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供大家參考。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
《俗世奇人》這本書的封面我很喜歡,有一種古典氣息,藍色的書皮,黑白的簡筆畫,以及那自由的毛筆字都讓我感受到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書,我興高采烈的捧著它從書城回到家中,興致勃勃的將它一氣呵成的讀完,然后小心翼翼的將它安放到書架上,它的特別,讓它成了書架上移到別樣的風景線。
里面的內容也引人入勝,在課堂上學習《刷子李》的時候,我就覺得意猶未盡,等我讀完一整本后,更是有一種震撼,里面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才干,那是別人替代不了的。蘇七塊是一個有脾氣的怪醫生,刷子李是一個有本事的手藝人,張大力是一個有本領的好漢,藍眼是一個身懷絕技的藝人,楊巴則有一副巧嘴,華大夫的牙術可謂頂天了,泥人張捏泥人的本領更是獨一無二,在大回手上就沒有釣不上的魚。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一篇《小楊月樓義結李金鰲》,李金鰲雖然是一個混混頭兒,但他的重情重義卻也是讓人嘖嘖稱贊的。他的一番話,更是讓我久久的思考,他說道“楊老板,我這人,向例只交朋友,不交錢。想想看,您我這段交情,有來有往,打誰手里過過錢?誰又看見過錢?折騰來蒸騰去,不都是那些情義嗎?錢再多也經不住花,可咱們的交情使不完!”人和人之間之所以能維持關系不應該靠金錢,所依靠應該是情誼,這樣的感情不會因為錢財有所改變,隨著時間的流失,顯得是更加珍貴的。
我們的生活不缺少這樣的奇人異事,更多的時候,是我們的眼睛忽略了,他們存在我們的生活點點滴滴之中,是生活也是傳奇,這個年紀的我,也許在很多地方有不足,但我肯定也有自己的專長,我熱愛運動,我要選一種姿態,讓自己活得無可替代。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2
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時,原以為這是一本散文集。打開一看才發現是本短篇小說,而且講述了很多有奇特技藝或做出怪異舉動人。看了其中一些故事,有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行為。
《酒婆》中的老板本來是賣摻水的假酒,一直到也是相安無事,當他打算重新做人,開始賣真酒時,不料卻間接地害死了一個人。文章最后一段寫了老板發現禍根出在自己身上,酒館里的酒客們想必也知道事情的原委。他們對肚中的酒一清二楚,酒婆出事那天的酒是真酒,他們也能嘗出來,再結合酒婆與平日不同的旋轉方式和酒的效果,便可以想到問題出在酒身上。這使老板迷茫了,每個犯了錯的人改過自新時都會受到阻撓,也會迷惑于自己是否真的該放棄原本的生活,但堅持下去,堅定自己正確的選擇總會見到曙光。不過,若是從一開始就賣真酒,也不會發生這些事了。
《認牙》使我感到了華大夫對工作的認真程度,這不是忘我,是忘他人啊。醫完病人的牙后完全不記得病人的長相或許可以認為是大夫的記性不好。但不記得人卻能認出自己醫過的牙這就證明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牙齒上了。那個通緝要犯估計就是認為華大夫記性不好,不記得病人而醫術又好,才去他那修牙的,卻不曾想他記牙不記人。當醫生能當到華大夫這種境界,也十分難得了。
看了《小達子》后在想,那中年男子的懷表鏈可能也是從哪個達官貴人身上偷來的。不禁覺得很好笑,兩個小偷拿著別人的東西,抽過來,取回去。小達子以為這次賺大錢了,而那男子卻認為一笨手笨腳的小偷干這行當就算了,但偷的居然是他的東西,心里肯定也在嘲諷小達子,順便給他上一堂課。兩個小偷比誰的偷技高超,敗者沒再出現在最容易偷錢的地方,看來無論誰,做哪個職業的人都是有尊嚴的。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一個人并不可能擁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的才能是無人能及的,獨一無二的。
馮驥才,他筆中的‘奇人’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就說第一章里的蘇七塊吧,別人每次到他這來看病,首先要交上7塊押金才行,否則不給醫。別人以為他這是小氣,才不是呢,他是為了他立下的規矩啊。規矩既然定下了,就不能破,要是破了,人人都這樣,那該怎么辦啊?刷子李,他讓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做起啊,如果沒有一天一天的積累,他能有這么高的手藝嗎?自己的本事不是突然一下子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練成的啊。‘藍眼’都說他是古董行的專家,只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專家變成了磚家。既然藍眼有辨識古董真假的技能,那必定也有造假方便的磚家。藍眼,他敗在了黃三爺手里。可見出黃三爺的造假功夫不是一般的高啊,居然能把古董行的專家——藍眼耍得團團轉。絕盜,我無言以對啊,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么厚臉皮的人吶,可悲可嘆!……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才能,至于能不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好,發揮到極致,那就是自己的事了。相信大家讀這本書都有不同的感想,那些奇人給大家留下的印象絕對很有趣!
市井民間,奇人異事,樣樣都有。余聞者甚夥,久記于心吶!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4
今天,我終于把《俗世奇人》讀完了。書中的人們都身懷絕技,讓我敬佩不已。《俗世奇人》講的是清末民初時期老天津衛的一些奇人,例如: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刷子李了。
他是河北大街一家營造廠的師傅,專干粉刷一行。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帶著徒弟干活,干活前,刷子李都要換上一身黑,他干活還有個規矩:每刷一面墻都要抽一袋煙,喝一壺茶。 當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墻,徒弟看見師傅的褲子上竟然有個白點!心想:完了,師傅露餡了。
這時,刷子李忽然說道:“你瞧見我褲子上的白點了吧?你以為師傅的能耐有假,名氣有詐,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細看看吧。” 說著,他手指捏著褲子一提,白點沒了,再一松手,白點又出現了。徒弟定睛一看,那白點原來是個小洞!剛才抽煙時不小心燒的,里邊的白襯褲透了出來。刷子李果然名不虛傳。 通過這本書,我懂得了:本領不是一天就能練出來的,而那些有本領的人也不是徒有虛名的。所以,我們平時學習一定要下功夫,俗話說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嘛。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5
最近,我看了老師推薦的《俗世奇人》。這本書十分的好看,我一連看了兩次。
這本書之所以那么好看是因為講述了 18 位有 “ 絕技 ” 的奇人。有力大無比的張大力,趕時髦的背頭楊,記牙不記人的華大夫,把人捏得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在那么多的文章中,我最難忘的是蘇七塊。蘇七塊一文中講述了天津醫生蘇金散。他醫術十分高明,只不過想看病得先付七塊銀元才給看。一天,來了一位三輪車夫,他手骨折了,往門上一靠,右手托著左胳膊,疼得夠嗆。而蘇七塊視而不見,華大夫趕緊給三輪車夫七塊銀元。當錢落在柜臺時,蘇七塊就把車夫的手放在柜臺上,捏幾下骨頭,車夫做好心理準備承受疼痛的時候,蘇七塊卻對車夫說:已經接好了。當下涂上石膏夾上夾板,給了活血的配方。
讀了這本書,我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一。 寫作要把道理和凸顯手法合二為一,讓人讀起來明白、清爽。
二。 寫作時文章中可以用多一些幽默的手法。
三。 人一定要有特長。電視上也經常會報道說:東北農民會說一口地道的俄羅斯語,都成了翻譯員。下崗工人研究出了很多適用于生活的發明,甚至是機器人。我們不一定要樣樣精通,但一定要有專長。
四。 文中的蘇七塊其實并不是一個愛錢的人,只是因為他性格倔強,有自己的個性跟原則。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6
《俗世奇人》是馮驥才所作。讀完此書,帶給我的印象是深刻無比的。
《俗世奇人》是一本構思精美的小書。全書共有三奇,其一,它是“繪圖繡像本”;其二,全書由短篇小說連綴而成,各篇文字精短,書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初的天津市生活為背景;其三各篇作品的風格接近古典傳奇色彩,素材均收集于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小說。
《刷子李》因語句優美而選入我們的課本中,學完那一課后,我對刷子李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想到,這世上還有這么奇的人物,而且刷完一間屋子后,身上竟連一個白點也沒有。真不愧是俗世奇人呀!
《俗世奇人》里所寫的人,都是真人真事。正如本書后所寫的,小說里的人,不奇傳不成,一起就傳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7
看完這本《俗世奇人》后,仿佛真的看到了作者馮驥才筆下刻畫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張、張大力等等,都被馮驥才刻畫的栩栩如生。作者還通過描述一件件有趣的事,來突出人物的手藝和絕活。
看了這本書,我還知道了天津人喜歡把人的姓和他們的拿手的絕活連在一起叫,時間長了,名字卻沒人知道,但光一個綽號,在當地一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8
《俗世奇人》中的天津手藝人個個都身懷絕技,令我佩服不已。看!張大力正舉著石鎖高興不已,劉道遠正為人情淡薄而垂頭喪氣,馮五爺正為了小偷是誰而苦惱……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楊巴與劉道元。
津門勝地能人如林,此間出了兩位買茶湯的高手,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楊七,他手藝高,只管悶頭制作;一位細白精朗,人稱楊八,他口才好,專管外場照應。雖只有兩個人,但他們卻把買賣做得十分紅火。一天,中堂大人來到天津,官員們讓楊七楊八做茶湯給李中堂。可李中堂卻因為把碎芝麻看成了臟東西而大發雷霆,所有人都不明白,只有楊八明白,并用三言兩語化解了尷尬,使中堂大人給了賞銀,又讓自己在天津成威名大振,楊七卻漸漸埋沒了。楊八沒有廣闊胸襟與伙伴分享名譽等身外之物。
有名的文混混兒劉道元想知道他死后其他人是怎樣的態度,讓兩個徒弟幫忙裝死。結果,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來了,先是沒名沒姓的人來看熱鬧;因為他一張紙狀子差點傾家蕩產的賀老板‘呸’地把一口大黏痰留在地上;一個大漢牽著一條狼狗說是向劉道元欠他的十條金子;平日里與劉道元稱兄道弟的‘一枝花’竟也一面不露。不僅如此,鄰居喬二龍竟還帶著兒子來‘抄家’。終于過了七天,劉道元要出殯,沒想到平時與他講禮講面的會友腳行的滕黑子那幫武混混兒竟擋在隊伍前,他那兄弟‘一枝花’也站在他們中間,要搶奪金判官筆。劉道元終于接受了這一切,原來這些人表面上與他講禮,他‘死’后竟是這般模樣。
一個是因伶牙俐齒而威名大振卻沒考慮同伴的人,一個則是想知道別人對自己的真實態度是怎樣的,卻在知道結果后幾近崩潰。雖然遭遇不同,但都是能告訴我們一定的道理。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種空前絕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俗人 ;小說里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9
今年學校發的《寒假特刊》給我們推薦了幾本書,有《西游記》、《俗世奇人》、《班長下臺》、《王子與貧兒》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俗世奇人》這本書。
《俗世奇人》特別有意思,里面說: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燕趙故地,血氣剛烈;水咸土堿,風習強悍。近百余年來,舉凡中華大災大難,無不首當其沖,因生出各種怪異人物,既在顯耀上層,更在市井民間。于是,馮驥才先生親自把這些來自民間的故事一一生動地寫了下來。
這本書里,有蘇七塊、張大力、藍眼、刷子李、背頭楊、黃金指、狗不理、泥人張等等,我喜歡的.人就是泥人張。故事里,泥人張經常去北關口的飯館,有一天他一個人在天慶館里飲酒,這時張五爺進來了,大家都停住了筷子,唯獨泥人張只管飲酒吃菜,沒把張五爺當人物。張五爺便在邊上取笑泥人張,泥人張便用鞋底下的泥巴捏出個張五爺,結賬走人。張五爺說這破手藝賤賣也沒人要。泥人張便用模子成批生產了泥人“海張五”,并寫上“賤賣海張五”,最后張五爺不得不花大價錢把模具和泥人都買回家了。看得我心里直樂呵,腦袋里全是張五爺灰溜溜的樣子,不停為泥人張叫好。
《俗世奇人》里講的都是小人物,讀的時候,我就感覺馮驥才先生正陪著我,在我的對面和我聊天,講講這個能人,說說那個人物,聽起來都是稀松平常的人和事,但這簡簡單單的故事中卻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和樂趣。這故事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事,而且都是看家本領,這讓我想到,想要在世界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得有自己的本事,并且與眾不同。如果天天混日子的話,連這樣的小人物都當不上。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0
這個暑假,我讀了《俗世奇人》這本書,我們五年級學過的《刷子李》就是選自《俗世奇人》,我很好奇其他的“俗世奇人”是怎樣的。
《俗世奇人》這本書是著名作家馮驥才撰寫的,全書由18個俗人奇事組成。我最感興趣的是“劉道遠活出殯”,劉道遠想知道人死后會怎么樣,便裝死,活著出一次殯,發現有人找茬訛錢、鄰居在他“死”后來抄家。
《俗世奇人》中的刷子李和泥人張的手藝讓我懂得:要好好的學習,而《絕盜》中的盜賊和好嘴楊巴又讓我懂得了:要擁有好的頭腦和能說會道的嘴巴。
看了蘇七塊的故事,我不經佩服他,他是想救人,但規矩不能改。而《認牙》這個故事里的牙醫,他雖然不記人,但他是牙醫,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牙上,那么認真。
讀完《俗世奇人》這本書,我很慚愧,我每次考試都不認真檢查……。我學會了很多道理,也得到了很多啟示,書中描寫的很多人物惟妙惟肖,是一本好書。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1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俗世奇人》,其中有一篇文章叫《酒婆》,它讓我記憶深刻。
故事是這樣的:在首善街有一家九等酒館,酒只賣給窮人。這家酒館沒有菜,沒有桌椅,只賣酒。買完酒后只能站著喝,這個酒館只賣一種酒,是用山芋造的,價錢賤,酒味大。和入嘴里如鏹水,得拿上喝下去,喝下去又上頭,就像一種炮仗“炮打燈”于是這種酒叫“炮打燈”。這些酒鬼里最灑脫的是酒婆,酒婆喝酒就像把酒倒進桶里,出門后搖搖晃晃,但一到路口,酒就醒了。不是酒婆厲害,而是酒里添水了。后來,老板娘有喜了,老板去拜佛,發誓不再摻假。酒婆又來喝酒,可真貨有真貨色,酒婆搖德唄以前更厲害了,可她到了路口,竟沒有醒酒,酒婆習慣性的向前走去……從此酒婆再沒出現。
對于這件事,我有我自己的看法,酒婆之所以會被車撞死的原因很明顯出在老板身上,酒婆會喝真的“炮打燈”還上馬路的原因是她已經習慣了,而以前為什么沒事?因為以前的就里有水,不濃,沒多大酒勁,所以酒婆一到路口,一驚,酒馬上醒了。可畢竟后來是真的“炮打燈”酒勁大,沒那么容易醒,其實老板有兩種做法可以使酒婆不被車撞:一、老板一開始就用真貨,這樣酒婆一開始喝,就知道它的酒勁大,會在酒醒后過馬路。二、老板一直都摻假,一樣可以讓酒婆不被撞。
然而當今社會還有許多像“炮打燈”這樣的假貨,像問題奶粉,問題疫苗、小廠家生產的氣壓椅等。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麻煩,如某些嬰兒喝了問題奶粉,的了腎結石,許多家長泣不成聲;還有一個嬰兒喝了高鈣奶粉,去醫院檢查,卻發現嚴重缺鈣,而且將來有可能展業站不起來。還有一些兒童接種了各種疫苗,本想預防疾病,誰料這些疫苗非但沒有起到預防作用,反而制造了疾病……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2
《俗世奇人》是一本極為有趣的書,書中共有十八個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卻各不相干,每一章節都很短。主要以事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一人一章節,生動而不失風趣,百看不厭。
整篇文章都是由人物的外號開頭,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我每翻到新的一篇,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的內容。正如“泥人張”,“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我讀到這兒,一下來了勁兒,有這么厲害?果不其然,泥人張在飯館里飲酒,看到“海張五”拿他找樂子,便拿一塊泥用左手飛快地捏起來,一會兒工夫,捏出一個“海張五”的腦袋,像極了。
“海張五”老遠瞧見是他自己,又覺得實在太丑,泥人張真是有力地反駁了他。馮驥才先生這種寫作手法很好,通過對比來突出人物性格特點。
還有一個“大回”,大回是個釣魚能手,他無論釣什么都有方法。即使是被釣上來三次,背上有三根紅繩的“吉祥魚”,他也能釣上來。雖然他后來不幸身亡,但還是有人評價他:“人家死也死在能耐上。”說明大回真是個聰明人,人人都喜歡他,我也是。
這本書全是真人真事,我感到有些驚訝。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是俗人俗事,只是沒有留意罷了,如果我們把這些都一一記錄下來,相信能與這本書一樣精彩。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3
漫長的寒假期間,總少不了幾本好書的陪伴與鼓勵。在這期間,我讀了一本名叫《俗世奇人》的好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在平凡的世界里,一些奇人有哪些不可思議的絕活,處處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停地叫絕。
首先講的是蘇七塊,他的本名叫蘇金散,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第二個故事講的是刷子李,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了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第三個講的是酒婆,這酒館只賣一種酒,使山芋干造的,價錢賤,酒味大。這種酒名叫“炮打燈”,喝了這酒,一到路上,就會醉意全消,立馬象個正常人一樣。第四個故事講的是死鳥,賀道臺相貌普通,他的能耐有兩樣,一是伺候頭兒,二是伺候鳥。精彩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正如書名,在這凡俗的世界里,奇人異事真不少。這些人物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泥人張。他的大名叫張明山。有一天,他坐在天慶館里喝酒,外邊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著大氣,上檔次。大家都叫他張五爺,背后叫他“海張五”。海張五非常地囂張,說道:“在袖子里捏?在褲襠里捏吧!”泥人張聽了這話,飛快的捏了個海張五,往桌上“叭”地一戳,轉身就去結賬。
他們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個奇人,而是不斷地努力,思索和堅持,才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也一定要堅持不懈!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4
《俗世奇人》是一本極為有趣的書,書中共有十八個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卻各不相干,每一章節都很短。主要以事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一人一章節,生動而不失風趣,百看不厭。
整篇文章都是由人物的外號開頭,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我每翻到新的一篇,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的內容。正如“泥人張”,“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我讀到這兒,一下來了勁兒,有這么厲害?果不其然,泥人張在飯館里飲酒,看到“海張五”拿他找樂子,便拿一塊泥用左手飛快地捏起來,一會兒工夫,捏出一個“海張五”的腦袋,像極了。
“海張五”老遠瞧見是他自己,又覺得實在太丑,泥人張真是有力地反駁了他。馮驥才先生這種寫作手法很好,通過對比來突出人物性格特點。
還有一個“大回”,大回是個釣魚能手,他無論釣什么都有方法。即使是被釣上來三次,背上有三根紅繩的“吉祥魚”,他也能釣上來。雖然他后來不幸身亡,但還是有人評價他:“人家死也死在能耐上。”說明大回真是個聰明人,人人都喜歡他,我也是。
這本書全是真人真事,我感到有些驚訝。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是俗人俗事,只是沒有留意罷了,如果我們把這些都一一記錄下來,相信能與這本書一樣精彩。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5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一個人并不可能擁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的才能是無人能及的,獨一無二的。
馮驥才,他筆中的‘奇人’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就說第一章里的蘇七塊吧,別人每次到他這來看病,首先要交上7塊押金才行,否則不給醫。別人以為他這是小氣,才不是呢,他是為了他立下的規矩啊。規矩既然定下了,就不能破,要是破了,人人都這樣,那該怎么辦啊?刷子李,他讓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做起啊,如果沒有一天一天的積累,他能有這么高的手藝嗎?自己的本事不是突然一下子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練成的啊。‘藍眼’都說他是古董行的專家,只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專家變成了磚家。既然藍眼有辨識古董真假的技能,那必定也有造假方便的磚家。藍眼,他敗在了黃三爺手里。可見出黃三爺的造假功夫不是一般的高啊,居然能把古董行的專家——藍眼耍得團團轉。絕盜,我無言以對啊,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么厚臉皮的人吶,可悲可嘆!……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才能,至于能不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好,發揮到極致,那就是自己的事了。相信大家讀這本書都有不同的感想,那些奇人給大家留下的印象絕對很有趣!
市井民間,奇人異事,樣樣都有。余聞者甚夥,久記于心吶!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6
《俗世奇人》這本書寫的是老天津的奇人異士,這些人都有一技之長如正骨的、賣藥糖的,看牙的……又熱又辣又爽又嘎又不好惹。這本書幽默有趣,運用了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文章內容引人入勝。
作者馮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他是中國當代畫家、作家,我們學的《珍珠鳥》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三十六個故事中我最喜歡泥人張這個小故事。泥人張原名張明山,他最喜歡去兩個地方:一個是東北角的戲院大觀樓,另一個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在那他就為一件事:看角色。一日下雨他去天慶館里飲酒,忽然走進來三個人,其中一位是販鹽賺下金山的“海張五”。這位“海張五”嘲笑泥人張并拿他找樂子。泥人張不急不惱,從鞋底摳了一塊泥,左手飛快地捏了起來,捏完后他將捏好的泥團放在桌子上并轉身離去。那泥團讓人叫絕:好似把張五海的頭割下來放在桌子上一樣。張五爺不服氣,過了幾天泥人張就生產了一二百個張五爺的泥像,上面還貼著一個白紙條:賤賣張五爺,后來海張五沒辦法只好花下大價錢買了這些泥人。這個故事十分生動,讓我了解了天津人不一樣的生活和奇特的手藝。
在書中的每一個人都很平凡但不平庸,他們工作專注,富于創新,也非常敬業。每個人都把拿手好戲做的更精湛,而這些拿手好戲都是他們多年練習所積累而成的,這就是“匠人精神”。記得秋山利輝在所寫的《匠人精神》這本書中提到過:“無論在哪個行業,想要成為一流的人才,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一邊揮灑汗水,一邊鍛煉積累自己的實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是啊,勤奮不懈是匠人的基本,不忘初心是匠人的明燈,擁有這兩件法寶的人生會更加精彩。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7
“十一”長假前,我讀了《俗世奇人》這本書。
這本書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寫的,寫的是天津人民的生活習慣。最搞笑的是《酒婆》和《絕盜》這兩篇。
《酒婆》這篇講的是天津一個小酒館,只賣一種用山芋干造的酒,似像鏹水,細嚼慢咽的話會燒爛了舌頭嘴巴牙花嗓子眼兒。而且喝完暈乎乎的,一個酒婆付好錢就進去喝酒,,雖然暈乎乎的在路上打轉,但一直沒出事,可最后一次就出事了。原來老板良心發現沒有往酒里摻水,酒婆受不了真酒勁。
《絕盜》這篇講的是老城區邪事橫生,有一位老頭子,把小兩口家的門砸開了,還入室盜竊,假裝說是小兩口的爹。
另外還有一篇好玩的,一人名叫張大力,原名叫張金璧,因為他力大無比,大家叫他張大力。一家店的老板說舉起這把鐵鎖賞銀百兩,張大力舉了起來老板沒給錢,因為張大力沒注意下面一行字: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
《俗世奇人》真是妙趣橫生!
《俗世奇人》的閱讀感悟篇18
今天,我終于把《俗世奇人》讀完了。書中的人們都身懷絕技,讓我敬佩不已。《俗世奇人》講的是清末民初時期老天津衛的一些奇人,例如: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刷子李了。
他是河北大街一家營造廠的師傅,專干粉刷一行。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帶著徒弟干活,干活前,刷子李都要換上一身黑,他干活還有個規矩:每刷一面墻都要抽一袋煙,喝一壺茶。 當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墻,徒弟看見師傅的褲子上竟然有個白點!心想:完了,師傅露餡了。
這時,刷子李忽然說道:“你瞧見我褲子上的白點了吧?你以為師傅的能耐有假,名氣有詐,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細看看吧。” 說著,他手指捏著褲子一提,白點沒了,再一松手,白點又出現了。徒弟定睛一看,那白點原來是個小洞!剛才抽煙時不小心燒的,里邊的白襯褲透了出來。刷子李果然名不虛傳。 通過這本書,我懂得了:本領不是一天就能練出來的,而那些有本領的人也不是徒有虛名的。所以,我們平時學習一定要下功夫,俗話說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