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
寫讀后感可以鍛煉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促進思維發展。怎樣寫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這里提供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分享,供大家參考。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1
愛究竟是什么?
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
《愛的教育》是一部極富感染力的兒童小說,它通過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寫的日記,抒發了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本書講述了無數個發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訴我們的小讀者: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動情,字里行間洋溢著兒童的純真與情趣。
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而這種愛,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所感動。
愛是甘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2
聽說《愛的教育》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尤其是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看看,于是也曾經借來看過,但總是看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覺得那是學生應看的書。上一星期,兒子的學校組織了一項“親子共讀”活動,倡議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與讀書習慣,兒子回家給我布置作業,讓我和他一起讀《愛的教育》這本書,于是我又從圖書館里借來了這本書,開始認真地閱讀這本名著。
“十月”讀后感在這一章里,令我感動的有好幾個人物。先說先生配巴尼吧,他一定是一個讓學生愛戴、喜歡的先生。在開學初,他已經接了一個新的班級,坐在一個新的教室里,但他往屆教過的學生卻還主動地和他隔窗問好,有的走進教室和他匆忙握手,可見,他教過的學生是多么地懂禮貌,多么地愛他,從這個小小的舉動中,我看出了他與學生之間的和諧、融洽,這不正是我們每一個教師所追求的境界嗎?可我們能做到的又有幾何呢?還有他對待學生的態度,嚴厲而又不失和藹。對待臉上生紅粒的學生,他像父母一樣檢查孩子的健康,對待犯錯的孩子,他卻只是一句話“下次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并沒有大聲訓斥學生。是學生太聽話懂事,還是老師的威嚴震懾了學生們,學生們竟然那么尊敬老師,聽老師的話。
還有那個賣菜的孩子科羅西,爸爸七年了一直在美洲工作,媽媽本來是賣菜的,但因為有病,不能再去賣菜了,家里的家俱都賣盡了,科羅西晚上學習連盞小小的燈也沒有,眼睛也要壞了,但科羅西卻沒有放棄學習,依然在昏暗的空房間的一角,跪在椅子前寫字。啊,可愛的孩子!我不敢想科羅西克服了多少困難,才能堅持學習下去,但我卻一直在想我們現在的孩子們,他們不缺吃不缺穿,周圍還有那么多家人、老師愛著他們,他們難道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我們的孩子得到的愛太多了,這些愛包圍著他們,他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們覺得無需奮斗,無需努力,自己想要的伸手即來,他們缺乏的是奮斗的動力,努力的念頭,沒有動力和念頭,便沒有了行動,于是,在我們的身邊,孩子的學習成了家長、老師的事,他們缺少了主動,積極,學習是為家長學習,為老師學習,這就是我們現在家庭教育的現狀。現在,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而不是物質上的賜予,讓他們知道他擁有的東西并不是來之不易的,只有自己拼搏了,奮斗了,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很欣賞安利柯的父親給安利柯寫的一句話,“勇敢起來,奮起直追吧!你也是這支龐大隊伍中(全世界所有正在學習的人)的一個小戰士!你要把書本作為你的武器,你的班就是一支分隊,整個大地就是戰場,而勝利就是整個人類的文明,我的安利柯啊,千萬別做戰場上的膽小的逃兵!”是的,每個人的學習從小處說,是為了自己,但從長遠來說,不就是為了整個人類的文明、進步嗎?只有我們每個人進步了,才能推動整個世界的進步,可想,我們肩上的責任有多么重大多么深遠。孩子,學習吧,現在你還小,我只想讓你從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用這種樂趣激發你學習的動力,慢慢地,等你長大了,你就會知道學習竟然是如此有用,你絕不會為你現在的努力而感到后悔,到時候你會慶幸,啊,我真幸運,我小的時候學習了,并且學的很好,我現在擁有的這些美好的東西,都是我勤奮努力刻苦學習換來的。所以,你大可不必埋怨現在父母對你管的太嚴,要求的太多,多年往后,你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的。
我真心地希望我的孩子能從這本書中讀到對他終生有用的知識。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3
當我熱血澎湃的讀完這本小說時,不知不覺我已經熱淚盈眶,書中那些勇敢、善良、聰明、堅韌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浮此刻我的腦海中:品性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義感的卡隆;總是得第一的德羅西;獲取了金牌從而改變了自我的命運的波列科西;孝順、勤奮的克萊地;知恩圖報的克羅西;學習刻苦的斯代地。
《愛的教育》的作者亞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人士,曾參加過意大利解放戰爭,退役后擔任軍事刊物的記者,發表了許多特寫、報道及短篇小說,后匯集成《軍營生活》出版。
這本書是小學生安利柯四年級時的日記,其中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各種各樣的感人小故事。經過這些小故事,作者在最平實、樸素的字里行間歌頌了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愛。同時,這部小說還反映了當時意大利中下層人民窮苦的生活,醇厚、樸實、友愛的品德,以及他們善良、勇敢、寬大、無私的博愛精神。
那些平凡、真實的故事,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幾乎無從挑剔的各種偉大的愛—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等等,處處流淌著或溫馨、或濃郁的真情。雖然我沒有擁有過和書中完全一樣的經歷,但想想自我身邊的人,我同樣感受到了類似的感情,這都是我過去從來沒有重視過去的。我還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懷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就必須能夠感受得到。發現愛、感受愛、付出愛、分享愛,讓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沐浴在愛的溫暖中,這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迪。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4
這個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名叫《愛的教育》的書。書的作者是亞米契斯。主人公是安利柯,寫的`是他在學校里每個月發生的事。他有兩個好朋友,一個叫卡隆,一個叫耐利。耐利是個好孩子,他的成績很好。卡隆心地善良,喜歡幫助別人。還有勇敢的羅伯特,他在車輪底下救了一個小孩,自己卻被車輪扎傷了。
他舍身救人的精神值得我學習。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廢。要感恩身邊的父母、老師和同學。多助人為樂。勤奮學習。以后我一定要多看書,開闊視野,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5
前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愛的教育>。書中主要講的是培養我們愛的精神,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讓我們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第一節講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小主人公安利科新學年換了一個新老師,他開始很失望,一點不喜歡這個表情非常冷漠的男老師,直到有一次,有個學生臉上生了紅痘,老師趕緊停止聽寫,來看他的臉,又摸他的額頭,還小聲的詢問。安利科終于發現新老師是一個非常熱愛學生的人,而且把學生當作親人來看待,從此他改變了對新老師的看法。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自己剛上二年級的時候,新來的數學老師非常厲害,又特別的嚴肅,我別提多害怕了,感覺老師的眼神好恐怖啊,仿佛能夠洞穿我心里的一切小秘密。
說恐怖這個詞雖然有點過分,不過我是真害怕呀!每次看她的眼睛就象被針刺一下。后來一次測驗,同學們有了錯題,老師卻特別的有耐心,一個一個的給講解,(就是聲音有點大,呵呵)我忽然感覺老師特別的親切,雖然她現在也經常說我,但是我的許老師告訴過我忠言逆耳利于行這句話后,我越來越喜歡自己的數學老師老師了。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6
愛,讓人感到溫暖;讓人感到親切。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如果你生活在一個有愛的世界,又何嘗不快樂呢?
先前,我對愛的理解單單只是得到幫助,待你好,這就是愛。直到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
這本書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著作的,它記錄了主人公小男孩安利柯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整本書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小男孩安利柯發生在家庭和學校的事情。主人公小男孩安利柯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四年級小學生。他有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并帶著極大的熱情去關注身邊的每一件事,不斷地從生活中汲取心靈和思想的營養品。
內容主要包括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的感人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克洛西,克洛西是一個身世悲慘,胳膊殘廢的少年。克洛西的爸爸去了美國,留下克洛西母子不管不顧,為了生存,克洛西母子只能靠賣野菜為生,可是不久后,克洛西的母親又生病了,一分錢也掙不到。為了生活,連家具都全賣完了,連張寫字臺也沒留下。面對這樣的困難,克洛西不放棄,他是多么堅強啊!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愛:老師一句善意的批評是愛;朋友的一句忠誠的勸誡的愛;父母的一些責備也是愛。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觀察,就一定能無時無刻發現愛的!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7
我媽媽為我買了一本好書——《愛的教育》,于是,我拿起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愛的教育》中描寫了一些平凡生活著卻真實感人的小人物。它以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一百個與孩子有關的故事,歌頌了兒童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努力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培養和塑造兒童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感情。
這本書還附有一本《續愛的教育》,寫了小學生安利柯體弱休學后,到舅父白契的家里跟隨舅父過鄉村生活的故事。舅父是一位退休船長。他把安利柯帶到大自然中去。告訴他要從大自然中學習知識,胸懷要和大海一樣寬闊,和大山、海洋做朋友,要想頑強的拉普蘭特的大麥那樣珍惜生命,迅速成長。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讀了它,我的心情豁然開朗。因為這本書里,有的事曾經在我身邊發生過,我在這里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故事中克萊蒂的寬容大度;卡隆的大膽狹義,都是我們要學習的榜樣。
我尤其喜歡卡隆,因為他保護弱小,不讓他們受霸道的人的傷害。有一次,克洛西被人欺負了,他很生氣,用墨水瓶打那個人。可卻打到了老師。卡隆勇敢地站出來,講了事實的真相,讓老師原諒克洛西,并警告欺負克洛西的那些人。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它處處滲透了愛,讓我們用心看這本關于愛的書吧。
通過學習《愛的教育》,我今后一定要做一個正直、勇敢的人,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個勤奮的人,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掌握更多的本領,將來長大了服務于社會和人民,為百姓造福。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8
有人說,童年像一杯茶,有人嘗到的是甘醇;有人嘗到的是苦澀;有人嘗到的則是開水一般的淡然無味。究竟是怎樣的童年,才促使我走上今天的人生道路?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書香生活。
翻開有些泛黃的書頁,少頃,稀稀疏疏的塵埃飄散在斑斑點點的光暈里,四個唯美的字眼赫然印入瞳孔——《愛的教育》。
小時候,我就已經開始接觸文學,也說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也許是文學的博大精深使我無可救藥的徹底的愛上了閱讀。《愛的教育》不是最優秀的作品,但無可置否的它成為了我心目中的一道無法磨滅的絢爛軌跡。
“它是一本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書。是它讓我明白了友情的可貴,親情的難得;是它讓我懂得了去珍惜,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不要釀造成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無聊悲劇……”這是我在過去幾年中對這本書的總結,現在想想也不過如此。這記敘著四年級學生中所發生的一百個動人的故事是紛壇世界中人性之美的殿堂。
再次翻閱《愛的教育》,亞米契斯那純真細膩的文字語言,也讓我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他敘述的不僅僅是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也是他自己本身的一種輝映。的確,我對于他的了解還不如外國3歲小朋友知道的多,但是在這部書的字里行間里我看到了他的影子。
記得在不久前,有位同事不小心打破了我最珍貴、最心愛的水晶瓶,眼睜睜地看著它“啪”的一聲支離破碎,那一刻心不痛是假的,但是除了感到有點可惜之外我并沒有感到太大的情緒,我輕輕地對那位滿懷著歉意的同事笑了笑,說沒有關系。拾起地上的碎片,我才驀地發現——我學會了寬容。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也許這就是安利柯、洛貝諦、卡隆……教會我的道理。
曾經班上有位孩子,他因肚子不舒服,突然拉肚子,我得知情況后將其帶到辦公室,讓他坐在我的位置上,還給他遞上一杯熱騰騰的水給他喝,還聯系了家長帶他回家觀察。后來發現有同學嘲笑他,我對他進行了安慰,還對其他同學進行批評教育。教師節,這個孩子悄悄地送給我一張賀卡,賀卡上寫到“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老師,您辛苦了!”這也許就是愛——微小的愛。
愛,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愛的教育》它原本就是愛的一種展現,或者說它就是愛。如果問我它在我的人生中起到什么的作用,但非常遺憾是什么都沒有,它起到的不是作用,它帶給我的是——轉折。
窗臺前,一抹晨光透過窗幔輝映在一尊破碎的水晶上,爍爍生輝。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9
今天,我有幸讀到《愛的教育》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有100多個小節,我為了看完它,可沒少花時間,這篇文章主要記敘了作者亞米契斯的日記,不過文章中的主人公是恩科利。這些日記以第一人稱記敘了作者的校內生活,以第二人稱從父母的角度寫出了他的父母對他的教育,以第三人稱記敘了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
主人公的日記連在一起,就成了這部在全世界流行的書,可他當年才是一個9歲的兒童啊!他只用了4年就寫出了這部大作,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從小時候就寫日記的習慣,雖然我們現在這樣做未必能成為一個大作家,但總可以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不辜負父母嘔心瀝血的教育。
這本書雖然是作者的日記,是由許多小事情連接在一起的,但是一點也不顯的是各不相關的,各小節之間都有一定關系。全文就像記敘作者4年來的生活瑣事一樣,把每天的事都寫了出來,每天發生的事都像一根繩上的串聯物,從不分開。
現在,我們已經有13歲了,作者在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這部大作《愛的教育》,而我們呢?到現在還沒有一點成就。這全是因為作者很聰明嗎?不是的,我們和他一樣,是擁有同樣智慧,但學習條件比他還好很多很多,全怪我們沒有作者勤奮、認真,這個因素直接使他平步青云。他的作品現在已是人們很受歡迎的書,這部書被翻譯成一百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在意大利是小孩子必讀的書。
一個豪不起眼的毛孩子也能創造奇跡,這并非神話,是發生在我們身旁的真實的事情,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什么呢?可以看出勤奮比聰明更好。俗話說:“勤能補茁,笨鳥先飛”。現在我們處在的是一個開放性的國家,現在國家正需要人才,我們只要有的才華,就不怕別人的考驗,就像“死豬不怕開水燙”一樣。除非你是一個假人才,是“狗肉包子上不了正席”。才不會被人罷職。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乘上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困難雖多,但我們一定能戰勝它,成為祖國的新接班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參考篇10
寒冷的冬日,靜靜坐在桌旁,翻開這本不知熟讀過多少遍的《愛的教育》,我依然能夠感受到那溫暖平和的氣息在我的身邊蔓延開來,它散發著濃濃的愛意,帶我走進這一個個簡單明朗的故事,感悟身邊的愛,則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美麗的啟迪。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運用日記體的形勢所記錄下的一百篇感動人心的故事。在我看來,所有的故事都那么平凡,其中并沒有任何對愛和感恩平鋪直述的贊揚和扣人心弦的故事,可是我卻被它所吸引,在茫茫書海中一次次追尋它的身影。因為這本書可以帶給人們寒冬中的一絲暖流,讓大家跟著一個心中盛滿愛的孩子,去感悟身邊的愛,所有的讀者都可以擁有一種明亮簡單的心情,去聽這個孩子的故事,聽這個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每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都會把主人翁恩利科的感悟通讀好幾遍,每讀一遍,我都會有很多的體會,恩利科只是一個年幼的孩子,但是他卻可以從一件小事中,甚至一個眼神中,感悟到身邊的愛。即使有時候,恩利科會因為受到生活上的挫折而失去勇氣,但是,他那顆能夠敏銳的洞察愛,發現愛的心,又會燃起他對生活的渴望。恩利科常會因為別人對自己伙伴的一點點幫助而感動至深,常從許許多多平凡的事情中感受到愛,牢記他人的愛,也常常在他人奉獻愛的時候給與他們最誠摯的祝福,但他往往把話都埋藏在自己心里,自己去體會,去感悟。短短的一個學期,看似平淡的每一天,在恩利科的眼睛里,在他的敘述下,充滿的美好,圣潔以及深深淺淺的感悟。有時候我會想,它僅僅是一個小孩子,為什么會具有一份連大人都無法超越的對生命的贊美和熱愛,今天,我反復翻看著這正本書,給了自己一個還算滿意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