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描寫文學與牛的散文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東高密,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下面是小編帶來莫言描寫文學與牛的散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文學與牛》原文:榮獲了《小說月報》獎,十分高興,但聽說要寫“得獎感言”,又十分犯愁。真是得獎不易感言更不易;不易也要寫,為了這個我盼望許久的獎。
記得當年汪曾祺先生到我們班上來講課,開首就在黑板上寫上了六個大字“卑之無甚高論”,這句話出自何典我忘了,汪先生當時是說過的,但話的意思還明白。談到文學,連汪先生這樣的大家都說沒有高論,如我這般蠢貨,只怕連低論也不敢有。不敢有也得有,因為我的《牛》得了獎,因為我很看重這個獎。
俗話說吃水不忘打井人,得了獎不能忘了我放過的和我追過的那些牛。一談牛,就難免談到所謂的“童年記憶”,一談到“童年記憶”就難免遭人恥笑,但無論多么聰明的人,只要一恥笑我,就跟對牛彈琴差不多,因為他們的話都是文學理論,而文學理論我根本就聽不懂,不是裝糊涂,的確是不懂,有好幾次我想冒充一下陽春白雪,不懂裝懂一下,結果弄巧成拙,讓人摸到了我的底細,就像讓貴州的小老虎摸到了驢子的底細一樣。
我童年時期,正逢“__”,大人垂頭喪氣,小孩子歡天喜地。我們那時的一個最大的娛樂項目就是吃過晚飯后到曠野里去追牛。當然是月亮天最好。大人們點著馬燈在大隊部里鬧革命,四類分子趁著月光給生產隊里干活,我們趁著月光在田野里追牛。那時候,就像我在《牛》里寫的那樣,牛是大家畜,是生產資料,偷殺一頭牛是要判刑的,但生產隊里根本沒有飼草,革命時期,明年的生產誰還去想?就把那些牛從飼養室里轟出去,讓它們去打野食,能活的就活,活不下去就死,死了就上報公社,公社下來驗尸后,證明是自然死亡,然后,就剝皮賣肉,全村皆歡。當然最歡的還是那些正在掌權的紅衛兵頭頭,這些雜種,比正在挨著批斗的支部書記、大隊長還要壞,死牛身上最好的肉都讓他們吃了。現在想想,這也是應該的,當官如果沒有好處,誰還去當?我們一幫孩子,吃罷晚飯,等到月光上來,就跑到田野里,追趕那些瘦得皮包骨頭的牛。“__間,地里不但不長莊稼,連草也長得很少,牛在光禿禿的田野里,吃不飽,學會了挖草根啃樹皮,還學會了用蹄子敲開冰河飲水。我們在月光照耀下開始追牛,起初我們不如牛跑得快,但漸漸地牛就不如我們跑得快了。我們每人扯住一條牛尾巴,身體后仰著,讓牛帶著跑,舉頭望著明月,猶如騰云駕霧,有點飄飄如仙的感覺。那些老弱病殘的牛,很快就被我們給折騰死了,剩下的那些牛,基本上成了野牛,見了人就雙眼發紅,鼻孔張開,腦袋低垂,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對這樣的牛,我們不敢再追了。后來又出了一個謠言,說是有幾個剛死了的人的墳墓讓這些野牛給扒開了,尸體自然也讓這些野獸給吃了。牛野到吃死人的程度,離吃活人也就不遠了。因此我們的追牛運動就結束了。這個時期,中國基本上沒有文學。
“__”結束后不久,人民公社就散了伙,先是聯產計酬,緊接著就是分田單干,家家戶戶都養起牛來,牛的身價猛地貴了起來。人民公社時期說起來很重要實際上根本不當東西的牛,重新成了農民的命根子。這個時期,正是中國的新時期文學的黃金時代。
90年代以來,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農民對種地失去了熱情,年輕力壯的人,大都跑出去打工掙錢,村子里的土地,多被大戶承包,再加上小型農業機械的普及,林果的增加和糧田的減少,牛作為主要的生產資料逐漸成為歷史。現在農民養牛的目的,基本上是養肥了賣肉,社會的商品化,改變了牛的歷史地位,農民與牛的感情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過去,人們常常詛咒那些殺牛的人,說他們死后不得好報,現在,殺牛跟殺豬一樣,成了司空見慣之事。這個時期,我們的文學也失去了它的神圣和尊嚴,文學創作,也正在變成一種商品生產。
我馬馬虎虎地感到,幾十年來,牛的遭遇與文學的遭遇很是相似,農民的養牛史,活像一部當代文學史。我估計會有很多人反對我的“研究成果”,太下里巴人了嘛!我也想陽春白雪,但學不會,只能是什么人說什么話。
最后,我想說,搞文學的同志們,不要悲觀,更不要絕望,科學無論如何發達,農民無論怎樣變化,為了耕田而被飼養的牛還是會存在的,因此純粹的文學還是會存在的。我想《小說月報》之所以獎勵我,并不是因為我的這篇小說寫得有多么好,他們獎勵的是我這種為了耕田才養牛的精神。
有關莫言語錄推薦:1) 滿腹經綸是黔驢之技。易于遷延與遲滯。
2) 把每一個句子后面加一個完結的句號,記作虛無而迷惘的守候。
3) 久遠是迷途里醞釀的酒,愈陳愈香。
4) 我們總是以詩般的語言刻畫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狽。
5) 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經歸來,歸來無望。
6) 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紀念我死去的友情和遲到的愛情。
7) 當時光碾過青春,我將以快樂注解悲傷。
8) 黃昏是青春短暫的悲傷。
9) 回首。才看見我們是以快樂的心情寫悲傷的青春。
10) 無論多么落寂和蒼茫,那些身影總會過目不忘。
11) 總在不經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縱然發現光景綿長了十六個年頭。
12) 因了命途中的你們,我才沒有荒蕪了青春。
13) 我把你們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記憶之下。
14) 提筆伏案之年。窗邊。是心靈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15) 有些人,在不經意間,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設法,都忘不了。
16) 我總喜歡逆著時光,尋找我青春的足跡。
17) 當筆下肆意揮灑的心情化為文字,我將用它記錄永生。
18) 黃昏是青春短暫的悲傷。
19) 所以。兵荒馬亂也要輕裝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