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父與子讀后感
寫讀后感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包括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表達能力等。如何寫出優秀的經典父與子讀后感?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經典父與子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1
《父與子》這是一本選材于家庭故事而幽默的漫畫,它出自德國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之手。該書主角是一對“頑皮”的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兒子淘氣可愛,他們是世界著名的歡喜冤家。雖然這本書里沒有一些解釋,但有趣的漫畫,卻已經讓人更懂得了漫畫的內容。
父與子,他們過著無憂無慮而又非常快樂溫馨的生活,他們從一對普通的父子成了宮殿的繼承人,又漂流到荒無人煙的荒島,但他們那善良、淳樸的性格和濃濃的父子情一直伴隨著他們到了漫畫結尾。這部漫畫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動了許多許多千千萬萬的.讀者們,但他們又不失搞笑,幽默之風。
爸爸很深愛著自己的兒子,因為我從父親的動作和眼神、表情中看到父親是非常愛自己的兒子的。
兒子是一個聰明、淘氣的小男孩,他經常捉弄老爸,但又非常愛自己的爸爸,他還很貪吃呢!他和我一樣有著純真的遐想,有著無限的幻想……但有一些與我們不同的是他有的是巨大的空間,非常快樂又自由的童年。
這是一對快樂的父子,這是一對猶如兄弟的父子,這是一對搞笑幽默的父子。他們非常的善良,他們非常的淳樸,他們非常的樂觀,他們……,概括的講吧,這就是父與子,一對不一樣的父子,一對樂觀善良的父子,一對令人羨慕的父子……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2
寒假期間,在爸爸的陪同下我讀了一遍德國漫畫作品《父與子》。漫畫中的父親機智幽默,兒子淘氣可愛,一幅幅漫畫和故事讓人看了忍不住大笑。漫畫中的父親很愛他的兒子,他陪兒子玩耍、下棋、做游戲等等,父子倆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記得漫畫中有一節父親帶著兒子興沖沖地去看球賽,可是球票居然賣完了。真掃興!看著兒子垂頭喪氣的樣子,父親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讓兒子騎在他的身上,然后扒著墻頭往里面看。可是墻頭太高了,還差那么一點兒子還是看不見。父親就讓兒子舉起相機對準球場里不停的按快門。等球賽結束了,父親帶著兒子回到家里的暗房里掏出相機并沖印好膠卷,進球的一幕果然出現啦!父子倆不由得歡呼起來了。這讓我想起了有一次爸爸帶我去萬達玩。正好萬達搞活動,很多人圍在舞臺周圍觀看表演。我也想看,可是因為個頭矮加上不能站到前面去,什么也看不到,我很著急。爸爸看到了,就蹲下來讓我騎在他的脖子上,這樣里面的表演我就看的很清楚了。我高興的手舞足蹈,爸爸看著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我想,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父愛吧。
父愛是偉大的,在這本漫畫中我真切的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它不求任何回報。天下所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我們在享受這種愛的同時也應該回報父母的愛!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3
在我讀過的課外書中,我最喜歡的《父與子》這本書,講的是長著大胡子、和藹可親、而又經常被人嘲笑的父親和長著刺猬頭、調皮、可愛、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他們演出的一場場生動幽默的故事,看后讓我哈哈大笑,回味無窮。
有一個故事講的是爸爸經常會把夢與現實搞混,爸爸夢見兒子在拔小天使的羽毛,等他醒來后,發現兒子真的在玩羽毛,就打了他,其實兒子是在玩普通的羽毛。兒子呢,也很有趣。一天兒子回家,發現家里窗戶不停地冒煙,以為著火了。于是就拎了一桶水澆上去,結果把在抽煙爸爸淋成了落湯雞。
還有一個故事,寫了放暑假,父親想給兒子一個驚喜,在一天早晨兒子還沒睡醒的時候,父親叫了一個人幫忙和他一起把兒子的床搬到了汽車上,途中并沒驚醒兒子,把兒子的床搬到了野外。當兒子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已竟然置身在美麗的田野之中,有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可愛的動物陪伴著他。兒子感至幸福極了,驚訝地說:“我一定還在做夢吧?”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看了他們的書,圖畫中的含義,使我很受啟發和教育。雖然他們兩個都有缺點,但他們兩個父子感情深厚,心地善良,純真可愛,熱心助人,我非常喜歡他們。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4
昨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父與子》,它的作者是德國幽默大師埃·奧·卜勞恩。其中父子善良、正直、寬容的藝術形象,處處充滿著智慧之光,時時流露著純真的父子之情。
《父與子》是一本幽默、溫馨,流露岀純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倫之樂,感人至深。生活在納粹統治的恐怖陰影下的人們,在這組作品中看到了一個久違的澄清無比的世界。
在這本書里,沒有戰爭,沒有歧視,沒有政治,有的只是一個慈父、一個稚子,他們之間不斷地發生著各種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溫情是永遠不變的主題。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魚兒的來信》這一篇,它講的是:兒子不想釣魚,于是他把寫好的信掛在魚鉤上,然后回到船上對爸爸說:“爸爸,您的魚竿動了。”爸爸聞聲大喜,結果撈上來一看,信上說:我們今天不來了,敬禮!魚兒。
我還有一篇很喜歡的,是《生日禮物》講的是:爸爸看著兒子和小豬們的創意表演,爸爸開懷大笑的事情。
相信所有看過《父與子》的人都會被那對天真純摯、風趣可愛的父子逗得哈哈大笑。希望大家都喜歡這對父子。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5
《父與子》這本書講的是長著刺猬頭、調皮、可愛、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長著大胡子、和藹、善良、又經常被人嘲笑的父親,他們演出了一場場生動又好玩的畫面,看后使我們哈哈大笑,回味無窮。
比如說,爸爸會把夢與現實搞混,爸爸夢見兒子在拔小天使的羽毛,等他醒來后,發現兒子真的在玩羽毛,就打了他,其實兒子是在玩普通的羽毛。兒子呢,也很有趣。一天兒子回家,發現家里窗戶不停地冒煙,以為著火了。于是話不說就沖了一桶水進去,結果,把爸爸淋成了落湯雞。其實,是爸爸在抽煙。我最喜歡的是《戰爭允許一切手段》這一篇故事,講的是兒子和父親在浴缸里玩船模大戰,兒子勁太小,總是打不中父親的船模,父親卻百發百中,這下兒子可生氣了,正當爸爸得意揚揚得把兒子的船模放進水里的時候,兒子打開浴頭,把爸爸林成了落湯雞,爸爸灰心喪氣的去換衣服的時候,兒子卻興高采烈的把爸爸的船模一個又一個的扔進水里,由此可見兒子是多么聰明、頑皮、可愛!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看了他們的書,圖畫中的含義,使我很受啟發和教育,我也想起了我跟爸爸一些有趣的事。雖然他們兩個都有缺點,但他們兩個父子感情深厚,心地善良,純真可愛,熱心助人,我非常喜歡他們。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6
寒假里,我讀了好幾本書,有《海底兩萬里》、《笑貓日記之云朵上的學校》、《父與子》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父與子》,它的作者是埃。奧。卜勞恩,是一位聞名世界的漫畫巨匠。
這本書以漫畫的方式給我們介紹了一位父親和兒子的故事。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叫《天降烤鴨》。故事講的是有一天,父子倆頂著大風去買烤鴨,回家的時候烤鴨被大風刮跑了。這只烤鴨落到了一戶窮人家里,這戶人家每天只能吃炒豆維持生活。當烤鴨從他們家煙囪里掉下來的時候,他們一家高興極了!父子倆看到這家人高興的樣子,比自己吃了烤鴨還要開心,他們和這家人一起品嘗烤鴨的美味。
從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幫助別人,能使自己快樂、幸福,我也要像這對父子一樣,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卻發人深省,有興趣的同學也來讀讀這本書吧,相信你也會從中收獲很多。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7
上個星期六上午,我看了一本叫做《父與子》的書。
書中講了很多情節:有引人發笑的,有感動至極的,還有怒氣沖沖的。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一件事是:兒子想吃糖,父親不讓兒子吃。可到了復活節那天,兒子把自己存下來的錢拿去買糖果了。父親回來看見兒子在吃糖,就問:“哪來的糖?”兒子指著墻上的兔子說:“是它送的。”父親知道兒子在說謊,就生氣地說:“兒子,你為什么要說謊啊?”兒子可憐地說:“我想吃糖,但是你不給我買,我只能自己存錢買糖吃。”父親聽了和藹地說:“我不給你買糖,是因為我怕你吃糖太多了,會有蛀牙。”兒子聽了快樂地說:“原來不是爸爸不給我買糖,只是爸爸怕我糖吃太多了有蛀牙而已。”爸爸把兒子抱起來說:“我親愛的兒子啊,你明白就好。你自己存錢買糖吃,沒有偷爸爸媽媽的錢,真是好樣的。”兒子說了謊是不對的,但是兒子自己存錢買糖,而不是用錯誤的方法,這樣的表現值得鼓勵,夢想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父親其實是疼愛自己的兒子的,不想讓他的口腔里長滿蛀牙,其實也不是不讓兒子吃,只是不想讓他吃太多。現在的父母跟孩子交流的時間已經很少了,父母都在跟手機交流,不跟孩子交流、溝通。希望父母能和孩子多交流,多溝通,這樣彼此的誤會就能少很多。
我覺得《父與子》是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的一本書,而不是孩子一個人看書,家長在玩手機。也不是孩子向你問問題的時候,家長總是:“嗯,嗯。”等到手機看好后再問:“你剛才說了什么?”
我希望家長能改一改這種不好的習慣,同時也希望《父與子》這本書能傳遍所有孩子的手。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8
我有一本《父與子》的書,這本書很是幽默風趣,每次看這本書,我都看得樂呵呵的。書里其中有一篇很有趣,說的是父親給兒子量身高的故事。
故事說:有一天,父親想給兒子量身高,他讓兒子站在院子里的一棵小樹下,量好身高,父親在樹上做了記號表示兒子的身高。第二年,父親又給兒子量身高,依舊讓兒子站在去年的那棵樹下,量好身高后,父親想找去年量身高的記號,看看兒子和去年比到底長高了多。可是,找啊找,找到去年的記號后一看,父親傻了眼,想:“兒子怎么變矮了?”原來,不是兒子變矮了,而是小樹長高了。
這個故事有趣嗎?小朋友們?去看看《父與子》這本書吧!這本書透著濃濃的父子情意,幽默感人,你們肯定會非常喜歡這本書的。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9
這是一本選材于家庭故事的漫畫,它出自德國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之手。該書主人公是一對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兒子淘氣可愛,是一對世界著名的歡喜冤家。雖然這本書里沒有文字,但其有趣的漫畫,卻讓人更懂得了漫畫的內容。
父與子,他們過著無憂無慮,快樂溫馨的生活,從一對普通的父子成了200萬馬克和宮殿的繼承人,又漂流到無人的小島,但他們那善良、淳樸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隨著他們到漫畫結尾。這部漫畫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動了數億讀者,但其間又不失搞笑之風。那就讓我來介紹 父子倆吧 !
爸爸非常善良,也非常幽默,同時帶著一種傻乎乎的感覺,讓人一見到他就有一種想笑的沖動。兒子時常會“捉弄”老爸,但同時他又會使用他的小聰明替爸爸解決問題。但有時卻會被爸爸“誤解”,招來一頓痛打。 看過這本書后,我覺得里面的父親很愛很愛他的兒子,有一篇叫《哄兒入睡》,父親用盡了各種方法,哄他的兒子睡覺,可兒子十分頑皮,不管父親怎么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后,父親哄得筋疲力盡,倒在兒子的身邊睡了,這時候, 兒子也摟著父親的脖子。
書中的父與子其實就是卜勞恩與他的兒子,而書里描繪的故事也就是卜勞恩父子之間的故事。幽默搞笑的一個個故事,讓我廢寢忘食,大笑不止。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10
看了《父與子》之后,我覺得作者雖然創作的是漫畫,但是這本書卻有著很深刻的含義。
《父與子》的作者是埃。奧。卜勞恩,1903年出生于德國富格蘭特山區的翁特蓋格林村,1907年全家遷到了首府卜勞恩市。處于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他離開了工廠,來到萊比錫繪畫藝術學院深造。
我原來以為《父與子》只是一本普通的漫畫書,并沒有什么含義,但是讀過之后我認為,這是一本繪畫水平非常好的漫畫書,而且還能讓人旁若無人地微笑或者難過。那位胖胖的、謝頂、平凡而可愛的父親,從來不用長篇大論來教育兒子,而是身體力行地和兒子做朋友。盡管他又缺點,并不完美,可是他卻那么富有童心、愛心。
看到這本書,我想到了我的爸爸:我們一起去釣魚,等了一天卻一無所獲,只好垂頭喪氣地回來了;我們一起去打乒乓球,我總希望我能打敗爸爸,可是球每次都不聽我的話,讓我輸給爸爸。
雖然我的爸爸很年輕,很英俊,可是沒有書上那位爸爸那么幽默,那么有童心。這又讓想起一部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那里面的爸爸也富有童心。
當然,我也想到了平常爸爸給我的愛:給我倒水喝,接我上下學,陪我玩耍,為我做飯……這些,都是父親對我的愛。就像書中所說的那樣:只有平凡而真誠的愛才能打動人心——這就是不朽的父愛!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11
《父與子》是一本一系列的漫畫書,書的大概內容是和兒子在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趣事。我一開始看時覺得有點幼稚,因為書里邊都是只有一幅幅圖畫,很少書面的文字,但是想想為什么它會那么出名,而且在那么多國家廣為流傳呢?后來我決定再細心地去看和體會書中那些圖畫故事,慢慢地發覺雖然它的故事有點短,但是幽默、風趣,易懂,看了后也有點小感動,德國作家卜勞恩通過這本書把笑容帶給人們,同時也讓人們從書中的小故事中學會了感恩。
比如小故事《最后的一個蘋果》父子倆在摘蘋果,爬上樹準備把蘋果摘下來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來,接著父子倆想了很多的辦法,有一個是把一只鞋子扔到樹上想把蘋果撞下來,結果蘋果沒扔中,鞋子卻掛在了樹枝上,當時我看就這里就笑了,再看下去,沒想到父子倆氣急敗壞地走了,走了后蘋果卻又掉了下來。“哈哈哈”.....這個故事可真搞笑!繼續翻下去,可真是一頁比一頁好看啊!每一幅幅小圖畫都勾勒出濃濃的父子情,作品中的故事雖然背景豐富多變,但調皮的爸爸和淘氣的兒子善良、樂觀、友愛的本性卻始終如一。
俗話說:“如山,如海”天下所有的爸爸對孩子的愛也絕不少于書本里面的父親。每一次看這本書,我都會想起我的爸爸,他平時很辛苦地工作賺錢養家供我和讀書,但是回到家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爸爸總是那么有耐心地陪我們玩,陪我們學習和教導我們,讓我更懂得親人間應該要相互信賴、相互關愛、相互理解.....所以,以后我一定要尊敬長輩、聽爸爸的話,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大家一起看《父與子》吧,相信你也會喜歡的!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12
最近,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書。這本書非常有趣,里面的故事內容讓人忍俊不禁。
《父與子》是一本漫畫書,顧名思義這本書里的主人公是父親和兒子,父親非常愛他的兒子,兒子也十分愛他的父親。說到這里,你們可能會問:咦?這不會是很正常的事嗎,有什么好玩的?別著急,我還沒有說完呢。
給大家說說這本書里我最喜愛的一個小故事《幫兒子寫作文的代價》。漫畫描述的是兒子非常討厭寫作文,每次都非常苦惱。父親十分心疼兒子,決定幫兒子寫作文交到學校。等到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老師點評了大家的作文,唯獨沒有點評兒子的作文。放學后,老師把兒子叫住,問他:“這個作文是誰寫的?你帶我去見見他。”兒子帶著老師來到了自己家,父親非常高興地接待了老師。可是老師并沒有很熱情地回應父親的接待,而是怒氣沖沖地批評了父親一頓,教育他不該替兒子完成作業,還指出作文出現了不少錯別字,然后還打了父親的屁股。父親和兒子都很委屈。
讀到這里,我覺得很搞笑。笑完了之后又一想,父親怎么能幫助兒子完成這樣的事情呢。這樣不僅沒有教育到兒子,還讓兒子變懶。每個人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父親寵愛孩子,把兒子當作寶貝,什么都替他做,這樣兒子怎么獨立?怎么進步?我想到自己在寫作方面也應該加強閱讀,好讀書,讀好書,多積累一些好詞好句,不依賴父母,不要犯故事里那樣的錯誤。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13
暑假里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叫《父與子》的書。一看到書的標題我心里很納悶,是不是老師弄錯書名了,平時老師都叫我們看的都是名著或散文這一類的。這次破天荒怎么叫我們看一本漫畫書。但轉眼又暗喜,還真的謝謝老師推薦這么好的書。因為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漫畫書。它出自德國漫畫大師埃·卜勞恩之手。
一拿到書后我被書的畫面深深吸引了。雖然里面沒有文字表達,但那一幅幅有趣的畫面,讓我更了解里面的內容。
書中描寫了一個頭發短胡子長幽默搞笑的父親和一個長頭發喜歡搞惡作劇淘氣可愛的兒子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父親非常幽默,也有一點嚴格,偶爾也有一點傻傻的。兒子即淘氣又可愛的有時很聰明。比如有一次兒子的作業上課時不認真聽,于是作業就全部寫錯。之后老師就讓全體家長簽字,簽字的目的是為了讓家長知道兒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但聰明的兒子知道如果作業拿去讓父親簽名的話,肯定會被父親罵的。于是他想了一個和父親玩簽字的游戲。 規則先讓對方蒙著眼睛簽字,于是兒子就趁父親簽字的時侯把作業打開,這樣他父親名字就不自不覺的簽在了作業本上了。而兒子也過了“家長簽字鬼門關”。
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他們很勇敢。一天晚上,他們剛剛要睡覺,結果就碰見了一個圓頭鬼,鬼一看到父子倆就想去嚇他們。可他們并沒有被嚇倒。兒子反而沖了上去,把那個鬼的踢飛了。鬼立馬撿起頭,然后慘敗而逃。
可對我而言我就膽小多了。記得有一次我去宋城,興沖沖的來到“鬼屋”,但在門口排了整整排了一個多小時,當輪到我進去時,我的腳好像被什么東西拴住了似的挪也梛不開。由此可見我是一個多么膽小的人。
看了這本書,我也很想做一回書中的小主人公,因為這樣可以無憂無慮的和父親玩耍還有不被因為有太多作業所困繞。而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經典父與子讀后感篇14
我在假期讀了《父與子》這本書,它是一本無字漫畫,它用嚜線勾勒在白字上的幾個人物,足以讓人看了哈哈大笑。《父與子》這本書有時讓我看了感動的落淚,接著的故事內容有讓人轉哭為笑,看著兒子調皮的樣子十分可愛,又讓人覺得他是位既有童心而又純真的孩子。有時候畫里讓人憤怒,這孩子太調皮了,真沒有家教!
沒想到兒子的父親還是很有辦法治兒子的,使兒子不敢再去做錯事了。有時候畫面讓人感覺既好笑有時又覺得無聊。這本書讓人喜怒哀樂,讓人看一下慈祥的父親和調皮兒子是怎樣過生活的,也讓大家感受一下里面的教育知識,令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加科學有效,孩子才會覺得更加快樂。里面有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就是知道了父親和兒子的親情。一天兒子踢球把家里的玻璃踢破了,結果被氣得七竅冒煙的父親趕出了家門。
父親一邊看報紙一邊看時間,眼看時間越來越晚,天漸漸黑了下來,父親開始緊張起來,過了一會父親急急忙忙穿上衣服到外面四處找尋兒子。當他再次走進家門,一個足球踢了出來,心想這次可再也不能把兒子趕出家去了,兒子比玻璃可重要多了!這則故事看后感觸頗深,就是無論兒子做錯什么事,摔壞什么東西,兒子在父親的心中都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