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粗海鹽
林清玄的散文注重追求水與人、水境與心境的和諧圓融的自由境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林清玄 粗海鹽,以供大家閱讀。
林清玄 粗海鹽
在朋友家吃炒花生,非常芳香好吃,與平常吃的花生大為不同。
不禁好奇心大起,問起花生的做法。
朋友說:“一點也沒有特別的技術,只是用粗海鹽來炒罷了。”
朋友說著,從廚房柜里找出她所用的粗海鹽,原來是我們小時候在用的那種沒有處理過的鹽。粗海鹽的結晶很大,像是染了米色的冰糖一樣。
朋友說,粗海鹽的味道很好,營養豐富,煮菜的時候,只要加一點粗海鹽,根本不需要加味素,就會齒頰留香了。
“像粗海鹽這么好的東西被現代人舍棄,卻用了味道不好、營養稀少的精鹽取代,實在是很可惜。”朋友感慨的說。
這使我想起,從前許多好東西,因為被看為“粗糙”而舍棄了,不只海鹽而已。曾經有一位朋友帶一包“糖蜜”來送我,糖蜜是制造蔗糖第一道手續所熬出來的糖,黑色、呈蜜狀,朋友說:只有這種糖蜜是有益身體的,像“特級砂白”的糖,對身體只有傷害。
有一些老東西雖粗糙,卻有非凡的價值,像我們許多年前穿的粗棉、粗麻布,一直到現在,還是頂尖時裝所追逐的。有一次去看“三宅一生”的最新時裝,不僅是最粗的棉,還弄得縐褶不堪,我心里一嘆:我小時候穿的面粉袋不就是這樣嗎?
特別是食物,愈粗糙愈有益健康,像糙米勝過白米,黑麥面包勝過白面包、天然食物勝過加工食品,我們不斷的把食物做得精致,事實上是在為自己制造禍害。
在“過度加工”與“過度精制”的時代,使我們產生了巨大的盲點,并把這些盲點傳給下一代,誤以為加工與精制是好的,那些傳統的、天然的事物反而被舍棄了。
我們坐在朋友的三合院里,談著“粗”與“細”的倒錯,朋友突然站起來,走到廚房,慎重的拿了一包粗海鹽出來,她說:“這一包海鹽送給你,你拿回去煮,就會發現食物的味道全不同了。”
她的話里有莊嚴的氣息,使我忍不住雙手捧著那包海鹽,內心涌著感動。
原來,一包海鹽也可以當作最好的禮物送人,這世上的一切都如許珍貴呀!
林清玄經典語錄
1) 因緣的散滅不一定會令人落淚,但對于因緣的不舍、執著、貪愛,卻必然會使人淚下如海。
2) 一個人對于苦樂的看法并不是一定,也不是永久的。許多當年深以為苦的事,現在想起來卻充滿了快樂
3) 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
4) 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5) 許久以來,我一直在找一個理由來說明我為什么愛你,可是我找不到,因為我不能把對你的愛只限定于一個理由。
6) 讓世界的吵鬧去喧囂它們自己吧!讓湖光山色去清秀它們自己吧!讓人群從遠處走來或者自身邊擦過吧!我只要用四個手掌,圍成一個小小的谷,純粹只有我們自己的風雨暗中,我們的世界里唱著一首暖暖的歌
7) 我,寧與微笑的自己做搭檔,也不與煩惱的自己同住。我,要不斷地與太陽賽跑,不斷地穿過泥濘的路,看著遠處的光明。
8) 自心的不可言說、不可思議,不正是像云,捉摸不定嗎?念頭的生住異滅,不正是像夢一樣,忽遠又忽近嗎?無常與因緣的現象,不正是像謎一般,總是看不清嗎?我們不敢靠眾生太近,不是我們不慈悲,而是怕不能負擔對眾生的深情!我們看到人生的愛別離,知道那是生命必然的結局,只有暗暗的傷心……
9) 在浩淼的宇宙的宇宙里,無邊的虛空中,最大最有力量,或者最小最卑下的,就是你自己的心,沒人可以讓你更莊嚴,也沒有人可以使你更卑陋,除了你的心。
10) 真正的生活品質,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與條件,在這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與生活。再進一步,生活品質是因長久培養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豐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覺找到生活中最好的東西;在內,則能居陋而依然能創造愉悅多元的心靈空間。
11) 總有無價的東西,在我們沒有到過、永遠不會去、不會遇到的人那里,這是創作者不斷探索、不斷寫作的理由。或許,一輩子也到不了;或許,一生也遇不到;但因為我們見過彩虹,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將會看見更美的彩虹。當然,在追尋彩虹的日子,我們也不會忘記每天面包出爐的時間。
12) 我們應該珍惜與父母、與子女親近的時間,因為好時光稍縱即逝!父母對待兒女,雖然兒女像風箏遠揚了,父母的心總還是綁在線上。充滿愛的臉是文字難以形容的。愛,只能體會,不能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