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
讀后感是指讀者在接觸某篇文章或書籍后,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寫下對文章或書籍的總結和評價。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供大家參考。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1
終于把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結尾令人有些震驚。思緒隨著故事情節的波動有些紛亂,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態隨著白鹿兩家的主線而展開,在中國大地上描寫的這一小塊兒地方折射著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著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說,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蘊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
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并無直接而露骨地描寫兩大家族的斗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么輝煌,最后也以悲慘收場。
我覺得性格變化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后,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來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后又勇猛剽悍,最后又歸于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系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著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群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說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書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們的呢?希望用青春奮斗的熱情攪破生活的波瀾不驚,用我們的雙手與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2
最初讀此書是因為想看劇之前把原著讀了,剛開始幾章并沒有吸引我,然而為了知道結局,我還是堅持往后看,慢慢地我發現很有意思,于是又是愛不釋手,即使到了考試周,仍然沒有放棄。
當我看到鹿兆海犧牲了的時候,心里特別不是滋味,鹿兆海這樣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也是會使人喜歡的,他堅持自己的原則,堅守自己的信仰,他有他一生摯愛,他英勇頑強,總之,很喜歡他。同時,對于白靈,覺得她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令人向往的,她有畢生為之奮斗的`事業,她敢愛敢恨,她不拘一格,然而她的結局卻始料未及也扼腕嘆息,原來她沒有被敵人填井,卻被自己人活埋,到底是怎樣的錯誤指導造成了這樣的悲劇,我無從得知……書中最喜愛是鹿兆謙,一個當過土匪,一個曾經狂野的漢子,他有情有義,不會因為他人說什么而放棄田小娥,不會因為有更好的前程而背棄曾經救火自己的人,當讀到黑娃為娶妻把自己綁起來戒煙時,當讀到黑娃輾轉多年重新學習時,真真覺得這是好男兒一個,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然而并沒有,于是乎,結局讓人有些難以接受,那個有情有義的黑娃被害,被白孝文殺害,也許故事到了這里還沒有結束,多年以后,鹿兆鵬回到原上,為黑娃洗刷冤屈,為黑娃獻上革命英雄的勛章……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3
陳忠實先生說,這本書是要用來‘墊枕頭’的。沒錯,這本書,像磚頭一樣的土黃,也像磚頭那樣構建起中國近代風云變幻的歷史。可以說,白鹿原的興衰起伏,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興衰起伏。只能讓我輩扼腕嘆息,感慨萬千。
如果將白鹿原具象為一個人,那毫無疑問就是族長白嘉軒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典型地主。但這個地主卻代表著混沌深厚的白鹿原。那個一生都在堅守內心道德和行為準則的‘腰板太直’的族長。不同與鹿子霖白嘉軒沒有緊跟時代的變化,走上仕途。而是堅持著幾千年來從未改變的傳統,繼續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在‘新’與‘舊’的交鋒中艱難的堅守傳統。是他鬧交農,是他制定《鄉約》,也是他專橫的包辦子女的婚姻,當眾行刑孝文和小娥。大至權力更迭饑荒瘟疫小到白靈出逃,鹿三癡傻。什么都無法改變他內心封建道德的一桿秤。當然,白嘉軒也無法改變別人,無法改變小娥,孝文,白靈,兆鵬等一切新勢力的興起。
田小娥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沒有之一。她跳脫與封建禮教的束縛之外絕不像大部分受荼毒的女性一樣‘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做一個‘偉大’的‘貞潔烈女’:在殘酷漫長的烈火中苦苦煎熬,在縣志中爭得一個螞蟻般大小黑壓壓的名字。她逃離郭舉人,奔向黑娃。在黑娃逃走后又愛上了白孝文,向利用她的鹿子霖吐唾沫。小娥是一生都在黑暗中徘徊的飛蛾,就算前方是惡毒的咒罵甚至萬劫不復,也要撲向光明幸福的火光。是封建與愚昧禁錮了這個中國的雷梅黛絲,讓天性自由的飛蛾拘泥躊躇在世人的目光與唾棄中。連死后還要被人掘墳挖尸。
可以說白嘉軒與小娥是當時白鹿原,乃至整個社會的縮影與極端。代表了新舊勢力,階級之間的巨大矛盾。鹿三,朱先生,鹿家,白家子女,黑娃,都是在這兩者之間奮斗的人物。但無論選擇什么,都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精神的。
白鹿原,是一個處于巨大變革中的民族的秘史,在這片土地上有鄉約和朱先生千年的智慧,也有政治與戰爭帶來的丑惡和殺戮。但這一切權力,陰謀,革命,希望,堅守造就了白鹿原,化作一只筒體潔白的白鹿,沿著歷史的道路向前飛奔而去。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4
而他讓人銘記的,并不單是他的“癡”,更多的,是他作為軍人的擔當與忠義。在國家處于生死存亡關頭時,他懷揣著恩師的“砥柱人間是此峰”與“白鹿精魂”走出中條山,去守護潼關的最后一道屏障。
對于鹿兆海,最可悲的或許不是死在內戰中,最可悲的是他作為烈士運回家鄉安葬,到了最后,他的墓碑上有人蓄意去拉屎撒尿。這不免讓我想到魯迅《藥》里面的夏瑜,夏瑜為了拯救民族犧牲,換來的只是鄉黨的嘲弄與華老栓清晨起來購買的人血饅頭。時間推逝十年,民眾依舊冷血麻木至此。
據說鹿兆海也是有原型的,即陳龍光將軍。如此人物的存在,亦算是民族之光吧!
《白鹿原》作為一部鴻篇巨制,粉墨登場的人物太多太多。還有朱先生最得意弟子黑娃鹿兆謙,最好的長工鹿三,革命斗士鹿兆鵬,傳統賢妻仙草……太多太多可說,真說時卻又語凝。或許這就是名著的魅力,讀一本書,就像經歷了一個時代,感受了一生的欣喜悲歡。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5
我是帶著濃烈的神秘感去讀這本書的。
早在兩年之前,同事小賈就推薦我讀這本書了,小賈在西安上的大學,對西北的民風特色耳濡目染了不少,也經常講一些那邊的民風民俗,當時就推薦說這本書不錯,值得一讀,隱約記著他提到“黑娃”的名字。自己的不用心導致一向沒能拜讀此書。這本書被改編成電影,前段時間上映了,看過之后感覺影片的畫面拍攝的很震撼,甚至有些壓抑,還有些思維混亂。到網上搜索了一些相關的評論,普遍反映電影拍得不理想,不如原著看著有感觸,隨即開始閱讀此書。
讀完之后,沒有一絲神秘感,活靈活現的人物在眼前一幕幕的重現,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卻有總是欲言又止,不表達些自己的理解,又覺得十分遺憾,甚至愧對這本巨著。從網上搜索看到了林羅滿目的評論和賞析,有就整本書核心思想的、主要線索、主要矛盾的;有就其中某些事件的,有就某個主角的剖析,各執一詞。那里我就嘗試用自己的感觸記錄下閱讀中、閱讀后的些許回憶。
首先,閱讀此書更加深刻的讓我自愧感受到了自己的淺薄、浮躁,諸多情節中印象最深的依然是穿插在各個主要主角身上的性描述。也不明白我看到的是不是陳老先生原版沒有刪節的,但就看到的資料來看,里面的性描述簡單、自然,食色性也,看后印象深刻卻不突兀,性愛中,將每個性主角的性格、情緒演變的到位而純真,有鹿子霖的圓滑狡詐,田小娥無奈與抗爭,白孝文的心境的波瀾起伏,還有借助朱先生死后穿壽衣時引發的行貨與人性情的關聯-----性可能是吸引眾多讀者的看點,但是看過之后,卻沒有《廢都》中性那么露骨與黃,性,是本性,有忸怩、奔放、拘束、陽痿、暴力-----印象比較深的有這么一句“你要是連炕上那一點豪狠都使不出來,我就敢斷定你一輩子成不了一件大事。”一方面,要坦然、率真的去應對性,另一方面又要深刻的理解“萬惡淫為首”的古訓,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去體會了。
書中的故事情節、人物的背景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古老農村村落,精神上是寬厚、仁德的儒家禮教,經濟上,全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靠天吃飯,就是當時甚至此刻中國農村的縮影,革命被鼓吹者冠以各式各樣的口號在原上散播,人民開始憧憬、開始躁動,然后,應對革命需要付出的慘痛代價開始萎縮、開始恐慌---深處是傳統的文化禮教與時代大趨勢的激烈對抗,伴隨著對抗的是各色各式人的人性特色,自私、狡詐、貪婪、恐懼---一時竟看不出作者是在支持革命,還是反對革命對傳統的沖擊,還是剖析人性中的光明與陰暗,或者是兼而有之。能夠看到的是,革命對世界和人的改變,甚至是對人性的扭曲。革命并不像宣傳的那么完美。一方面,我們要懷一顆感恩的心態,任何政黨在革命中都為自己的目標付出了無比慘痛的、血的代價,書中比較客觀的描述了我黨初期探索道路的艱辛歷程,平等的將兩個政黨之間的關系做了描述,加上“朱先生”的點評“‘毛的書我看過,書是寫得好,人也有才。可孫先生也有才氣,書同樣寫得好,他們都是治國興邦的領袖。可你瞅瞅而今這個雞飛狗跳墻的世道,跟三民主義對不上號嘛!
文章里的主義是主義,世道還是兵荒馬亂雞飛狗跳’黑娃悄聲說:‘聽說延安那邊清正廉潔,民眾愛戴。’朱先生說:‘得了天下以后會怎樣,還得看。我看不到了,你能看到。’”,讀來更加令人比較淡定的去看待每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
另一方面,若隱若現感受到了鹿兆鵬帶給他親朋好友的一些悲慘的人生。堅定、執著的共產黨員鹿兆鵬,拋棄和拖累了家庭,拋棄了家里的包辦婚姻,留給了家里無盡的痛苦。每當黑娃平淡、幸福的正要開始自己的日子時,鹿兆鵬總像幽靈一樣叩響了黑娃家的大門,隨之而來的是黑娃的災禍,有家不能回、有活不能做,革命成功之后,在黑娃被誣陷要被槍斃的時候,最最需要兆鵬出現的時候,兆鵬沒有出現------理解成世態炎涼也罷,理解成人性的弱點也罷,感覺革命神圣成功的背后總背負著一些見不得人的冤魂-----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6
田小娥可謂白鹿原中一個異數了。出生書香門第的她卻最終長成一個風流蕩婦,與白鹿原的漢子們展開了一些剪不斷理還亂的風流韻事,并最終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后的最后,被壓在塔下,永不超生。
我們先來八一八白鹿原身邊的那些男人們。首先是被父親廉價嫁給年齡足以當她爺爺的郭舉人,被當做性奴屈辱的豢養,在此期間不甘寂寞勾搭上黑娃,開啟了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可跟黑娃在一起后,日子并不如設想中那般順暢。身份上不被認同,排斥在宗族之外;雪上加霜的是,黑娃鬧革命,被通緝時獨自逃竄在外,留下田小娥一個人面對所有的凄風苦雨。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還裹著小腳。如果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非逼迫田小娥做貞潔烈女,如王寶釧般苦守寒窯,也著實是為難她了。
對于田小娥,或許真的是“過渡女性”四個字最能概括她。她私生活劣跡斑斑,可她敢于追求愛情,即使不被世人承認;她裹小腳生于酸腐秀才家庭,可她率先加入農協,成為婦女代表。同處于性壓抑,她沒有像冷先生大女兒一樣守活寡至死,而是先后與鹿子霖、白孝文攪合在一起,不懼流言,不顧臉面。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7
終于把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結尾令人有些震驚。思緒隨著故事情節的波動有些紛亂,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態隨著白鹿兩家的主線而展開,在中國大地上描寫的這一小塊兒地方折射著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著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說,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蘊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并無直接而露骨地描寫兩大家族的斗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么輝煌,最后也以悲慘收場。我覺得性格變化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后,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來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后又勇猛剽悍,最后又歸于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系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著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群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說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書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們的呢?
希望用青春奮斗的熱情攪破生活的波瀾不驚,用我們的雙手與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8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著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說,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蘊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并無直接而露骨地描述兩大家族的斗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
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么輝煌,最后也以悲慘收場。
我覺得性格變化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后,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先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后又勇猛剽悍,最后又歸于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系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著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9
寒假期間讀了陳忠實的《白鹿原》這本小說,那些故事在我心里過了一遍之后流下很多感嘆,我就是那些小說中懵懂無知,在生活中拼命游泳想上岸的一個,在黑暗里東打西撞的一個,所以我沒有辦法來洞悉那些人斑駁的生活,隱藏積淀的人性,在文化和歷史中來看待那些鮮活的生命,我的語言太過貧乏,我只能在跟他們一樣的迷宮里打轉,渴望找到出口,卻總是徒勞失敗。我跟他們一樣可悲可嘆,但是我這天就是想為他們寫些什么了。生活卑微,生命如芥的他們在這天恰恰成了我們這些貧弱的空虛的沒有方向感的生靈的榜樣和祖先。他們雖然最終無法逃脫杯具,但活得真實,生存對他們成了唯一重要的事情,并且在生存中也左右突圍,在亂世和黑暗中尋找著人生的真諦和解放的出口。
首先,最讓我欣賞的是白嘉軒。他完完全全是個傳統文化的代表。以前的我總是淺薄地認為像孔夫子那些人的思想都是陳腐,對于這天的人來講都是垃圾,我們就應去創造屬于自己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思想和神話,樹立全新的有生命力的價值觀,但是當我看到那樣一個沉溺在農耕生活里,堅持著自己精神家園的人時我還是被震撼了。他是一個地主,卻不是我們觀念里的那種。他只是有很多的土地,是祖上留下來的家業,是靠著祖祖輩輩用血汗換來的,那個木匣子就是證明。所以白家代代恪守著“耕讀持家”的信條。他從來不是以一個地主的身份自居,而是跟長工鹿三一齊耕種,一齊操持農活,從來不鄙視那些窮人,相反,總是接濟那些窮人們。他想守住的就是他的土地,用那些土地來維持世世代代人的生存,其他的事情對于他來講都是剩余的,也都是瞎折騰,并且對于做官,也是淡然,甚至鄙視。他作為族長,不是以官自居,而是把自己當成了引導村子里的人有秩序,有章法,自然正常的生活,他期望人們都能安安生生在那里自耕自織,生老病死。
每當遇到戰亂災荒的時候,他總是表現很鎮靜,倔強而固執地帶領著家人耕種,從不讓他的兒女去做不相干的事情。同樣他也是個頑固的封建遺老,承傳了父輩們的規矩后,又來教育著自己的后代。然和,白鹿原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平和封閉的樂園了,人們的安靜祥和的生活也開始出現了動蕩,外界的風暴一次次沖擊著白鹿原,沖擊著人們古老的生活。政治風暴和戰爭風云已經在白鹿原這個地方想地震一樣開始了破壞。人們開始一次次的戰爭中決定著時局,盲目而沖動地選取著不同的黨派,有的做了土匪,但都是為了生存,為在在這些顧名思義的戰爭中維護自己的生存。先是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后是軍閥混戰,后是國共合作,然后是抗日,然后是國共爭奪天下,然后是統一天下的共產黨肅反運動,這樣的政治風云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里展開。正如朱先
生所說:白鹿村的戲樓成了鏊子,翻來覆去,各個黨派,各種勢力,此起彼伏,相互壓制。白嘉軒的腰卻在任何時候都挺得那么直,就像那只充滿生命力的白鹿,他成了朱先生的代言人和追隨者。但他沒有朱先生的憤世嫉俗和先見之明,他很保守,刻板,嚴格,頑固,即使對自己的兒女也總是狠下心來。如果不遵守鄉約,違背了族規,那是絕不手下留情的。他的嚴厲正直,不徇私,不貪婪,讓很多的人都很信服。很多的人都說白嘉軒這個人沒有人情味,沒有變通思變的思想,不敢嘗試和理解的新的東西,總是拿一些迂腐的東西來讓自己的后代走自己的道路。所以白靈和白孝文才走向另一面,也都是他逼迫的結果。至于白孝武還是繼承了他的秉性,成了第二個白嘉軒。
然而這個人身上還是有很多缺點。在他嚴肅不可侵犯的儀表之后掩藏著他的私欲和自私。他很有心機,在強大的隱忍后面是大的計謀,總是采取以退為進。從來不評價村子里發生的任何事請,總是在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際上他跟鹿子霖一向在較勁。他偷偷買來了埋著白鹿精靈的兩畝天地;他用義舉來抬高和鞏固他在村子里的威望,總是在鹿子霖給了他一拳之后,不急不躁,慢慢思謀,然后把這一拳再還給他。在被那種頑固的封建思想禁錮的內心中,只有族規,家規,對那些違反了鄉約和族規的人毫不留情面,即使是自己的兒女也不例外。他的心跟腰一樣是不可折斷的。在旁人的眼中他成了冷漠無情,刻板殘酷,不懂變通的人。但是恰恰是這樣的人在白鹿村建立起了威望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凡是那些背叛了鄉約的族人,最后都又回到了祀堂里,回到了這片斑駁的土地上,比如孝文,黑娃,鹿子霖。
再者給我觸動很大的就是田小娥了。她是一個敢于改變自己命運的人,蔑視傳統和道德的充滿了生命力的人。在她的身上完全是一種天生的自然的原始的存在觀念。她的出身,我們無法得知,但是她開始就是作為別人的小妾出場的,是郭財主的玩物和尤物,完全沒有支配自己命運的權利和自由,自己的身份也是受到了很大的質疑。當黑娃出現的時候,她就大膽地抓住了黑娃,利用自己的身體做賭注,她期望黑娃能夠帶她走,她也期望自己能夠過上正常的人的生活,得到人的尊嚴。她不怕受苦,不怕貧窮,完全是有著自己的夢想和追求的女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她是缺乏自我解放意識的,完全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男人的身上。
她跟著黑娃,受到了族上的人歧視和排斥也跟著黑娃,黑娃代表著她對生活的全部好處,她有男人了,有家了,有了自己的名分。盡管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但是她得到了一個傳統的女人最想得到的東西。當黑娃離她而去的不再回來的時候,她重新被拋入了孤苦無依的境地。她的美色招來了很多無賴好色之徒的騷擾。當鹿子霖黑夜闖進她的窯洞的時候,她驚慌了,但是在鹿子霖的威脅和引誘下還是順從了,她不想出賣自己的身體,但是她為了生存,為了活著,只能這樣,否則她就只有死去了。最后勾引孝文,陷害孝文,也是用了自己的身體。難道她真的就像被人評論的就是一個下賤寡恥的騷女人嗎
試想如果她沒有做小妾,如果黑娃沒有拋棄她,鹿子霖沒有去招惹威脅她,孝文沒有就范,小娥會是這樣一個沒有自尊到處留情出賣肉體的下賤的女人嗎但是她為什么能生活地那樣無懼無畏,坦然自得呢為什么她能在眾人的鄙視和謾罵中還津津有味地生活著呢當孝文真的對她好的時候,她表現的卻是妻子般的溫柔和體貼,這是她又一次重新開始人生的期望。但是孝文還是離開了。看到孝文落魄的樣貌,鹿三把所有的罪過都歸結到了小娥的身上,在一個晚上竟然把小娥殺死了。小娥死都散發的惡臭,引起的瘟疫,鬼混附體都不是在告訴人們小娥的死是冤枉的嗎小娥不管是活著還是死了,都不屈服,都在反抗著,爭取著屬于自己的尊嚴,但是最終還是被控制住了,被代表著封建禮教和傳統文化的白嘉軒給鎮壓住了,壓子了塔下面。
但是我們依然感覺小娥的魂魄在塔下面反抗,吶喊,是不是有一天她會沖出塔外,重新復活呢她的生存是本能的,是不受任何思想左右的,不受正統思想浸泡的自由生命的象征。在讀完白鹿原之后我感覺那樣一個鮮活的不屈的美麗的生命在散發著杯具的力量和魅力。這是對于那個象征封建思想傳統文化的白鹿原的一個反叛和挑戰,是對眾人尊崇的白嘉軒的否定和批判。
同時,在小娥和白嘉軒兩個人放在一齊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歷史中男女命運的巨大不同甚至是對立。白嘉軒娶了七了老婆,但是最后按照慣例當上了族長;小餓改嫁了幾次成了人們眼中的蕩婦和下賤的女人,受到了人們的鄙視和侮辱。鹿子霖玩女人,大家反而充耳不聞,當作什么也不明白,什么也沒有發生。白嘉軒能夠原諒黑娃,原諒孝文,原諒鹿子霖,但是就是對小娥卻那樣無情。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10
最后把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看完了,結尾令人有些震驚。
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著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說,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蘊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并無直接而露骨地描述兩大家族的斗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兢兢業業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么輝煌,最后也以悲慘收場。我覺得性格變化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后,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先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后又勇猛剽悍,最后又歸于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系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著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群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說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書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們的呢?
期望用青春奮斗的熱情攪破生活的波瀾不驚,用我們的雙手與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白鹿原讀后感50000字篇11
這是一部寫實著作,記錄了鹿原這片土地從清末到國內內亂間的變遷,在百姓的生活中刻畫革命的歷史走勢。鹿兆鵬是原上第一個共產黨,他在原上領起的一陣革命的浪潮,卷起了同伴,打翻了以田總鄉約為首的國民政府,浪花抽得他們鼻青臉腫。但這浪興盛了一會,就匆忙退了,露出了海灘上的同伴,赤裸裸的,遭到田總鄉約的迫害。
這是一部道德指南,描繪白鹿兩大家族的是非恩怨。白家由于世襲族長,從很遙遠的年代就培養了嚴格的家教,代代相承。無論是從親待長工鹿三,還是接納曾經害過自己的黑娃,亦或是忍受被拆房的恥辱,白嘉軒真的做到了族長應有的風范。而鹿家,由勺勺客發家的家族,在鹿子霖身上完全是富貴人家道德的反面教材,他追名逐利,躲在同黨的庇護下耀武揚威;他勾心斗角,對族長懷恨在心,多次出手相辱;他好女色,道德淪喪,有染村中多名稍有姿色的婦女,更有甚者,爬上了黑娃的媳婦小娥的床。兩個家庭教育迥乎不同的家族,一步步走向結局。
這是一部愛情小說,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男女之情,之事。鹿兆鵬受到新思潮的啟蒙,拒絕家族安排的婚姻,不顧父親幾次三番的勸導,始終不曾與媳婦在同一個屋檐下過夜。在革命的艱難道路上,他最終與白靈同志兩情相悅。
這是一部充滿奇異色彩的書,由于目睹一株奇異的通體發白的植物,白嘉軒撒謊換得鹿家的一片地,也換得后世的昌達;飽讀詩書也洞悉人事的朱先生屢次對他人的求解一語言中,他臨終時也是化了雪白的白鹿消逝;而被害的小娥,鬼魂附身于鹿三,在白鹿原招來一場疫病。
因為在讀書的同一時間里,我在反思自己負面的心理狀態,所以書中給我印象特別深的就是白嘉軒的品德與為人。白腿烏鴉兵讓他敲鑼召集村民繳納糧食時,他拒敲;被黑娃報復打折腰后,他不屈地坐在小車上參加隆重的慶典;器重的兒子被鹿子霖設計陷害以致犯錯誤,他狠下心處置;被拆房時,忍辱負重,等他日卷土重來;面對小娥鬼魂的威脅,絕不妥協。
一直以來,我都在與心中的那個魔鬼斗爭,深深地體會到良好的家教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么重要,想要靠后天的努力來糾正,真的不易。
一本好的書不單能對人有所指導,也能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比如,我就特別想控訴小娥,她不是一個秀才的女兒嗎,怎么如此不守婦道?第一次婚姻不幸,她私通黑娃,我可以理解。但是黑娃走后,她竟與鹿子霖同床共枕,還聽他教唆去勾引白家長子。真是個人盡可夫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