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的感悟200字
讀后感涵蓋了對所讀內容的簡要概述、分析評價、個人觀點以及引申思考等多個方面。好的讀論語的感悟200字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讀論語的感悟200字,供大家參考。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
讀了孔子的《論語》一書,我的心得體會是:學習對一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
孔子所提到的學習,不只限于書本,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做事。因此,孔子在教學中特別強調實踐,把所學的東西反復實踐,真正掌握了,才會體會到喜悅。
讀完了這一文,我知道怎樣學習是最有效的。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2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三年都不改變父親教給我們的行為作風,就可以說是盡了他的孝道了。
我覺得這句話的確沒錯,這不正是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嗎?
人做事就是要講信用,要盡到本能的孝道,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3
首先,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使用的恰當與否,會直接導致文學作品的成敗。
其次,說到塑造人物形象,《論語》雖不是小說和傳記,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然而其記生活小片段,從側面描寫人物的手法,對后世卻影響甚遠。
最后,《論語》限于其采用的文體結構,敘事方面較別的文體稍遜一籌。以上幾處,足可見《論語》敘事的&39;精彩和洗練。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4
《論語》中有許多深奧的古代語言等待著我們自己去探索、解說。
如孔子說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是讓我們不要去害怕別人不了解自己,需要擔憂的是自己不了解他人。
而它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告訴我們,幾個人之中一定有一個人比我做得好。祖先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多的寶貴的知識,我們一定要認真研讀。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5
論語中,孔子的許多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學習,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等。這些都是對我們有用的話。
我們要學習孔子熱愛學習的精神,爭取也當一個謙謙君子。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6
《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
用逝水象征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斗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東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經走了多遠,永不停留,走過秒、分、時、日,又積成日、月、年代。
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
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發,兩手空空。
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每時每刻做些有意義的事。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7
《公冶長》一篇中內容很多,而且涉及不同方面,只能就其中一段說說感受,這里說說“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段。
子路不愧是圣人的弟子,與咱們當代人確實不同。咱們當代人成天價嚷著要”充電“,但決大多數人都是急于獲得所謂“知識”,很少去領會其中的道理。各類培訓、講座的場面就可以窺見一斑,聽著往往是忙于記錄、拍照,很少有人認真聽講,他們記錄、拍攝的內容,恐怕也不會回去認真學習、領會。其實弄明白一個道理,比記錄下千萬條道理更為重要,咱們確實應當學習子路,在忙于領會、踐行舊的道理之前,不必急著去求尋新的道理。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8
《論語》主要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輯而成,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包括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藝術等方面,有許多富有啟發性的至理名言是我國古代名言之一,全書語言精練,意義深刻,有許多言論被人視為至理名言。
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起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改之,這句話的意思是三個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有缺點的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許果有的話就立刻改正。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精華,書中講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們一生去慢慢體會。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9
讀了這本書之后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增加了不少見識。
子日:“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句話告訴我們:“李密自幼好學,勤奮,在地方負有名望,多次下詔要他現任要職。這時他的祖母已96歲了,李密珍惜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的美好日子,不忍心遠離祖母。文章讀來催人淚下,感動了皇上,同意他暫緩征詔,還讓當地官員提供贍養他祖母的生活費用,待他祖母去世,又特準他在家服喪后,再出來做官。”
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孝敬老人。
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是讀書,卻從不認真讀書,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孔子真是一個大學問家,我們應該向他學習,記住他的教悔。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0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一本書,共二十篇。
它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記錄了一條條充滿智慧、發人深省的語錄。《論語》集中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思想內涵:首先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其次是人格的塑造即自我修養;再次是學習;最后是先進的教育理念。《論語》中的思想博大精深,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它用簡潔的語言將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朗朗上口的至理名言吧!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1
五年級這一年,白老師讓我們背誦了《論語》這本世界的瑰寶,里面有許多條,值得我們小學生學的。
在這里我懂得了要尊敬長輩,愛護同學,還有老師,因為這里面孔子寫的特別好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還有,“巧言令色,鮮亦仁。”等。
總之這本論語我一定要堅持背下來,那樣做什么事就不會小雞肚腸、埋怨別人了。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2
論語這本書,是由孔子的弟子所寫,里面寫的是孔子的話。
孔子有非常多弟子,七十二位弟子精通六藝,他們被稱為七十二賢。在古代,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才施教”,以及“仁”。能夠實現恭敬、寬容、信用、勤敏、慈惠,加上克服自己、合乎禮節,這時,恭喜你,你已經成為“仁”了。
我認為孔子對國家有巨大的貢獻,是一位偉大的人。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3
你們知道《論語》嗎?
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子曰:“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子乎?”
這句話告訴我們孔子說:“學了處做人的道理,并在適當的時候,并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4
我們做人的最高境界,它不是像古時那種極端的選擇,而是日常生活里的一種為人方法,它讓我們改變生命狀態,以歡樂的信念去面對世界,去建立與他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是一種生命的態度。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當我們真正愿意去擁有這顆心的時候,仁愛就來到了我們的生命里,我們與世界將會變得美好!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5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論語》學習班。
我讀了《論語》,知道了《論語》是一本我國古代經典的書籍,通過這本書,可以跟古人交流,向古人學習。我喜歡的人物有子路、顏回、南宮——喜歡的句子有“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我的志向是當一名音樂家,因為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論語》中就有許多談論音樂的內容,我學習《論語》之后,收獲很多,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暑假。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6
讀完這個故事,使我深受啟發,使我想起了我親身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我寫完作業,去玩,不料剛出家門,就聽到媽媽喊我:“柯潤,再去看看乘法口訣吧,熟悉熟悉可能有新的認識。”
我極不情愿的去背了。沒想到,第二天老師教乘法加或減,我一看到這個,不由自主想起了乘法口訣,立馬解決了。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7
前幾天,我們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感受很深。
這本書一共寫了三十個小故事,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臥冰求鯉》。王祥讓我大為感動。雖然是繼母,但仍然用自己的生命來感動她,用像生母一樣的愛去愛她。有一首詩寫得好: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8
今天,我的媽媽與我一起讀了《論語》第二篇。
原文是: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意思是:有子說:“要尊敬長輩、孝敬兄長,很少;不冒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而喜歡違法常理的人,根本沒有。君子如果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人、治國的基礎自然就建立起來了。尊敬長輩、孝敬兄長,就是仁義、仁德的根本呀!”
我要做到:尊敬長輩、孝敬兄長。不冒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專注自己的本職工作。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19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螃蟹,有人愛鱸魚,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則,還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讀論語的感悟200字篇20
孔子的學習觀,我十分欣賞。他提倡學習不僅限于書本,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和做事,強調在實踐中學習。
這與當今社會對孩子們的要求是很一致的。
如今的孩子,不僅要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注重能力和人際交往的培養。
而這些,孔子在許多許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經典格言告訴了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