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
在寫讀后感時,需要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的內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并把重點寫出來。怎樣寫《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這里提供《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分享,供大家參考。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
自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就被它字里行間所充滿的人類最美好的語言——愛,所深深地吸引,所感動,所震撼。
《愛的教育》一書,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恩里科,一個學期十個月的日記。書中描寫了一群活潑可愛,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的少年。他們中有貧困的,有殘疾的,有富裕的,有幸福的,但他們身上都有一種對祖國深深地愛,對親友真摯的情。
一個個小小的故事,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愛,富人和窮人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讀書之余,讓我被里面的內容所震撼。
我認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善待別人也就是善待自己,給別人快樂也就是給自己快樂。今后,我要學會關愛他人,幫助他人,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2
前幾天,我從圖書館借來一本由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亞米契斯撰寫的《愛的教育》。我剛到家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
這本書的主人公名叫安利柯,他是一位四年級的學生。這本書是他在那一年十月到第二年7月期間的日記。記錄了1881~1882年意大利小學生的校園生活。書中描述了可敬的老師,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和堅強不息的克洛西等人物。
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俠義的卡隆,明白了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我看到了安利柯的同學克洛西的爸爸對他在監獄時的管教充滿了感激和尊敬。當然,還有每月故事里那愛國的少年,那舍己為人的兩年級學生可萊諦。這些可親可敬的人物形象給我帶來很深刻的印象。
同學們,請看一看《愛的教育》這本書吧,相信你會有很多啟發的!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3
在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小學生的日記,其中還有他的家人給他的信。所有內容都告訴我們,要心中充滿愛,做一個有禮貌、懂禮儀、講文明、懂得感恩的人。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心懷感激,報以微笑,當他也遇到困難時,真誠地去幫助他。
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感謝父母,是他們養育了我們,為我們遮擋一切風雨,保護著稚嫩的我們,是我們健康成長。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我們有一點點不舒服,他們都會關心地問,深怕我們有任何閃失。父母,使我們第一個要感謝的.人。
我們還應該感謝老師。老師每天為我們辛勤的教書,講解知識,卻無怨無悔;老師每天在一方講臺上,默默耕耘,卻不求回報。老師為了我們,耗盡心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如果沒有老師,就沒有我們滿分的成績;如果沒有老師,我們就不會懂得這么多知識。老師那么平凡,卻又那么偉大。我們也要感謝老師。
……
身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去感謝的人,感恩別人并不難,別人勞累時,給他一張椅子;別人傷心時,好心地安慰他;別人摔倒時,主動去扶起……我們要知恩圖報,而不是忘恩負義,心中充滿愛,懂得感恩,世界就會更美好!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4
__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說它和我差不多年紀,今天我捧在手里細細品味的時候,被書中無數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
這是一部小書,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學在中華的譯介。《愛的教育》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即《愛的教育》和《續愛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據日譯本翻譯,后者是__的朋友所著,也是據三浦關造的譯本來的,對前者是一個合適的補充。
夏先生說:“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后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
在看《愛的教育》時,每每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跡感動,《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著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5
上周末,我從書店里買了本《愛的教育》圖書,用了一個星期時間將書閱讀完,真是越看越有滋味,越看越受教育。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上小學四年級的成長日記,記錄了安利柯這一年來的所見所聞。
書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二年級的洛貝諦勇敢地將摔倒的小孩救起,自己卻被車子軋傷了;有鄉下少年西西洛用愛心照顧認錯的“爸爸”,直到老人去世;還有十三歲少年瑪爾可六千英里尋母,堅強的毅力讓他終于找到并救活了母親……
四年級快結束了,因為安利柯的爸爸要到別的地方工作,安利柯心里很難受,依依不舍地離開他所愛的學校、老師和同學,并把他們一一牢記在心底!
讀了這本書,我想:只要我們真心愛別人,別人也一定會真心愛我們,只要每個人都獻出一點點愛,世界就會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6
媽媽給我買了本書,題目是《愛的教育》。我用3天的時間讀完了整本書。
這本書是教育人們怎樣做人的好書,內容是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里面有許多小伙伴,雖然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殘疾,有的學習落后,但安利柯從不計較,與他們玩得很開心,并從快樂中得到了教育。
書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歡,比如仗義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堅強勤奮的斯代第、滑稽的小石匠、雜貨店老板的兒子卡羅非和有著非凡毅力與感人孝心的小鐵匠玻萊克西……寫的都是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教育我們要永遠有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我非常喜歡那篇《新老師》,尤其是新老師說的那段話:“我愛你們,希望你們也喜歡我!我不愿意責備和懲罰你們當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們會讓我感到欣慰,我會因為有你們這些學生而驕傲!”我希望自己也能遇上像書中那樣有愛心的老師。
讀完這本書后,我感覺自己沉浸在愛的海洋中。愛是黑暗中的一束陽光,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驚人的收獲。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7
在國慶節的假日里,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學生寫日子的形式組成的,把父親的愛,母親的愛,老師的愛,還有同學的愛匯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讓人感動的愛的人生畫卷,帶給了我們愛與美的享受。這本書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也沒有騙人的宗教式宣傳,也沒有豪言狀語或標語口號。它是通過現實中愛的故事,讓人感受到要相互友愛,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幫助他,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挽救他人。
其中有個故事我恨喜歡,就是掃煙囪的孩子,講的&39;是一個女子學校放學后,女生們在路上高高興興的走著,突然看見路邊上有個掃煙囪的孩子在墻邊哭泣,原來他辛辛苦苦掃煙囪掙得錢全部從他的褲子口袋的一個破洞里掉了,如果他回去交不出錢,他師父會狠狠的打他,大家很同情他,就給他湊了一點錢。
在所有的人當中,我最喜歡的是卡隆,因為他很高大,很善良,自己的東西隨時都能借給別人,還特別愛幫助別人。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愛等于空氣,無處不在,有愛的人,才會有幸福,因此,我們都是幸福的人,如果你沒有了愛,你的幸福將會找不到的。
這本書真好看!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8
鄧老師給我們推薦一本書--《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把整本書讀完的。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感動著我。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仁慈的花朵"一篇:一個掃煙囪的男孩丟了辛苦賺來的工錢,放學的女孩子們你一銅板我半塊銀幣的用自己的零用錢幫他度過難關,那些沒帶錢的也將手中的鮮花插滿了他的衣裳……
我覺得書中的男孩子是不幸的,因為他窮得不能上學;而他又是幸運的,他碰到了一群好心人。我想,他心中一定感受到了一絲陽光,而這些陽光是那些女孩子獻給的。這些女孩子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雖然現在科學那么發達,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住在邊遠窮困山區和飽受戰爭之苦的孩子,別說上學,就是生活都很困難。
每當我走在路上,總會看到一些乞討的老人、孩子和殘疾人,我會把自己的零用錢掏出來送給他們;每當我看到伊拉克戰爭中那些缺醫少藥、餓得皮包骨的小孩,我真想大聲說"不要再打仗了"!我真希望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我想,如果我們大家都有一顆仁慈的心,心中都裝著愛,那該多好啊!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9
我讀了《愛的教育》里的一文,感受很深。其中有一篇是這樣的:作者來了一位叫裴寶尼老師,沒有親人,所以,他對學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一次,一位同學跟老師惡作劇,老師居然不罵他,反而,跟他講道理。我覺得吧!這位老師,真好!
說到文章里面的老師,可真是可憐!你們看看,如果我們沒有爸爸媽媽,也沒有爺爺奶奶,在生氣時,在傷心時,沒有陪伴,也沒有了安慰,那得多傷心,多么孤獨啊!他把自己的.學生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的確呀!當我們沒把作業做完,老師會發脾氣,但是,老師也是為我好啊!重做幾遍,寫檢查,其實寫檢查是老師想我們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好好反思一下!再做一遍,就可以記在腦海中啦!
在這里,我體會到了,人們常說:“老師像一支蠟燭,燃燒著自己!”其實,我要有這樣的經歷,呵呵,她是我和老師發生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們班測完驗,老師看過每一位同學的作文,都不是很滿意。然后再用自己吃飯的時候,給每位同學講解該怎么才能寫好。差點兒到睡午覺時老師都還沒有吃飯,還在改我們的試卷,一句一句,老師看得可認真了,連眼睛也不眨一下。
呵呵!老師真是正在燃燒自己,照亮我們。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0
幸福是一個小小滿足的連串,它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只是我們從沒感覺到它是如此近距離,觸手可及。
讀了這本書,我體會到了書中故事情節中的幸福,也讓我學會怎樣體會自己身邊的幸福。以及書中的主人公相比,我是有多么幸福。
這種幸福和愛就像書中介紹的一篇故事中,作者在與一位小朋友談話中了解到:小朋友的媽媽是個急性子的人,一次接電話時把腳扭到了,小拇指中了好長一段時間。所以,小朋友就給二老約定:小朋友給二老打電話時,先讓電話響兩聲,掛掉,給二老準備的時間,然后在打。就是這細微之處,中間就已經洋溢著愛,不是嗎?
而我從沒有注意到父母的細微之處;而我從來都是被父母呵護著、注意這、操勞著;而我卻從來都沒有呵護過父母、注意過父母、操勞著父母。
而這本書里面還有好多好多另你感動、落淚的句子、段落、故事……
和主人公相比,人家雖然窮,但窮的有志氣;人家雖然窮,但直到父母為自己付出有多少;人家雖然窮,但能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知道自己要好好學習來回報父母……
這,就是一本好書的感染力,就是一個省略號,都能激發你無盡的想象。
熱愛書吧!它會把你帶到另一個世界!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1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中《學習》這篇文章,雖然文章只是寫了一封爸爸留給孩子的信,但信中蘊含著許多知識,包含著深奧的道理。
文章主要寫了:恩里科不想上學,可是對于人來說學習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聾啞人和失明的孩子也在刻苦的學習,世界各地的孩子都在學習。孩子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越過江河湖海,走過平原、走過峽谷、山丘,穿過渠,過雪地;他們帶著書本,穿著各種不同的服裝,趕往學校。
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不學習就不可能成大事。學習就是積累知識、懂得道理。現在這個文明的.世界,不相信眼淚,只相信你的文化,但是想要有文化,就必須要學習。
就是聾啞人也要學習,甚至獄中囚犯都在認真讀書、寫字,就是殘疾人也要刻苦的學習。世界上的萬物都是人類努力學習的結果,如果人們不再學習,世界又返回野蠻中去。
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一個人不學習就沒法體驗快樂的生活,就會被別人歧視,你能夠上學你該為自己慶幸。能夠上學就該為世界出力。
有時學習就像一個士兵,你好好學,就能成為一個大將軍,不學習就只能成為一個懦弱的士兵。人類文明必將勝利,恩里科,不要做一個懦弱的士兵!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2
今天我終于看完了這本書,書的名字叫《愛的教育》全書一共100篇,它是采用日記體的形式來介紹書中的小故事。這本書十分好看讓我來給你們講一講這本書中的小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小故事是《萬里尋母記》。這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一個叫馬爾可的母親為了讓家里過的好一點,就到了外地去打工,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母親和他們失去了聯系,只有十三歲的馬爾可卻決定去美洲去找母親。馬爾可漂洋過海歷盡千辛萬苦,可是母親好像和他捉迷藏一樣總是見不到。可是親情在馬爾可的心中實在太重要了,他不放棄最后找到了母親。在找母親的途中他得到了許多好心人的幫助。這說明愛是無處不在的,愛的力量是最強大的。
《愛的教育》這本書真是太長太長了,讀完里面的小故事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我希望自己也能做一而個有愛的人。希望有機會大家也來讀一讀這本書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3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處不在:父母親對我們的愛,親朋好友對我的愛……其中,老師對我們的愛是最神圣、最偉大的。
《愛的教育》是一本全世界聞名的教育書,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描寫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情、朋友之情,不但展示了人性的善良與純潔,也教育我們愛祖國愛社會,稱得上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外國文學書。作者寫的都是平常的事,卻令人很感動,十分容易理解接受。
我喜歡這本書,我感恩這本書,從書中我收獲到了許多,領悟到許多,尤其感慨老師的不容易。因為老師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們;老師用美好的心靈去拯救、培養孩子們,讓孩子們的心靈得到灌溉,得到滋潤。我覺得老師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所以我也要向老師學習,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發奮圖強,為以后能當上心目中的老師作努力。
我們要永遠尊敬“老師”這兩個字,尤其要尊敬那些如春蠶般無私奉獻的老師們。因為“老師”是除了父母親外,人與人之間最崇高、最親切的稱呼了。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4
最近一周,我有幸讀了阿米奇斯的《愛的教育》本書,心里感觸很深。《愛的教育》講述情感教育,用愛教育孩子。書以小學生安利科的身份,利用日記詳細記錄了安利科成長的故事,詳細記錄了他一年來在學校、家人、社會上看到的東西,
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愛,有著暖人心的力量。讀完這本精彩的《愛的教育》,其中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兄弟之間的關懷、子女和父母之間的偉大愛情、師生之間的愛情。天真無邪的心,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品格,知道錯誤就改正的行為習慣,一切都影響到我的心,激發我的想法。這本書的作者認為素質教育是愛情的教育,愛情是人的根本,是學習愛情才能學習其他品質的基礎。書中的所有故事,包括每月的彩畫,都充滿了愛。一個連愛情都不知道的人如何才能立足社會,如何理解素質教育?讀完這本書,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什么是愛。愛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只有懂得愛,才能成為完美的人!你可以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5
這個暑假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利用講故事的方法寫出了很多愛的表現形式。
在這本書里讓我最難忘的就是:撒丁島的少年鼓手。故事主要講了一位少年鼓手在意大利小分隊即將被奧地利全殲的危難時刻,接受了上尉給他的艱巨任務。當他剛跑出小屋前去求援的時候就被敵軍發現了,敵人加強火力往少年身上打,可少年卻越跑越快,在他快要把奧地利軍隊甩掉的時候不小心中彈了。但是他忍著巨痛一直跑到了開闊地帶,把上尉給他的紙條交給了參謀部的一名上尉。結果援軍及時趕到了,他們聯手將奧地利軍隊給打退了。
這個故事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小鼓手的勇敢和愛國精神。我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遇到難題不退縮,有同學犯錯誤的時候勇于提出;自己犯錯誤的時候要勇于承認。同時,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積極參與迎世博活動,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我會更加愛護紅領巾。
總之,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內容,以及它所表現出的那種精神。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6
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一齊輪著讀完了《愛的教育》。書里面有生了病,還想著學生的教師,有父母和孩子的愛,有小朋友的友誼,有尊重理解,有關心幫忙,更有勇敢的愛國小英雄。讀著,聽著,我有時激動,有時悲痛,有時溫暖。
我想起了自我的教師,爸爸媽媽,他們也是這樣地關心愛護著我們,可我沒有書里的小朋友懂事,我以后必須要聽他們的話,珍惜這些愛。讀了這本書,我還懂得了真誠、尊重、理解和互相幫忙,我想二年級的我必須會和小伙伴們處得更好。為了祖國失去了生命的小英雄,讓我為他流下了眼淚。那位為了祖國失去一條腿的少年鼓手也讓我十分感動。他們讓我想起了剛剛結束的奧運會上為祖國奪得一塊塊金牌的大哥哥姐姐們,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英雄。
而我,一個快上二年級的小學生,認真學習,長大才能像他們一樣為國爭光,是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7
在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小學生的日記,其中還有他的家人給他的信。所有內容都告訴我們,要心中充滿愛,做一個有禮貌、懂禮儀、講文明、懂得感恩的人。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心懷感激,報以微笑,當他也遇到困難時,真誠地去幫助他。
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感謝父母,是他們養育了我們,為我們遮擋一切風雨,保護著稚嫩的我們,是我們健康成長。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我們有一點點不舒服,他們都會關心地問,深怕我們有任何閃失。父母,使我們第一個要感謝的人。
我們還應該感謝老師。老師每天為我們辛勤的教書,講解知識,卻無怨無悔;老師每天在一方講臺上,默默耕耘,卻不求回報。老師為了我們,耗盡心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如果沒有老師,就沒有我們滿分的成績;如果沒有老師,我們就不會懂得這么多知識。老師那么平凡,卻又那么偉大。我們也要感謝老師。
身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去感謝的人,感恩別人并不難,別人勞累時,給他一張椅子;別人傷心時,好心地安慰他;別人摔倒時,主動去扶起……我們要知恩圖報,而不是忘恩負義,心中充滿愛,懂得感恩,世界就會更美好!
《愛的教育》讀后感400字篇18
我現在總是感到媽媽對我的愛少了,我對媽媽的愛戴也少了。但自從讀了《愛的教育》后,我發現媽媽原來在暗暗的疼愛我。
讀了《愛的教育》中的《千里尋母》,我深有感觸。它寫的是一位母親為了全家的幸福,為了讓她的兒子能上學,這位母親去了離家很遠的芝加哥當保姆。她兒子喬治由于想讓母親回到身邊,便開始尋找母親。歷經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了母親。但由于干活太累,被送進醫院。好心的女主人一直陪在喬治母親的身邊,直至喬治來到母親的身邊。當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子后,萬分激動,垂危的生命又重新有了動力。
讀到這兒我非常感動。這位母親為了家人的幸福,到別的地方當保姆;為了多拿報酬生了重病也不說一聲,直到暈過去。而我母親呢?也為了工作而擔憂,所以不愛別人打擾她的工作。可我卻一直煩她,因此剛想出的辦法被我一攪和就忘了,因此工作、稿子常常比別人晚那么一、兩拍才交,也常常被老板批評。我真是太對不起媽媽了。
“曹聰,該吃飯了”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淚便流了下來。
通過讀《愛的教育》我總算讀懂了媽媽對我的那份暗暗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