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四世同堂有感500字
通過寫讀后感,人們能意識到自己寫作中出現的問題,比如說結構梳理、表達方式、語言運用等。優秀的讀四世同堂有感500字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讀四世同堂有感5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讀四世同堂有感500字篇1
“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這樣,它頂美,若是被敵人占據了,它便是被折下來的花了。”
“假若北平是樹,我就是花,盡管是一朵閑花。北平若是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
就是這樣樸實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話語,深深吸引著我,引領著我一口氣讀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中國這株文化古樹上鮮亮的花,家丁興旺、和平和順,就像今年的花謝了明年還要開,一代一代安安穩穩傳下去。老舍先生把這株古樹栽植在北平這座文化古城,栽植在中華大地飽受日本侵略的大幕之下,雖然北平城里沒有硝煙、沒有槍炮,可始終籠罩著、被踐踏、被扼住咽喉的窒息里,這株古樹的兒女在這種環境下掙扎,它卻無法保護,枝枝葉葉七零八落,四世同堂,成為了幻想。
古老的北平、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城樓,美麗的三海、白塔,都成了別人的玩物。
讀《四世同堂》,我被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所震撼、所感染。北平淪陷,這朵民族之花就會變成木頭,為了讓這株文化古樹長青,它的枝枝葉葉、它的每一條根,哪怕只是細細的一小條,都拼命的抗爭,雖然這株古樹歷盡摧殘,但是終于沒有枯萎,多少炎黃子孫用生命之血澆灌它,留住了文化之根。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
讀四世同堂有感500字篇2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置身于那戰雨紛飛的地方。
老舍這部書中以一種樸實無華的敘述手法,展示了北平淪陷區一群普通人特別是祁家四代人的生活。通過祁老人、瑞豐、瑞宣、韻梅、錢詩人、小文夫婦、李四爺、白巡長、孫七、小崔、馬老太太、常二爺、小妞妞以及大赤包、招弟等性格迥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表現出民族存亡之際,真善美與假惡丑的斗爭,崇高的民族氣節和茍且偷安、助紂為虐、賣國求榮的鮮明對照。
本書讓我們看見了北平被日軍占領后的人間百態:有的人革命了,犧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慘死了。其實日軍占領北平后,客觀地說,并沒有什么令人發指的罪行。沒燒圓明園,也沒搶故宮,也沒有大面積的屠殺等等。但是,他們殘害了南京的人民,作為同胞,我們當然非常憤恨,這是正常的,所以看玩四世同堂,我更加確信了對日本人的恨。
隨著整本書臨近尾聲,心中不禁感嘆人的本性在那樣一個年代,承受如此多的磨練后,展現得如此真實,區區一個小羊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卻已代表了當時千千萬萬不同心態的中國人,已成為了那個年代整個中國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