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讀后感300字
讀后感涵蓋了對所讀內(nèi)容的簡要概述、分析評價、個人觀點以及引申思考等多個方面。好的《青春之歌》讀后感300字應(yīng)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青春之歌》讀后感300字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青春之歌》讀后感300字篇1
讀完《青春之歌》后,我被感動了,我被林道靜感動了,更被千千萬萬的革命工作者感動了!他們?yōu)榱烁锩瑸榱藝遥鼮榱巳嗣瘢瑠^起抗爭。
他們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毅力去對付國民的政府的機槍!那么多的人為革命所犧牲,我真摯地對他們表示謝意,不管他們是多么渺小,但是大海就是千千萬萬顆渺小的水珠形成的!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道靜被抓的時候,她受盡折磨,經(jīng)受了許多酷刑,可她咬著嘴唇,一個字也不說,最后暈了過去,敵人也沒有從她的嘴里得到任何消息。
道靜醒來后,一位獄友和她講了許多革命的故事,她從此更加熱愛革命。她加入了共產(chǎn)黨,做了不少重要的事。我相信,當時一定有更多像道靜一樣的人,為了革命愿意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他們,都是最美的!他們,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青春之歌》讀后感300字篇2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運動,這些歷史時期的愛國學(xué)生為背景,描寫了以此大學(xué)生為中心的一批愛國進步青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革命斗爭,塑造了各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反映了在當時那個激烈動蕩的年代,知識分子的掘起和分化。林道靜出身于一個地主家庭,生母是一個農(nóng)民,慘遭迫害致死。她深受異母的虐待,使她從小養(yǎng)成孤僻倔強的反叛性格。
她憎恨害死她母親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為反抗不幸的命運離家出走,這是“五四”以來,許多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走向社會時共同邁出的第一步。
這本書通過描寫林道靜這些青年人投身革命事業(yè)的艱辛,展現(xiàn)了一段時期我國學(xué)生革命運動和形形色色的知識分子的風(fēng)貌,很好的詮釋了一個革命思想主題:一切知識分子,只有把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人民的革命事業(yè)結(jié)合在一起,投入到時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頌的美麗的青春。
《青春之歌》讀后感300字篇3
原來很不能理解,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因為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而如此驕傲,寧死不屈。讀完這本書之后我覺得他們是在為自己所堅持的理想的社會奉獻青春,為了一個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和剝削的社會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或許在幾十年后現(xiàn)代人的眼中看來這樣的理想幼稚而可笑,在西方資本主義,如喬治奧威爾看來,這不過是一小群人許下的空頭支票。但無論如何,在那個讓人不堪回首的年代,國破家亡,一點點的希望就是救命稻草,星星之火,因為這些年輕人的熱情和執(zhí)著才有了燎原之勢。
現(xiàn)在想想也頓覺感慨,現(xiàn)在的我們在生活的瑣碎中疲于奔命,對于國家民族的熱情也漸漸消磨。想象那些憂心民族存亡的革命者,或許極端,但他們確實有高于常人的思想覺悟,有極強的民族榮譽感和奉獻精神,同為青年的我們是不是也應(yīng)該有些羞赧呢?或許我們不能一場革命去改變這個國家所面對的所有問題,但我們應(yīng)該是有理想有奉獻精神的新時代的中堅力量,有心為這個國家的偉大復(fù)興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