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三體
開學了,好久沒有更新公眾號了,感覺平時工作精力還是有限,以后就每周更新一次公眾號了,但是力爭出點有質量的原創。
看完三體一直想寫點東西,始終未果因為想好好梳理下內容和情感,畢竟覺得這是一部精彩之作,書中有經典,也有缺憾,總結一下也好跟別人吹牛逼不是么。不多贅言,上干貨,也許有部分劇透,期待驚喜的朋友可以選擇看完之后再看本文。
《三體》講了什么內容?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在地球之外的太空,發現一個擁有以三星運動為基礎的“三體”宇宙,以此引發出的宇宙生存法則的發現過程。
外星智慧生物這一話題是科幻小說重要話題,人類對宇宙的未知可以讓作者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三體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嚴謹的體系設計,以及對物理、數學、計算機等理工前沿知識詳盡生動的描述,自認為對我輩這種理工背景的人很有吸引力。
就從人物、情節、情懷和缺憾幾方面談談感受吧。
讀書筆記三體篇2
暑假里,媽媽送給我一些書籍,其中有一套書讓我愛不釋手,它就是劉慈欣的《三體》,分上中下,一共三本。
這本書是科幻類小說,主要講述了地球人和三體世界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地球和三體世界如何從敵到友,從友到敵的變化。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變化是因為兩者的溝通存在問題,雙方都琢磨不清對方下一步會干什么,往往是神經更為緊張的一方先發動攻勢,然后引起大面積的沖突,接著導致全面的戰爭,最后一方因此而滅亡。
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我也看不太懂,主要因為書里包含了太多的物理知識。碰巧我的表舅從美國回來,他是物理學博士,他也看過這本書,幫我解釋了一些物理問題。再看這本書時,我就輕松了一些。看著看著,我漸漸地入了迷,書中最令我著迷的就是光速飛船了,它竟然可以光的速度飛行于太空,光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快的速度,每秒鐘的飛行距離是三十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七圈半,或者一秒鐘可在上海與北京之間走一百五十個來回,這實在是太酷了,我希望我有機會親眼看到光速飛船。
劉慈欣的這部書是他個人的一個力作,作者想象力豐富,邏輯嚴密,推動了中國科幻小說的進步。我衷心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讀書筆記三體篇3
小說中那些為真理執著追求,鍥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感到贊嘆,同時也為他們苦苦追尋無果感到惋惜,就像之前看到過的一句話,真理是在不斷被尋找中發現的,但是尋找不一定有結果。
足球一樣大的宏電子,這樣的想象力真是令我感到不可思議,很有沖擊力的想象,量子存在的狀態的探索或者假設講的也很通俗,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激發對這個未知世界的探索。
數學模型加實驗操作分兩部分展開寫,展開自然,主人公經歷從探索自我到實現自我再到和自我和解,這個過程轉變的幾個關鍵點寫的很清晰,也很符合生活。
還有一個看點就是人們對科學的態度的改變,從一顆好奇的心,到出發點造福人類到毀滅人類再到共同走向下一個科技時代和對未知事物的敬畏,讀起來這些雖然場景只限于地球,但實際上衍生到了宇宙,科學的盡頭就是哲學(丁儀,小說中人物)。
關于林云,我覺得和他的家庭結合起來看更加清晰,幼兒園那時候在仇恨的陰影下相出的那些想法雖然很幼稚但他沒想過從肉體上直接毀滅敵人,知道接觸熱兵器后才有這樣的想法,那是12歲的時候,在這個時間段,林云的父親給了她很多教育,正如小說中講到的學習世俗中美的東西來改變原來的想法,但是仇恨的沒有愛來化解最終孕育出仇恨的極端土壤,導致林云走向毀滅的深淵,不過這個人物讓人恨不起來,只是太任性,真的嗎?感覺分析的還不夠。
三體中的科學家丁儀在這里也出現了,喜歡的可以看看。
讀書筆記三體篇4
讀罷三體,萬念俱灰,不知道用什么言語來表述自己的心境,感覺有種悲天憫人之情涌上心頭,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之中,地球、太陽甚至整個銀河系都微不足道,而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類都是歷史長河里的匆匆過客,不要說我們每一個渺小的個體,或許我們的努力、掙扎和拼命,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國家的命運,但終究逃不過灰飛煙滅的宿命,三體的世界一時讓人難以釋懷。
劉慈欣的系列科幻小說《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又稱地球往事三部曲,簡而概之,就是地球滅亡前的故事,起因是地球向外太空發出的一束求救信號,被正在逃亡的三體文明截獲,按照宇宙黑暗森林法則,人類為了避免滅亡,最后采取同歸于盡的極端方式,迫使三體文明暫時妥協,但三體文明為了自己星球的生存,還是占領了地球,人類淪落為茍且偷生的螻蟻,于是觸發了宇宙廣播,公布三體星系的坐標,同時也暴露了太陽系,三體文明被其他文明擊潰,而太陽系包括地球同時毀滅。
這是一部腦洞大開的科幻作品,兩個文明的消失不過是宇宙戰場上一個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際戰爭沒有人見過,也不可能見到,因為戰爭的方式和武器已經遠遠超出人類的想象。從我們現有的科學認知,當下的陽光其實是太陽8分鐘之前發出的光芒,最亮的海狼星是8年前的閃亮,光從銀河系的一端到達地球就要數萬年,而我們肉眼能觀測到的最遠的星星距離我們220萬光年,或許看到時它已經不復存在。反觀我們人類的歷史,我國最早的云南元謀人才170萬年,中華文明史才五千年,某種意義上說,研究宇宙其實是研究宇宙的歷史,可以看作是宇宙考古了。
相信宇宙如此之大,人類絕非唯一生物,如同人類社會一樣,各個文明之間以怎樣的關系存在,決定了每個文明的興衰存亡。很多人認為,外星人能夠來到地球,說明具有高度的文明,而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傾向就越低,一定能理智地對待其他智慧生命體,與人類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但斯蒂芬·霍金就一再告誡,人類與外星人接觸無疑是自尋死路,就像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善良的印第安人迎來的是滅頂之災,這樣的事例在我們人類中比比皆是。
作者一定深諳此道,小說的立論基礎是宇宙社會學,其邏輯推演其實很簡單: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本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這樣的猜疑鏈無限循環,得出的結論就是宇宙中各個文明之間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相互敵對,保全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毀滅對方。在這樣的宇宙環境下,隱藏自己的文明就是最好的保護,一旦暴露自己的坐標就會被其他文明獵殺,這就是黑暗森林法則。
小說也是這樣發展的,當三體艦隊發現地球信號,無疑是在茫茫宇宙中發現了新大陸,而人類面對于遠高于自己的文明面前,是這樣的無力和無助,雖然也出現了技術爆炸、人類冬眠、曲率引擎等技術上的飛躍,并且突破了生命極限,突破了距離障礙,甚至進入四維空間,但精心設計的面壁計劃、威懾計劃、掩體計劃、黑域計劃等等,就像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最后只能魚死網破,自我暴露,太陽系被一種神秘力量所牽引,從三維空間跌落到二維空間,成為宇宙間漂浮的絢麗畫卷。
宇宙中存在著不同的時空維度,目前最前沿的理論認為,一共有十一個維度,點是零維,直線是一維,平面是二維,體是三維,至于四維以上的高維度,對于我等文科生而言就難以理解了,令人驚奇的是,據說不同維度空間的智慧生物被局限在自己的維度對宇宙進行各自表達,而各個維度之間的智慧生物無法溝通的。不知道二維的太陽系中的世間萬物,是不是依然存在,就像我們已故的先人,只不過無法溝通而已。
清明時節雨紛紛,三維的我們遲早都會化為無形,跌落在無限小的一維空間,或許會有二維的圖像掛在墻上和墓前,還會有三維的影像留在時間的匣子里,當然按照宇宙守恒、物質不滅的理論,也可能在某個靈異空間里,就如同耶穌的天堂、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玉皇大帝的逍遙天宮,俯視著光怪陸離的世俗世界,時不時托夢給蕓蕓眾生,大概是不同維度的交流方式,當某一天技術爆炸時,或許我們還可以想見,但愿不要從蟲洞里冒出來嚇壞自己的子子孫孫。
讀書筆記三體篇5
知道世事艱難但依然微笑地面對生活,文明也一樣。不管是童年不幸歷盡艱辛蒙受欺騙的葉文潔還是對懷有物種共產對人類失望的伊文斯,都試圖理解我們的文明,地球文明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人性貪婪、自大、唯我獨尊的劣根性在我們面前暴露無疑,只不過伊文斯為代表的降臨派屬于悲觀主義者,認為人類文明已經無法挽救了,要借助三體文明將其消滅。
有的時候悲觀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是共存的,伊文斯為代表的降臨派肯定也是一種理想主義者,當地球文明無法達到他們理想的物種共享的.狀態下,他們傷心欲絕想讓地球文明徹底毀滅,這類悲觀消極的人類就像伊文斯的下場一樣,只會被無情地消滅。葉文潔為代表拯救派面對人性的劣根,他們期望通過三體文明來改變地球文明,三體文明獲得可以生存的空間,地球文明根除劣根性,友好和平的相處,葉文潔想法錯誤一是將科技進步和道德高尚劃上了等號,有些科技水平非常高的文明卻非常的蒙昧;二是葉文潔拋開人的劣根性談生物的劣根性,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一樣,都有追求生存空間的欲望,有欲望就會產生劣根性,正如后面小說中寫的,三體來到地球上并不是給你傳授知識和文化的,而是奴役人類,壓迫人類的。
內因決定外因,要想解決全球變暖、環境污染、生物滅絕等地球文明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只能依靠我們人類自己來解決,無數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期望借助外部力量來發展自己的行為都是引狼入室,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在浩瀚的宇宙中沒有那樣多的圣母慈父,有的只是端著槍的獵人。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發展起來是經歷了數次幸運的自然選擇才發展起來的,人類可謂是極其幸運的,幸運的讓我們忘記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讓我們忘記了我們也是眾多動物中的一種,不是我們天生就優等,就是地球上對其他生物肆意殺害的主宰,幸運不是我們妄自尊大的資本,要是哪天幸運之神再不垂青人類,人類憑自己的本領是否能夠依舊生存發展,我們安逸得太久了,忘記了殘酷,我們要居安思危,如履薄冰,去珍惜這份幸運,去守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一直倡導守護我們的地球要像守護我們的眼睛一樣的去守護,但是面對文明的不斷增長和擴展,我們很容易為了眼前的利益來犧牲我們的環境,殊不知這是飲正止渴。雖然我們都是資源有限的普通一員,做的事情也許微不足道,但是你每做一點好事世界都會因此而變得好一點,借助外力是不可能,我們只能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眾志成城,使我們的人類文明永續發展。
讀書筆記三體篇6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會很快被消滅?!?/p>
這就是《三體》令我最為震驚的一段,在黑暗森林中,人類是何等的渺小,歌者的一張小紙片就把太陽系就被二維化了,變成了凡高手下的《星空》。書中寫到的數學原理、宇宙規律、天馬行空的想象,龐大的故事情節,人性的溫情和扭曲交織在一起,一邊令人向往,一邊又讓人害怕!
“毀滅你,與你有何干?!辈桃懒趾陀钪嫔鐣W兩條基本定律其實就是弱肉強食,這就是這本書的主要核心。聽上去無比殘酷,其實宇宙是無序的黑暗,但有更高文明來毀滅,至少證明還存在著可以存活的強者,人類也成為了更高級文明發展的墊腳石!
整部小說都以和平——戰爭——生存——毀滅為主線,在眼前展現出一個廣闊、神秘的世界。他開拓了我的思維,讓想象不受到約束,自由飛翔。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頭腦里都有一個世界,愿我們用想象的翅膀,創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精彩的三體世界。
讀書筆記三體篇7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疫情期間閑來無事,無意中看到了在書柜里放著的三體,腦中便產生了想再攻讀一次的想法,翻開第一部的封皮,映入眼簾的是略微發黃的書頁,上面刻滿了時間的印記。翻開書頁,慢慢品讀,我又見到了汪淼,葉文潔,楊衛東,羅輯,程心,史強,章北海。那句我最喜歡的話:“全員進入深海狀態,自然選擇號,前進四!”也安靜的躺在那里。仿佛上一次的攻讀,還在昨天。
用了十天重新把三部曲攻讀了一遍,看到了大劉用自己的基本理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構建了這座文學史上的豐碑。
《三體》本身,對人性,有著極其準確的認知。其中,對人類的自大,無知,以及目光短淺,進行了深刻的披露。而我們,就像住在地下室,卻總想探索外面都市生活,但卻沒有能力和條件。而我們又像那從深井中仰望天空的青蛙。想探索,但卻沒有能力。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止,在人類像個孩子一樣,對著深淵喊道:“嘿!這里有人嗎?”此時的深淵正在凝視著這個無知的孩子,其他的文明早已把槍對準了他。畢竟,在這片無盡黑暗的森林里,信誰也不如信自己,自己既是獵人,同時也是獵物,只有隱藏好自己,才能得到捕獵的資本。
而我們轉念一想,宇宙無比廣闊,而你我,包括整個人類文明,都是時間這條長河之中,激起的一朵渺小的浪花罷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從那個奇點而來,最終,也將歸于虛無,而人類文明的生命歷程,在宇宙這這本“故事會”之中,甚至,都算不上一個故事。
人們,總是高喊保護地球,實際,人類指示地球存在46億年中的一瞬。而我們的存在,或許就是一種幸運。就好比,一只小鳥,大聲喊道,要保護自己的這片雨林。
這,和人類文明在其中認為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為數不多的高等文明一樣荒謬,人類需要保護的不是地球,而是自己本身。只不過都是想讓自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多存在一會兒,盡可能的,留下自己的痕跡。盡管,這些痕跡終將歸為塵土。
也許,有人會問,那我們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豈不是做什么都是無用功,沒有意義。
恰恰相反,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并不是為了完成自己繁衍后代的任務而來,或者來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并不只是單單的繁衍后代。也不是為了進化而來。而是,為了我們自己?!敖o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蔽覀兊拇嬖?,正是為了給現在的歲月以文明。為我們現在的時光,輸入生命。我們的每一步,每一次的思考,都會給我們本身賦予意義。
“我是一束煙花?!?/p>
“我要燃燒我自己全部的生命,努力盛開的更加耀眼奪目。”
“我知道天空很大,也知道我盛開后一切還是會歸于黑暗。”
“但我知道,這片天空曾因我而絢麗過?!?/p>
“這,就夠了?!?/p>
讀書筆記三體篇8
當我看完了《三體》三部曲的時候,我仰望著星空,仿佛看到了宇宙中閃耀著生命和死亡光芒的一雙雙眼睛,就像書中說的:“黑啊,真黑啊?!?/p>
《三體》講述的不僅是三體文明與人類文明的故事,更衍生出了很多問題。三體文明在書中固然強大,但為何還是害怕羅輯博士的黑暗森林威懾,這說明宇宙中的文明只有更高級沒有最高級,像書中的歌者文明,僅以一個二向箔就將三體文明在內的所有文明及星球全部二維化。歌者文明也不是最高級的文明,就比如銀河系人類首次進入四維時其中一個文明說的話:“弄干海的魚不在。”更高級的文明早已將宇宙弄的破敗不堪,三維空間的人類卻毫不知情。
其次是宇宙中的空間問題。書中說道:“宇宙早已十分擁擠?!备枵呶拿魇褂枚虿a生的二維化永遠不會停止,這樣高級文明一次次使用二向箔,讓宇宙從原來的田園時代變成了三維宇宙。因為人類想象力不足,所以無法想象出高維是怎樣的狀態,使人類只有在接受了三體文明的技術后才得以進入四維空間,但四維空間也極度危險。這樣一步步下去,宇宙零維化只是遲早的事,可是還是有文明會生存下來,他們會改造自己,使自己降維,這樣做只為了戰爭,所以說我們人類在這種如果假說可信的情況下還能在太陽系中生存實屬不易。
最后是本書的劇情問題。一開始人類意識到了三體文明的到來時,全世界都很惶恐,于是便設立了“面壁者”,地球三體組織還有相應的破壁者。第一個面壁者泰勒想要用球狀閃電攻擊地球艦隊,讓他們成為量子態的幽靈艦隊,但是卻第一個被破壁,破壁人說“主不在乎”。他由于無法從面壁人的職責中解脫,選擇了自殺。第二個面壁者雷迪亞茲表面上是想制造大當量氫彈攻擊三體艦隊,實際上是想引爆水星,讓其墜落到太陽中,最終太陽會吞噬金星以及地球。也就是以整個地球來要挾三體世界,被破壁后回到委內瑞拉,被憤怒的民眾用石塊砸死。第三個面壁者希恩斯,表面上想提高人類智能,這樣更高智能的人就能夠更快的發展科技,以應對三體艦隊,這是一個間接的計劃。在計劃進行過程中產生了意料之外實際上是實現設定好的思想鋼印,他通過思想鋼印給地球艦隊打上人類必敗的信念,讓人類盡早逃出地球,尋找新家園。他的破壁人正是他老婆山杉惠子。由于人類社會反對逃亡主義,所以他的計劃也不了了之。第四個面壁者羅輯,一開始卻找史強為自己找夢中的女孩,史強為他找來了莊顏,他們在一起生活還有了孩子。有一天聯合國卻把莊顏和孩子都凍結了,羅輯也知道莊顏是受聯合國之托來辦事的,不過他們之間也有了真正的愛情和結晶。羅輯自此才開始思考自己作為一個面壁者的責任,他由葉文潔所講述的兩個公理和兩個概念,發展出了宇宙社會學。羅輯最后成為了執劍人,從一個玩世不恭的人變成了一個真正的“人”。
書中有一段描寫我印象深刻:羅輯將世界作為豪賭的籌碼,但他也是為了救這個世界,他悟到了黑暗森林法則,于是在楊冬的墓前舉槍瞄準自己,對著世界上的智子說:“我,面壁者羅輯,想三體世界對話!”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讀書筆記三體篇9
輕輕翻動著《三體》的書頁,細細品味著劉慈欣筆下的文字,我被深深吸引住了,令我感到巨大的震撼。像《三體》這樣的`小說竟然沒發現到。
《三體》。是一部科幻小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大相內容是這樣的。
《三體》:葉文潔利用太陽向銀河系發射信號被半馬星系的三星文明——三體收到,因為三星環境惡劣,準備向太陽系入侵。
《三體II》:羅輯利用黑暗森林規矩威懾三體人。
《三體III》:程心因為自己的心軟,讓太陽系被其他星系用維度跌落消滅。
在《三體》一開始,講述了葉文潔的記憶,描述一副大革命的景象。我認為,作者一定需要批評當時人們迫害知識分子的無知、可恨。把歷史,科幻結合,也就大大增加了這種想象的實在性,讓人看起來不是一種胡思亂想。葉文潔組織了一個三體組織,但后來過激,竟想毀滅地球。
及時我們就已無藥可救,但我們也會努力維護我們的家園。這是我們賴以呼吸、生活、生存的家園。沒有它,我們如何生存。
三體以和平,戰爭,生存,毀滅為主線。讓我們的思想和對世界的認識有了更深理解。他開闊了我們思維,讓我自己為自己也創造一個全新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