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你積累大量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經驗和知識可以成為你日后學習和工作的寶貴財富。好的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供大家參考。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1
大家一定都知道著名的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吧!我非常喜歡看他的動物小說,里面的動物故事個個精彩。今天,我讀了他的小說《斑羚飛渡》,里面的斑羚飛渡這個故事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斑羚飛渡懸崖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這個故事講的是七十多只斑羚被獵手逼上了懸崖,它們要想逃出去只能跳到對面,可是距離有6米,而年輕體壯的斑羚最多也只能跳出5米遠,更別說老羊、幼羊和母羊了。
在這危難時刻,為首的頭羊想出了一個美中不足的辦法,就是把斑羚分成兩組,先讓一只老斑羚往對面跳去,另一只年輕斑羚跟著跳出,踩著那只老斑羚跳到了對面,而老斑羚卻掉入懸崖。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它們配合得非常好,差不多一半的斑羚都過去了,只有一只母斑羚和幼斑羚因為沒有配合好雙雙掉下了懸崖。最后只剩下頭羊,它無論怎樣也是不能跳過去了,但它并沒有感到遺憾,而是毅然跟隨老斑羚跳下了懸崖。
讀了這個故事,我被斑羚為同類犧牲的精神深深感動,特別是頭羊,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領導著,它的聰明才智非常令人佩服。它也是一個值得大家敬重的首領,它沒有讓別的斑羚當自己的墊腳石,明知到死路一條,還是讓大家都先過去,自己留在了最后邊。它是多么勇敢啊!頭羊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震驚,它也讓我感到慚愧,我平時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從來不為他人著想。以后,我一定向頭羊學習,多為別人著想。
斑羚們為什么能戰勝困難從絕路中逃生呢?我覺得除了靠它們的聰明才智,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它們非常團結。它們在危難時,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整個家族的未來,與其都坐以待斃,還不如犧牲自己救出別人。這讓我想到了團結起來力量大,如果我們班68個同學都能為班集體著想,團結起來,一定能戰勝任何困難。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2
美妙的世界里,生存著五彩繽紛生物,不管他們是否心地善良,他們都是世界里的一份子。我們不能傷害他們。
在這美麗的世界里,做為高級動物的我們--人類,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的喜歡花草樹木,有的喜歡新奇事物,有的''''''不過,我切喜歡可愛的動物們!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一個叫斑羚飛渡這個著名的故事吧。
這是一篇感人的故事,故事記敘了一群斑羚被人類逼到傷心崖上,陷入絕境時,在老斑羚們的幫助下,求生自救的全過程。贊揚了動物間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團結友愛的精神。歌頌了老斑羚為了后代的生存,甘愿走向死亡的自我犧牲精神。
在我看了這個故事后,我不盡為動物的慘劇感到同情,更為人類的所作所為感到氣憤。在故事里,人類擔任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他們是自然侵略者和掠奪者。要知道,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應該對他們趕盡殺絕。從故事的角度看,斑羚比起人類更有高尚情操,她們可以不謂生死,一命換一命,為了年輕的一代,她們愿可犧牲。沒有一只斑羚有自私自利的心態。如今的人類,只會為自己的利益拼搏,他們可以隨意地從自然環境取資源,可以為了自己出賣他人。但他們切從沒想過資源用完后,世界會怎樣,陷害他人豈能面對自己的良心呢?看來,這一方面,做為高級動物的我們還比不上渺小的斑羚。
做為控制里極大的人類,我希望你們要愛護小動物,不僅僅是國家保護動物,對于小小的生命我們也都要善待。還有,為了動物有一個“舒適”的家,請人類別再無計劃第砍樹木了。
我知道,動物從前視我們為友,而我們切不領情。我們破壞了動物美好的“家”。使她們無家可歸,慢慢的滅絕;我們殘殺了動物的親戚,使她們害怕我們。我們欠動物太多了,地球并不只屬于人類。如果有《動物法律》的話,我想人類已經錯犯了許多條。
愿全世界的動物們都能不受人類的干擾,幸福愉快的生長。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3
看完之后,我被這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在危急時刻,斑羚們竟然能犧牲年長的一半來挽救年輕的一半,老斑羚竟然可以心甘情愿的用自己的生命為下一代開通一條生存的道路,這是怎樣的智慧、勇敢、無私呀!
同時,我也為人類野蠻殺害動物的行為感到氣氛和羞愧。人們僅僅是為了得到一頓美餐、一件裘皮大衣、一份豐厚的收入,就可以兇殘的殺害那些無辜的動物,人類的愛心去了哪里?
我多么希望大人們都能不再殺害動物、保護大自然,人與動物能在地球這個共同的美麗家園和諧生活。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4
《斑羚飛渡》這本書贊揚老斑羚無私奉獻,在傷心崖上犧牲自己,為年輕的斑羚輔墊了一條生的彩虹,架起了一條條美麗的彩橋的偉大貢獻精神。
回想這感人的一慕,久久不能平靜,歷歷在目,感慨萬千,一大群斑羚無路可逃被獵人追逼到傷心崖上,無可奈何時,聰明能干的斑羚大王想出一個絕妙的計策,決定忍痛舍棄斑羚一半,逃生一半,這樣可以挽救一部分 斑羚的生命。也就是說,要舍棄年老的斑羚,讓年青的斑羚活下來,這也是動物中最值得敬重的地方。但是,當使施這個計劃時,卻發現年老的斑羚數量不夠,斑羚王一看,眼睛露出堅毅的眼神,英勇挺身站到年老斑羚一隊 ,也要舍棄自己的生命,去救活更年輕的生命。我為之震憾,為之難過,動物們都有這種舍已救人的偉大使命,而我們這些“高級動物”做到了多少呢?馬路上摔倒的老人沒人敢扶;為我們每天清潔衛生的環衛工被車撞飛; 公交車上老人站著年輕人坐著,孰視無睹。結果,當老斑羚都死得只剩下它一個時,它面帶微笑,看著對面更年輕的斑羚隊伍,它憧景著,帶著輝煌的美好的理想走向死亡彩虹,毅然跳下了傷心崖,永遠消失在一片燦爛的百 花之中。
老斑羚這種英勇犧牲自己的精神,震驚、震動了拿槍的獵人,獵人忘而卻步了,一個個驚訝不已,目若口呆。動物們的舍已品質,是人類學習的靈魂,更是我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動力。如果這些發生在我們當中,不知會 出現怎樣的結局?但我相信,我們也會和老斑羚一樣為年輕斑羚鋪墊生的希望,老一輩也會為我們鋪墊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是跨世紀的新生一代,新生力量,新鮮血液,我們將創造更加美好的和諧的新世界!
我們都被老羚羊的高貴品質深深地打動,在危難關頭,它們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他人受苦。它們這種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這本書也告知大家:永遠要和動物 和睦相處,大家友好對待,不傷害對方,保護動物也是保護我們自己,這是世間最真摯的愛!文中那充滿希望的彩虹之橋,就是上天為人類與動物搭建的友誼之橋梁!不管是動物還是我 們,都應該有貢獻自己的精神。如果世界處處充滿愛,處處是無私奉獻,世界將會變得多么美好,多么幸福啊!
讓世界充滿愛!!!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5
《斑羚飛渡》記敘的是一群斑羚絕境求生、生死搭救的過程。斑羚之死,悲壯而激越,斑羚形象,鮮明而感人。
有意思的是,文章中的那一撥獵人奈何得了那群斑羚了嗎?沒有。斑羚來個澗崖飛渡,一對一生死搭救,半數得以逃生——這令人們始料未及!看來,動物的精明,有時并不比人類差。
事實上,動物的聰明和智慧無處不在。說是本能也好,規律也罷,但動物的很多表現讓人類望塵莫及。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有時顯得很笨拙,無從應對,而動物就精明得多。
在南美草原的一次烈火中,螞蟻家族就抱成團變成圓球滾出了火海,避免了滅群之災。而換成人類,會是何種結局?不堪設想。所以,作為人類的朋友,動物是應該令人珍惜的。
且不說它們是一種珍稀資源,是構成地球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一環,單是它們的這種聰明才智,就足夠人類探究和學習。
另一種震撼,那就是動物生命的尊嚴。在人類面前,斑羚何等弱小!但斑羚寧死不落他人之手,不屈不撓,以死抗爭,讓人汗顏,讓人類的征服感陡降為零。有很多飛鳥,落入鳥籠后,就是無法喂養,拒食至死,等等。所以你雖然掌握了生殺大權,但無法抹殺生命的尊嚴,你瞧不上動物的弱小,但無法泯滅對生命的敬重之情。
斑羚勇救種群,從容赴死,甘于獻身,是義舉,更是壯舉。這一點,比起有的人為一己之利而勾心斗角,損公害民,為蠅頭小利而耿耿于懷,斤斤計較,是不是讓一些人無地自容?
眾所周知,1998年長江抗洪搶險的救災款,那是救命錢啊,十萬火急,而那些貪鼠蠹蟲竟然能伸手去拿。且不說國法不容,天理不容,就是良心也不容!私心至上,見利而忘義,經不起一點兒考驗,那么在生死面前,要你舍己為人,舍生取義,豈不更是奢想?大義大局面前,人類反不如動物高大輝煌得多!
看來,自然界奇跡的創造者,我們無法說僅人類而已,動物常常會超過我們,尤其是它們所表現出的精神和品質,有時卻是人類缺失的,遠遠不及的。“縱然弱小也輝煌”,我不僅深有感觸,深受啟迪,更有抑制不住的敬重和憐惜,吟頌不完的贊美和感嘆。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6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名叫《斑羚飛渡》的書。
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動物文學作家沈石溪。這本書講了:一群斑羚被獵人追到了懸崖邊,它們要么被獵人打死,要么就要跳過大約六米寬的山澗。在這進退兩難的境地中,可憐的斑羚選擇了后者。但每一只斑羚都不可能跳過山澗。
它們的首領鐮刀頭羊吼叫了一聲,斑羚群立即應聲分成老斑羚和年輕斑羚兩撥。原來,他們要采取生一半死一半的方法年輕斑羚比老斑羚略早地起跳。當跳躍在空中時,年輕斑羚把落后老斑羚當做第二用力點,跳過剩下的路程。
因此,每一只年輕斑羚的成功飛度,都意味著有一只老斑羚摔得粉身碎骨。每只老斑羚的心都很坦然,為了下一代,他們有了莫名奇妙的勇氣,可以犧牲自己來完成飛渡。
合上書本,閉上眼睛,那一幕情景,依舊在腦海中栩栩如生。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7
人類一直是自恃甚高,凌駕于萬物之上,認為自己是最高等的動物,然而事實卻不盡然。《斑羚飛渡》的中老斑羚為我們唱響了一曲生命的贊歌。
有幸拜讀了沈石溪的《斑羚飛渡》,我羞愧,我憤慨。為什么呢?請你隨我一起去見識一下我們人類:
“狩獵隊的隊長高興得手舞足蹈:‘阿羅,我們要發財了!嘿,這個冬天就算其他獵物一只也打不著,光這群斑羚就夠我們一年的酒錢啦!’每位獵人都紅光滿面,臉笑成了一朵花。”
以上文字你看清了人類的模樣了嗎?這足以暴露了我們人性中的貪婪、冷酷、兇殘。
閱讀《斑羚飛渡》帶給我更多的是震撼與欽佩。你看:
“有七八只中年公斑羚跟著鐮刀頭羊,也自動從年輕斑羚那撥里走出來,歸進老年斑羚的隊伍。”
“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我十分注意盯著那群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許個別滑頭的老斑羚會從注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但讓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只老斑羚為自己調換位置。”
每一次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老年斑羚為了下一代的生存,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犧牲自我,把生的機會留給他人。捫心自問,有多少人能自覺自愿做出這樣的選擇?
當然,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人像老羚羊那樣舍己為人。比如汶川地震中的譚千秋老師像大鳥一樣護住了學生卻犧牲了自己;一位母親用自己的身體為自己的孩子撐住了一方生存的空間,自己卻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讓我們向那些可敬的動物與可敬的人類致敬!同時,我想:如果人類不捕殺動物,而是和動物做好朋友,那么世界該多么美好!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8
讀了《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我的心里掀起了萬層巨浪,這篇令人潸然淚下的文章我看了許多遍,一只只羚羊的精神實在是令我感動。
《斑羚飛渡》主要寫了一只只被逼至絕境的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下一代生命的故事,每一只年輕羚羊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一只老羚羊粉身碎骨,這是一種為了種族延續而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更讓我驚訝的是,竟然沒有一只老羚羊耍滑頭到年輕羚羊里去,他們心里一定很踏實,即使是犧牲自己也不怕。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一頭鐮刀頭羊,它沒有站到年輕群里面,而是主動站到的年老群里面,它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維護了種族的尊嚴,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我想鐮刀頭羊是全心全意為了自己的種族的,要不然,在這緊急關頭,它怎么會站到犧牲自己的那一邊呢?
老羚羊把我的記憶喚醒,我想到了幾年前的一條新聞:有一個小男孩站在馬路中間,他的身邊沒有家人,忽然駛來一輛車,小男孩呆呆的站在原地,在這緊急關頭,一位不知名的路人沖過來救了小男孩,小男孩得救了,可救他的那個人,已經被車壓得血肉模糊。這些人的精神是高尚的,他們舍己救人就像那些羊一樣,值得我們學習。
在贊美羚羊的同時,那些捕獵動物的人也實在可惡,他們知道嗎?動物和人一樣,也有感情,他們有朋友,有家人,一聲聲槍聲會破壞大自然的和平,也會破壞一個個家庭,捕獵的人們,請醒醒吧!
其實,生命需要奉獻,生命只有奉獻才會有價值,我想,老羚羊們一定也是這樣想的。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9
生命的微不足道,體力的微薄——這些都并不可怕,甚至黠絲的命運也不能決斷什么,可怕的是只看到卑微的力量,忽視了內在的精神。――題記
看了《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我的心里掀起了千層巨浪,感慨萬千。它描寫了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
每一只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這是一種為了種族的延續而甘愿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是一種用生命為下一代搭起一條生存道路的精神!“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沒有一只老年斑羚從注定死亡的那撥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撥去,它們的心里很坦然,很踏實:為了下一代,我們有了堅定的勇氣,可以無悔地犧牲自己,完成這一幕悲壯的斑羚飛渡。
我敬佩這些勇敢的斑羚,特別是鐮刀頭羊,他沒有做人類的奴隸,沒有做人類的囚徒。“只見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它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維護了種族的尊嚴。而有的人,卻甘于屈服,在生死抉擇之際,他們毅然選擇了在他人的膝下茍活,只為了一己私利。這是可恥的自私蒙蔽了人類的思想,沖昏了人類的頭腦,埋沒了人類的心靈。
但有的人也具有和老斑羚們一樣的犧牲精神,那就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來能逃生卻為了救別人而犧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譚千秋老師。這是一位英雄的教師,當救援人員發現他時,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下來,他卻永遠離去了。
還有一個小男孩手刨四個小時從廢墟下救出了同學,但他的雙手卻血肉模糊,他就是馬健。
他們的心靈是偉大高潔的。假如我們能搏擊藍天,那是他們給了我們騰飛的翅膀;假如我們是擊浪的勇士,那是他們給了我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們是不滅的火炬,那是他們給了我們青春的光亮。他們和斑羚們一樣,都是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為他人付出全部的英雄,他們是我們的驕傲。
在贊美斑羚的同時,我也為那些狩獵的人感到心痛,他們是罪魁禍首。大自然是需要和諧的,雖然我們是最高級的動物,但其他的動物依然有它們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們也有深愛的伙伴,也有感人至深的親情,但幾聲槍響,破壞了它們的安寧,讓它們失去了美好的家園。這對我們來說并不算什么,因為我們不是斑羚,但對它們來說呢?失去親人的痛苦又有誰能體會,人們為什么不能和它們和諧相處呢?畢竟它們也是生命,我們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將心比心吧,蒼天最終還是讓斑羚們繁衍了下來,這是它們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而我們人類,從來不需要用任何的代價來換取生存的機會,和它們相比,我們幸福多了。它們用無私感動了上蒼,它們的善良代代相傳,這一飛渡的壯舉譜寫了生命的樂章,也帶給我們深深的自責與愧疚。
其實,生命需要奉獻與犧牲,這樣才有意義。當你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你生命的芳香就會燦爛一片;當你的生命為他人增添一份溫暖,你生命的芳香就會沁人心脾;當這一切在你的心田蕩漾著漣漪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受到一種溫情關愛的芳香。我想,那些為了救年輕斑羚而失去生命的老斑羚們一定也是這樣想的。
我合上書,閉上眼,只聽見窗外蕭蕭細細的雨聲,那一幕情景,依舊栩栩如生,只是生命已去,再多悔恨的眼淚也只能化作春夜的一絲細雨,滋潤那片曾經茂盛歡騰的草原……
怎么寫斑羚飛渡讀后感篇10
前方,是幾十丈深的絕壁;后面,是咆哮的獵狗和噴火的獵槍。被逼上絕路的羚羊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坐以待斃?驚慌失措?不,這一群羚羊在慌亂過后冷靜的做出了令所有人震驚的舉動。這是《斑羚飛渡》中的一群羚羊,它們的決定令我震驚,它們的行動令我感動,普普通通的動物竟有這樣深厚的感情。 如果坐以待斃,定成為甕中之鱉,于是,面對著六米多寬的距離,他們毫不懼怕,立刻排成了兩隊,一隊是年老的,一隊是年輕,幼小的。一只老羚羊先跳,僅差2秒,一只半大的羚羊隨后跳,半大的羚羊跳得高,老羚羊跳的低,在快要跌落山崖之時,小羚羊踩在老羚羊的背上,再跳一次,小羚羊跳到了對面的山崖上,老羚羊則跌落山崖…… 為了子孫后代,老羚羊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作代價,面對死亡,它們是那樣坦然,那樣從容,為了不讓獵人得逞,它們寧死不屈,用一半來挽救另一半,父母甘愿為自己的孩子犧牲,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換回孩子的生命。動物們竟能想出這樣的辦法,雖然它們都不想死,都體會過活著的快樂,但是,沒有一只老羚羊不愿意跳,沒有一只老羚羊說“不”,為了子孫后代,它們毅然走向死亡,從容不迫! 動物愛自己的孩子,人類更愛自己的孩子。父母們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付出,甚至生命,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鮮活的例子。在5。12大地震過后,搶救人員發現了一位母親,她已經死了。
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 ,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人們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大家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父愛無聲,母愛無言。父母總是默默的照顧著我們,為了我們整天忙碌在外,不求回報,在關鍵時刻總是挺身而出。
雖然我的父母沒有為我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但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父母對我那份深厚的愛。 有一天晚上,我興高采烈地和朋友們出去玩。雨后的道路有著許多雨水留下的腳步——大大小小的水洼,但這并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心情,我們仍熱火朝天的做起了游戲。時間總是過得那么快,很快就已經九點多了,可開心的我,早就把媽媽定的時間拋到了九霄云外。過了好長時間,我猛然想起該回家了,再低頭看看自己的衣服,上面沾滿了泥垢,回家后媽媽會不會批評我呢?我心事重重地回到了家。媽媽一看見我便嘮叨起來了:“怎么這么晚才回來?你看看你,把衣服弄得這么臟!”我慚愧的低下了頭。過了一會兒,媽媽溫柔的說:“算了,快換一件衣服,讓我把這件衣服洗一洗。”
我連忙換上了干凈的衣服,媽媽拿起臟衣服,低頭洗起來。望著媽媽那忙碌的身影,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讀了這本書,我掩卷沉思:當我們一天天長大,父母們也在一天天老去。“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為我們嘔心瀝血,歷盡艱辛,總是不求回報的付出,從將我們帶到這個大千世界,到將我們撫養成人,他們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父母對我們真是恩重如山,真情似海啊!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愛我們的父母吧! 教師點評:菁菁是一位愛好閱讀,樂觀向上的小女孩。《斑羚飛渡》這篇文章小作者用心去讀,并在讀中思考,從中獲得深刻的感悟,很好!老斑羚以生命為代價救出小斑羚,其實就是父母對孩子無私而又偉大的愛,小作者情真意切,讀來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