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
寫讀后感可以讓人們更好地感受到書中的人物情感和情節變化,從而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方便大家學習。
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篇1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世人都說曹操乃一代梟雄!可是只一個梟雄,怎么能寫出如此即瀟灑肆意又豪放不羈的詩句呢?所以,曹操也是出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而那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天才外加全才的諸葛孔明先生,怎么偏偏就投了超級軟弱無能的劉玄德呢?每每說到此,老媽都好像恨得牙癢癢的!老媽不止一次郁悶地說劉備除了一個漢朝正統的劉姓外,其余比之曹操,孫權皆不如!若是諸葛亮當時投了曹操,早統一全天下了!什么三國,什么兩晉南北朝統統靠邊站啊!
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篇2
臧克家曾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時間過的越長,情誼也越深厚。”我們已經讀了好多本書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寫的是天下被分成三國,分別是吳、蜀、魏,他們都想自己一統天下,于是都招兵買馬,互相吞并,請謀士出計謀,讓將士帶兵打仗。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將領,比如:關羽、張飛、典韋……我最喜歡的人是趙云。趙云他聽見主母和小公主落進曹軍里。于是他奮不顧身地沖進曹軍,找到主母和小公主后,他受主母所托把小公主系在背上,帶小公主逃出來。把曹軍殺的片甲不留。趙云他忠誠,勇敢,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為了主公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
說起趙云,我想到了抗美援朝時期的黃繼光。黃繼光看見久久不能攻破敵人的火力點,心中非常憤怒。于是他帶了兩名戰士,去攻克火力點,兩名戰士都犧牲了。他也彈盡糧絕,手和腳也中了彈,他趴在草叢里面匍匐前進。沖鋒的號角吹響了,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往前沖,無數戰士被機槍的子彈打倒。他看著一個個倒下的戰友。忽然,他縱身一躍。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機槍,黃繼光英勇犧牲了,戰士們占領了高地,這場戰斗取得了勝利。但黃繼光英勇就義了。
這就是我《三國演義》的讀后感,《三國演義》的故事非常精彩,里面有無數的英雄故事讓你愛不釋手。我建議你們去讀,你一定會很喜歡的。
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檐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每當讀到這首詩,我就想起了羅貫中先生所作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主要講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ZZ與軍事斗爭。由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到最后三國歸晉的故事。
三國,一個英雄蕓萃的時代,可以說,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時代能像三國這樣,誕生這么多的英雄,留下這么多的故事。在三國英雄中,我最佩服趙云趙子龍,俗話說“子龍一身都是膽,更有仁心并義肝。”趙云就是這么一個忠勇膽大而又細心的人。趙云曾兩次金單槍匹馬救出少主劉禪,也就是阿斗,一次是在新野逃難,大戰長坂坡,另一次則是有名的趙云截江救阿斗。從而可以體現出趙云的忠勇護主和武藝超群。
我還很佩服諸葛亮。自劉備三顧茅廬之后,諸葛亮便死心塌地地輔佐劉備,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新野……每一次都是諸葛亮出的謀,劃的策。最后,劉備駕崩,死前對諸葛亮說,如果劉禪不能做一個好國君,就讓諸葛亮繼位。諸葛亮卻不然,一心輔佐劉禪,從沒想過要登上王位。
關羽也是一個值得我敬佩的人。溫酒斬華雄,顯示出關羽的勇猛;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護二嫂,顯示出關羽的忠心;華容道義釋曹操,顯示出關羽的仁義;下棋刮骨療毒,顯示出關羽的堅毅。關羽的這些品格都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在學習生活中,我要向關羽一樣,面對困難,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毫不退縮;碰到失敗,毫不氣餒。
“三國英雄誰復古,船頭煙浪坐吹簫。”三國這本書告訴了我人生的哲理,克服困難的方法,以及如何為人處事等等。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
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篇4
今天,我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看完了《三國演義》。這三國演義把我看得精疲力盡。早上一起床就爬起來看,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是在看《三國演義》。現在,就讓我告訴你們我看了《三國》的讀后感吧!
《三國演義》是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許多英雄人物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如,一代梟雄曹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張飛,笑到了最后的司馬懿……這些人物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完三國后,我長嘆了一口氣。沒想到,笑到最后的竟然是司馬懿!看完三國,我增長了許多見識。最好看的就是《火燒赤壁》。
周瑜一場大火就將曹操的所有戰艦都毀于一旦。每次看三國,我都被里面緊張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有的人說三國寫的不就是一些打打殺殺東西嗎,有什么好看的?可我并不這樣認為。三國雖說有一些打打殺殺的場景,但這樣看起來才會有吸引力,才會讓人渴望知道后面的故事情節。看完三國后,我仿佛長大了許多。里面的陰險狡詐也讓我感到恐懼與害怕。沒辦法,在那個時期,為了生存人們什么事都會干得出來。
看完三國后,我還想再重新看一遍。我想將里面的故事爛記于心,時時刻刻都能謹記在心!
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篇5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用他那神奇的大筆為我們描繪了歷史畫卷里的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古代戰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好漢。
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求賢若渴的劉備,粗中有細的張飛,渾身是膽的趙云。還有,雖然驍勇善戰但自以為是的關羽和英勇善戰而人品不好的呂布……其實,《三國演義》這本書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如關羽、張飛,呂布的死,都是咎有自取。關羽,因為太自以為是,所以在攻打西川時,不慎中了敵人的埋伏而喪命麥城。
張飛,他每次喝醉了酒就鞭打士兵,最后,所有的士兵終于忍不住了,趁他熟睡時,殺害了他。呂布,因為死守沛城被敵人放水而置身于一片大海之中,沒有退。路,于是他整天悶悶不樂,酒喝完了就打罵部下,最后,部下把他獻給了曹操,呂布的一生就這樣悲慘地結束了。
所以,我們要勇敢、正直,而且有智慧,更要善待他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之,人品要good!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篇6
《三國演義》是明朝的羅貫中寫的一篇歷史性小說。其中不僅描繪了英雄豪杰的仁義、奸臣反賊的兇狠,還寫了許多歷史上有名的兩次大型戰役。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是曹操。曹操,字孟德,出生宦官家族。曾經在朝廷擔任過驍騎校尉,后來以自己的虎膽刺殺董卓,失敗后,又以皇帝為名義號召了十八路諸侯……這是書中對他的經歷寫照。
但是,曹操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十分愛賢敬才。手下武將如云,謀臣似海。其中有名的還數張遼。他曾經還差一點兒在逍遙津這個地方活捉,就連東吳的小孩一聽張遼的名字都嚇得不敢再哭了。雖然有時他十分陰險狡詐,嫉賢妒能,可是仍有一點讓我十分敬佩。他十分樂觀。在赤壁之戰這場慘烈的戰爭中,仍舊笑著說:“哈哈,雖然我敗了。可是北方還是我的!”而不像年邁時的劉備,由于一次夷陵之戰這場比較慘烈的戰爭的打擊就十分地沮喪。最終得了重病,病死在了白帝城。
但是,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后,蜀、吳、魏三國的天下,都歸于司馬懿的后代司馬炎掌管。
可是,這本書中令我記憶深刻的道理還是曹操那樂觀生活的道理。
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篇7
當我三歲時,我就坐在爸爸身邊的小凳上,用小手托著小腮幫,聽他講《三國演義》的故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爸爸滔滔不絕地講著,我津津有味地聽著,父女倆沉浸在《三國演義》的故事中。
小小的我,滿腦子都是《三國演義》的人物;小嘴里,經常喃喃地念著:我是“好哭佬”劉備;我是“鬼點子”諸葛亮,我是“小美女”貂蟬......有時,我的小腦瓜里想:我要認識字的話,自己能看《三國演義》那該多好啊!
上三年級了,我央求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兒童版的《三國演義》。那天,我高興地手舞足蹈,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這本書我先后看了三遍,書中的人物感動著我,激勵著我。
我最佩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他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連環計,空城計......計計巧妙,招招領先,使對手難以猜透,不知所措。比如空城計:原本手下無兵,卻裝出有雄兵的樣子,大開城門,并悠閑的在城樓撫琴,使身帶十萬大軍的司馬懿不敢貿然進攻,并帶兵退走。
我最崇拜關羽的盡忠盡義。關羽紅臉,丹鳳眼,五虎大將之首。他因戰敗降敵,降漢不降曹;得知故主消息,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前往投奔。“此臂伸舒如故,并無痛矣。”的刮骨療傷都體現了一種忠義,而且還是一種難得可貴的忠義。古城斬蔡陽,華容道釋曹操,這也是種做人的大義!
我最欣賞張飛的豪爽大氣。他黑臉,大眼,名列五虎大將。雖簡單粗魯,但也威武雄壯,他氣勢過人,在劉備兵困長坂坡,岌岌可危時,他單槍匹馬立于當陽橋頭,大吼一聲,天崩地裂,嚇退曹操八十三萬大軍,終于使劉備反敗為勝。
我最喜歡聰明可愛的小曹沖。小曹沖雖六歲,但智力過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重量,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終知巨象重量。
在《三國演義》中值得我佩服、崇拜、欣賞、喜歡的人物太多了,說不盡,寫不完。俱往矣,他們永遠在書中,也深深地存在于我的腦海中!
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簡短篇8
《三國演義》 是我國的一部古典名著,講述了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期間的一系列故事,刻畫了上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羽和諸葛亮。
先說關羽,他十分重情重義,忠于劉備,曾放棄高官厚祿,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去追隨那位發跡的哥哥,顯示出難能可貴的忠。更有兄弟之間不離不棄的感情。如換了別人,一定會要曹操的高官厚祿,畢竟這也不是不義之財。
諸葛亮的人品也令人敬佩,他全力輔佐劉備。如果沒有他,歷史必將改寫,天下不會三足鼎力。劉備病逝前曾囑托諸葛亮:“我那兒子,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如你實在幫不了他,就取而代之吧!”但諸葛亮并沒有這樣做,而是一如既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國是一個群雄割據的時代,三國鼎力的時代,更是義薄云天,忠義家士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