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讀后感200字
寫讀后感時,引用原文中的一些語句或段落可以更好地支撐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好的《童年》的讀后感200字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
今天老爸逼我看書時,我就選了一本老師說的必讀書——童年。但是我們有想到,我會因此得到收獲。原來高爾基的童年這么的艱苦。
想一想我們和他的差別,他在11歲時就已經進入那個無情的舊社會中獨立生活,而我們如今已經12歲了,卻還依靠父母。還在過著嬰兒般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以我們應該學會適應生活,學會不再依賴父母,不再任性。只有這樣,才會為將來進入社會作鋪墊。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2
三歲的純潔的未經任何罪惡污染的小男孩阿列克謝,天使一樣的阿列克謝,似乎犯了什么不可饒恕的罪過而觸犯了上帝,使上帝一怒之下無情地將他扔進了這骯臟的臭水里,讓他在充斥著荒誕與野蠻的境況下生長,頗有些自生自滅的味道。于是,三歲的小男孩阿列克謝便蹣跚著開始了在黑暗生活中的尋找。能夠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自生自滅的阿列克謝身邊出現了一位慈祥的守護神,多年生活在這樣黑暗的角落里,所幸沒有使她的心靈變得一樣黑暗。她所終生敬仰的上帝使她至死都懷有一顆純潔的心靈。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3
剛幾天,我剛讀完高爾基的《童年》,這部書是自傳體小說。這部小說語言生動,耐人尋味。高爾基出生于俄羅斯一個普通的木匠家庭,《童年》反映小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在父親去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過的歲月。小阿廖沙在這里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嘔的丑事,舅舅們為了家產爭吵斗毆,愚弄弱者,毒打兒童等等。
同時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故事的熏陶,這時他以后的文學生涯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童年》里的這……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4
《童年》是說一個小孩在苦難的環境中快樂成長的勵志故事。
真正對他好的只有外祖母和母親,父親在他3歲時染病身亡,面對粗暴的外祖父和小伙伴的相繼離去或離開,他并沒有向生活低頭。他就是高爾基。
高爾基面對父親離去,母親出走和粗暴的外祖父,高爾基仍然樂觀地面對生活,這是一種很難得的生活態度,值得我們學習。高爾基的第一個朋友小茨岡因吞下釘子而死亡;第二個朋友“好事情”因外祖父不喜歡而搬走;第三個朋友是因為他們高爾基不知道挨了多少次打。
高爾基的童年是痛若的,我們是幸福的,好好珍惜吧!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5
這本書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死后,被母親寄養在遠在尼日尼的諾弗哥羅德城的祖父家。外祖父是個纖夫,對阿廖沙不是特別好,而阿廖沙的外祖母對待阿廖沙的態度與外祖父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外祖父脾氣暴躁只要碰見阿廖沙犯錯便會打他,有一次阿廖沙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慫恿,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里染成了藍色,就被打的體無完膚,并生了一場大病。而外祖母卻在不停地包容阿廖沙犯下的錯,并心平氣和的與阿廖沙講道理,阿廖沙曾經說過他的外祖父與外祖母信奉的簡直是兩個不同的上帝。
就這樣阿廖沙在這個幾乎分裂的家庭里度過了他的童年!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6
《童年》真一部書,寫了主人公阿廖沙從童年至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及其心路歷程,深刻而生動地描繪了俄羅斯19世紀末期社會政治生活的歷史畫卷。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一個平凡的小孩,也可以這么說一個平窮家的小孩到一個著名的寫作家。
讀了這本書,我就覺得高爾基的童年雖然痛苦,但他自己有可能覺得很有意義。我從今以后,一定要珍惜好童年的生活。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7
看完阿廖沙的灰色童年后,我心中感慨頗多。我們的童年無一不是幸福的、歡樂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是在地獄邊緣苦苦掙扎的,在困難地抉擇過后,也只能堅強地忍受,痛苦地掙扎,隱忍地蓄力,為的只是長大后化繭成蝶的那一瞬間。
對比之下,在舒適環境中安逸學習的我們,有什么資格抱怨命運的不公?如果阿廖沙在這種痛苦壓迫之下還能成為一名偉大的作者,那么我們有什么資格不像他學習呢?
阿廖沙三歲那年,一場災難降臨在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喪夫喪子之痛使堅強的阿廖沙母親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在外祖父家住下后,阿廖沙幸福的生活被暴虐的外祖父狠狠打下句號。然而就在這種生活之下,阿廖沙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仁愛,在黑暗中走向了光明的成功之路。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8
我讀了一本書《童年》,這是高爾基故事之一。這本書很感人,講了兒童時代先后死去父母的高爾基,過著痛苦的生活,經歷了種.種磨難。
我要向高爾基學習,學習他那優秀的品質,童年的高爾基邊學習,邊撿破爛賣錢,給家里用。同學們嘲笑他,神父嫌他貧窮,但高爾基好學不倦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大家,他得到了兩件獎品和一張獎狀。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9
讀過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給人一種生活在蘇聯底層勞苦民眾的壓抑感,也讓人知道:人只有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有不屈不撓的毅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文中高爾基以細膩的手法描寫了自己苦難凄慘的童年,以自己親人為鮮明代表折射了社會上各種人群的嘴臉:粗暴的外祖父、祥和的外祖母、善良而又無奈的母親、貪欲的舅舅……
但愛使他堅強、給他希望,讓他把并不幸福的童年展示給大家,并告訴所有讀者: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它可以讓人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也希望在幸福生活環境中珍惜學習機會、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勇往直前,實現自己的理想!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0
《童年》這本書是俄羅斯的著名作家----高爾基的作品。
這本書主要講了高爾基的童年時經歷的一些生活。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高爾基外公打高爾基的情形。
每個人的童年經歷不盡相同,但是會有很多共同的或相似的感受,總之不管當時發生了什么,事后回想總是完美的事占了多數。我也因犯錯而受過懲罰,可靜下心一想,我還是覺得我生活得很幸福!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1
《童年》讓我懂得了些道理。
高爾基從小母親去世,跟著繼父。在惡劣的環境下他受盡了父親的折磨,哥哥姐姐的辱罵,陷進了家產爭奪的困擾中,他的生活被兇惡殘暴嘲笑他的人驅使,唯獨奶奶是他黑暗中的光明,高爾基的奶奶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的奶奶。
《童年》讓我懂得了要珍惜身邊幫助過我們的人!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其實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精彩生活,也許這就是《童年》的意義。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2
《童年河》主要講了一個從崇明島鄉下來到大城市上海生活的孩子——洪雪弟在石庫門里的新家生活的故事。雖然整篇文章描述的都是洪雪弟的一些生活瑣事,但是這篇小說的描述還是很有特點的。比如文章一開始,有一段雪弟初到上海的描述,作者刻意運用了了超多的景物描述。無論是河水,蘆葦還是聲音,都鮮明的體現出了上海與鄉下的比較,很有層次感,并且十分貼近我們的生活,語言用的也娓娓道來,讓人身臨其境,深入的體會作者的情緒。
讀了這本書,我認為我不僅僅讀到這些書中故事的情節,也讓我讀到了這本書的精華與精粹,那就是親人之間的親情,愛的真摯,朋友之間的友情等等那富有的那感情色彩與作者對未來的向往于憧憬!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難忘、最快樂的時光,但高爾基的童年卻與眾不同。高爾基的童年是悲慘的,三歲時父親病死了,母親改嫁了,一直住在外祖父家中,可是外祖父脾氣很暴躁,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高爾基11歲那年離開了家自己去謀生。
想想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精心呵護著我的成長,還有學校老師關心培育著我,我真的好幸福好幸福!高爾基刻苦學習,最終成了著名的文學家。我要加倍努力,一定也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4
這一個月,我讀了《童年》這一本書,里面的內容是我流連忘返。這一本書是高爾基寫的,講述的是他在俄羅斯的童年故事。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寫于一九一三至一九一六年。這一本書中高爾基再現了他童年時代的俄羅斯生活,塑造了一個個形象逼真、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
我們不僅可以了解作家的童年,也可以看到那個時代普通的俄羅斯人民處在怎樣的一種生存狀態以及他們的心理和精神面貌。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5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己的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6
我讀了一本書《童年》,這是高爾基故事之一。這本書很感人,講了兒童時代先后死去父母的高爾基,過著痛苦的生活,經歷了種。種磨難。
我要向高爾基學習,學習他那優秀的品質,童年的高爾基邊學習,邊撿破爛賣錢,給家里用。同學們嘲笑他,神父嫌他貧窮,但高爾基好學不倦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大家,他得到了兩件獎品和一張獎狀。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7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是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憐的高爾基3歲就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
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我們此刻豐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并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8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名著,是高爾基的《童年》。我知道閱讀名著是我們了解歷史了,解現在了解自然,了解社會的一次旅行,是我們與先哲們的一次探討,與大師們的一次心靈溝通,更是我們塑造品格,凈化靈魂的一次精神洗禮。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一部。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轉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島的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童年》里的阿廖沙就成了童年的高爾基,體現了高爾基對童年的向往。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19
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愛他,兩個舅舅更是厭惡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此刻比起來,實在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每一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老師講課。因此我們要珍惜如今美滿的生活。我們要發奮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童年》的讀后感200字篇20
今天,我讀完了《童年》第八章,我從“我越來越喜歡看他們玩耍,我的心已經跟他們在一起玩了,我喜歡他們之間的友愛的氣氛。”這一句話看出了我在那黑暗的狹小天地里對光明的追求對友愛,溫暖,幸福人生的向往,我從“他對我很親熱,請大家吃他心愛的果醬”中的‘心愛’一詞看出了彼得伯伯是一個熱情,心腸好,有福同享,對人們友愛,很好的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