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的心得和感受
李宗吾的《厚黑學》,斷斷續續看了許久,由于是在網上下的版本,排版不良,許多資料重復拖沓。今日看到百分之八十的進度,覺得大概資料已經看得差不多了。再之后也無非是些舉例,辯證,驗證其學說正確,于是到此為止。
《厚黑學》,其實我是早已聽說過的,在公婆家也有看到實體書,原先還借過來打算一讀的,厚厚的一大本,之后被什么事給耽擱,就給忘了。如今算是讀完了,卻是與想象中相差甚遠。本來以為是一本教人如何工于心計的書,如今看來,竟是自我眼界窄了思維局促了。這本書的立意與格局,要比我想象中的高上許多。
說立意,作者是苦苦鉆研歷史得來的感悟,或者可說“頓悟”,胸中淤塞一夕間釋放澄明,暢快無比,又是個直抒胸臆的直性子,當然不吐不快,甚至能夠說,他是唯恐自我說晚了被別人先說出的。當然,不可忽略作者的本質,他是一個文人,盡管曾在官場混跡,占得油水豐厚的職位,離任時卻是貧困潦倒。身為“厚黑教主”,卻未曾所以得了利益上的好處,乍看是怪事一樁,細細思量之下,實則是再自然可是的了。宗吾本人,從其字里行間能夠看出,是很以自我的思想才學為傲的。而人入“文眼”一旦日深,骨子里便忍不住沾上幾分錚錚清氣,甩也甩不脫的了。在他心中,早已渾然一套入世法則,或謂今日之價值觀。知書明理,便無法做許多傷天害理違背本心之事。用他自我的話說,是“力學原理”。一個人如果自我跟自我擰勁兒,力不往一處使,是要精神分裂的。宗吾是一個再健全可是的人,以其睿智勤奮,發明了“厚黑學”,但他的本質,卻是不黑不厚,徹頭徹尾一文人,于是可惜,止盡于此。不能更進一步身體力行將其發揚光大。話說回來,如果他骨子里便有幾分厚黑的成分,怕是也不會將自我悟到的厚黑法則公之于世了,自我私藏,用在求官發財之上,為自我覓得實在好處,這才是正經聰明人的做法罷!這就好比一人身具點金天賦,
其本人卻并不愛財,于是便點出許多金子分給那天下人,令許多窮苦人從此不必再為求生計而向富人折腰,于是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人格平等。宗吾所作,便是如此。
再說格局。文章格局,取決于作者的學識與胸懷。學識淵博,則筆下行云流水。胸懷廣博,則文章氣勢開闊。宗吾之作文,是很有一絲痞氣在里面的。洋洋灑灑不拘一格。十分活潑。讀宗吾的文字,時常令我想起王小波。李宗吾卒于1943年,王小波生于1952年,若是人死后真有魂靈的話,我很愿意相信李宗吾下一世投胎成為王小波。這兩個人一般的標新立異蔑視陳規,主張思想之獨立人格之解放,都善用諷刺,幽默感上乘。李宗吾寫出《怕老婆經》,王小波與妻子李銀河情意甚篤。這兩個人,都有將文字點石成金的魔力。趣味的人,寫出趣味的字。讀來便覺趣味。學識使文章資料充實,胸懷使文章屬意高遠,而趣味,使人能讀得進他們的文字,且讀得開心。那么文章布局哪怕雜亂些許,又有何妨?作者意到筆到,我們眼到心到便好。
宗吾信筆由韁地寫下去,我便興味盎然地看下去。及至合書,已忘了一半文字。再過幾天,忘了大半。《倚天屠龍記》里張三豐教無忌太極劍法,是忘得愈多愈好。讀書雖是潛移默化陶冶情操的一件事,但一書讀罷腦袋空空,終究令人羞愧。于是特在此將腦中存留的斷章殘篇稍作整理,將本書主要觀點大致歸為以下:
1.厚黑厚黑,面厚心黑。所謂面厚,要忍得常人不能忍受之屈辱,賣得精神病也不能比及的癡傻瘋癲。心黑,是要罔天理滅人性,該下手的,便是老弱婦孺至親好友也要下得。得此道者,或成英雄,或為梟雄,絕不至默默無名。
2.人世之道,逃不脫力學原理。發力與人相合,便會得人相助。與人相背,便莫要怪人擋你道路。弱者獨木凄惶,但合力成籠,可困猛獸。
3.無論何時,莫要忘記堅持思想之獨立。眾人推崇的,要格外當心。眾人踩踏的,要認真追究其緣由,慎下確定。
知易行難。李宗吾身為“厚黑教主”,為人尚不厚不黑。由此可知,人最難的,是與自我背道而馳。而最應當的,還是追尋自我的本心。老實人用厚黑術,畫虎不成反類犬,遭人恥笑。內向人學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必定心力交瘁。不是所有明白的,都要做到。老實人懂得了厚黑術,不必須要用,可拿它當提情商堪世故的教材,防心術不正之人。內向人想與人合力,需得先做內觀,將自身的種.種力絞成一股,再去尋找志同道合之人為師為友。唯獨第三條,適用于天下所有人。而自我,更是亟待提升。無論何時,莫要忘記堅持思想之獨立。哪怕所以而顯得格格不入形單影只,也好過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選擇做這樣的人,便要去培養相對應的勇氣。勇于漠視蜚短流長妄意揣測,勇于應對孤獨寂寞風刀霜劍。做該做的事,走自我的路。
厚黑學的心得和感受篇2
自古出書者,不計其數,能稱精華的,屈指可數。然李宗吾出書于民國,卻能在中國文化中有輝煌一筆,必有過人之處,后簡單翻閱,發現他之所以敢自稱厚黑教主,的確文采與思維超越常人,外加舊時讀書人內在的一種狂傲,民國時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了如此一位文壇奇葩,以圣賢自居,評論天下。
厚黑學以三國英雄、楚漢名將為主論敘臉厚心嘿之心得,以三步工夫為總結,強調黑與厚的不一樣概念。
李宗吳對人性的理解,以惡為先,所以論人,先看到惡的一面,然后放棄人性善的一面,講自古英雄都是用仁義道德的外表,來體現“人之初,性本惡”的個人觀點。所謂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處,歷來英雄,先不論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來源個人魄力,周圍人因個人人格,舍命相護,助成就大業,如只明白厚黑之術,何來民心所向?如果人們每一天只明白修習厚黑,增長世智辯聰,勾心斗角,拋棄生命本來,人格分裂之人,只會越來越多。亂世之中,單憑仁義道德,的確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許生存不成問題,但內心惡越來越重,沒有善念洗滌內心,不足以成其霸業。秦始皇用秦朝幾代努力的基礎,以個人才能統一六國,暴政之下,數年后,天下大亂。
厚黑學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種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墻,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書中所看,李宗吾僅僅看到第二種境界,對第三種境界,只靠普通善惡無法詮釋,所以避而不談。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獲得禪宗衣缽,而此詩中字字指向“無”字,厚黑學第三種境界以“無形無色”為總結,也指向“無”字,所以個人認為,參悟佛法與理解厚黑學,先從“無”字入手。道德經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指出,天地與圣人之心永遠相同,天地滋養萬物,不求回報,萬物踐踏、侮罵天地,天地也沒有報復眾生,圣人也是如此,用無我無私之心對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經此觀點來看厚黑學,那么第三種境界中的“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基本立足點就出現差別,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經超越常人對厚與不厚,黑與不黑的理解,到達與天地同在的深層價值觀念,只是作者還沒領悟其中境界。如果用這種無我無私之心反觀過來,書中所論王明陽的“致良知”與“厚黑學”,一善一惡,都屬一家之言,分開人性,強行對立。
厚黑學之所以能立足與世,經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兩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種境界“厚如城墻,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馬見到效益,但不能長遠。比一般人聰明一點的人,要的是長遠利益,不在意當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能夠到達最終目的,且久遠。如企業生存,不講誠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長久,最多可得溫飽,講誠信者,有時寧愿虧錢,打造品牌,謀求長遠利益。
總體來講,李宗吾對人性的理解與概括本事,打破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矛頭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膽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一樣觀點解讀人性,其學說所造成的社會沖擊,足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評為精華。
厚黑學的心得和感受篇3
前些天我讀完了《厚黑學》這本書。也許人們認為這是一本奸詐的得書籍。書名就知道這本書是教人們如何變得不厚道,做奸詐這人。其實不然,他只不過是教人們如何達到目的,成就自己得夢想。即便其中有一些違背中國傳統的思想的東西,但那也是對人性得揭示,是現實中實實在在的東西。
初讀厚黑學感覺很吃驚,作者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將中國所有得歷史用兩個字就概括出來了。“厚黑”它貫穿了中國整個歷史,歷代王朝都是因之生因之忘。作者有一個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中國所有的歷史用三國時期的歷史、劉邦時期的歷史作為一個代表,作了一個深刻的講解。作者還有另一個了不起的地方還能將牛頓力學應用到心理學上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突破。
作者得厚黑學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厚如城墻,黑如煤炭”。起初的臉皮,好象一張紙,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墻了。最初心的顏色,作乳白狀,由乳色而炭色、而青藍色,再進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這個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為城墻雖厚,轟以大炮,還是有攻破的可能;煤炭雖黑,但顏色討厭,眾人都不愿挨近它。所以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深于厚學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點不動,劉備就是這類人,連曹操都拿他沒辦法。深于黑學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買主越多,曹操就是這類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傾心歸服,真可謂“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夠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淵之別,但還露了跡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們一眼就看出來了。
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至厚至黑,天上后世,皆以為不厚不黑,這個境界,很不容易達到,只好在古之大圣大賢中去尋求。有人問:“這種學問,哪有這樣精深?”我說:“儒家的中庸,要講到‘無聲無臭’方能終止;學佛的人,要講到‘菩提無樹,明鏡非臺’,才算正果;何況厚黑學是千古不傳之秘,當然要做到‘無形無色’,才算止境”。
總之,由三代以至于今,王候將相,豪杰圣賢,不可勝數,茍其事之有成,無一不出于此;書冊俱在,事實難誣,讀者倘能本我指示的途徑,自去搜尋,自然左右逢源,頭頭是道。
厚黑學的心得和感受篇4
我讀厚黑學已經有三個月了,自得之,每日必研習之。我讀它的目的并非為了行使厚黑,而在于解我心中多年之困惑,研究人際關系之演化。
《心理學與力學》當屬厚黑學的核心單行本,它的主要貢獻在于提出了臆說:“心理按照力學規律而變化”。我認為其中五篇《心理按照力學規律而變化》、《人事興衰成敗的軌道》、《恐懼與憐憫》、《世界進化的三個階段》、《經濟、政治、外交應采用合力主義》是此單行本的核心篇章。《心理按照力學規律而變化》對臆說“心理按照力學規律而變化”進行了系統的概括說明,后四篇提出并詳細解釋了人與人相安無事的四大路線:不相交的線,合力線,圓,橢圓。除此之外,此五篇都提到了兩個重要名詞:向心力,離心力。我認為整本厚黑學的理論部分框架也由此兩個名詞演變而來。
下頭對其中一些單篇文章按照我的觀點進行詳細的闡述。
先師的《我對圣人之懷疑》只是對二力的簡單運用,周秦諸子借“古之圣賢”之威勢為其學說的推廣做向心力。這種方法到此刻仍在使用,教科書中借愛因斯坦、牛頓等人之威勢,勸勉他人是其一,當一個人出名后,其傳記也跟著出現,人物傳記是其二;廣告借用某明星進行商業推廣是其三,等等。諸如此類,可是是時代不一樣,事物不一樣,推廣時所使用的借力方式也不一樣了。
先師的《厚黑學》提出厚、黑。我認為厚與離心力相合,黑與向心力相合。先師經常勸勉“我們不要厚黑二字用反了:該厚的時候黑,該黑的時候厚”用離心力和向心力來解釋就完全通了即“該做離心力的時候就做離心力,該做向心力的時候就要做向心力;而不要該做離心力的時候做向心力,該做向心力的時候做離心力”。
先師的《辦事二妙法》可是是離心力與向心力更深層次的運用。鋸箭法與補鍋法最終目的都是在表面上做向心力,可是二者不一樣在于,鋸箭法的表面上是做向心力而暗地里是做離心力,補鍋法是暗地里先做離心力然后表面上做更強的向心力。
先師的《厚黑學的應用》提出“厚黑為里,仁義為表”與“鋸箭法、補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在那里提出一個名詞:群眾心理。我認為“群眾心理和個人心理有著十分大的差距”。這樣“厚黑為里,仁義為表”就能夠解釋為“以自我的離心力和向心力作為辦事準則,在對外宣傳時,依照群眾的離心力和向心力向向心力方向宣傳”。
我以為,世間最容易走的路線是人與人相安無事的四大路線:不相交的線,合力線,圓,橢圓;世間最難做的力是離心力與向心力。如何用巧力做離心力?如何用巧力做向心力?那里面學問大著呢。
厚黑學的心得和感受篇5
久聞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一直卻沒有時間好好細究。趁假期的這幾天功夫,認真看了一遍,淺談一些個人想法。
文中提到:“ 厚黑學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墻,黑如煤炭”。城墻雖厚,可用火炮轟破;煤炭雖黑,但顏色可憎,眾人不愿接近它。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同第一步功夫相比雖有天壤之別,叮畢竟有形有色,別人經過細心觀察便可看出蛛絲馬跡。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進入“無聲無嗅,無形無色”之境界。臻于此境,就可以攻無不克、戰無 不勝、銳不可當、所向披靡。厚黑術被封建政治家奉為圭臬,是其爭權奪利的錦囊妙計。籬建政治家未必懂政治學,但不能不通厚黑學。 ”這些‘厚黑經’就似一把雙刃刀,全在于執刀人把握的分寸。運用好的話,就是成功處理復雜人際關系的法寶。運用不好的話,就會成為一些人圖謀不軌的謀生手段。‘厚黑’用李老的話說就是‘臉皮要厚,心要黑’。‘臉皮厚’它強調的是我們在社會上生存要學會‘忍’,不要過分強調面子。好面子幾乎是國人的通病。人們總是為了面子問題而失去好多機會,錯過無數時機,也會因為顧及面子而錯失良緣到頭來抱憾終身。可是回過頭來想想那些所謂的面子不過是自己逞一時之勇而爭得一時的心理平衡而已,比起其他事其實真的微不足道。
有的時候我們真的需要放下面子,去面對既定的事實。不是不顧自尊,而是要分清孰輕孰重。‘心要黑’是強調干大事的人就要有一定的氣魄,不能在一些事上過分心慈手軟。對于領導者更當如此。有時心太軟反而是一個人生存的軟肋。試想一個人總是處于被動挨打,過于善良軟弱的境地,那不正成了某些居心叵測人的攻擊的對象嗎?對待壞人就要心黑。不能被騙被耍了,還是一副可憐兮兮任人擺布的樣兒。厚黑學也有境界。我認為我們沒必要按照那設定好的區域去挑戰自己的人生境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可以把其作為人生前進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在這個不僅要智商,情商要高的年代,人脈也不容小覷。厚黑學的絕大理論恰恰教會讀者怎樣應對那復雜的人際關系,從而積累人脈。
解讀厚黑學,需要一定的悟性,不同的讀者不同的領悟版本,也有不同的獨到見解。總之我們要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讓其為自己所用。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拉下臉皮去辦事,不是每個人都會放下所有世俗的眼光去向夢想進發,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擺脫舊時的傳統外衣去挑戰新的社會制度的制約。拿的起,放的下的人并不多。我們其實不是能力不夠,不是時運不濟,不是對手太強,不是競爭太過殘酷,打敗我們的有時恰恰是我們自己,自己逾越不了自己為自己預設的那道墻。
每個社會制度下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定因素。與其一個勁的抱怨殘酷,不公平,不如好好讀讀《厚黑學》。從中學得解決之道,領悟人生哲學。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相信生活依舊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