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對文本進行更深入的解讀,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寫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
我最喜歡的故事,莫過于《三國演義》了。暑假期間,我再一次閱讀了寧波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
諸葛亮是這本書中我最佩服的一個人,他的智慧無人能及,他胸有成竹的氣質總能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溫酒斬華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許許多多經典的故事都出自《三國演義》。
三國是指曹操,劉備,孫權各自占領自己的地盤,互相征戰對抗,這段歷史中的勇不可擋的大將不計其數,聰慧絕頂的智者更是數不勝數。雖然爸爸說我現在還不能透徹的讀懂這本書,但是仍擋不住我喜歡它。我想,等我長大了讀這本《三國演義》,也許就能真正領悟吧,不管怎么說,喜歡就是喜歡,跟年齡沒有關系。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2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第八回《關公過五關斬六將》,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關羽接到了劉備的書信后,決定去找劉備,在過程中過東嶺關時殺孔秀;過洛陽城時殺韓福、孟坦;過汜水關時殺卞喜;過滎陽時殺太守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共過了五個關卡殺了六個大將。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關羽,我欣賞他的武功,贊賞他的義氣,他身上的許多品質都是令我們學習的,我們應以他為榜樣,學習他身上的好處.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3
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都知道,它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書中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靈帝昏庸無道,后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推舉袁紹為盟主起兵討伐董卓。董卓后被呂布殺死。再經群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占益州、曹操占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占江南。就這樣又過了100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
其有三個有趣的故事。就是諸葛亮的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火燒新野。
火燒赤壁是赫赫有名的。故事大概內容是;曹操在有利的情況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至戰敗。劉備、孫權結盟抗衡,揚水一戰,巧用火攻最終以弱勝強。
我從三國故事里得到的啟示是;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魯莽行事,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4
今天,我成功地讀完了《三國演義》這一篇名著,因為自從買上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后,一直還沒有來得及讀,幸好有了這個很長的暑假,才讓我讀到了這麼好的書。?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魏,蜀,吳三國的興亡,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復雜的統治軍事斗爭。最后被西晉統一。 書中用大篇亮的文字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
這本書告訴我們了一個字,那就是“忠”,說點難聽的,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又有幾個人會在科技比較落后的中國,又有幾個人會去科技發達的英國,美國等國家。所以我要做一個不背信棄義、不為了那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戰友和朋友的人。??
最后,我要說,《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了眼界,還告訴了我許多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舉三得呀!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5
《三國演義》講的是三個英雄好漢滅黃巾從而創立蜀國,又出現三國鼎立而又歸西晉的故事,細致生動的寫出了魏蜀吳之間錯綜復雜的軍事、政治斗爭。而且,以曹操、劉備、張飛、關羽、孫權、諸葛亮等藝術典型的數百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以決然不同的方式寫下了自己獨特的一頁,并由此將三國時代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展現在我們面前。讀完這本書你會有一種奇異的感覺,要想讀第二遍。讀時會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你就生在那個時代,你就在和他們一起殺敵,你就在感受著他們的英雄情懷。不光如此,在你讀第一遍時有一種感受,讀第二遍是由有另一種感受,在讀又有新感受。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
《三國演義》幾百年來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巨作之一,所以我建議大家找來讀一讀。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6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中第四十五回,周瑜火燒赤壁。
卻說這周瑜看出諸葛亮足智多謀,便想置他于死地,于是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便是讓諸葛亮三天內造出十萬只箭,否則便要出罰他。可沒想到的是,諸葛亮巧借東風,向曹操‘借’了十萬只箭,周瑜一看這情形,自然沒話可說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出了正義永遠是勝利者。
這個故事中,我欣賞諸葛亮的足智多謀,討厭周瑜的狡猾奸詐,我們要學習諸葛亮的才智,才是對的。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7
我喜歡很多書。其中,我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
這本小說講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的歷史。當時,社會動蕩不安,其中吳、蜀、魏三國,講的是這三個國家之間發生的事情。
書中有很多人物:諸葛亮、劉備、曹操、張飛、關羽、于禁......
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為他用自己的才能智慧,以少勝多連連擊退曹軍。精彩的故事有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空城計......
我最喜歡火燒新野這一篇。諸葛亮運籌帷幄:趙云把曹軍引入山林中,關平、劉封見敵人來后立刻放火。而關羽見南邊放火后,就把它們糧食給燒了,張飛再把曹操的存糧也給燒了,大敗曹軍。諸葛亮的這一招真是神機妙算。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8
《三國演義》是講中國古代的某一時期中國分為了魏、蜀、吳三國。這三個國家里本來最強的是蜀國,因為蜀國里大將最多。可是之后蜀國里的大將都老了,不能戰斗了,并且他們的皇帝劉備也病死了,把蜀國留給了他的兒子劉禪去管理。可是劉禪管理不好國家,所以就被魏國消滅了。之后劉禪到了魏國,被曹丕養著,并且忘了他的家鄉蜀國。過了幾年,魏國又把東吳給消滅了。這樣三國就成了一個國家。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像劉禪那樣貪圖享樂,不治理國家。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9
讀了三國演義后,我知道三國演義里有很多英雄俠士,做了很多事。有的事讓我悲傷,有的事讓我歡喜……
我覺得劉備長得很丑。雙耳過肩,雙手過膝。而且他還很自私自利,我們老師還常說劉備是長跑加短跑健將呢。我覺得諸葛亮是一個頭腦聰明,四肢部發達的人,諸葛亮還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比如在渡瀘水的時候孟獲要殺人頭祭河神,河水才會退下來,諸葛亮不要殺人,于是就把揉的面里包肉,在外刻上人頭的樣子。
我覺得生活在戰爭時期的人命很苦,我太同情他們了,當然打仗的人更苦。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0
《三國演義》可是人人都知道呀!《三國演義》里有許多人物,如英勇善戰的關羽,張飛。料事如神的諸葛亮,陰險狡詐的周瑜,武力高強的呂布……
里面的人物數不勝數,個個武力高強。就比如說關羽他在眾將面前斬華雄,關羽很重情面的_格讓我很佩服,他一開始投靠了曹操,但是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最后又回到了劉備身邊,孫權雖抓到關羽,但關羽絕不投降,孫權最后下令把關羽給斬了。呂布,一聽這名字你們就知道一個成語:有勇無謀,最后還是被劉備在曹操面前說了幾句話給害了。還是當年程宮說的好一山容不下二虎。
《三國演義》的故事能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取勝要靠的就是大腦!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1
最近,我用了幾天的時間,將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看完了。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寫的。看完之后,我就寫了三國演義讀后感500字,這本書里面的人物特點都各有不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劉備、孔明、關羽、張飛、曹操等人。三國演義讀后感500字中劉備是一個愛民如子的人,他是一個非常有抱負的梟雄,最終成為了蜀國的皇帝。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2
關羽策馬直奔華雄,幾個回合,就把華雄斬落馬下,關羽手提華雄的頭,大步進來,將那顆人頭扔在地上,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那杯酒還冒著熱氣呢!
只見呂布跨一匹日行千里的嘶風赤兔馬,手舞方天畫戟,先來沖陣。上黨太守張楊首先令手下大將穆順出戰,穆順飛身上馬挺槍迎戰,只戰一個回合,就被呂布刺下馬來。北海太守孔融見狀,忙叫部將武安國上前迎戰。武安國手持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挺戟來戰,戰到十幾個回合,呂布一戟砍斷了武安國的手腕。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3
《三國演義》這部作品是元末明初羅貫中所寫,是中國古代第一篇章回體小說。
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是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39;“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
讀了以后我才知道三國滅了以后,結束了三國分立的局面,中國歷史進入了又一個大統一的時代。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4
《三國演義》大家都很熟悉吧,它是四大名著之一。這部名著由好多個故事情節組成,我最喜歡的是《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桃園三結義》主要講了劉備、關羽、張飛偶然碰面,三人意氣相投,重情重義,便結拜為兄弟,共同謀劃恢復漢室,保衛國家的計劃。劉備、關羽、張飛結為兄弟后,相互幫助,相互督促。他們一起從軍,各自施展自己的才華,去報孝國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提點,要敢于指出朋友的缺點,勸他改正。要包容朋友的過錯,不能因小事而爭吵。朋友之間的義氣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為了義氣而做不法的事,而要為朋友做好事,這才是真正的義氣。我們同學之間,就是要相互幫助,相互包容,如果同學遇到什么困難,比如是同學摔了一跤,我們就要趕忙扶起他,而不是在一旁嘲笑,我想這才是真正的講義氣。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5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三國演義》它讓我很受啟發。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里面有許多經典人物如: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孫權等等。個個表現的各具其態。其中有幾個讓我十分佩服,關羽就是其中之一。
關羽是三國里的一位將領,是劉備的結義兄弟,武功了得。關羽有一把十分厲害的武器“青龍偃月刀,后來呂布死了,坐騎“赤兔馬”被獎勵給了關羽。還有,大家都知道刮骨療毒吧,這也是關于關羽的,是關羽被毒箭射中,華佗幫他刮骨療毒,結果關羽竟一邊療傷一邊下棋喝酒,真是讓人佩服。
這本書真是一本好書,它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們學習很多知識,真是一本好書!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6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里面的《火燒赤壁》令我喜歡。
東漢末期,曹操帶著20萬大軍沿著長江,讓孫權投降,曹操選擇水戰,將戰船或三十一排,或二十一排,用鏈子拴在一起,曹操以為得計。
東吳統帥周瑜探知軍情,決定用火攻,可是風向正朝著我們的戰船,諸葛亮推算出冬至前后必有一場東南大風。
于是周瑜在那一天就準備攻曹操,曹操在那一天,船上放了干草,等易燃物品。于是周瑜就派人拿來劍,點上火,向敵人射去,只聽見“轟”的一聲,敵人的船著火了,有的人被火燒死了,還有的跳下水淹死了。把曹操的20萬大軍全部“消滅”。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曹操自以為把船連在一起就會沒事,可是周瑜用聰明的計謀打敗了曹操,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7
讀完了全文,我實屬大有感觸。若真讓我全部傾吐出來,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所以在這里,我就單講三國武將。三國英雄在戰場上叱咤風云,其中有代表性的無疑是劉備的兩個結義兄弟關羽和張飛了。先說張飛,他是三國年間第一猛將,性情剛烈,精通武藝,幾乎是十全十美。戰場上他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長坂坡,他一聲怒吼碎人膽,嚇斷橋,驚停河,這又是何等威風。
入蜀道上,眾將圍一關,殊不知兵法之道上則攻心,張翼德義釋嚴顏,從此一路如行云流水,直逼成都,諸葛水路入蜀亦沒有張飛如此之快;漢中城下,張飛大戰錦馬超來回戰300余回合仍越勇,真為軍神。可惜卻死與范疆、張達之手,一代人杰因鞭打小卒而死,真可謂英雄損落。
這似乎是在提醒我,人不能脾氣太過火爆,否則必然有難,和善對人,和藹對人,方為正道。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8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_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它的影響事實上已深入到中國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19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是羅貫中寫的。一買到這本書,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故事中我認識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三顧茅廬的劉備、望梅止渴的曹操、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孫權……我最喜歡的人還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是蜀軍的主要人物。
最主要的情節是空城計:說司馬懿引軍十五萬,攻西城,西城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諸葛亮傳令把旌旗藏起來,四座城門打開,每個門派二十個軍士扮成老百姓,打掃城門,自己在樓上彈琴。司馬懿一看覺得有古怪,就下令撤退。諸葛亮轉危為安真乃神也。
三國演義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知道做人要足智多謀,要胸心寬廣,不要魯莽!
250字讀三國演義有感篇20
今天我讀了一本很有名的書,它就是——《三國演義》。現在就讓我們看看它講的是什么吧!
它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它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也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化,概括了今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咤叱風云的英雄人物。
這里的人物有關公,曹操,呂布,劉備,劉表,袁紹,諸葛亮,張飛……
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羅貫中故里之爭花落東平,朱元璋曾對其滿門追殺近來,圍繞水滸故事主要發生地山東省陽谷、東平、梁山和鄆城等地,引起了人們對這里的濃厚興趣。而不朽巨著《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故里也自然成為人們探尋的焦點。
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忠義者皆有好報,叛逆者皆死于非命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