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中國女排”資格賽完整賽程
巴黎奧運會“中國女排”資格賽完整賽程
9月16日19:30:中國vs烏克蘭;
9月17日19:30:中國vs墨西哥;
9月19日19:30:中國vs捷克;
9月20日19:30:中國vs加拿大;
9月22日19:30:中國vs荷蘭;
9月23日19:30:中國vs多米尼加;
9月24日19:30:中國vs塞爾維亞。
巴黎奧運會女排資格賽分組
A組:中國女排、塞爾維亞、多米尼加、荷蘭、加拿大、捷克、墨西哥、烏克蘭;
B組:日本、巴西、土耳其、比利時、保加利亞、波多黎各、阿根廷、秘魯;
C組:波蘭、意大利、美國、德國、泰國、哥倫比亞、韓國、斯洛文尼亞。
排球運動的基礎知識
排球比賽場地長18米、寬9米,由一條中線分為兩個均等的場區(qū)。中線架有一定高度的球網。比賽雙方站在兩邊,每隊上場隊員6人,分前后排站立。在發(fā)球隊員擊球時,雙方隊員(發(fā)球隊員除外)必須在本場區(qū)內站成兩排,前排三名隊員的位置為4號位(左邊)、3號位(中間)和2號位(右邊);后排隊三名隊員位置必須比其相應的前排隊員離網更遠,其位置為5號位(左邊)、6號位(中間)和1號位(右邊),相互之間不能超越。排球的陣容配備的組織形式一般有“四二”配備、“五一”配備和“三三”配備三種(現今一般都是“五一”配備)。
排球比賽采取5局3勝制,并采用每球得分制,在每局中一個隊贏得25分并至少領先對方2個球時,該隊勝1局;如有第5局的比賽,則采用15分制并領先對方2個球時,該隊勝出。隊員根據規(guī)則規(guī)定將球擊過球網,使球落在對方場區(qū)內的地面上或使對方犯規(guī)從而得分。比賽中隊員按順時針方向輪轉位置,在后排1號位的隊員負責發(fā)球。
排球基礎技術
發(fā)球
排球運動基本技術之一。比賽總是以發(fā)球開始的,有威力的 發(fā)球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壞對方的一傳,起到先發(fā)制人。爭取主動 的作用。在心理上給對方以威脅。發(fā)球失誤或發(fā)球后對方能很 容易地組織進攻,就會直接失去發(fā)球權給本方防守帶來困難。因 此,發(fā)球既要有攻擊性,又要有準確性。發(fā)球時隊員應越在發(fā)球區(qū)內,不得踏及端線和踏過發(fā)球區(qū)的短線及延長線。一只手平穩(wěn) 地將球向上拋起,用另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位將球擊入對方 場區(qū),觸球的一剎那即為完成發(fā)球。如球沒拋好,允許拋球后球自由落地,只要不觸及身體任何部位,可重新發(fā)球,但不得借此拖延比賽時間。第一裁判員鳴哨后5秒鐘內必須將球發(fā)出,否則判發(fā)球違例。
旋轉球
發(fā)球的一種。發(fā)球時擊球體中心的某一側,使球產生旋轉。 旋轉球轉速快、力量大,可以使對方判斷錯誤而造成接發(fā)球失 誤。按發(fā)球的姿勢,有正面上手發(fā)旋轉球、勾手大力發(fā)旋轉球、側 面下手發(fā)旋轉球3種。按球發(fā)出后的性能變化,有上旋球、下旋 球、左旋和右旋球。
高吊發(fā)球
發(fā)球的一種。發(fā)球隊員曲肩對網站立,球拋至右肩前方,與肩同高。以虎口擊球下部,前臂向上猛揮使球經高空落入對方場 區(qū)。其特點是旋轉性強、弧度高、下降速度快,接發(fā)球隊員難以判 斷落點,從而破壞接發(fā)球一傳的到位率。
飄球
發(fā)球的一種。發(fā)球時以手掌根的堅硬部位,短促有力地擊 球,使作用力線通過球心。球不旋轉,但運行中因周圍空氣對球 的壓強不同而產生上下或左右的飄晃,常使接發(fā)球隊員判斷失 誤,從而增加了發(fā)球的威力,在比賽中被廣泛運用。按發(fā)球的姿 勢,有正面上手發(fā)飄球和勾手發(fā)飄球。發(fā)出的球有前沖飄球、下沉飄球、高飄球、平飄球等。
墊球
排球基本技術之一。是接發(fā)球、接扣球以及后排防守的主要 技術動作,是組織反攻戰(zhàn)術的基礎。墊球技術的熟練程度和運用 能力,是爭取勝利的重要條件。有下面雙手墊球、體側墊球、正面 低姿勢墊球、背墊球、單手墊球、前撲墊球、魚躍墊球、側臥墊球、 滾翻墊球、擋球和救入網球等。其中正面雙手墊球是各種墊球技 術的基礎,適合接速度快、弧度平、力量大、落點低的各種來球, 在排球比賽中運用較多。
單手墊球
墊球技術的一種。一般在來球低、速度快、距離遠時采用。單 手墊球可結合滾動、前撲、魚躍等動作來完成。墊球時用虎口或 手背擊球的后下部。擊球時有向上翹腕的動作。
背墊球
墊球技術的一種。即背向出球方向的墊球。常在接應同伴 來球,或第3次處理過網球時采用。
魚躍墊球
墊球技術的一種。來球低而遠時采用。隊員先放低姿勢上 體前傾,以前腳用力蹬地向遠處躍出,將擊球手臂插入球下,用 虎口或手背將球墊起。身體落地時兩手先著地支撐,兩肘緩慢彎 曲以緩沖下落力量,同時抬頭、挺胸、挺腹、身體成反弓形,形成 手臂、胸部、腹部、大腿依次著地。手的支撐均要在身體重心運動 的軌跡上。為擴大防守范圍,有時還可用肘滑魚躍墊球。
滾翻墊球
墊球技術的一種。來球低并且離得遠時采用,女子運用較 多。滾翻墊球可充分發(fā)揮移動速度,保護身體不致受傷,并迅速轉入另一動作。有雙手、單手滾翻墊球。
傳球
排球運球基本技術之一。有正傳、背傳、側傳和跳傳4種。這 4種傳球技術的傳球手型基本相似,都是在額前上方擊球。主要 運用于二傳,有順網正面二傳、調整二傳、背二傳、側二傳、跳二 傳、倒地二傳、傳快球、傳平快球、二傳吊球等。
排球傳球技術訓練
正面雙手傳球
正面雙手傳球是排球中最基本的傳球技術,初學者應花時間反復練習正面雙手傳球技術,以打好基礎。動作要領:兩腳左右開立,約于肩同寬,一腳稍前,后腳跟略提起,兩膝微屈,重心落于兩腳之間略偏前腳。上體微向前傾,兩臂放松,抬頭注視來球方向。兩臂屈肘抬起,手在頭部前方。兩肘自然下垂,手腕稍向后仰,以稍大于半球形的手形去迎球。要用手指(而不是手掌)觸球,擊球時,依靠全腳蹬地、手腕的力量及手指彈撥將球送出。擊球后,手腕由于用力后的慣性而向前隨球前屈。
背傳
背傳是將球向自己的后方傳出。背傳具有隱蔽性強的特點,同時對于球場外球也用得到。背傳時擊球點應保持在額上方。手觸球時,手腕適當后仰,掌心向上,擊球的下部。背傳時拇指應托住球底,身體直立,利用展腹、抬臂、向后翻腕以及手指彈撥的力量將球傳出。
側傳
側傳時雙手擊球高度不同,用力不同,一般用作接來不及正面?zhèn)髑虻那颍皯?zhàn)術運用的傳球,難度較大,初學者在掌握正面雙手傳球技術后可進行練習。
二傳
二傳技術是供扣球等進攻戰(zhàn)術使用的傳球,主要特點是來球與傳球的方向不同。二傳是所有傳球技術動作練習的目的。二傳的動作要領與基本的傳球動作相同,但在傳球前身體不要正對來球,而應盡力正對傳球的方向;在戰(zhàn)術運用中,身體可能不正對傳球方向,而采用背傳等方式迷惑對方。二傳應傳出各種高低、速度、遠近的球,供戰(zhàn)術需要。二傳是以由守轉攻的開始,傳球對于進攻的質量非常重要。
手型是傳球的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也是傳球訓練的難點,首先要練習好手型。在掌握了基本的傳球技術后,進行三角傳球練習是非常重要的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