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體》讀后感200字
讀后感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它允許讀者表達對所閱讀書籍或文章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讀《三體》讀后感200字?這里給大家分享讀《三體》讀后感200字供大家參考。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1
第三遍讀這本書了吧,與之前兩遍不同,這本書的人物形象在我的腦海中變得愈發豐滿了起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角色要屬大史了,大史雖然戲份不多,但在一二兩部中都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第一部中大史用他的樂觀和智慧幫助汪淼走出智子倒計時的噩夢,在逮捕葉文潔行動中憑借自己過人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阻止了核爆炸的發生,也是他在對三體組織的行動計劃中提出使用納米材料的設想。邪門到頭必有鬼,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在剛開始接觸三體和三體組織的時候,大史可以說是最冷靜和最無畏的了,其他科學家都被三體遠超人類的科技嚇倒了,只有大史覺得仍然有勝利的希望。在第二部中,大史作為羅輯的保鏢多次保護了羅輯的安全,體現了他的專業素養,但更為重要的是,當全世界都在指責羅輯不肯背負面壁者的責任時,只有大史站在羅輯的角度為他著想,“給他一點時間吧”,他知道這樣的重擔換做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是無法承受的,他幫羅輯找來了他的夢中情人,還特地調教了莊顏,模仿羅輯夢中情人的形象,大史對人心的洞察可見一斑。
除了大史,章北海也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角色,“第五位面壁者”,這是人們給予他的最高榮耀,不像其他面壁者有著近乎無限的資源可以調動,但他完美的戰略欺騙仍然成功欺騙了所有人。他很早就預知了人類必敗的結局,并制定了非常周密的計劃來實現他的逃亡主義。雖然最后時刻他還是心軟了,沒能及時按動那個毀滅的開關,但臨死前的那一句“都一樣”讓我對他的敬意到達了頂峰。這樣一個堅定不移的貫徹自己信念的理想主義者,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2
《三體》是一部偉大的科學著作,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為中國科幻確立了一個新高度。文中主要通過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之間的智慧博弈來體現宇宙世界的殘酷與黑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以精彩的內容不斷吸引讀者,使每一位讀《三體》的讀者都能深陷其中。
除了精彩的故事情節,作為科幻文學最主要的還是豐富的想象創造,大劉的《三體》以豐富的理論知識為前提進行可行性極高的大膽創作,創造了許多面向未來的科技作品,是對未來生活的創造的大膽預言,并且自動駕駛,無線充電,v裝具游戲裝備,空天飛機等科技在目前已初露端倪,有的已經有了簡單應用,相信不久的將來就能發展的更為成熟。文中提到的恒星級飛船,光速飛船,強相互作用材料,冬眠技術等也表現了大劉對未來科技的無限展望,相信未來一定會研制成功并得到運用。除了對科技的展望,對三體世界的想象創造也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對三體世界的詳盡描寫令人覺得在距地球四光年的地方真真切切的存在一個三體文明,可見大劉的文學功底。
另外,《三體》對人物形象的創作和對人性的大膽披露也十分成功。《三體》這套書中出現了許多角色,人物雖然多,但每一個都有其鮮明的人物形象,但最成功的還是其中對人性的大膽披露,文中不止一次的揭露了人性的嚴酷無情,即使在很久之后的未來仍然存在,由此不僅要追求科技發達,還要追求人性中那沉淀下來的無限美好——愛,這值得我們深思。
一部精妙絕倫的文學作品是很難用些許的語言來表達出它的精彩,所以去讀吧,《三體》中那豐富的想象以及對人性的思考都需要去切身感受才能有更深的體悟。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3
讀完《三體》,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靜,我仿佛還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而無法自拔。
作者劉慈欣以豐富的科學知識和天馬行空的想像,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剛開始,我只不過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不料這一看,我的眼球立時就被這本書吸引,沉浸在了《三體》的世界中無法自拔。整本書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我們生存的美麗地球,講到了浩渺無垠的宇宙。
在三體一中,給我留下了最深印象,至今仍令我記憶猶新的,非是那部氣勢恢宏的游戲大作“三體”莫屬,在游戲中,三體人由于生存的環境所限,經歷了數千次的輪回,一次又一次的被太陽所摧毀,在數代人中進行了無數次的思考,試圖三體問題,可最終卻都以失敗而告終。最終三體人決定向宇宙派出技術最先進的飛船尋找適宜三體人生存的星球。這游戲表面雖看似平淡,但它背后卻隱含了巨大的信息,在它的背后,就是數以萬計的eto(地球三體組織)成員和妄圖攻占地球的三體文明。
他們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eto的“統帥”葉文潔。她的父親當著她面被人致死,接下來的十幾年,她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無可救藥,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與距離地球四光年的三體人產生了聯系,在有三體的和平主義者勸說的情況下,她仍然義無反顧地向三體世界發送了地球的坐標,由此引發了地球接下來四個世紀的種種故事。然而她即使痛恨人類的種種惡習,但她卻并沒有將人類徹底消滅的愿望,而是仍對人類抱有一絲希望,從她的心理活動,我們可以得知,她召喚三體人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他們的力量讓人類拋棄從前的惡習,重新開始,這一點難能可貴。
在三體二中,我最欽佩的人物就是羅輯,當他初被選為面壁者時。一開始,他拒絕接受這個事實,濫用手中的權力縱情享樂,但到了后來,他還是勇敢的擔起了保護人類的重任,即使在這個過程中他被人貶低過,懷疑過,嘲諷過,失敗過,可這種種都沒有改變他,仍是堅守著自己的職責,他把一生獻給了全人類。
三體三則有些讓人傷感,在三體星系的坐標被發出后,三體星系立時受到了光粒的打擊,隨后整個太陽系也沒有躲過宇宙的黑暗森林打擊,全部被歌者彈射的一塊二向箔給二維化,變作了一副美麗又毫無生機的圖畫,正如當初梵高的那幅名畫《星空》。只有少數的地球人逃了出來,在宇宙中建立了新的文明。最終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在最后的時刻,一起等待著宇宙末日的來臨。
三體向我們描繪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宇宙,整個故事大氣恢弘。它讓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和認知更上了一個臺階,讓人讀完大呼過癮。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4
《三體》中的人物,最主要的有三個:救世者云天明,滅世者程心,悲劇男維德。三體人智子和面壁者執劍人羅輯也很重要,但對于劇情的推動其實助力不大,AA和關一帆相對來說更次要一點。
救世者云天明雖然出場不多,但卻讓人印象深刻。
最初的白血病患者,靠著自己的洞見幫助同學發財,然后得到回報,并且送給程心一顆星星。這樣的開場是極其驚艷的。而后,當人類失去希望的時候,云天明又以自己的智慧送來希望。并在最后,送給程心一個宇宙。如果沒有云天明,就不會有程心后來的一切,人類的歷史也將發生重大的變化——而云天明為程心所作的一切的出發點,就是他愛程心。而同樣是愛,在滅世者程心這里,卻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命運。程心的思路歷程其實很有意思。
在PIA的時候,程心只是出于要完成任務,選擇了云天明(的腦子)來進行解體計劃,這個時候的程心心中并沒有那些愛——沒有對云天明的小愛,也沒有對人類的那種大愛。如果她當時就有的話,維德的計劃當時就被她否決了,雖然她沒有能力去阻止維德。
可見,就是因為她發現了云天明對她的愛,以及發現了維德的不擇手段導致云天明只剩一個腦子的生存方式,激發了她對云天明的小艾和對人類的大愛——后者就是一切災難的根源。
在被激發出那種大愛以后,程心在面對剩下幾名執劍人候選人的時候,決定要和他們走不一樣的路,要用慈母一般的愛來愛這個世界。但,在殘酷的宇宙和現實面前,這種童話一般的大愛卻只能導致毀滅,而且兩次都導致了毀滅。
正的希望,但最后還是因為程心而破滅了——這里,我甚至猜測維德其實早就知道了結果,但還是堅持研究曲率引擎,因為這樣才能有希望,在程心的破壞下繼續留有希望。
維德的一句話可以說是整部書絕大部分內容的概括: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野性,失去一切。
而智子的話就是對這句話的補充:
宇宙不是童話。
三體人智子,后半段只是一個信息提供者,前半段則告訴人們:人要有尊嚴得活著,以及,宇宙不是童話。
羅輯,在后半段也是一個信息提供者,前半段的形象則和程心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AA,其實主要就是個輔助。而且作為學生的AA,在一開始的形象都是一個大孩子(一直到行星防御理事會云天明的信息的時候也依然很孩子氣),但到了假警報的時候卻突然變了個樣子,果敢狠心,而且居然還會狙擊……這個變化有點突兀。
關一帆,純粹是提供情報來的。
除了三位主要認為,劉慈欣筆下的人類社會也很有意思。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威懾紀元以前,人類還是有男有女的,雖然走過了恐慌和自傲,但依然保持著野性;而到了威懾紀元,也許是因為三體人乖乖地授予科技,人類生活極度美好,簡直就是烏托邦,導致這個時期的人類社會普遍沒有了野性,而且此時沒有男女分別;直到最后的掩體紀元,男人才重新出現。
這個過程讓我想到了這么一個生物現象:許多微生物(包括一些動物,比如某些青蛙)都是單性的,通過孢子等手段繁衍后代;而當它們所生存的環境惡劣到一定程度時候,才會出現雄性,此時整個種群才會充滿活性,同時充滿斗爭和殺戮。
這像極了上述小說中的人類社會,或者說,小說中的人類社會像極了這些微生物。
安逸之下,男性會消失,更重要的是,種群的活力與斗爭心會消失。想到當下的四個現代化:男性女性化,女性寵物話,寵物貴族化,貴族沒文化。這是在讓人感到擔憂。
同時,文中人類社會在大移民、假警報、二維化這三件大事情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劣根性,其實很發人深思——事實上,這比小說的終極命題更加讓人深思。畢竟,后者是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劉慈欣的想法不見得就更有道理(我自己去年五月份寫畢業論文的空閑時寫的科幻小說里更加變態),而且這種虛無縹緲的宇宙終極思考除了能讓人在賣弄風騷的時候顯得更騷一點以外,沒有什么實際的思考價值,但前者卻是實實在在的。所以,對于整本小說里人類社會的描寫,其實最讓我感興趣。
當然,還有一些小細節也很有意思。比如文中兩次提到,未來的文字是中英混合文字。這點是很有難度的,因為這兩個文字系統完全不同,要混搭很有難度。而更關鍵的地方在于:沒理由是讓中文和英文混搭,或者說沒理由只有中文和英文。聯合國正式官方語言是英法俄西漢阿拉伯,而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廣的三個語言是中文(中國人多),英文和印度的印第語。無論從什么角度來說,只用中文和英文構造未來的統一文字是不合理的,你讓法語情何以堪啊……
再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三體人對地球文化的崇拜。這在我看來,如果不是三體人有意麻痹地球人,那就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深入一點,三體世界是充滿了隨機的災難、對大自然狂暴力量的完全逆來順受、對美好自然環境的迫切渴望這三大元素的,而我們知道,文化的形成從最根源的源頭出發,就是自然崇拜。在文明進程中,自然崇拜會被拋棄,但是以自然崇拜為起源的文明與文化中必然會留下自然的烙印。所以三體世界的審美標準應該會比地球更極端,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更極端。而且,就好比人類的文化中所推崇的普世價值,三體也會有他們的普世價值,這普世價值很明顯會和地球不同。地球的自然資源相對來說是充沛的(整體上說直到近代才開始顯示出一定程度的捉襟見肘),離開一個社會體系以后,依然會有足夠的土地、生物資源來進行一定程度的自給自足(當然,這點并不和文明進程中的多種文明為了資源而沖突導致相互廝殺矛盾),所以才會提倡自由、民主、公正(事實上這也是對前面所述的廝殺的一種反思,以及源自這種反思的一種渴望)。在三體世界,資源如此缺乏,環境如此惡劣,無法想象自由、民主、公正這種普世價值會在他們的土地上得到追捧與信仰。
雖然,你可以說他們這么缺少資源,所以才更渴望我們的普世價值,但這個結論的得出是站在地球人的角度得到的。從三體人出發來考慮的話,他們根本不會認為我們的普世價值是對的而他們的價值觀是錯的——相反,他們反而會認為為什么要民主為什么要自由?這不是對資源利用以及能力開發的一種極大浪費嗎?他們不會認為他們的價值觀錯,而會認為我們的價值觀有問題。
兩種不同文明的普世價值的對與錯,不是我們可以說了算的。因而,說三體人會推崇我們的文化,是沒道理的。
就算兩個世界的智者最后要達成一種文化上的契合,這也是一個極度緩慢的過程。我們人類自己“男女平等”都已經花了很長時間,到現在都沒做到,你如何指望三體人用2019年就推崇地球文化?
可以看看印度的種姓制度,它的消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2019年就搞定的。也可以參考在中國大陸上的發展與傳播,這也是一個世紀跨度的課題。
因而,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認為三體人會推崇地球文化,而且還這么快就推崇,都是不合理的。
更何況,極端一點,如果在這2019年里面來一次需要全星球脫水的恒星災害,這種文化潮流立刻就會被打回原形。畢竟,三體本土文化才是三體人發展的土壤,換一盆土,結果基本就是一句中國老話:樹挪死,人挪活——而在文化對文明發展的問題上,顯然不存在“人”這種可能性。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5
《三體》這本書我之前就看過了好幾遍,本來不是科幻迷的我在這之后就被大劉帶進了這個坑。每一次讀《三體》我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每一次我都會驚嘆,原來還有這些細節是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還有這些描寫是我印象不深的。毫不夸張地說,這是一本可以讓人看上癮的書。
《三體》這個名字是天文力學中一個至今無解的難題,同時也是三體星系的名字。故事從“文化革命”期間,紅岸基地的葉文潔向三體世界暴露了地球位置開始說起,一直到幾個世紀以后歸零者重啟宇宙結束。
這本書不僅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就是作為小說來看,它也有許多閃光之處。作者在書中埋下了一個又一個伏筆,設置了一個又一個懸念,給讀者一個又一個驚喜。有一處,三體人利用智子給常偉思等人發送了一條訊息:“你們是蟲子!”,可他后面又寫道,即使人類用再先進的辦法,也不能將地球上的蟲子殺光,而我們跟三體人的差距比蟲子和人的小多了。這也照應了三體世界入侵地球失敗的情節。在第三冊中,如果你沒有看到后面,你根本想不到山杉惠子竟然是她丈夫的破壁人,仿佛前面寫的所有伉儷情深都是為了最后一句諷刺的:“面壁者比爾?希恩斯,我是你的破壁人。”
在文中,人類首先是掌握了大自然的法則――火,然后又用五萬年的時間進化到現代文明。可當我們遇到三體文明時,所有的驕傲都土崩瓦解,一滴小小的“水滴”就能將代表人類最高科技水平的恒星級別飛船瞬間摧毀。正如三體文明說過的那一句話:“毀滅你,與你何干?”但即使是強大的它們也被歌者文明的小小光粒幾乎滅絕。接著歌者文明又和其它上帝文明進行了一場戰爭,宇宙的所有法則都被當成武器,就像猿人拿著火把一樣。人類文明,毫無還手之力。
每一次看完這本書后,我都會望著天空思考著:在宇宙的某一角落,會不會有三維空間正在向二維空間坍塌?此時此刻,會不會有一支艦隊,正在大開殺戒?我們所處的宇宙,在其他文明看來。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灰塵……
一切,都無從知曉……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6
小時候有一個夢想:當一名天學家。對那個充滿神秘的星空,總是有無限的向往。
長大了,抬頭遙望星空的機會越越少,也漸漸忘卻了星空的魅力。再次抬頭仰望星空,卻發現現在工業高度發展之后的環境,已經遮蓋了宇宙原本的色彩。這層紗幕背后,隱藏了多少秘密。劉慈欣的《三體》,用科幻,給我們詮釋了宇宙。
《三體》共分三部,《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和《三體·死神永生》。從革開始,到宇宙終結為止。討論整個人類的生死存亡問題,從中還是可以看到使命的力量。這種使命感放在現實生活里是一種悲劇,但是投射在科幻小說里卻相得益彰,顯得氣勢磅礴,尤如史詩。
《三體》講述了革時期科學家葉潔發現了宇宙人的存在,通過太陽輻射與三體人取得聯系,從而致使三體世界欲圖毀滅地球明。三體人能脫水,有三個太陽,能風干儲存,作者用獨特的三體游戲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新而有趣的世界。地球人類為了自救,進行了面壁者計劃,其中的三位面壁者均以失敗告終,只有羅輯最終發現了黑暗森林宇宙法則,從而威懾了三體明。而在羅輯之后,程心接受執劍者身份,卻在幾分鐘之內被三體明摧毀了地球防御。而北海引領出宇宙深處的艦隊,終于執行了黑暗森林法則,致使三體明被摧毀,而地球也面臨了被發現的危機。在云天明從三體明傳回的情報中,地球明發現了三條自救方案,最終以掩體世界作為最終選擇,而托馬斯·維德等人知道這并不是安全選擇,致力研究逃離計劃,在即將成功的時候,程心又一次為不暴露掩體世界而選擇放棄。最終在歌者的二維化紙片中,地球明走向了滅亡。唯有程心與艾AA逃離了地球。之后程心走到宇宙的盡頭,觀看了宇宙的終結。
對于整部小說,印象最深刻的算羅輯博士。羅輯原是一個游戲人生、玩世不恭的形象。卻在命運的驅使下成為四位面壁者之一,在其獨特的思維模式下找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并為愛激發了保護地球,威懾三體世界的勇氣。然后又用盡一生,成為執劍者,使用他發現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保護了地球。
女主人公算是程心了,這位見證宇宙終結的人,也兩次放棄了拯救地球的機會。心存無限的善良與愛,卻也以此背棄了生存法則,使地球人類走向了最終的滅亡。這不禁讓我想起有時候,錯誤的愛與善良,只會把生活推向深淵。
小說里還有好幾位深刻的人物,葉潔、北海、史強、云天明、艾AA、智子、托馬斯·維德等等。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歷,都在為生存做出各種不同的行為。在《三體》的世界里,主人公并不重要,縱觀全局,比起整個宇宙,人、地球和太陽系實在太渺小。在無數個宇宙生命面前,地球人類在歌者扔出的一個小紙片面前就灰灰湮滅了。唯有不斷的強大,才能在弱肉強食的宇宙法則里生存下去。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7
終于看完一整套《三體》了。看完最后一頁,感覺沒什么就沒有希望了呀!郁悶。
《三體I》,講的是葉文潔通過太陽,放大了地球人呼叫外星文明的信號,被三體人截獲了。三體人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于是決定大舉入侵地球。
《三體II-黑暗森林》,主要講人類為了抵御三體人入侵,在三體人用智子封鎖人類基本物理學發展的情況下,努力尋求突破口,最終建立了自己以為很了不起的太空艦隊。但當三體人的水滴到達地球,太空艦隊瞬間瓦解,人類才意識自己的夜郞自大。最后,人類自我挑選的救世主在三體人即將到達之際,建立起了一個很流氓的與三體人同歸于盡的威脅方式,讓三體人停止了入侵。原來宇宙生存法則是黑暗森林狀態,誰被發現,誰滅亡。
《三體III-死神永生》,講的是人類的威脅破滅,三體人對人類進行入侵前處理。這時逃亡在外的人類軍艦廣播了三體星球座標。太陽系頓時成了危險地段,三體艦隊離去,人類開始為如何建立安全聲明努力著。但,人類最終為被二維化。逃出來的只有兩個女人,在三體人入侵前期逃離的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
《三體I》、《三體II》無論是汪淼、還是前期的羅輯,到了最危難的時候,總能看到生的希望。到了《三體III》,羅輯的希望破滅了,程心的希望也消失了羅輯是葉文潔的學生,葉文潔在去世前叫他研究宇宙社會學。他所建立的所有影響都是源于葉文潔的理論,也讓他再也做不了一個普通人。而他最希望的,恰恰是當一個最最普通的人,能夠在三體人入侵前正常地生活,正常地死去,與自己心愛的在一起。在《三體III》心愛人不知所蹤,羅輯成為執劍人,一個人孤獨地在地底活了大半輩子,最后做為人類守墓人,被二維化。程心,另一個普通人,同樣被推為救世主,卻因為她的選擇,最終導致人類滅亡。做為能逃出來的其中一個人。唯一活下去的希望是云天明,但至始至終,卻沒辦法見到這個送給她星星,送給她宇宙,一直深愛她的人
最終,人類消失了,宇宙也必定會消失活著是為了死去?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8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叫張敬祎,來自五年三班。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讓人快樂,使人成長。我常常會手捧一本書,沉醉在知識的海洋里,這種沉醉是多么愜意!
進入五年級,我迷上了科學,一本本科學書讓我愛不釋手《時間的形狀》《環球科學》《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聊聊狹義相對論》等,最近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劉慈欣的《三體》全集,看這套書最初的原因是它獲得了雨果文學獎,并在市場上大火。
三部書中從《三體》到《黑暗森林》再到《死神永生》。這三部一步一步的讀下去,越往后讀越是感到情節的精彩,讓人無法自拔,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三本書在敘事結構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大的不同,讀下來,你看不到誰是明顯的主人公,如果要從每本書中找出一個人物來代表本書的主人公,那這三個人我認為是葉文杰、羅輯、程心。當然,全書留給我深刻印象的遠不止此三人,包括軍魂——章北海、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史、看透宇宙的老人丁儀、不知是因理性而冷酷還是因為冷酷而理性的維德、高等智慧體并美貌絕倫的智子等。這些人各具特色,他們身上獨一無二的優秀品質給人以深刻印象。
如果要為這三本書命名一個共同的主題,從低層次上講我能想到的只有珍惜兩個字。
合上書本,當我偶爾抬頭仰望星空時,遙想到宇宙的漫漫無際和時間的漫長,更加讓人感到人類生命的短暫和渺小,內心中多少涌出一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時讓我感覺,人類僅僅是宇宙的一個偶然現象,人類的存在相對于整個宇宙,并不比一個細菌更偉大。人類的生活空間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對整個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對于茫茫宇宙,類似地球的星球數以億計,幾乎所有的都是荒涼冷漠的世界,或許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地球遲早也將如此。那么人類要何去何從?我想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珍惜!
謝謝大家!
上面內容就是一秘為您整理出來的4篇《三體讀后感1000字》,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9
《三體》也就是《地球往事》三部曲,前段日子總算看完了,震撼之余一直想寫點什么,總是不知道該從哪里說起。
三體1的主角自然是葉文潔,這個時期目睹父親慘遭批斗致死的天文學家,因緣巧合下進入紅岸基地后,明知三體星人對地球不懷好意,仍然堅持發送地球坐標,從而導致地球暴露,三體人入侵開始,整個故事由此展開。第一部更多的是各種敘述故事的前因后果,對雖是略提一筆,但不難看出作者的態度。葉文潔的思想行為難道不是被時世影響改變的嗎?所以你也就明白了人性是如何扭曲的。我還是很欣慰地看到她其實只是想借助外星文明改造地球改造人類,而不是仇恨地要毀滅地球。一個人要做到以牙還牙總是十分容易,要以德報怨就相當困難,所以孔子說的以直報怨,其實也只是裹著棉布的匕首而已。
三體2讓我印象更深的人是章北海,這個面對三體人入侵,人類科學研究被阻斷,戰爭基本無勝算的可能,卻仍然要履行戰斗職責的軍人,竟然從一開始就抱著必勝的信心,你不得不對他投以尊敬。直到最后你發現其實他從一開始就知道人類必敗,從一開始就已經定好目標做好計劃,那就是劫持飛船逃離地球,為人類文明保存希望的火種。
是的,最終他成功了,這時候,你再回頭去看他為自己的計劃而實施的謀殺,你又會如何評價呢?如果謀殺是錯,為人類保存希望是對,那他這么做到底是對是錯?對錯可以相抵嗎?我們評判對錯都是基于自己對價值觀立場的選擇,如果你更看重法律,那他肯定是錯,如果你更看重意義結果,那他也許是對的。我覺得評判他還得注意最后的一個細節,章北海劫持飛船逃離地球,有兩艘飛船追擊,在這個過程中,地球艦隊全部被三體人的一顆水滴毀滅,他成了英雄,但是面對逃離地球,三艘飛船無法滿足所有人的生存,最后時刻他不得不再次作出決定攻擊其他兩艘飛船,因為他明白,只有這樣人類文明才有延續的可能。但他晚了一步,另一艘飛船率先發動了攻擊,死之前他說了一句,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他覺得沒什么比延續人類文明更重要的了,總是要有人犧牲的,那誰犧牲其實都一樣,包括他自己。從這一點看,我最終尊敬他理解他。
讀《三體》讀后感200字篇10
最近,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使我著迷,每天中午吃完午飯,在午睡前看幾頁。《三體》分為三部分,前兩部分是一般的故事線索。故事是這樣的:科學界有一個大問題,許多科學家都自殺了,為了找到原因,聯合國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相關科學家的組織。物理學家丁毅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拍的照片上的倒數計時,每次射擊的時間都減少了,警方的歷史發現了他,希望他能幫助調查科學界的事情。一系列事件后,丁毅的“三體”的游戲,這個游戲叫做三體星,不像地球正常的晝夜,但一個混亂時代,當行星是在混亂的時代,星球情況和地球球沒有區別。
但如果是在一個混亂的時代,地球就無法生存,總是要面對永恒的白晝、黑夜、高溫或低溫。在那個時候,三體將會脫水并儲存起來,等待下一個不變的時代。丁毅在比賽中有很高的聲望,因為他在比賽中做出了很多預測。幾乎所有的三體游戲者都是科學家或知識分子。在一場真正的游戲參與者的聚會上,丁毅和大史發現了ETO,以及三體世界的形式。接著,主人公從丁毅換到了葉文杰。
葉文潔,三體世界的發現者,ETO的精神領袖,這位弱女子在文化革命期間,她的父親是當場當場被打死,她的母親沒有念在和她的感情,離開了她。當她去了鄉下,她開始厭惡的地球,在紅色發射空間站的時候,她發現世界上有三體世界,她還殺死了她的丈夫和政委,所有的經歷都讓她感到寒冷。在她心里,地球的毀滅是一種解脫。然后,他們組成了ETO,她們所有的目的就是讓人類免于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