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冬天的溫暖
哪些散文是寫冬天的溫暖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散文 冬天的溫暖,以供大家閱讀。
散文 冬天的溫暖:珍藏冬季里的溫暖
冬季里的溫度只有凌寒嗎?冬季里的溫度只有凜冽嗎?冬季里的溫度只有徹涼嗎?我想,或許未必,冬季也是溫暖的。
————題記
已經十一月了,陽光依然那么溫和,就像慈祥的老人。心里低索:若是這樣下去,我們真的與冬天無緣了,或許還真可以度過一個沒有冬天的冬天。可是想到這里時,便又喜又惱。若沒有寒冷氣流的纏繞,我便輕捷一身;若沒有冷酷的溫度,我便不會手如僵冰。可倘若沒有凜冽北風的呼嘯,怎么攜來瀟然傾灑的雪花;可倘若沒有穿腸徹骨的濃寒,豈不要錯過屋檐下如倒立筍芽的冰柱。
雖是喜歡雪花的素白,雪花的淡雅,雪花的清芳,可當寒冷真正突襲而來時,人大抵是受不住的。
天空里,飄灑著濛濛的細雨,雖沒有瓢潑的氣勢,可是依舊冷得讓人避之以逃。道路上,穿梭著來來往往的行人,一頂頂的帽子在眉宇上頭抵御著風雨,仿佛也在呻吟,也在求救,也在詛咒。脖頸兒緊緊地抓住暖融融的圍巾,一刻也不放松。平日里,路上不時地會傳來一陣陣的笑聲及打鬧聲,可在這樣的今天里,只是一個個急促的腳步聲和閃電般消失的身影。
我撐著傘,疾步快走,似乎在追趕著寢室里的溫度,那暖融融的氣息,那熱騰騰的沸水,都以巨大的魅力迷惑著我,吸引著我。走得愈快,越發領略到風的威力,衣服緊緊地貼在身體上,像一個壓縮后的真空品,不留一點空隙。
呼呼的北風再一次掃來,冰涼冰涼的寒氣覆在我的臉龐上,久久的不肯散去,隨后,脖子四周也趁機溜進許許多多寒流,我立即抬高雙肩,縮著脖子,阻礙一切可以攻破的微小的缺口。
雨在風的慫恿下,也更加猖狂起來,不再那么規矩,傾斜的弧度越來越大,以致我單薄的褲子上都沾上它密密麻麻的痕跡。輕扭頭,行人寥寥,唯有樹葉颯颯的聲音,是在哂笑我的窘狀嗎?是在譏笑我的哆嗦與顫抖嗎?此刻,多么希望路前有一堆堆熊熊燃燒的烈火,我愿作一只不畏生死的飛蛾。
口袋里,冰冷的手指和白色的手機相互偎依著。暖暖的手機不斷的傳送著自己的僅有的溫度,突然一陣急促的鈴聲飛入耳際。“這么長的時間里,手機一直都處于緘默的狀態,誰會給我發送短消息?”我獨自揣測著。
“天氣驟降,注意保暖。”原來是那位一直都訥于言的好朋友的短信,去年冬天的時候,收到了這八個字,今年也仍舊是這八個字。歲月的輪子勻速的行駛,可是她的風格也毫未改變。我的眼球細細的掃過每一個齊整的字,腦海里浮現的是她甜甜的微笑。淡淡的笑容總在彌補著她言語的空缺。我想,如今她也應該還是以前的模樣,當你呶呶不休時,她會靜靜地傾聽,臉上掛起絲絲的笑意。
遠在外地的她,仍舊像一位悉心的姐姐。北方的城市早已冰雪覆蓋,可我卻沒有留心她所在的城市的寒與冷,也似乎漸漸地遺忘了我們曾今的約定。那個晴朗的天空下,我們約定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我們約定彼此享樂擔苦,我們約定冬季給以彼此的溫暖。可我真的忘了,真的忘了————
“恩,好的,你在異鄉也要好好照顧自己————”我按動了發送鍵,可是“發送中”這三個字因真誠的力量轉眼即逝,多想再看看它,私自臆想它因我的凝視而帶去更多的關懷。
也不知從何時起,喜歡手機里空蕩蕩的感覺,許多短信都會以極快的速度被我刪掉。一個人靜靜地行走在風雨里,我只是輕輕地合上手機。寒風斜雨中,它遞送一種噓寒問暖的溫度,我為何不好好地珍藏這季節里的溫度?
朋友,一個多么平凡的詞語,可當我們一讀再讀的時候,你是否會讀出不一樣的感情來?
這八個字,我只想讓它停泊在我的心端,永遠,永遠————
散文 冬天的溫暖:冬季里的溫情
1998年冬季的一天早晨,雪花剛停,大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滿世界的銀裝素裹。
“小豹,你跟亮去抬水喂豬去。”奶奶的聲音傳到我的耳朵里。小豹是我三哥,我就是亮。
我有三個哥哥,大哥叫龍,今年15歲;二哥叫虎,今年14歲;三哥今年11歲,我9歲,我還有一個弟弟叫燈,今年6歲。
“哦。”三哥答道。
我極其不情愿地開始起床穿衣,大棉襖大棉褲都是死棉的,厚重厚重的。
那個時候在農村一家五個小孩還都是男孩,別說衣服了,吃飯都是積極困難的,還好是改革開放給農村也帶來了一線生機。不得不說那個年代里出去打工做生意的都是人才,都被村里及其看中的,不過我的父母顯然不是外出打工的。我的父親七歲的時候,我爺爺去世了,那個時候的他就扛起了家里的大梁,開始跟著村里的成年人外出賣菜,因為他沒有依靠,奶奶就他一個兒子,除此還收養了三個女兒,說收養其實也不算,就是奶奶那個年代里,很困難,聽說到處餓死人,那個時候她經常接濟那三個姑姑,度過了那些個艱難的歲月,后來她們便叫我奶奶“娘”。
后來年景好多了,父親有了點積蓄,加上又外借了些錢買了個二手的三輪車開始了換菜,生活才算好多了。不然五個男孩還不得都餓死了。母親心底比較善良,鄉里八村的都認識她,因為在她去世的時候,我看到很多人都哭了,或許是因為看到還有五個沒長大的孩子和一個身體不好的奶奶的緣故,但是不得不說,我的母親真的是個很好的人......
這不,為了生活,我們都不知道他們早上什么時候走的,聽奶奶說大多是天剛有點亮。兩個哥哥一早也去上學了,三哥往往遲的多。
這時,三哥進來了,我也起來了,我們一起抬個桶就往”坎地下“(高坡的下面)去了。我們來到一個水池邊,是個長方形的,人工挖的,有兩米深的樣子。
水池的面上厚厚的冰塊,三哥就先拿扁擔搗破一個角落,廢了老半天力氣,最終搞破了一個不大的角落。這個時候,我跟三哥一人站在角落的一邊,悠搭著水桶往那塊破了的一角落去,角度不好控制,水進不去。反反復復搞了幾次才把水桶的橫在了冰塊上,口子陷進了水中,”咕嚕嚕,咕嚕嚕“下滲去。
等水桶完全沉沒了水中,我跟三哥才往上使力氣。由于結冰地滑,加上來來回回的折騰,身上衣服有比較厚實,水桶也滿了,我力氣不夠大,一個不小心——水桶沒上來,我下去了。
只聽"噗通”一聲,我落入了水中,我驚慌的叫著,掙扎著,水不停地滲透到我的棉襖棉褲中,身體越來越重。三哥在我落下水時就抽出扁擔,遞給我,想拉我上去,可是他的力氣哪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大,我是一上一下的浮沉著,,慢慢地他就失去了控制扁擔的動作,我沒有了向上的動作,他就死死的拉著扁擔一頭大聲喊著“來人啊,救命啊”,我也死死的拉著扁擔一頭。
“嘩啦,,,,”聲音響起,從高坡上直接滑下來一個人,他跟我三個一樣大,叫壯壯,住在高坡上。后面還跟著他的母親和姐姐。
他在滑下來的時候還喊道:“抓緊!”這都是我后面清醒時聽哥哥他們說的。
我那個時候的意識已經模糊了,也喝了不少冰水,只是抓著扁擔一頭,腦子里面并沒有什么想法。
后來長大一點的時候,才知道為什么隔壁家的姐弟兩個為什么會一起溺水而死了。這個事情是三年后的事,那是個星期天,我們都要下地干活的,挖草喂“吽”(牛),或者下地除草等等。
隔壁家是個四口之家,跟我們家關系很好的,他們家兩個孩子一男一女,男孩跟我一樣大,那年我們都是十二歲,他的姐姐比我們大一歲,但是很懂事。那時夏天,他弟弟去洗澡,她跟著,結果那個水池不知道誰挖的還是怎么樣,他弟弟一下去就往下沉,她就去拉他,結果一起往下沉,后來兩個都死了。再后來,家人找到的時候,是看到了水池邊的衣服,下去人撈上來才發現,弟弟的誰緊緊地拉著姐姐的手。那個時候,我才明白人在面臨死亡的時候,哪怕是一根稻草也會緊緊地抓著。。。那時一場杯具,從那以后,沒有大人的陪伴,一旦發現小孩去下水,就會狠狠地打。令人奇怪的是越打我們越會偷偷的一起去,杯具往往不會只發生一次.......
我后來被壯壯以及他的家人還有哥哥的全力之下被拉上來就往我們家送去了。
意識漸漸恢復,醒來的時候,我在被子里面裹著,中間是一堆火,一圈的鄰居在說著剛才的事情。
我們那個年代,在農村里醫生少的可憐,赤腳醫生嘛,多數的老人還是會信一些迷信。奶奶就擔心我的魂會沒有,準備著“叫魂”
“亮亮啊,來家!”奶奶喊著還撒著東西
“來家了,來家了。”哥哥和其他的好伙伴喊。
從那個水池到家喊一路。那個時候的我沒有什么過多的想法,只是被動地接受者,傻傻的等待著。
幾年后,我獨自一人進了縣城求學才發現,那里真好!從那以后再也沒感受過那樣的溫暖,那時的溫暖,偶爾間想想都會淚水盈眶。
那個時候,我只知道奶奶那個時候很強大,家里家外的忙活著,感覺沒有什么她做不到的,雖然快七十了。父親和母親就多數顧著生意,為了生活更好點。
散文 冬天的溫暖:冬日的溫暖
冬天如今已經過去一半之多……
盡管在今日歲月是陽光普照,可是寒風卻一樣叫人難以忍受肌膚之苦!如今的冬天已經過去一大半之多了,依然不見一點雪影,天氣干冷的如同是沙漠上一個干渴的行者,將太多的怨恨強加于這日光下的人們,流行性感冒再次在這季節引發!
在這冬天里獨舞,在冬日里回首,在冬日里徘徊,聆聽著冬日寒風的腳步,一次次地帶著我筆下的文字走向歲月的山峰,我尋找著冬日里文字的訴求!
我喜歡這冬天的日光,還要從小時候的時光談起,在那時的冬日,我們每每早起,姊妹幾個就會不約而至地跑到院子有太陽的墻角下曬太陽,大家你挨著我,我靠著你,站成一行擠成一隊,你說我笑,抖著身軀,卻沒有一點對寒冷的懼怕,如今數年過去,至今的場面在冬日來臨的時候還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北方的太陽,和其他季節的日光相比,這冬天的陽光沒有那么的刺眼,就像是溫和的使者。當我們每每佇立在日光下,一束束日光就會灑滿暖意,像母親的溫情拂過我們的全身,鉆進我們厚厚的衣服,在有的時候還像一杯午夜的清茶慢慢的滲透一直滲透在我們的心底,點燃我們對冬日陽光的期待!
誰說,這冬日里只是一個漫長等待的季節呢?其實,一樣孕育著期盼!
大雪節氣過后,一股寒流而至,使得天氣驟然變冷,寒風一次次撲面而至,幾次我想在這冬天的歲月里找點溫暖的文字,可幾次都擱置起來!于是,便找一些冬天的文字讀讀,看看一片片滿懷暖流冬日的文字,叫我一次次地感受到人間那份溫情更讓人值得記住。
一份愛就像是冬日里的一束陽光,暖了這個季節的心。在這冬日里,我喜歡是這冬日里的一束陽光,也愿意將自己的溫暖傳遞給這個季節。
我想,我找到了自己寫這篇文字的初衷,因為我希望自己的文字就像是冬日里一束陽光給予寒冷的人一點點溫情。滿滿伴隨著他們走過這最冷的時日。
冬天的日光,比其他的季節似乎更多了一份溫暖的情懷。冬天晴天的日子比較少,人們更加珍惜冬日陽光的那份溫暖。冬日的陽光不僅可以溫和我們的身體,更能溫和我們人們的心懷。生活在有著人間煙火的季節,我們凄冷的心懷有時似乎比肌膚的寒冷更加的叫人難以忍受,所以在冬日,當我們的心懷若能得到一點點的溫情,我想,我們就會拿出百倍的愛去感激這份冬天日光所賜給我們的恩惠——冬天讓我們更能感受到一份感恩的訴求。因而,我覺得這冬日溫暖的陽光就像是春天的雨露,一次次地滋潤著我們人生的成長,一次次地讓我們在冬天的文字里讀懂日光溫暖帶給我們的意義。
在我住的房子,由于屋子窗口的上面有一個陽臺,屋子里很難會有陽光的光臨,而唯有在冬天的午時之后,陽光才能在午后射進屋子里,屋子里的溫度有了冬日的陽光之后便更加溫和了,吃過午飯,捧著一本書,躺在沙發上正好享受這份冬日陽光的溫情,暖暖的溫情流過全身,就像是母親溫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我們,慢慢的將我們送上溫暖的夢中。
走在這冬天最冷的時節,我在想,現在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時候便慢慢麻木了自己的心志,即使天天得到陽光的普照一樣不知道去感恩于陽光的一份溫暖,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逐漸改變了人們享受生活的價值觀,同樣也讓人們在享受生活的時候而麻木了自己創造幸福生活的意志,于是,在現在的生活上慢慢的產生了新時代的“寄生蟲”,這樣產物的興起不得不讓我們去思考,不得不讓我們在這豐富的物質生活里去憂慮。或許是這個緣故,我常常想起兒時冬天的時節,那時的我們沒有像現在這樣保暖的條件,可那份對溫暖的欣欣向往卻一次次地讓我在這冬天的時日想起,那份溫情在冬日里常常賦予新的意義與內涵。
貧窮不是我們要改變自己生活的唯一理由,想起那個一窮二白的冬天,一樣會帶給我們無限的回憶。是呀,沒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快樂了。是的,在冬天的日光下,聽妹妹唱歌,看鄰家的孩子捉迷藏,聽哥哥將故事,大家你一言他一語,而在天氣最冷的時候,即過了大雪的節氣之后,天氣就更加的冷起來,曬太陽的人們也愈來愈少起來,有的時候,寒冷的天氣往往會將妹妹的臉懂得紅紅的,就像是一個秋天的紅蘋果,那時哥哥就會捂住她們的兩腮,關切的問著“暖和吧”,妹妹就會開心的點點頭!腳冷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喊著口號跺著腳,腳下隨著一聲聲聲響慢慢的熱起來。不過,在那時我們都逃不過凍腳的命運,腳腫的鼓起來,總會叫人有些擔憂!至今,每每在冬天來臨,母親總會在電話里一直叮囑我們要穿上暖靴,不要凍壞腳。我想,這和那些年留在母親冬日里的記憶會有著一定的關系吧?
冬天的日光雖然不能像春天的陽光一樣滋生萬物,但是,一樣在我們那個年代的人生里留下一個個深深的記憶,有疼有恐懼,一樣有著美好,因為在那個年代,我懂得了生活對溫暖的珍惜,懂得了感恩。如今回想起那個時代,即使成為一份記憶,在那記憶的碎影里依然能感受到一份冬日別樣的溫暖。
生活中處處有冬日,麻木的全身都冰冷了即使是在熱朗朗滾滾的夏日都感受不到溫暖與溫情,更何況遇到的是冬季?大自然的冬天是時間創造的,而人們生活的冬天就是人們自己照成的,人們自身制造的冷酷往往比冬日的嚴寒更可怕,學會御寒就要學會慢慢的釋放自己溫暖愛的能量,我們的愛就像是這冬天的日光,我們在接受別人的溫暖同事將自己的能量傳遞給別人,人間就永遠不會有冬天了!
冬天冷啦,春天會慢慢的在孕育,讓我們我用心期待著吧!
散文 冬天的溫暖:寒冬里的溫暖
說實在,我并不喜歡寒風嗖嗖的冬天。
往日蓬勃生長的小草不見了,死一般在冷硬的大地匍匐;昔日綠色蔥蔥的桃樹蛻變了,脫盡了綠裝,只留那僵硬的枝丫,依舊在四無遮掩的曠野中探望……
雖然地處南方,天空卻是鉛灰色的,云團也沒了往日的柔軟;今年的冬天看來再不會象去年一樣突兀降雪,但單調、呆板,溫暖是沒有的,朔風吹過,依舊是透骨而寒涼。
好久未登山了!日常的戶外活動也因天寒地凍而象蟬薄的夏衣一樣被靜靜收藏。做什么呢?酒是冷的,水是冷的,連脫衣洗澡每次都要象勇士一樣對自己說堅強、再堅強!這個冷進骨的季節,似乎只適合冬眠。
所幸我還有一個書屋,書屋里有書,有電腦,它們是我極好的朋友,時常與我朝夕相伴。
書桌上魯迅的《祝福》被再一次翻起,卻是一陣又一陣的寒。除夕之夜來臨之際,在一片濃郁的節日氛圍中,家家戶戶無不被祝福包裹,而祥林嫂,卻只能人影只單地提著裝著空破碗的竹籃,拄著開了裂的竹桿,孤獨地走向了生命的盡頭。一個女人,一個勤勞能干的女人,卻因為生活在那愚昧的吃人的社會,夫逝后竟象牲口一樣被強行改嫁,再遭遇喪夫喪子的事件后,又被夫家追出那個毫無生氣的家!扼腕嘆息,那些生活在那個年代的最低層的人民,人生的寒冬比四季的寒冬來得更兇猛、更凄涼。
讀書讀出了寒,也只好放下,靜靜地打開電腦,上網。
以前上網,大抵熱衷于下棋和玩《三國群英傳》之類的游戲,而今天卻厭膩了!如今吸引我上網的,卻是因為《散文網》每天都會有一些精彩紛呈的美文出來和我一幫割舍不掉的朋友。
妙語生花的文章固然不能吃,但它卻是精神最好的食糧,多讀,可以教人愉悅,可以教人增智明性,可以教人內心強大。一篇好文,如一幅淡墨相宜的畫,如一朵溫文爾雅的花,如一杯醇意綿綿的老酒…..總會快慰平生的。
至于朋友,我喜歡交,且認為朋友是有溫度的,在相互關心,相互依靠中能找到溫暖,現實的世界如此,虛擬的世界也如此。記得去年的年末,我寫了一篇《告別2013》的文章,剛發文,文友“ 豫韻芳音”就急匆匆寫下熱乎乎的留言:進來擠一擠,取點溫暖。
是的,有人的地方就應該有溫暖,何況聚集在人氣一直旺盛的《散文網》?只要大家相互擠一擠,溫暖總會有的。
回想2013年8月,我剛進《散文網》,沒有一個朋友,發表的文章沒多少人看,時常孤零零晾在那兒,甚是寒涼。后來,我沉下心來,用我的真誠、熱心,通過以文會友的方式,先后認識了“昨夜星辰”、“花語”、“李評”、“小溪”、“上善若水”、“沉香”、“種豆南山下”、“ 豫韻芳音”“青兒”、“王鵬”、“信天游”、“方向廣告”、“淺月若寒”、“大山一隅”、“三月風”、“風語”、“丫丫”等等一大批朋友。朋友的廣交,不僅為自己帶來進步,也為自己帶回溫暖!回想過去,我深深感激,是他們——一幫溫暖而堅定的朋友,伴我走過初進文網的孤獨和失去三哥的那個寒風凄凄的冬天!
2014年,緣份又讓我結識了更多的朋友:“晨星”、“曉曉”、“老橋”、“弦琴雅致”、“單衣”、“老黨”、“劉非凡“、“淚花集”、“蓮之夢”、“雪里紅梅”、“宋爽”、“浪淘沙”、“夏末&微涼”、“春泥”、“低吟淺唱999”、“鹿城飛俠”、“伊人紅妝”、“三水散人”、“風含沙”、“荷塘月色”、“曉月清風”、“雪靈”、“蓮韻”、“天街小雨”、“白蓮”、“一捧云彩”、“孟楊”、“東仔”、“水晶之戀”、“順應自然”、“火淼”、 “五香豆666”、 “紅葉”、“莫愁”、“鋼鋼”等等,他(她)們讓我的生命更加充實,讓我的生活更有陽光。
很多時候,朋友是彼此珍惜,是心心相印。我寫的文章并不好,但每一篇我都會用心、用真情認真抒寫。我以為文章是心性的表達,是靈魂與靈魂的對話,文章好壞并不重要,重要的有一顆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心和一腔關愛親人、關愛他人的情,能寫出真情實感就好。也許是我的坦誠感動了天,我的周圍一直不缺的是朋友,清楚記得摯友“晨星”離別時對我的贈言:“喜歡兄弟的真情文字,它是《散文網》里的蔚藍天空,希望堅持!”每次品讀,心都暖暖。
生活中朋友也會來來去去,但既然種下友誼,就會歷久彌新,長存常青。好友“花語”、“李評”已淡出文網許久,但只要我在,總會回來探望,給一個留言,道一聲問候,這尤其教我感動!“小溪”依然健康嗎?“昨夜星辰”也康復了吧?你們的身體總教我放心不下。
不知不覺,午后的陽光已將房間彌漫,也將我的柔心裹滿。哦,2014年就將過去,春天也不會太遠,唯愿我的親人、朋友、讀者,每一天都能體健、平安!
值新年到來之際,祝《散文網》的同仁們闔家歡樂,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