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
后來,安妮被托馬斯太太收養了。由于托馬斯太太很窮,又從波林布羅克搬到馬里維爾,托馬斯先生又被車軋死了,安妮就離開了她。不久,安妮被哈蒙德太太收養了,之后,又被斯潘塞收養了。
最后,被馬修和馬瑞拉收養了。生活在綠山墻旁。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她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把“松柏”想象成“賞金獵人”;把“天竺葵”想象成“邦妮”;把“櫻桃樹”想象成“白雪皇后”。把自己……她說過“如果我的世界里沒有了幻想,那我寧愿死去!”
啊——她那種對生活充滿熱愛,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思想使我無比敬佩!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相同的孤兒,他們并沒有傷心地倒下,而是堅強地爬起來,往未來的方向沖。他們雖然被人嘲笑,也不放棄,雖然大家都不喜歡他們,他們也要得到別人的喜愛。
生活中只要有樂觀,幻想美好的明天,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生活也很樂觀,那時,它便將你帶出了困境。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兩個人去醫院看病,其中一個人身患絕癥,另一個人什么毛病都沒有。然而,醫生不小心把他們兩個的診斷書弄混了,身患絕癥的人拿到的診斷書是自己什么毛病都沒有,于是整個人都快樂起來,歡天喜地的回家了。那個本身什么毛病都沒有的人,拿到的診斷書是自己患了絕癥,從此整個人都變得憂郁,對生活也不抱有什么希望了。一年后,那個本來身患絕癥的病人,因為自己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總是樂觀的面對世界,于是絕癥痊愈了。而那個本來沒有毛病的人,因為自己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總是很悲觀的去想事情,最后在憂郁中死去了。從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得出,生活中不應該又過多的失望和悲觀,應該像安妮那樣用心體會這美麗的世界。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當我們生活是黑色的時候,我們應該幻想著七彩的彩虹;當我們生活在黑暗的時候,我們應該幻想著頭頂的陽光;當我們生活在悲痛的時候,我們應該幻想著微笑;用樂觀去面對世界,生活總有一天會充滿了陽光和快樂!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篇2
《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是由加拿大的露西·蒙哥馬利所著。
故事里,有鄰里之間相互關愛的、互相照顧的深厚情誼,朋友之間親密無間、互訴心事的純潔友誼,親人之間的又憐又愛、難舍難分的感人親情。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安妮是個喜歡喋喋不休、聰明活潑、討人喜歡的女孩兒,一直幻想著自己變成漂亮的黑色頭發或赤褐色頭發,最后變成了綠山墻的一員。知道了馬修是綠山墻的主人,是一個勤勞、心地善良的主人,他寵愛安妮,一直到他離世。知道馬瑞拉是馬修的妹妹,愛干凈,對安妮的教育很嚴格,慢慢她接受了討人喜歡的安妮。知道了林德太太是愛管閑事的老太太,是綠山墻一家的好朋友。知道了黛安娜是安妮的好朋友,有著善良的心,還知道了吉爾伯特雖然很喜歡作弄女同學,因此得罪了安妮,但成績優導,安妮把他當成學習上的競爭對手,后來和安妮成了好朋友。
我最喜歡安妮,雖然吉爾伯特得罪了安妮,但是,安妮卻最后和他成了朋友。安妮生活非常坎坷,但是她還是充滿豐富的想象力,關愛植物,給沒有好聽名字的植物起了名字,變成了不幸而又有著積極心態的人。瑪瑞拉叫安妮把綠山墻賣了,安妮卻說:“綠山墻絕不賣,你全為了我,難道我就要把你撂撂倒一邊嗎?”這句話很感人,因此我最喜歡安妮。
安妮雖然經歷坎坷,但是依然那么快樂,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讓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努力學習使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篇3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綠山墻的安妮》。這是一本感動上萬個善良心靈的經典小說。
這本書的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瑪麗(1874-1942),出生于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的克里夫登。她很小就開始顯露出文學才華。十二歲時就在一次短篇小說競賽中獲獎,15歲開始發表詩作,后以教書為生。1920年春天,蒙哥瑪麗一時靈感突現,花費兩年時間創作了《綠山墻的安妮》,小說寫完后一開始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直到十幾年后的1920年,才有出版商愿意出版這本書,出版后隨即暢銷至今,蒙哥馬利因此而受世人矚目。1942年4月在多倫多,蒙哥馬利因病逝世,葬于愛德華王子島上。
這本書講述了∶馬修和瑪瑞娜兄妹倆在綠山墻過著平淡從容的生活。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滿頭紅發一臉雀斑、說起話來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雪莉。小安妮天真熱情,雖然身世凄涼,但滿腦子都是浪漫的想象,也因此給自已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下,安妮漸漸成了綠山墻里快樂的小主人。她聰明而勤奮,憑著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在馬修去世后,為了照顧瑪麗拉,她堅決地放棄了到大學深造的好機會,當了個鄉村教師。
最吸引我的部分就是――《最大的榮耀和難以預料的悲傷》中安妮剛剛從女王學院畢業,拿到艾弗里獎學金。但隨之就遭受了無情的打擊――馬修去世了。但是安妮還是堅強的,她意識到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她還有瑪麗拉。看到這,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去年,伯爺爺也因為心臟病發作而不幸去世了。全家人都哭得死去活來的。我呢?也是天天不停地哭,因為伯爺爺生前對我最好了。我的眼睛已經哭得通紅,在這突然打擊面前傷心不已。現在回想起來,可真覺得好笑。安妮都懂得要堅強,都意識得到生活還要繼續,還要照顧瑪麗拉。而我那時候卻是什么也不懂。
看完了《綠山墻的安妮》,使我受益匪淺。主人公安妮讓我學會了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對待生活與自然中的一切,始終都要保持一顆熱愛的心。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篇4
《綠山墻的安妮》我已經讀了好多遍了。這本書講的故事梗概如下:一個叫安妮·雪莉的女孩,出生不久父母便相繼去世,被寄養在孤兒院里,十一歲時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陰差陽錯地被住在名叫“綠山墻”的農莊里的一對中年兄妹馬修和瑪麗拉領養。安妮雖然孤苦伶仃,卻十分熱愛生活,她活潑樂觀、勤勞上進、天真浪漫、酷愛幻想,這些優秀品格逐漸改變了她的境遇,使她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她知恩圖報,本來已經獲得了上大學的獎學金,但當馬修突然去世、綠山墻農莊陷入困境時,為了報答馬修兄妹的養育之恩,她毅然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在農莊附近的學校里工作了,以便照顧年邁體弱的瑪麗拉。最終她成了一名優秀的鄉村教師。
這本小說用樸素、精煉的語言塑造了安妮·雪莉這樣一位勤勞、善良而又自強不息、富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從安妮的成長經歷使我認識到,人生在世,就要熱愛生活,樂觀向上,進取進取;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忙;人待人不可自私自利、忘恩負義。僅有這樣對待生活,才能獲得完美的人生。
我十分喜歡安妮。掩卷細思,安妮身上有許多我不具備的優點。這其中最讓我影響深刻的,是她勇于改正錯誤的品格。少年時代的安妮天真浪漫,滿身童趣。她一次次地干“壞事”,因而闖了不少禍,但她卻能在每次犯錯之后進取改正,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她的這種品格很值得我學習。安妮的外表雖然并不美麗,但她卻十分自信,樂觀地對待命運對她的安排。有一次,她不細心從屋頂上掉下來了,雖然摔斷了腳踝,她卻很樂觀地說,“還好沒有摔斷脖子!”她這種以樂觀的心態應對一切不幸和挫折的性格,也是很值得我努力學習的。
《綠山墻的安妮》是一本好書。我十分喜歡這本書。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篇5
在這一個假期里,多姿多彩,我看了一本書,受益匪淺。這本書叫《綠山墻的安妮》。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位長著滿頭特別的紅頭發,一雙大大的眼睛,小臉蛋上長滿了雀斑,身體瘦小的小姑娘安妮雪梨,來到了綠山墻之家。他以他的善良,純真,熱衷幻想和喋喋不休的語言打動了瑪麗娜,讓她留了下來。而且正是這一次,紅發女孩開始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的磨練。最終安妮同樣用她的美如愿以償的當了一名教師。我很同情她,因為我是一個生活在充滿溫暖,充滿愛的家庭里,而他卻沒有,他從小沒有父母,親戚,雖然有許多在他很好,可是母親和父親的愛是所有人都給不了的,沒有了父母,是多么痛苦呀。
這本書也讓我明白了,一個善良的人的人,他會永遠的幸福。他擁有一切財富,而一個樸實的人,他會永遠開心。他會擁有許多人都沒有的踏實。而一個狠心的人,他會永遠害怕,它擁有一個黑心的心,一個惡毒的人,她會永遠恐懼,它擁有許多人沒有的害怕,害怕自己被抓住。在他的世界里,只會有逃避。讀了這本書,我學會了勇敢,正直,機靈,善良更加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好人一生平安。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三: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歲時被人領養。小姑娘個性鮮明,擅于幻想。她自尊自強,憑自己的刻苦勤奮,不但得到領養人的喜愛,也贏得老師和同學的敬重和友誼。這部加拿大兒童文學名著自一九零八年問世以來,已被譯成數十種語言,在全球銷售達幾千萬冊,并在加、美、英、法、德等國相繼被搬上銀幕或拍成電視劇,風靡歐美。馬克吐溫高度評價這部小說,稱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
馬修與馬莉拉兄妹倆在綠山墻過著平淡從容的生活。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滿頭紅發、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
小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頑皮的小溪在冰雪覆蓋下歡笑;如果玫瑰會說話,一定會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她還把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想象成兩個知心朋友,向她們訴說心事
然而,由于酷愛想象以及愛美之心,安妮給自己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中,小孤女安妮漸漸變成了綠山墻里快樂成長的小主人。
文章文字清新流暢,生動幽默,以細膩的筆觸來描寫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馬修和瑪麗拉兄妹對安妮發自肺腑的疼愛和無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純真善良、熱愛生活、堅強樂觀的形象更讓人掩卷難忘。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篇6
有人說,一本好書就像一位好朋友,與你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有人說,一本好書就像是一扇窗戶,為你打開外面精彩的世界;也有人說,一本好書就像是開滿鮮花的花園,散發著陣陣芳香……。而我讀過的《綠山墻的安妮》,在我腦海深處烙下了深深的印象……
記得那是一個安靜的早晨,媽媽神秘地朝我遞過來一本書,說:“美妞,我覺得你會愛上這本書的。”我很不以為然,心想:什么書會有這么大的魔力?接過書,我漫不經心地翻起來,慢慢地,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思緒跟著故事的情節變化跌宕起伏,看到精彩的地方,我忍不住笑出聲來,看到悲傷的情節,眼淚奪眶而出,我沉浸在書里欲罷不能,從早晨讀到傍晚,一天之內就把書讀完了。
我記得很清楚,書中的主人公馬修,患有心臟病,但是他為了找個勞作幫手,打算領養一個男孩。不想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是一個滿頭紅發,滿臉雀斑的小女孩,她就是主人公安妮——一個天真、善良、自尊自強、愛幻想的女孩。最讓我陶醉的情節是安妮把自己的頭發染成綠色,卻怎么洗都無法令其褪色,最后不得不把頭發剪了。我對這個情節深有感觸,是因為我有過極為類似的體驗。
記得一年暑假,我一個人在家看電視,見廣告里出現一群女孩,美妝艷服,好靚麗啊!我突發奇想:自己打扮起來是不是也會這么美呢?要不,就試試。說干就干,我穿上自己最滿意的一件旗袍,把頭發梳了又梳,夾上自己最愛的蝴蝶發夾,家里沒有化妝品,我就找來水彩筆和記號筆。一切準備就緒,我輕點遙控轉到化妝頻道,開始照貓畫虎。我跟著電視里的老師,用記號筆給自己描上眼線,用水彩筆給自己描上眼影和腮紅……perfect!再加上一雙金色高跟鞋,那就簡直是美若天仙了!我滿意地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哪!”
正當我還陶醉在自己的創意里時,門開了——“啊~鬼~”一陣尖利的叫聲把我拉回了現實。原來是媽媽回來了,眼前的她已經嚇得癱倒在地。我趕忙上前去扶起媽媽,笑著說:“媽媽,是我,你的女兒小美妞呀,您怎么啦。”我邊笑邊扶,結果樂極生悲,腳下一歪,“咔”的一聲,穿著高跟鞋的腳傳來一陣鉆心痛——我的腳扭了,我疼得坐在地上大哭。媽媽卻在一邊轉驚為喜,大笑起來。
“媽媽,我生氣了,人家的腳都疼死了,你還笑得那么開心。”媽媽指著我的臉說:“哈哈哈~你是一只美美熊貓。”我破涕為笑,看一眼鏡子,我那“美麗的臉”,全花了。
合上書,我深深地陶醉其中。閉上眼睛,我仿佛融入到“綠山墻”白紗般的霧中,隨著霧慢慢地淡去,美麗的花朵、清澈的池塘,還有那份童年的天真爛漫,都一一展現在我的眼前。
有人說,書籍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而我從《綠山墻的安妮》的閱讀中發現,一本好書是觸發回憶、引發思考的點金石。我們在書籍里徜徉,在對照書籍中的世界的同時,品味自己的生活,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獲得完全不同的體驗,從而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豐厚。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篇7
假設一下,如果你自幼失去雙親,你會怎樣面對生活?是愁眉苦臉?還是……
這本書的作者是蒙哥馬麗,她用天真活潑,熱愛生活的安妮為角度,描寫了安妮身邊發生的一切。
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是愛德華王子島,世界上最熱愛生活的,是安妮。本書就是講述了安妮由馬修和瑪瑞娜撫養成人的故事。安妮的母親及父親是害熱病死的,她由好心的鄰居養到六歲,又為河上游的人家看孩子,直至被送到孤兒院。
雖然安妮做事毛手毛腳的,但我很佩服她的上進心。她和吉爾伯特。布萊恩不相上下。今天上午吉爾伯特算術的了第一名,那第二天上午安妮的十進位小數就會的第一。
書中的人物也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如:害怕女人的馬修(除了林德太太和瑪瑞娜),刀子嘴豆腐心的瑪瑞娜,有同情心的林德太太,楚楚動人的黑發小女孩戴安娜……
這本書讓我著迷,我很喜歡。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篇8
閱畢全文,我感到十分驚訝。一開始,我只是抱著嘗試的心情來讀這本在加拿大幾乎是家喻戶曉的書,可是我卻一口氣將這本書從頭讀到尾讀完。在讀的過程中,總有一個扎著長辮子,臉上長有雀斑的紅發女孩牽動著我的情緒,令我有時忍俊不禁,有時著急,有時暈頭轉向。她,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安妮·雪莉。
這本書主要講了安妮是一個開朗樂觀,而又充滿著幽默想象力的女孩。但不幸的是,她在三個月大時便父母雙亡,在孤兒院中生活,直到有一次,來自綠山墻農舍的一對善良樸素的兄妹馬修和瑪麗拉將她陰差陽錯地領回了家。兄妹倆本想領養一個男孩來幫馬修干農活,所以差一點便將安妮退了回去。而這位小姑娘卻憑借著自己連珠炮般大段大段而又充滿著幽默豐富的想象力的話語以及樂觀向上的精神徹底片服了兄妹倆和包括林德太太在內的鄰居們。直到最后,安妮成了一名出色的漂亮女教師。
馬克·吐溫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安妮,雪莉·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而喜愛的兒童。”不過,如果讓我來評價她,我會用上“樂觀”和“想象”二詞。在綠山墻農舍周圍許多令人陶醉的美景(在安妮眼中),而我認為之所以安妮這么覺得,有大部分因素是因為她運用了自己奇特的想象力。諸如“白色的歡樂之路”、“閃光的小湖”、“森林女神的水泡”、“紫羅蘭溪谷”、“柳池”和“云杉小道”等等,它們既透出一些浪漫的色彩又突出了中心。所以,有時候,我曾想道:“一個有著豐富想象力的人一定非常快樂!”更多的時候,我也嘗試著運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而生次都會給我帶來驚喜:“原來世界如此美妙!”這樣一想,再怎么枯燥乏味的事物也能變得生動起來,取而代之的,自己也會變得樂觀起來。
樂觀與想象可以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也可以是一對姊妹。如果你也想感受由想象而帶來的樂觀,那也不妨像我一樣試試吧!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篇9
原本,我很厭惡讀這本書,覺得它的資料枯燥無味,但后也漸漸融入其中,與本書中的主人公——安妮同喜同憂。
安妮是一位長著一頭紅色頭發,臉上有雀斑,眼睛是綠色的。她天天想象自我擁有美麗的、玫瑰花瓣似的皮膚和漂亮的、閃閃發光的紫色眼睛。安妮是一個可憐女孩,在她一歲的時候就遭受了父母雙亡的痛苦,她被馬修、馬瑞兄妹倆從孤兒院領到了從沒住過孩子的綠山墻,但雷切爾、林德太太想領養的是一個小男孩,幫他們做農活兒,他們想把安妮送回孤兒院,但幾經波折,還是把她留了下來。
安妮是一個活潑可愛、天真爛漫、善良、有同情心、并且富有想象力的小姑娘。她很讓我同情,從小就沒父沒母,在孤兒院里獨立生活,最終,她憑自我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為了照顧馬瑞拉,還是放棄了學業,讓人敬佩。再想想自我,有父母的照顧,從不用想安妮那樣干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完美生活,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我們要向安妮學習獨立的精神。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50字篇10
前幾天,我看完了《綠山墻的安妮》。書中的安妮長著大大的灰色眼睛,滿臉雀斑和一頭比胡蘿卜還要紅的頭發。安妮?雪莉自幼失去了父母,在一家孤兒院生活。直到她十一歲的春天,瑪莉拉和馬修?卡斯伯特需要在孤兒院領養一個男孩幫助他們干活。但是,羅伯特的女兒卻聽成了他們想要女孩。于是,斯潘塞太太便把安妮給了瑪莉拉和馬修,讓他們領養。開始,兄妹都非常吃驚,但馬修已經喜歡上了安妮,并執意讓她留下來。瑪麗拉就讓安妮住在綠山墻靠東二樓的房間里。就這樣,酷愛幻想的安妮?雪莉就在綠山墻住了下來。隨著她的到來,綠山墻的一切,不管是一株小草,一棵大樹,還是一條小溪,從頭到尾都充滿了歡樂。她還交了一個朋友,名叫戴安娜?巴里。她們兩個在小徑上玩耍、奔跑,更加使綠山墻充滿了活力。
在安妮身上,我學到了要不斷努力。安妮十五歲時就在女王學院獲得了獎學金,這就是她不斷努力的結果。在安妮身上我學到了不能有虛榮心。安妮的紅頭發不好看,她在一個小販那里買了一瓶染發劑,小販說,不管開始是什么顏色,到最后都能變成黑色。結果,安妮的頭發卻變成了綠色!而且怎么洗也洗不掉,瑪莉拉只好把安妮的頭發剪掉了。通過“胸針事件”,我懂得了不能亂碰別人的東西;做蛋糕時,把止痛劑放進蛋糕里,讓我明白,烹調時注意力必須集中……
《綠山墻的安妮》讓我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