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的文章有哪些
林清玄,1973年開始創作文章,多次獲得文學大獎。他的文章文筆清新,敘述流暢,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林清玄的文章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林清玄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林清玄的文章篇1:百合
很久很久以前的女朋友,突然打電話給我,不知道為什么就談起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其實,那時候,我離開你的時候還是很愛你的,連我自己到現在都弄不清為什么要離開你。”她說。
我拿著話筒,沉默無言,苦笑,正如我到現在都找不出被背叛的原因。聽著那段話,非常的陌生,好像來自異域。
她又說:“改天,找個時間,我們一起喝咖啡,談談以前的事。”
“我看不必了吧!”我聽到自己非常冷漠的聲音,我因為這冷漠而心痛,因為我平常從不冷漠的。
掛了電話,我孤獨地坐在燈下,看著桌上一朵非常孤單的百合花,百合花如此純凈、優美、芬芳,有著近乎透明的細膩質地。心情竟有如潮水,洶涌起伏。
這世界,能愛百合花的人很多,能珍惜那純凈、優美、芬芳的品質的人很稀有,這是百合花顯得如此孤單的原因。
口里說出相愛的話語是何其容易,心里真正相知與疼惜是多么艱難呀!
人要“一合”都不易,何況是“百合”呢!
林清玄的文章篇2:平常的水果
朋友從美國回來,我問他:“這次最想做的是什么?”
“如果能吃到楊桃、蓮霧、釋迦、甘蔗、柿子、批把就心滿意足了。”
我說:“這簡單,但現在是秋天,恐怕吃不到蓮霧和枇杷了。”
接下來的許多天,我們開著車在臺北尋找水果,當我們買到楊桃的時候,朋友迫不及待就在街邊吃了起來,他的臉皺成一團,顯然楊桃是很酸的,可是他臉上的喜悅滿足卻令人感動。
朋友說:“我在國外時,做夢都幾次夢見自己是在吃楊桃,醒來時才知道那就是鄉愁呀!”
后來,我們一起吃了釋迦和甘蔗,又在夜市買到許久未見的紅蓮霧,每次看朋友陶醉的樣子,我就想到這些只是平常的水果,但卻象征了故鄉最可貴的部分,仿佛飽含了叫作“故鄉”的汁液,可以治思鄉的疾病。
朋友出國以后,我時常去市場買這些平常的水果,吃著吃著,就會思想起朋友那喜悅滿足的表情,那些平常的水果也就有了非常深刻美好的滋味。
林清玄的文章篇3:翠玉白菜
我曾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看過一張照片: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放在庭院中一大堆白菜里面,院子里的陽光燦爛,光線投照在白菜上,只有翠玉白菜反射著耀眼的光芒。翠玉白菜是一大堆白菜里體積最小的,但最珍貴、最耀目,是故宮的鎮山之寶。
那一幅照片印在我的心版上,經過十幾年了,還未曾稍忘。
翠玉白菜確實是那樣輕薄短小,往往出乎第一次看見的人的意料,大約只有合著的一巴掌那么大,與一般的白菜大小不能相比。
后來,我發現故宮的許多“重寶”,都是很“輕巧”的,最好的玉器,瓷器,茶具也往往不是頂大的。當然,大的物件也有精品,但最精純的常常是小的。
其實,我們評斷一件東西,最好不要看它的大小,而要看它的精純,它的品質好壞。看人也是一樣,官大、財太、權大、名大的,小人也是很多的。藝術特別是這樣,好畫不一定要巨大,好音樂不一定要長,好文章也不一定要很長。
能把小東西做好的,才能把大東西做好;能照顧小節的人,才會有大的威儀。
這是為什么《佛經》里說道,大到須彌山的虛無和小到微塵的芥菜種子應同等看待,“芥子容須彌,毛孔收剎海”,那是因為最大的正好是最小的累積,而最小的正好是最大的元素。
相傳龍樹菩薩曾在南天竺以白芥子七粒擊開南天鐵塔,取得《大日經》,這和西方童話的“芝麻開門”是多么相像呀!所以,(維摩潔經)說到一個人如果能徹悟體驗“見須彌入芥子中”,那個人就已經住于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那時就超越了大小、高低、迷悟、生佛的差別見解;進人“大小無疑”的華嚴境界。由于“大如須彌”是難以想像和掌握的,因此我總想,一個人如果要把生活過好,應該從手里的芥子開始。
我喜歡小巧的藝術品,從中就可以看出創作者偉大的心靈。
我喜歡細膩的生活態度,覺得一個人應該從平凡的生活去體會生命更深的意義。
當然,我也喜歡雄偉、厚重、氣勢磅礡的人或作品,只是那樣的人難得,那樣的作品難遇,許多自認為偉大的人,自認為厚重的作品,只是放言空論罷了。
當我們回到生活的原點,還原到素樸之地的生活,無非是“輕羅小扇撲流螢”,無非是“薄薄酒,勝茶湯,粗粗衣,勝無裳”,或者是“短笛無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樓昨夜聽春雨”。
生命就是由輕薄短小的歷程所組成的,所謂命光不空過,也正是去體驗那小小歷程中深刻的意義,體驗、體驗、再體驗,更深入的體驗,這是到彼岸的智慧之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河。)
在許許多多的白菜中,去找到那棵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那么輕薄短小出乎我們的意料,它的精巧珍貴卻是我們熟知的。
走向知慧的路,是許多人都在追逐一車車白菜的時候,我們一眼就看見了翠玉白菜,除了它原來就那么耀目,也是因為我們的慧眼。
林清玄的文章篇4:百香千香
市場里,看見有人賣百香果,渾圓熟透的果實泛出淡紫,我買了一些回家打汁,一斤要價四十元。
在我們幼年時代,百香果是沒有名字的,我們都稱它“酸桔果”,因為它的味道很像酸桔。百香果算是賤果,在鄉下滿山遍野,根本是多到不用買賣的。
我們在山野里玩累、渴了,就隨手摘一個,剝開,把果實和果肉含在口中,一股酸香便水蛇也似的,從舌尖鉆人腹中,在全身的血管里流動,現在一想起那滋味,口水還汩汩地涌出來。口也不渴了,精神也就健旺了。
現在,酸桔果成為百香果,身價也不同了,可見一個好名字也是很重要的。
回家后把百香果打汁,黃澄澄的顏色,沁人心脾的香氣,忽然喚醒了山野中奔跑的童年。
覺得百香果可以叫作“千香果”或“萬香果”,水果的背景與水果的本身一樣的引人!
林清玄的文章篇5:冰簽
一位渴望把子女送到明星中學的朋友向我訴苦,她的孩子因為學校作弊,而未能抽簽抽中。
“在眾目睽睽之下抽簽,怎樣會作弊呢?”
朋友說,學校把權貴者和有錢者的子女的簽先冰在冷凍庫里,抽簽時和普通的簽放在一起,但是學校的行政人員即使閉著眼睛一摸,也立刻可以抽中那些冰簽,到后來,明星中學就成為權貴子弟和富豪子弟的天下了。
這真是匪夷所思,使我想起偵探小說中常寫的冰鉆殺人的情景——以冰結成的利鉆或子彈,射人人的身體致人于死,冰溶化了,永遠找不到證據——冰簽也是一樣,摸上來在陽光下曬三分鐘,作弊的證據就消失了。
我聽了非常贊嘆發明冰簽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有超乎常人的創造力,如果他們愿意用發明冰簽的聰明與細膩來獻身教育,每一個中學都會成為明星中學。
因此,我安慰朋友說:“別痛心和埋怨,我們都不是用冰簽抽中的人,不也活得很好嗎?”
看過“林清玄的文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