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散文集好句好段
掩卷沉思 神情專注 英姿颯爽 氣宇軒昂 肥頭大耳 肥頭胖腦 體態豐盈 鞠躬盡瘁
神采奕奕 神態自若 修長挺拔 矮小精悍 勇往直前 堅定不移 居安思危 死而后已
刨根問底 廢寢忘食 垂頭喪氣 氣急敗壞 愁眉苦臉 沒精打采 若無其事 料事如神
張曉風散文好句好段:
1) 不知道在臺北市萬千公寓里,有沒有哪個廚房里有一個"假灶"的,我覺得在廚房里自苦了這么多年,用一個棕紅色磁磚砌的假灶來慰勞自己一下,是一件言之成理的事。
2) 自從有了這個灶,丈夫總把廚房當作觀賞勝地引朋友來看,有些人竟以為我真的有一個灶,我也不去說破它。
3) 給孩子們接生的大夫退休了,他有始有終的舉行了結束儀式。過不久,那棟原來的醫院的日式房子就拆了。
4)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想去看看那房子的舊址。曾經也是夏天,在那棟房子里,大夫曾告訴我初孕的訊息,我和丈夫,一路從那巷子里走出來,回家,心里有萬千句話……孩子出生,孩子在那小小的嬰兒磅秤上愈秤愈大,終于大到快有父母高了……
5) 而醫院,此刻是廢墟,我想到那湮遠的生老病死……
6) 忽然,我低下頭來,不得了,我發現了一些被工人拆散的木雕了,我趴在地上仔細一看,禁不住怦然心動,這樣美麗!一幅松鼠葡萄,當下連忙抱了一堆回家。等天色薄暮了,才把訓練尚未有素而臉皮猶薄的丈夫拉來,第二次的行動內容是拔了一些黃金葛,并且扛了一些鄉下人坐的那種條凳,浩浩蕩蕩而歸。
7) 那種舊式的連綿的木雕有些破裂,我們用強力膠膠好,掛在前廊,又另外花四十元買了在舊料行草叢里翻出來的一塊棕色的屋角瓦,也掛在墻上,興致一時弄得愈來愈高,把別人送的一些極漂亮的裝潢參考書都傲氣十足的一起推開,那種書看來是人為占地兩英畝的房子設計的,跟我們沒有關系,我對自己愈來愈有自信了。
8) 我又在鄰巷看中了一個陶甕,想去"騙"來。
9) 我走到那家人門口,向那老太婆買了一盆一百塊錢的植物,她是個"業余園藝家",常在些破桶爛缸里種些亂七八糟的花草,偶然也有人跟她買,她的要價不便宜,但我毫不猶豫的付了錢,然后假裝漫不經心的指著陶甕說:
10) "把那個附送給我好不好?"
11) "哦,從前做酒的,好多年不做了,你要就拿去吧!"
12) 我高興的快要笑出來,牛刀小試,原來我也如此善詐,她以為我是嫌盆栽的花盆太小,要移植到陶甕里去。那老太婆向來很計較,如果讓她知道我愛上那只陶甕,她非猛敲一記不可。
13) 陶甕雖然只有尺許高容量卻驚人,過年的時候,我把向推車鄉下人買來的大白菜和蘿卜全塞進去,隱隱覺得有一種沉墜墜喜孜孜的北方農家地窖子里的年景。
14) 過年的時候存放陽明山橘子的是一口小水缸,那缸也是撿來的,巷了里拆違章建筑的時候,原主人不要的。缸平日放我想看而一時來不及看的報紙。
15) 我們在桶店里買了兩個木桶,上面還有竹制的箍子,大的那只裝米,小的那只裝糖,我用茶褐色的桶子的杉木料涂得舊兮兮的,放在廚房里。
16) 婆婆有一只黑箱子,又老又笨,四面包著鐵角,婆婆說要丟掉,我卻喜歡它那副笨樣子,要了來,當起成室的茶幾。箱子里面是一家人的小箱子,我一直迷信著"每個孩子都是伴著一只小箱子長大的",一只蟬殼,一張蝴蝶書箋,一個繭,一塊石頭,那樣瑣瑣碎碎的一只小盒子的牽掛。
17) 然后,人長大了,盒子也大了,一口鍋,一根針,一張書桌,一面容過二個人三個人四個人的鏡子……有一天才發現箱子大成了房子,男孩女孩大成了男人女人,那個盒子就是家了。
18) 我曾在彰化買過五個磬,由大到小一路排下去,現在也拿來放在書架上,每次累了,我就依次去敲一下,一時竟有點"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的錯覺。
19) 我一直沒發現玩房子竟是這么好玩的,不知道別人看來,像不像在辦"家家酒"?原來不搞壁紙,不搞地毯也是可以室內設計。
20) 我第一次一個人到澎湖去的時候,曾驚訝的站在一家小店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