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書心得和感受
昆蟲記讀書心得和感受篇1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它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讀后我有許多感觸,了解生物界昆蟲們的各種習性,它們是怎樣生活,如何捕食,如何繁殖,吃什么樣的食物等等。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一些我不了解的知識。例如螢火蟲身上有斑斕的色彩,身體是棕色的,胸部呈現紅色,它身體的每一節上,都裝飾著粉紅色的小紅點,尾巴上還有一盞盞“小燈”,瞧!這么美麗可愛的螢火蟲,卻隱藏著可怕一幕,小小螢火蟲居然是兇猛無比的肉食動物,它們主要俘虜蝸牛,先把蝸牛麻醉,再下手吃它,這讓我聯想到一個在動物界、人類界,甚至連昆蟲界都可以行的通的道理——“弱肉強食”。
《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認識了許多動物。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好書,無論是誰,只要認真閱讀《昆蟲記》就會發現一個新世界。
昆蟲記讀書心得和感受篇2
假期,媽媽從同事阿姨那里借來一套圖畫叢書—法布爾《昆蟲記》,一共十二冊。一開始我就被圖書的精美圖畫吸引了,爸爸告訴我這書寫很有意思,非常值得看的。爸爸還告訴我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也很厲害,他是一個法國人,小時候他家很窮,因為連買面包的錢也沒有,但他仍然努力學習,獲得了物理、數學、自然科學學士學位,以及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寫成了《昆蟲記》這本書,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翻譯改編的版本。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昆蟲世界非常奇妙!有些昆蟲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卷心菜毛蟲,每年十月左右他的媽媽就會把卵產在卷心菜上。小毛蟲出來的時候就開始吃菜葉了,不到兩個小時,它們就把一大堆卷心菜的葉子給吃光了,只剩下中間粗大的葉脈。
又如高鼻蜂把卵產在蒼蠅的卵旁,他的孩子出生后直接將蒼蠅的幼蟲當食物,怎么樣?聰明吧!還有蜣螂就是我們非常厭惡的屎殼螂,整天和那些糞便糞便打交道,揉成團占為己有,但它是名副其實的大自然的“清潔工”,他們愛吃牛、馬等的糞便,還將糞便球的外表修理的很光很結實,將自己的孩子放在里面生長,孩子們既不會被餓到,也不會被其他動物傷害。蜣螂雖然外表丑陋,但是他清理一些動物的糞便,讓人類的家園更加美麗;穿著綠色霓裳羽衣的美麗螳螂,它可是一種肉食性昆蟲,最喜歡吃蚊子、蝗蟲、蛾類、蟋蟀等,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就像一把鋒利的大刀。別看它身材纖細優雅,只要有蟲子飛過,它馬上就揮舞起大刀迅速捕殺。
我很喜歡這套書,一有時間就看,很快就把這套書看完,從書中我了解了很多科普知識,也想到了應該保護環境。不管那種昆蟲外表美麗還是丑陋,外殼堅硬還是身體纖軟,不論體型大小,都會出生、死亡,都能會全力捕捉食物,都會成為天敵的食物,每種動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所有必須保護環境,保持生態的平衡,愛護地球——我們人類和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昆蟲記讀書心得和感受篇3
世界上的昆蟲都是各種各樣、形態怪狀的,《昆蟲記》這本書中就有許多昆蟲。
說起昆蟲,那可是多的數不清呀,有石蠶、樵葉蜂、黃蜂、松毛蟲……其中最新奇的昆蟲要數樵葉蜂、赤條蜂、紅螞蟻。下面,我就向大家重點介紹一下樵葉蜂和赤條蜂。樵葉蜂是白色的,帶著一些條紋,它常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當樵葉蜂遇到危險時,它會用零零碎碎的葉子把地道里的一段堵住,就平安無事了。樵葉蜂生卵時的巢是用大小相當形狀的碎葉組成的,大了也不行,小了也不行,你們說,是不是很奇怪。
昆蟲記讀書心得和感受篇4
《昆蟲記》向我們展示了蟲蟲的世界,法布爾發現無論是樹上,地上,甚至連土地里都有小動物的身影。
當我讀第16章時,假如我是那只狼蛛,肯定會魯莽地沖上去戰斗,而真正的狼蛛是沉默著,細心翼翼地觀察敵人,看準時機迅速上前,一口咬中要害,然而蝎子相反,它是一不做,二不休去對付,可象鼻魚是聰明、機智的,經過倒掉了的電線來傳送信息,我想:”這是它本身就有的本事,還是上天賜與它們的這種與眾不一樣的本領呢?
夏天時,我們常常會聽到樹蟬的叫聲,它也叫知了。或許我們不太會覺得有什么稀奇?覺得這是太平常可是的一種動物了,可法布爾經過仔細觀察,發現雄性的蟬有一個發聲器,我們會根據它的聲音找到它藏身的位置抓到它當玩具。它一但落入我們的手里,,它掙扎、它哭泣、它悲傷,最終還是會了結在我們手里,卻不知它以往常年的黑暗,我們是多么的殘忍啊!
正是法布爾的仔細觀察,處處留心生活的細微的東西,最終他成為了昆蟲學家。在以后,我們也要象他學習,細心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做個有心人。
昆蟲記讀書心得和感受篇5
集昆蟲學和文學稟賦于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巨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
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么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后,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秘。
我嘆服那神秘的大自然,更嘆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讀書心得和感受篇6
我非常喜歡《昆蟲記》這本書。
讀了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好像走進了大自然里去探索奧秘。以前我不是很喜歡昆蟲,見了它們就害怕,自從我讀了這本書,就慢慢地喜歡上了它們。昆蟲記里面把每種昆蟲都描寫的十分詳細,栩栩如生。
昆蟲也有生命,所以我們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我們要做個熱愛昆蟲的人,不讓它們受到傷害。盡管昆蟲是個非常龐大的群體,也是十分常見的大家族,但在以前,我卻很少去留意它們。
讀了《昆蟲記》,它不但讓我喜歡上了昆蟲,還讓我勇敢地和它們接觸。
我從這本書中明白了:每個昆蟲都是一個值得我們留意的生命,還有就是對事物的熱愛以及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取得某種成就的前提件。
我要向法布爾學習,做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昆蟲記讀書心得和感受篇7
在暑假里不經意的翻開一本《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的作家法布爾寫的。里面描寫了很多很多栩栩如生的昆蟲。我以前很討厭昆蟲這類東西,因為我覺得他們很惡心,但自從我看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就對昆蟲產生了興趣,經常蹲在路邊看螞蟻。
《昆蟲記》這本書的用筆優美,寫了很多很多小蟲子的活動經過。而法布爾觀察的特別仔細,比如說“領頭的松毛蟲不斷吐出絲來,很細。其他隨行的松毛蟲也分別吐出絲來。”這句話就描寫的很仔細,讓人易懂。
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松毛蟲這個地方了。他講的是松毛蟲的卵被裝在一個小小的筒子里面,這個筒子是用白色的絲做的,帶了一點點淡黃色,中間還有一層紅色的絲,非常漂亮。上面還覆蓋了很多很多的小鱗片,就像屋頂上的瓦片一樣。有一次法布爾把他們放到了花盆上面,然后他們就一直繞圈圈,繞圈圈繞了半天,還是沒有碰到,后來一些冒充走累了就跑到了花盆里的土上面。后來終于有一對松毛蟲,慢慢的往下爬了。最后這些松毛蟲終于脫離了這個噩夢。我覺得這一段寫得非常精彩,當然《昆蟲記》里還記錄了其它很多有趣的昆蟲,比如織網大師蜘蛛,建筑大師蟋蟀,釀蜜大師蜜蜂等等。他們都讓我著迷。
讀了這么一部好書,又學到了這么多的知識。這個寒假真是沒有虛度光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