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讀后感150字
寫讀后感需要運用到平時所學的語言知識,使學生通過思考和表達方法改進自己的寫作能力。什么才算好的聊齋志異讀后感150字?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聊齋志異讀后感150字,供大家參考。
聊齋志異讀后感150字篇1
最近幾天,我讀了《聊齋志異》,里面講了《勞山道士》、《蟋蟀》、《雷曹》、《俠女》、《商三官》、《荷花三娘子》、《刁梨販》、《羅剎海市》、《黃英》……其中,我感觸最深的&39;是《刁梨販》。
《刁梨販》講一個商人——趙大,開了一間叫“公平號”的水果店,他自稱“趙厚道”,遇到客人還價,從不較,可是稱上總要少一點,后來被大家發現,都不來買他的梨子了……結果生意越來越冷清,從此走向破產……
這個故事讓我懂的了賣東西要將誠信,買東西要小心商販,小心假幣!
聊齋志異讀后感150字篇2
想到“鬼”,我們就一定都會想到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在我們的想象當中,“鬼”都是無惡不作的反面角色,但《聊齋志異》這本書,所描寫的鬼都是善良仁義的&39;好鬼。
《聊齋志異》中寫面目丑惡,官官相護;寫科舉考試,那些應舉者鸚鵡學舌,考官則有眼無珠;寫花花公子,貪色酗酒,誣以人命……但寫到的小謝、花姑子、小翠、青娥……這些鬼卻都是善良仁義、勇于反抗、敢于復仇的化身。
看完《聊齋志異》,我深深地感嘆道:“鬼居然比人好呀!”
聊齋志異讀后感150字篇3
我在想為什么要取這個標題,莫非另有其因?一看前言,便恍然大浯“聊齋”乃作者蒲松齡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之意,“異”指奇異的故事《聊齋志異》內容廣泛,以狐、妖、仙、鬼,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系,反映出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
我喜歡看席方平和于中丞的故事,席方平很孝順他的父親在地府被人打,他就去搞他,他死都要給父親申冤,最后他父親活了過來。
于中丞是個神官,有一次。一位家中的錢不見了。他去查一查就知道。
這可真好看。
聊齋志異讀后感150字篇4
前兩天,媽媽在開元超市給我買了一本《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反應的社會面非常廣,提出了社會各個方面的問題。當時清政府進行專制統治,制造文字獄來限制人們的行為和思想,贓官污吏和惡霸豪紳互相勾結。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明白清朝統治時期的社會風貌。
《聊齋志異》中塑造了許多溫柔善良、機智聰慧、忠于愛情、敢于反抗的.女性形象,通過這些人物形象,體現的青年男女要求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自由婚姻的愿望,表現出強烈的反抗精神。
大家看過嗎?如果沒有看一定要看,雖然講得有一些是鬼,但是一點也不可怕!
聊齋志異讀后感150字篇5
在當今社會,漫畫書、電視電腦充滿了我們的身心。有誰還看古代名著呢?但是,這些書并不是枯燥無味的,反而還為生活增添了無數美麗明珠。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聊齋志異》,這本書作者蒲松齡。
妖魔鬼怪、鬼神傳奇、狐仙道士,在古代封建社會流傳的很廣。這本書中,諷刺了一些人,也贊揚了一些人,寫出了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與政治昏暗。這本書的故事有《綠衣》、《郭生》等等代表作。
《聊齋志異》是歷史上一顆美麗的明珠,古人的想象力豐富,也用心良苦。這一本書就是歷史長河中一顆美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