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詩經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蕨又叫也蒜苗,乃是春天長出的一種野菜;薇,又叫野豌豆,夏季莖葉柔嫩,可煮食,亦可生吃。為了排遣心中的思念,主人公從春天到夏天一次次地登上高高的南山,采摘野菜,她想通過繁忙的勞動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緩解自己的思念之苦,可是,所謂的勞動,非但沒有減弱她的相思之苦,反而將這份思念激化開來。正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本想掩飾自己的思念,卻讓這份思念欲蓋彌彰,一發而不可收拾。從開始的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到后來的“未見君子,憂心惙惙”,再到最后的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思念如決堤的洪水一般,一瀉而下。思念從開始的心跳不止,到后來的憂慮不安,再到后來的悲從中來,思念的程度越來越烈。
夜夜思念,日日期盼,卻終不見想念的人兒出現。所以,主人公才選擇“陟彼南山”來采摘隨處可見的蕨和薇。因為,登高方能望遠,爬山高高的南山,她可以看到更遠的距離,可以更早地看到丈夫歸家的身影,即便是這只是自己的期盼,她也要進一百分的努力。又或許,站在高高的南山之巔,她可以與自己心中的人兒更近一點。
日思夜想,不得相見,唯有借助夢境來團圓。“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思念已久的丈夫終于出現在自己眼前,主人公該是何等的開心啊?!敖怠?,“說”,“夷”再現了她由不安,到坦然,有惦念到寬慰,有憂愁到歡欣的心路歷程。即便是只能在夢中暫借思念之苦,也是值得竊喜的,畢竟是聊勝于無啊。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唯愿沉浸在這樣的夢中不曾醒來,思念的滋味可見一斑。
感悟詩經篇2
相比于唐詩宋詞奢華雕砌的韻律和儀仗,詩經里的句子給人更多的是未經雕琢的真實感與沖擊感。就好像唐詩是精雕細琢的窗欞檐角,滿是技巧,儀態萬千;而詩經則是一方古樸的石階,蒼涼的站在那里上千年。從刀耕火種,坎坎伐檀的時代里走來,滄海桑田,時間的屠刀亦無法磨滅的是屬于詩經的最古老的魅力。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初讀詩經,便是從這首《蒹葭》開始的。主人公輾轉難寐,夙夜思念追求著自己心愛的姑娘,此刻,那一方溯洄曲折的河水也好似一座可以通往意中人的石橋,什么也不能阻擋主人公的腳步了。此情此意,純樸真摯,令人不得不為之動容,也讓我們從平庸瑣屑的世俗之中思考著現如今我們缺少的那份純樸的情感,這便是詩經所帶給我的最初的悸動。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对娊洝肥俏覈钤绲囊徊吭姼杩偧?共計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詩之風,或潑辣,或諷刺,或含蓄,或蘊藉,純樸真摯,生趣盎然;詩之雅,或幽怨,或鏗鏘,或清雅,或柔潤,言盡意遠,激蕩心靈;詩之頌,或肅穆,或雄健,或虔誠,或謙恭,回旋跌宕,意蘊無窮。
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源頭之一,《詩經》如同黃河一般,在這片華夏大地上流轉延伸了上千年,不僅澆灌培育了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也浸潤著數千年來不同階層之人的心田,在文學史和文化史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源于歌謠,卻又不止于歌謠,因此,《詩經》被認為是中國古典文學之巔。
而今,在這個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都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在步履匆匆中遺失了原本屬于我們最初的那份純凈。言情小說、修仙小說各種網絡文學泛濫,試問,讀之又有何價值?在金錢至上的物質社會里,還有多少人如詩經里的男女般勇敢追求自己的真愛?是啊,如今我們沒有了沉重的徭役和賦役,沒有了統治階級的剝削與壓迫,我們甚至可以跨域空間和時間,不必如《蒹葭》里的男主人公般跨越山河險阻苦苦追尋,也不必像《卷耳》里的女主人公般隔卻萬水千山對遠征的丈夫思念成河,我們都不用了...可是,燈紅酒綠、車水馬龍里,你是否還記得自己最初的信仰,它是否還被你所虔誠地信奉著?抑或是,它已經在觥籌交錯間,隨著碰撞的酒杯聲一起遺落和破碎?
讀《詩經》,使人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獲得寧靜,讓人感受著來自華夏古老大地上的無窮魅力,“最美不過詩經”,而那些泛濫的“文學”,亦不過爾爾。惟愿我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源遠流長,故仿詩經一首,聊以記之。
《凱風》——凱風自南,吹吾棘心。瓊瑰睍睆,古韻長慉。吾自黽勉,待君棲遲。
感悟詩經篇3
《氓》是詩經里的一篇課文
氓敘述一個女子從戀愛到被棄的經過,感情悲憤。但是《詩經》的時代,女性還沒什么節烈觀念,像這位作者,還能罵丈夫“士也閣極”,能喊一聲“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鬧離婚,但她也很清醒,自己已是“其黃而須”的桑、“淇水湯湯”中的車了。離開了丈夫又怎樣呢這也是擺在19世紀歐洲女性、20世紀中國女性面前的同樣的問題:娜拉出走后怎樣辦
這就是《氓》,帶給了我們隊舊時代感情的反思,但是,哪怕到了此刻,《氓》里面的故事,在此刻還是會發生,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感悟詩經篇4
胡適曾說:“古代的書,只有一部《詩經》可算得是中國最古的史料?!?——題記 受到網絡知識競賽的壓迫,沿著浮云走過的痕跡,天空的淺藍色曾令人憧憬,但那看似沉重的鉛藍色也曾使人思綺。于是,買了一本沉甸甸的《詩經》,走在回去的路上。就我腦袋里這點兒國學知識,沒有一本讀過的“經書”是不能過國學知識網絡大賽關的。 小部分是久聞大名,其中的風、雅、頌三部分更是讓我期盼。
《詩經》是由孔丘主編,收錄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我很想瞧一瞧出名得不得了的孔老夫子在國際聲譽這么獨具一格,那眼光也是否異常獨到。我帶著期待翻開了《詩經》的封面,貪婪地吸允著油墨的芳香,這種心情一直持續到我合上這本深入人心深處的著作。《詩經》的題材十分豐富,不僅有思鄉、借物抒情、感嘆時光等常見的題材,還有許多素未謀面的題目。贊揚、憎惡、傳誦,引人入勝。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十分之一是我十分驚奇“風”、“雅”、“頌”是何其理解,想參透孔子如何把這三百多余首詩歌分為三個大類。“頌”的意思較好理解,其中的“風”卻應用怎樣的理解方式去讀懂?品讀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百分之二十是真的發自內心地想品讀與領略西周至春秋的歲月風塵。我想掌握古人寫文章的方法,如何用無數個中華漢字的幾個就能表達盡一篇翻譯過來有幾百字的文章,每次看那幾個字和譯文時,一長一短,一少一多,一段一句,區別好大,因此自然心里總贊嘆古人的筆好神奇啊!這次國學知識競賽,考題很難,每個考題都需要經過細細精讀的古文的理解和熟讀來答做。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結束了第一場考試,考試成績雖不太理想,但我也懂得了這不是隨便考考就九十多分的,而是需要正真下功夫的,鉆研、翻透的。我更加努力地翻了翻僅有的《大學 中庸》和《詩經》,眼睛虎視眈眈地盯著那幾張薄薄的紙瞧,總希望能看出什么名堂來,一旁的母親看著我,嚇呆了,似乎從來沒有看過我這副模樣,她卻一邊說:“我們家溫馨真用功啊!”經過一番考試前的“垂死掙扎”和臨時抱佛腳,我凌然進入了第二次考試,終于比前一次考試高了幾分,這讓我十分高興。所有的考試都像起伏不定的旋律,一會兒沉淀,一時輕浮,在往事里慢慢銹化,叫人捉摸不透。哦,不,考試成績是自己把關的,都要靠自己努力!
最后幾次考試,雖然成績不太好,但至少拼盡了全力,也因此異常滿意自己的成績。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文學中的經典。 當然,其它經過汗水與智慧調和而成的著作也一樣啊。 我只能在墨香里靜靜徜徉,伴隨著陣陣朗讀,將成長在歲月的洗滌中漂白、膨脹,然后晾成飄渺無間的書卷,在回憶里浸潤,蔓延……
感悟詩經篇5
知道《詩經》是因為唯美的《蒹葭》,了解詩經是因為《小旻》,而愛上詩經則是因為那些鮮活可愛的野蠻女友們。
詩經中有兩篇詩會讓我讀后忍不住笑出聲來,一是《關雎》,二是《澤陂》。每每翻開詩經,第一眼看到的都是那個輾轉反側思念美人的傻小子,夜晚在床上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對那個女子心心向往之,哎,多癡情的男子!更有甚者,如《澤陂》里那個傻得可笑的癡情男,同剛才那個傻小子一樣,見了美人便“寤寐無為,輾轉伏枕”了。不僅如此,一個大男人竟半夜在床“涕泗滂沱”,就為了一“碩大且卷”的女子。
讀完笑完后,我不禁感慨,該是怎樣的女子才能有這樣的魅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或是沉魚落雁的美人?
通讀十五國風,卻有了不一樣的答案。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竟有如湘云一般獨立有個性,調皮,任性,大膽的女子,在愛情中始終扮演著野蠻女友的角色。
讀《東門之禪》,喜歡那個主動熱情的女子,讀《野有死麇》,仿佛看到了那個對獵人若即若離,半推半就的嬌嗔女子,只是感嘆,千年已過,這些可愛的形象竟經文字流傳至今,以如此鮮活的姿態從詩經中走出。
最可愛的野蠻女友,莫過于《褰裳》里那個古靈精怪的小丫頭了,“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豈無他人??裢褚睬?”聽聽,那點小小的倔強與驕傲多像全智賢當年的野蠻宣言,那種敏感任性的小性子多像和寶玉鬧別扭時的林妹妹,讀褰裳,就像是聽見她們一臉驕傲蠻不講理的嗔怪:你不愛我,還沒有別人愛我嗎?你不愛我,我就愛別人! 哎,怪不得前面那兩位男士要如此癡情了,遇上這么些有個性的野蠻女友,要么嬌嗔調皮,要么蠻不講理,還會對你若即若離,真是讓人頭疼呢。
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也許溫柔賢良,也許哀怨不休,但那些愛使小性子的野蠻女友,你看見了嗎?
感悟詩經篇6
如果思念有顏色的話,那么一定是青色的。
《荀子·勸學》中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彼q如思念,來自于親情、友情、愛情,卻又遠勝于它們,不為它們所束縛。親情、友情、愛情會因時間、距離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慢慢淡忘,而唯有思念可以跨越千山萬水,橫亙千年、萬年,歷久彌新。
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讓思念的顏色綻放的美輪美奐,它猶如一株清純的帶著露珠的茉莉花,在這淳樸而清麗的花香中悄然盛開。青青的是你的衣領啊,悠悠的是我的心境。閉上眼睛,那一抹青色就在腦海中冉冉升起,彌漫開來。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鼻嗲嗟氖悄愕呐鍘О?, 悠悠的是我的情懷。隨著這片青色越來越濃,心中的思念也越來越濃烈。
睹物思人也好,愛屋及烏也罷,只要是與它相關的東西,都會這這份思念之中,幻化成如夢如幻的青色。不為別的,只因我思念的人啊,他身著青衫。
于是,青色的思念,在幽幽的等待中慢慢地浸入身體,滲透入靈魂深處,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信,難道是要與我斷了音信嗎?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思念,就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情,我因受阻,無法前去與你相會,你怎么就不能主動一些呢?這還需要我用語言來告訴你嗎?難道你不像我現在思念著你這樣想念著我嗎?
自古以來,女子就是悠悠深閨中的寂寞之人,從《牡丹亭》到《西廂記》,從《桃花扇》到《長生殿》,哪個女子不是在悠悠等待,款款思念中度過一生的?這里的主人公也不例外。
思念心中的人兒啊,卻久久不能相見,唯有登高遠眺,希望能遠遠地看上心中人兒一眼,哪怕是能夠看到心中的那抹青色,不也是一種慰藉嗎?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薄拔摇钡巧搅诉@高高的城樓,來來回回地踱著步子,期待著與你相見。 一天見不著你的面呵, 感覺好像已有三月的時間那么長啊。
我望啊,望啊,望眼欲穿,可是我思念的人兒,你在哪里?我望啊,望啊,望眼欲穿,可是我期待的那抹青色,何時才能出現?
大清第一才子納蘭容若曾言“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睂δ阋煌樯畹那榈降子卸嗌钅兀拖衲窍﹃栍痴赵谏畈灰姷椎纳嚼?,就像深秋里那連綿不斷的雨,怎么能測量,怎么能道出呢?
所以,唯有在內心深處款款思念著你,思念著那抹與你有關的青色罷了。讓這份思念,這抹青色,跨越萬水千山,跨越天長地久,來到身邊,陪伴著你,陪伴著我,慰藉著深深閨閣中寂寞的你我罷了。而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終在你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那抹青色終將在你我心中慢慢地幻化成思念的顏色。
感悟詩經篇7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p>
豌豆我采了又采,即使采完了,又會長出來的,要不是因為獫猶的緣故,我不會長期鎮守在邊境地區,而是回到故鄉。這是《采薇》第一章大概的解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歷史永久,搜集了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詩歌。《詩經》大概有300多首,都是由孔子和君吉甫從民間和皇室上收集并編制而成的。之所以稱為《詩經》是因為漢武帝把詩、書、禮、易、春秋化為五經的緣故,就是大家所說的四書五經中的五經。
《詩經》的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風,風在詩經里面包括了15個地方,也就是15國風。比如說我們所熟悉的《兼葭》,就是秦風類型;第二部分是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小雅比較容易懂,而《采薇》就是《小雅鹿鳴之什》里面的,那么大雅呢?晦澀難懂,需要有很高的文言基礎的人才能領悟;第三部分是頌,頌主要用來贊美國家的或是舉行祭祀儀式上用的。
《采薇》是一首鎮守邊疆的士兵返鄉的詩。講述的是一個士兵以采豌豆為開頭來抒發相思之情。這首詩經專家考證創作于西周時期,不過,可惜作者不詳,因為先秦時期的作家一般都是不留名的。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笔橇昙壵Z文書中《采薇》的節選,被譽為詩經中寫的最有名的詩句之一。寫出了出征和回鄉中的景物和情懷。被很多古人引用,是一段以樂景寫哀情,又以哀景寫樂情的典范。對比了出征前的楊柳依依和現在的大雪紛飛,來說明自己離家之久,思念之深。
經常讀詩帶給我很多不同的感受,大概思念家鄉和懷念親人是我們中國人永不褪色的記憶吧!
感悟詩經篇8
相比于唐詩宋詞奢華雕砌的韻律和儀仗,詩經里的句子給人更多的是未經雕琢的真實感與沖擊感。就好像唐詩是精雕細琢的窗欞檐角,滿是技巧,儀態萬千;而詩經則是一方古樸的石階,蒼涼的站在那里上千年。從刀耕火種,坎坎伐檀的時代里走來,滄海桑田,時間的屠刀亦無法磨滅的是屬于詩經的最古老的魅力。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背踝x詩經,便是從這首《蒹葭》開始的。主人公輾轉難寐,夙夜思念追求著自己心愛的姑娘,此刻,那一方溯洄曲折的河水也好似一座可以通往意中人的石橋,什么也不能阻擋主人公的腳步了。此情此意,純樸真摯,令人不得不為之動容,也讓我們從平庸瑣屑的世俗之中思考著現如今我們缺少的那份純樸的情感,這便是詩經所帶給我的最初的悸動。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計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詩之風,或潑辣,或諷刺,或含蓄,或蘊藉,純樸真摯,生趣盎然;詩之雅,或幽怨,或鏗鏘,或清雅,或柔潤,言盡意遠,激蕩心靈;詩之頌,或肅穆,或雄健,或虔誠,或謙恭,回旋跌宕,意蘊無窮。
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源頭之一,《詩經》如同黃河一般,在這片華夏大地上流轉延伸了上千年,不僅澆灌培育了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也浸潤著數千年來不同階層之人的心田,在文學史和文化史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源于歌謠,卻又不止于歌謠,因此,《詩經》被認為是中國古典文學之巔。
而今,在這個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都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在步履匆匆中遺失了原本屬于我們最初的那份純凈。言情小說、修仙小說各種網絡文學泛濫,試問,讀之又有何價值?在金錢至上的物質社會里,還有多少人如詩經里的男女般勇敢追求自己的真愛?是啊,如今我們沒有了沉重的徭役和賦役,沒有了統治階級的剝削與壓迫,我們甚至可以跨域空間和時間,不必如《蒹葭》里的男主人公般跨越山河險阻苦苦追尋,也不必像《卷耳》里的女主人公般隔卻萬水千山對遠征的丈夫思念成河,我們都不用了...可是,燈紅酒綠、車水馬龍里,你是否還記得自己最初的信仰,它是否還被你所虔誠地信奉著?抑或是,它已經在觥籌交錯間,隨著碰撞的酒杯聲一起遺落和破碎?
你,還在嗎?
讀《詩經》,使人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獲得寧靜,讓人感受著來自華夏古老大地上的無窮魅力,“最美不過詩經”,而那些泛濫的“文學”,亦不過爾爾。惟愿我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源遠流長,故仿詩經一首,聊以記之。
《凱風》——凱風自南,吹吾棘心。瓊瑰睍睆,古韻長慉。吾自黽勉,待君棲遲。
感悟詩經篇9
須知今古事,棋秤勝負,翻覆如斯。嘆紛紛蠻觸,回首成非。剩得幾行青史,斜陽下,斷碣殘碑。年華共,混同江水,流去幾時回?!}記
指尖輕觸,感受那埋藏在歷史長河中的曼珠沙華,回眸處淺吟,傾聽那悠揚冗長的聲聲呼喚,透過千年的塵煙,品茗那梧桐花一般的淡淡清香,屏氣凝神,撫動文化的根源——《詩經》。
愛,足以讓塵世的暖透過黃土的涼傳遞出一縷清風,一米陽光,一剪月色。《詩經》中堅貞不移的愛情,凝固了守望愛情永恒的姿態——等待。它不是一段若只如初見的開始,也不是一個秋風悲畫扇的結局。它可以忽視時間空間的界限,只為了不辜負而僅有一次的人生。
“死生挈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生一死,一起一滅,看過凡塵榮辱,知曉世情風霜?!对娊洝酚米詈唵蔚恼Z言成就了最偉大的愛情?!拔夷芟氲阶罾寺氖戮褪呛湍阋黄鹇兝稀?。夕陽西下時,可以牽著你愛的人的手一起訴說著地老天荒,是那樣安心,那樣愜意。反觀現代社會,“閃婚、離婚”都好似家常便飯一般,人們在快節奏、高速度的生活環境下,早已迷失和麻木了自己那顆曾經單純無邪的心,他們的世界里除了物質就是欲望。扭曲的愛情觀、價值觀讓中國這個處于轉型期的社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用金錢衡量愛情和友情,這樣的結局會幸福嗎?面對央視的“你幸福嗎”這個提問,國人大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可細細想來,終究是幸福拋棄了我們,還是我們離棄了幸福呢?
三千年的那方土地是那樣圣潔,不摻雜一絲雜質,讓人不忍心去打擾?!对娊洝酚盟畋举|,最樸素的文字傳遞著塵世間的真善美,讓三千年后的我們沉醉在一份至善至美的回憶里。那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的釋然;那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感傷;那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睿智;那是歌關雎,唱蒹葭,出東門,上壟丘的恬靜豁達,令人神往。
《詩經》可以像佛一般,讓它的悅己者放下罪惡,懂得慈悲,讓冷酷的心隨之柔軟;《詩經》仿佛一面魔法的鏡子,我們在《詩經》里看到的不是容顏,而是我們內心的獨白;《詩經》仿佛一本情感字典,我們每個閱讀它的人都可以在它身上查找自己所要的章節和語句;《詩經》又是一株有佛性的蓮,讓我們記住每一朵花的芳容,每一枚葉子的故事,每一滴水的涵容,感受著每一份感動,每一絲細膩,每一種柔情。
三千年的輪回,在回首的剎那,都只不過是此岸到彼岸的距離,春天到秋天的流轉,月圓到月缺的變幻。《詩經》在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飄蕩,扣開了現代人的心門,帶我們走進最深的江湖,最美的紅塵,讓我們可以披風驚月,認領天下,讓靈魂在那一刻升華,然后綻放……只為看見,那落幕處,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驚艷。
云水生涯,不是夢;瀲滟人生,不成空。都說佛祖是慈悲的,他總是以拈花的姿態,微笑地看著世人。在無法拯救的時候,佛亦會冷眼相待,看著悲也漠漠,喜也漠漠的紅塵。用心去感受《詩經》,你會收獲一種別樣的風情,看著那被現代國人一點點遺失的純真和樸實,請平靜地拾起那片片落英,在《詩經》的陪伴下釀一壇美酒,讓年華做一場徹底的宿醉。
落幕處,暗香浮動月黃昏。
感悟詩經篇10
“個體婚制在歷史上決不是作為男女之間的和好而出現的,更不是作為這種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現的。恰好相反。它是作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為整個史前時代所未有的兩性沖突的宣告而出現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段話對我們理解詩經中的棄婦詩是很有幫助的。
《衛風·氓》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最好的一首棄婦詩。它可能是春秋初期衛國的一首民歌。詩歌通過一個婦女的哭訴,生動地敘述了這個婦女從戀愛、結婚直到被遺棄的完整過程,抒發了她的悲憤與怨恨,客觀上揭露了當時的階級壓迫,因為“最初的階級壓迫是同男性對女性的壓迫同時發生的”。
《氓》全詩共分六章。第一章寫的是女主人公答應了氓的求婚。詩歌一開頭就說明了氓是一個“抱布貿絲”的小商人,到女主人公這里來“貿絲”只是作為一個因頭,目的是“來即我謀”。為了達到目的,他裝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來向少女求婚。由于這位女主人公沒有能夠看破氓的虛情假意,一口答應了氓。于是,她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禮數也不管了,勇敢地許下了“秋以為期”的諾言,錯誤地把自己的愛情投在了一個騙子身上。從這里不難看出,詩中的女主人公是一個純樸、熱情而又很幼稚的少女,氓呢?是一個“滑頭滑腦”的家伙。
“乘彼峗垣,以望復關”,這位少女自從訂婚以后,就以灼烈的感情熱戀著她的氓,對氓是一片癡情:“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彼龑φ疾返慕Y果毫不懷疑,希望氓趕快來取嫁妝,以完婚事。第二章時寫女主人公熱切地盼望婚嫁的情形,進一步刻畫了她純樸熱情的性格;另一方面也為以后的婚姻悲劇,為女主人公性格的發展變化埋下了伏筆。
第三章在全詩是一個感情上的轉折,由對愛情的憧憬轉入對自陷情網的追悔。“桑之落矣,其葉沃若”,詩人用桑葉的鮮嫩來比喻女子的年輕美麗,“于嗟鳩兮,無食桑椹”,既“比”又“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假如一個女子貪戀情愛,那么也會像斑鳩那樣遭到不幸。結尾三句:“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是女主人公從自己被遺棄的遭遇中總結出來的血淚教訓,她下定決心不再留戀過去,并告誡千萬個姐妹,以免再蹈自己的覆轍。這里,詩人為我們展現了這位女子的深深后悔之情,同時也寫出了這位女子性格中極為可愛的堅強的一面。
接著,詩歌第四章就是抒發了女主人公對負心男子的怨恨。詩人用同樣的“比”的手法,用“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來說明女子的容貌已經衰減了,揭示出她被氓拋棄的直接原因?!白晕医M爾,三歲食貧”,道出了這位女子從結婚后一直是過著貧苦的生活,正是這樣的生活使得她美麗的容貌很快的憔悴了。而這位氓在騙得了愛情和嫁妝之后,逐漸暴露出了他那冷酷的“二三其德”本性,女子成了過河的橋梁被無情地拋棄了,女主人公的追求也都像肥皂泡一樣地破滅了。這里,詩歌通過這位女子的控訴有力地揭露了氓負心背德的卑劣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