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紅樓夢讀后感600字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賈寶玉和林黛玉,一個是神瑛侍者,一個是絳珠仙草,因為神瑛侍者的悉心照料,這株仙草修成了女體,她決定用一生的眼淚來償還他,來感激他。隨后,便與他一起下了凡,這便是為什么賈寶玉出生時嘴里會含著通靈寶玉,林黛玉一生流的淚最多的原因。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便覺的很熟悉,仿佛在哪里見過一般,這也暗示了他們之間的關系非比尋常,讓人很是羨慕。
在《紅樓夢》中,有不畏世俗的賈寶玉;有善良乖巧的林黛玉;有城府頗深的薛寶釵;有心狠手辣的王熙鳳;有正直爽快的探春;有富貴榮華只是曇花一現的元春······他們各有各的性格,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賈府的四個千金:元春,迎春,惜春,探春,含有“原應嘆息”之意,他們的遭遇各不相同,但都是由于封建制度所造成的。
由于薛寶釵的出現,給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他們的愛情也因此受到了考驗。在賈黛剛見面時,他們對雙方都產生了好感,也為后來的情節發展提供了線索,但在賈母他們看來,林黛玉很是乖巧,但因染疾在身,無福消受,所以,他們認為,薛寶釵與賈寶玉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驕傲寶玉和林黛玉二人愛的死去活來,所以,王熙鳳便安排了一個局,讓賈寶玉和薛寶釵結為連理,等賈寶玉知道,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黛玉焚稿也成了這本書的經典之一,這是一個癡情之人最痛苦的做法。終于,在一聲聲寶玉中死去,賈寶玉也出家成了和尚,只留薛寶釵獨守空閨!
賈家滅亡,王熙鳳首先遭到了報應,只得將唯一的女兒托付給王姥姥,她整天在后悔中度過殘余的人生。
學生紅樓夢讀后感600字(篇2)
暑假里,每天晚上空著沒事兒干時,我就會在床上捧起《紅樓夢》看一看。
書的作者是曹雪芹。《紅樓夢》在世界文壇上也是公認的文學名著,書中出現的人物有900多人,如多情而又富有叛逆精神的賈寶玉;孤芳自賞而又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還有逆來順受的尤二姐;剛烈不屈的尤三姐;性格潑辣狠毒的王熙鳳……人物個個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紅樓夢》一書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揭示了封建大家族里復雜的矛盾。另外,全書除了塑造眾多的貴族女子的形象外,還有很多平民女子的悲劇形象,深刻地反映了那個社會必然會崩潰、沒落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的這么多片段中,最讓我難忘的一個片段還是第14回合“動唇齒寶玉挨打”。如果我也在場的話,我一定會上前阻止賈政的,賈政也許是怕忠順府又聽了讒言,認為寶玉大逆不道,便自己毒打一頓寶玉。寶玉被小斯們按在凳子上打了十下,賈政每下都會提醒小斯們打重一些,最后忍不住了,搶過板子,咬著牙又狠命地打了三四十下才停手。寶玉這時已經被打暈了,我有點可憐寶玉了,但是寶玉是犯了錯才會被他爸爸打的,所以寶玉這次也是自討苦吃呀!當然我以前也犯過錯,但是我的爸爸從來沒有打過我,而是和我和顏悅色地講道理,就像我的良師益友。
寶玉那生動的人物形象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這本書值得一看!
《紅樓夢》是一本百科全書,也是一部奇書,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本書里發現感興趣的東西,相信你去讀《紅樓夢》也會成為一個“小紅迷”!
學生紅樓夢讀后感600字(篇3)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每當我捧起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時,就像沐浴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陽光里。《紅樓夢》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它以一個貴族家庭為中心背景,把封建社會的各階級和階層都寫得淋漓盡致。但讓我最為陶醉的是《紅樓夢》里的傳統文化,比如:“琴棋書畫”,《紅樓夢》賈府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分別代表了“琴棋書畫”里的過人才藝,元春擅長的是琴,迎春的棋藝出眾,探春的書法了得,惜春的畫作非凡,就連她們的貼身丫鬟的名字都頗有寓意,元春的丫鬟叫抱琴,迎春的丫鬟叫司棋,探春的丫鬟叫侍書,惜春的丫鬟叫入畫。
“琴棋書畫”是指古琴、圍棋、書法、繪畫,是中國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門藝術。這些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也出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其中就有我最喜歡的圍棋。
小小的棋盤包羅萬象,凝聚著東方的智慧,啟發著無數的暢想,黑白棋子在往來之間,開啟黑白二字間蘊含的奧妙,教會我們勇于挑戰、敢于突破的精神。我學習圍棋也有幾年了,下圍棋每一盤幾乎都會有勝負,有勝利的喜悅,也會有失敗的苦惱,經過無數的輸贏后,使我在逆境和壓力面前能做到永不放棄,能快速調整好心態,下圍棋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記憶力、計算力、抗挫折能力等。傳統文化依然影響我們當下的生活,讓我們受益匪淺。
通過閱讀《紅樓夢》,讓我對中華文化傳統和藝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們要對文化精髓不離不棄,對“琴棋書畫”等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發揚光大。
學生紅樓夢讀后感600字(篇4)
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學生紅樓夢讀后感600字(篇5)
人們最記得的人,莫過于林黛玉了。因為在眾多人眼里她是性格最單一的人,人們只認為她很愛哭,心事很重,很刁蠻,很愛吃醋。但人們錯了,殊不知她是最愛笑,也是最想笑的人。她經常和姐妹們開玩笑,逗得大家笑得肚疼。
可無奈,在榮國府中她沒有一個真正愛她的人,都是些外姓親戚,只將她放在眼里嘴上,從不放在心里。試問如果你在別人家呆著是否得處處小心翼翼,不說的太遠,就連在姑姑家不照樣也得小心翼翼嗎?
如果你一個人在沒有親人的外姓親戚家,看到別人在親人懷里撒嬌,不也得哭泣半天么?而寶玉和黛玉的情緣也真應了“一個閬苑仙芭,一個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噓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即使最后賈母為了寶玉的未來,寧可犧牲黛玉,顯出了黛玉臨死都無依無靠。
那邊不懂人情事故的寶玉在舉新婚禮,人們齊聚一堂,熱鬧非凡。那邊多愁善感的黛玉在一個人寂寞的等待死亡。這段亂世情緣也就此結束了。斷送了寶玉和黛玉的一生。要說黛玉不在乎,又怎會因寶玉而死。
要說寶玉不在乎,又怎會出家了塵緣?最后寶玉在被騙婚后寧死不屈,希望人們能把他和黛玉兩個快死的人放在一起,可他并不知道黛玉已因他而死。這其中的絲絲縷縷,又怎說得清!
這大觀園就像社會一樣,有各種人,而巧姐是最后一個活下來的人,鳳姐也遭到了報應。大觀園也走向敗落,最后家破人亡,這場夢就如同過眼煙云在悲痛與家破人亡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