年,她不愿意因為失去丈夫而滯留女兒在家陪著自己,那么只有我和弟弟同她共度除夕之夜了。為了不惹她傷心,我們在那一天都表現(xiàn)得出奇的勤快,而且都裝出很高興的樣子。午夜之時,外面的爆竹聲連成一片,像地震似的。我們家雖然沒放爆竹卻也仿佛放了似的,從院子四周不停地傳來僻僻啪啪的聲音。母親像往年一樣以家庭主婦的身份站在灶前煮餃子,而我和弟弟則馬不停蹄地往桌子上擺菜、筷子、酒杯和食碟。這是一個最難熬的時刻,只要過了除夕,年也就算過去,生活又會平穩(wěn)起來。外面的夜是黑的,空氣是冷的,沒有雪花降臨預(yù)兆來年是個豐年。我們無法抗拒地看著年的到來。年走了世世代代,已經(jīng)蒼老了,疲憊了,似乎它的每一個腳步都是遲暮的。我的眼前又閃現(xiàn)出了山上墓園的情景,現(xiàn)在那里是白雪的墓園,星光一定像螢火蟲似的飛向那里。
我們坐在桌前舉起酒杯為新年做著陳舊的祝福。母親神情極其鎮(zhèn)靜。當(dāng)我祝福她長壽,而弟弟依照慣例跪下磕頭為她祈求萬福的時候,她的慈祥就像陽春三月的植物一樣豐滿地復(fù)蘇了。母親也同樣祝福我們,說著那些我們晚輩人很少能享受到的吉祥話,這使我們覺得這個年里我們將與眾不同。自始至終,她沒有落一滴淚,她的眼睛里收留著那個柔軟的孩子般地棲息在她眼底的靈魂——那枚鮮紅的亮點同母親的目光一起注視著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創(chuàng)造的共同的孩子。這是一個溫 暖的略帶憂傷氣息的除夕,它伴著母親韌性的生氣像船一樣駛出港口了。我大大地松了口氣。那天夜晚,爐火十分溫 存,室內(nèi)優(yōu)柔的氣氛使我們覺得春天什么時候偷偷溜進屋里來了。
初一的時候天忽然下起漫無邊際的大雪。冬天的早晨本來就來得晚,雪天的早晨就更像凌晨之時的天色了,所以我很遲才從夢中醒來。從床 上爬起來,覺得屋子里暖洋洋的,用手試試火墻,才知母親早已起來生過火爐了,我忽然有一種要哭的欲望 。窗外十分寧靜,菜園之外的道路上沒有忙年的人影,年已經(jīng)過去了,大家似乎都在沉沉地休息,整個小鎮(zhèn)像癱瘓了似的。我披好衣裳,下地,走進廚房。先看了看爐膛中的火,添了些柴,然后就穿過黃昏似的走廊去母親的房間。可我突然發(fā)現(xiàn)母親不在房間里,她的房間收拾得十分干凈。我的心沉了一下,慌慌地去弟弟的房間把他從床 上搖醒,問他:“媽媽去哪兒了?”“不知道。”他睡眼惺松地回答。“她不見了。”我說。“不會走遠吧。”弟弟很自信地穿衣起來跑到屋外的院子里去找母親,他先去了廁所,然后又進了倉房,但怎么也沒能找到。“會不會去挑水了呢?”弟弟問。“不會,水桶都在家里。”我們急得幾乎要放聲哭了。正在這時,姐姐和姐夫回門來了,姐姐一進來就感覺到氣氛不正常,她焦急地問我:“咱媽怎么了?”“昨晚她還在,早晨醒來時她不見了,她是生了爐子后走的。”我說。“你們怎么不好好看著她?”姐姐埋怨著我們,眼里噙滿淚花。
母親會不會因為一時思念成疾而真的拋下我們呢?我的眼前突然閃現(xiàn)出山上墓園的情景。現(xiàn)在那里是白雪的墓園,母親會不會去那里了呢?沒等我來得及把這個可怕的想法告訴姐姐,母親突然推門而入了。她一定是走了很遠的路,她的身上落著許多雪,她圍著一條黑色的頭巾,臉色比較鮮潤,目光又充滿了活力。
“你去哪兒了,急死我們了。”姐姐說。
母親摘下圍巾,上上下下地拍打著她身上的雪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好像她到別人家的園子偷花去了。她輕輕地告訴我們:“我看你爸爸去了。”
“你找到地方了嗎?”我們問她。
“我一上山就找到了。”她垂下眼瞼低聲地說,“我見到他的墳時心里跳得跟見到其它的墳不一樣,我就知道那是你爸爸。”
我們?nèi)即瓜骂^來,真后悔那天沒有帶她去墓園。
“他那里真好。”母親有些迷醉地說,“有那么多樹環(huán)繞著,他可真會找地方。春天時,那里不知怎么好看呢。”她說完走進里屋把圍巾手套放置好,又重新走回廚房,戴上圍裙。我見她發(fā)絲烏亮,她看上去精神多了,而我的眼前再一次出現(xiàn)墓園的情景。現(xiàn)在那里是白雪的墓園,雪稠得像一片白霧,父親被罩在這清芬的白霧中。
母親掀開爐圈去看爐膛的火,這時我才吃驚地發(fā)現(xiàn)她的眼睛如此清澈逼人是因為那顆紅豆已經(jīng)消失了!看來父親從他咽氣的時候起就不肯一個人去山上的墓園睡覺,所以他才藏在母親的眼睛里,直到母親親自把他送到住處,他才安心留在那里。他留在那里了,那是母親給予他的勇氣,那是母親給予他的安息的好天氣。窗外的大雪無聲而瘋狂地漫卷著,我忽然明白母親是那般富有,她的感情積蓄將使回憶在她的余生中像爐火一樣經(jīng)久不息。這時母親溫和地轉(zhuǎn)過身來問我們:“早飯你們想吃點什么?”
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遲子建近年散文,希望你喜歡!
看過“遲子建近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