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600字初三
愛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猶如燦爛充滿朝氣的太陽,給人溫暖、力量和希望。——題記
當一縷縷陽光照到書桌上,透過指尖,一切似乎都停了下來,又擁有了以往的寧靜和舒適,這樣的早晨是多么美妙,是多么精彩。
書桌上到處都是“金色的舞者”,我就像一朵無名的小花,貪婪地沐浴著陽光帶給我的快樂與舒服。不得不說一聲“陽光真好”。
站起來,端來一杯香醇的茶,細細品嘗每一絲的味道。香味在口腔中蔓延。抿一抿,真香啊!
“多美的一天啊,能在這樣的日子里生活該多快樂呀,沒能看到今天或者今天還沒出生的人該多可憐呀。當然,今后還可能有這樣的日子,但今天這個日子是體驗不到了。”善良的安妮是一個心懷美好的孩子,總是用這樣的話來期待每一個嶄新的日子。
一邊品著茶,一邊回想著剛看完的《綠山墻的安妮》。書中的故事像畫一般在我眼前慢慢展開:安妮是一個長得不好看,但不放棄希望與夢想的女孩子;是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兒,但有超級豐富的想象力。她更是一個自尊自強、堅持不懈的安妮。我跟她很像,同樣愛給景點取外號,愛做白日夢,有時候還會變話嘮。
小時候,是愛幻想的年紀,只是安妮的想象力要比我離譜一百倍。把影子和回聲當做知己;把自己當成新娘子什么的。我也時常幻想,要是讓陽光永照小草,那該有多好。
長大后,懂事了。安妮后來用優異的成績得到了上大學的好機會。可家中的情況一點都不好,安妮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在格林·蓋布魯茲當了老師。我敢肯定親情比上大學一定來得重要。因為它讓安妮得到上帝的幫助,讓安妮得到了陽光的永照。
回到現實生活中,其實像安妮一樣從小無父無母但又很懂事、很聰明的“小草”比比皆是,只是,這些小草都有得到陽光的照耀嗎?
十七歲的葉文是一個無父無母的男孩子,因為貧窮,早早地放棄了學業。家徒四壁,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慶幸的是,小葉文能靠自己的雙手掙點外快。當記者問他,等你攢到一大筆錢,你第一件事是打算干什么?大吃一頓,還是買件新衣服時,葉文想都沒想,說:“下雨時,我覺得洗一次頭很舒服,所以就想開一家洗頭發的店。”
陽光是燦爛的,是溫暖的。小草是孤獨的,也是堅強懂事的。陽光就像一個看不見的媽媽。希望她在小草身邊默默地給予關愛與呵護,讓陽光永照小草!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600字初三(精選篇2)
在這一個假期里,多姿多彩,我看了一本書,受益匪淺。這本書叫《綠山墻的安妮》。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位長著滿頭特別的紅頭發,一雙大大的眼睛,小臉蛋上長滿了雀斑,身體瘦小的小姑娘安妮雪梨,來到了綠山墻之家。他以他的善良,純真,熱衷幻想和喋喋不休的語言打動了瑪麗娜,讓她留了下來。而且正是這一次,紅發女孩開始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的磨練。最終安妮同樣用她的美如愿以償的當了一名教師。我很同情她,因為我是一個生活在充滿溫暖,充滿愛的家庭里,而他卻沒有,他從小沒有父母,親戚,雖然有許多在他很好,可是母親和父親的愛是所有人都給不了的,沒有了父母,是多么痛苦呀。
這本書也讓我明白了,一個善良的人的人,他會永遠的幸福。他擁有一切財富,而一個樸實的人,他會永遠開心。他會擁有許多人都沒有的踏實。而一個狠心的人,他會永遠害怕,它擁有一個黑心的心,一個惡毒的人,她會永遠恐懼,它擁有許多人沒有的害怕,害怕自己被抓住。在他的世界里,只會有逃避。讀了這本書,我學會了勇敢,正直,機靈,善良更加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好人一生平安。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三: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歲時被人領養。小姑娘個性鮮明,擅于幻想。她自尊自強,憑自己的刻苦勤奮,不但得到領養人的喜愛,也贏得老師和同學的敬重和友誼。這部加拿大兒童文學名著自一九零八年問世以來,已被譯成數十種語言,在全球銷售達幾千萬冊,并在加、美、英、法、德等國相繼被搬上銀幕或拍成電視劇,風靡歐美。馬克吐溫高度評價這部小說,稱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
馬修與馬莉拉兄妹倆在綠山墻過著平淡從容的生活。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滿頭紅發、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
小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浪漫的想象。在她的想象中,頑皮的小溪在冰雪覆蓋下歡笑;如果玫瑰會說話,一定會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她還把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想象成兩個知心朋友,向她們訴說心事
然而,由于酷愛想象以及愛美之心,安妮給自己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中,小孤女安妮漸漸變成了綠山墻里快樂成長的小主人。
文章文字清新流暢,生動幽默,以細膩的筆觸來描寫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馬修和瑪麗拉兄妹對安妮發自肺腑的疼愛和無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純真善良、熱愛生活、堅強樂觀的形象更讓人掩卷難忘。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600字初三(精選篇3)
每個女孩子不一定要有漂亮的外表,但一定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
我最近看了一本名叫《綠山墻的安妮》的書。書中的主人公安妮·雪莉長得并不漂亮,臉上布滿了雀斑、灰色的小眼睛和一頭火紅的頭發,但她并不因為自己長得不漂亮而感到自卑,反而更加自信,敢想、敢做、敢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這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因為有了她的存在,才使得馬修·卡思伯特和瑪麗拉·卡思伯特的家,甚至整個綠山墻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美麗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靈。所以,我懷著試試看的心理,去尋找現實生活中的安妮。我想在圖書館尋找“安妮”的足跡。那天,我和姐姐來到圖書館,心想:今天一定能找到很多的“安妮”。可是,過了兩個多小時,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安妮”的蹤影,正當我們要回去的時候,卻看到一群小學生走進來,走向了最里面的位置,她們拿了好多書放在桌子上,接著她們又拿出了許多零食和飲料,在那兒邊看書邊吃喝,有一個女生不小心把飲料灑在書上了,她不但不擦干凈,還把那本書丟到另一張桌上。我們一直等到她們吃好喝完想看看她們會怎么樣收拾。誰知,她們卻拍拍屁股走人了,什么也沒理好,我和姐姐無奈地走過去幫她們收拾好“殘局”,便匆匆離去。我倆沮喪地來到了站臺,車來了,我上車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沒過多久,車上只剩下了一個座位。這時,上來了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奶奶。當她要去坐那個空位時,一個打扮時尚、口里嚼著口香糖的`年輕女子,風風火火地走過來占了那個座位,老奶奶打了個趔趄,差點摔倒了,這時,一個漂亮的大姐姐扶住了那位老奶奶,并且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了她。這一幕,得到了許多乘客的贊許,也讓我終于找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安妮”,她不但心靈美,長得也漂亮,內心外在都美了,這個“安妮”可算是超標準了。
每一個人都應該向安妮學習,學習她那種執著的精神和天真無邪的心靈美。在當今社會,我相信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很多人都竭力去幫助別人,用自己的愛心溫暖這個世界。讓我們把親情和友情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吧,學會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社會更加和諧!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600字初三(精選篇4)
女孩可以不漂亮,但是她們必須有顆純潔、善良的心。安妮就是一個這樣的女孩。她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她的眼中都妙趣橫生;她渴望親情和友情,因為1歲時的安妮已經失去了父母,11歲之前在孤兒院的她沒有任何朋友;她的相貌并不美貌,一頭紅色的頭發,面頰上生滿了雀斑,可是上天對她是公平的,贈予了她那熱愛大自然的心。
上天讓安妮先前失去了父母,卻泯滅不了安妮那顆充滿了童貞的心。不管再多的困難,安妮都堅強地挺過來了。即使是養孩子、失去父母,這樣的痛苦都挺過來了,這些原本并不是安妮這樣幼小的孩子所要承受,可是她卻承受過來了。即使再痛苦,可在她那顆小小的心中,只盼望有個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切,她仍然執著地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的,這個大自然是美好的。她天真、活潑、聰明、頑皮、善言又倔強。她可以堅持不為自己的失言給冒犯自己的琳達夫人道歉,卻又可以為了朋友黛安娜匆匆跑去想約瑟芬姑婆解釋關于跳床風波的事。安妮就是一個這樣執著又倔強的女孩呢。
安妮漸漸長大了,雖然她天真浪漫的性格卻依舊沒有變,但是她開始懂事了,不會再干出像把葡萄酒當成草莓汁、為了和男孩子爭口氣而從房檐上掉下來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了。安妮為了收養她的馬修和瑪利亞,也為了她自己開始奮力地讀書,即使她再討厭的幾何也要奮力去學。安妮考上了皇后學院,爭取到了上雷多蒙大學的機會,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希望啊!可是就在人生的另一扇大門向安妮打開時,安妮卻放棄了,只為了能在綠山墻農莊照顧失去哥哥馬修的眼瞎的瑪利亞,而選擇放棄自己的夢想,教書來陪伴寂寞的瑪利亞。安妮只是為了感恩吧,為了感恩而選擇放棄理想,去報答改變她一生的人。
每一個女孩都應該向安妮學習,學習那種執著,那種純潔,擁有著一顆潔白無暇的心靈。在當今社會里,這應該很難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隔閡似乎越來越遠了,雖然有很多人竭力去幫助別人,用溫暖來融化這個世界。如果我們像安妮一樣,把友情和親情以及那些美好的東西看得如此重要,也許世間會少很多邪惡的事情吧。學會有一顆擁有大自然的心,學會像安妮一樣,和大自然交朋友。
綠山墻的安妮讀后感600字初三(精選篇5)
轉眼間,六年級辛苦的學習生活就這樣過去了,迎來了美好的暑假。在這暑假中,我為了能增強我的閱讀能力,我看了幾本小說,但其中我最喜愛的還是這本《綠山墻的安妮》。
這本書是一半外國小說,書內有三個主要人物,分別是:安妮,馬修,馬瑞拉。書里主要講了一個名叫安妮這個小女孩的成長故事。書里的安妮從小就是孤兒,她長得并不漂亮,最令她討厭的是她滿臉雀斑,和一頭自己并不喜歡的黃頭發。一年,她陰差陽錯被一位夫婦領養,從而來到了綠山墻農舍,但是農舍的女主人并不喜歡她,因為這位夫人喜歡男孩,只有男主人馬修疼愛她。但是安妮十分天真活潑,也十分愛幻想,她剛來到綠山墻時,被這兒的一切都給吸引了,給自己喜歡的地方和景色,取了許多有趣而又有個性的名字,比如說綠山墻旁邊有一條小湖,安妮給她取了叫天使湖。也就是她這種愛幻想最后也讓馬瑞拉改變了對她的看法,也贏得了周圍鄰居們的喜愛。后來,她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當地最有名的學院:女王學院。但是為了照顧生病的馬瑞拉,安妮放棄了上大學的計劃。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被安妮身上那種愛幻想,活潑吸引了,特別是她非常愛幻想,讓我非常震撼。記得她剛來的時候,跟著馬修騎著馬車時,路旁的幾棵開滿花的櫻桃樹和修長的白樺,都能讓她嘴巴喋喋不休地想象著。但是當馬瑞拉去世時,安妮居然毫無顧忌地退了學,放棄了自己上大學的計劃與夢想,在家照顧馬瑞拉,一個瘦小,滿臉雀斑的女孩,是那么得堅強樂觀,也懂得感恩,相比之下,我們這代的小孩差得很遠。我們現代的小孩在當代父母的嬌寵下,變得無比得脆弱,自私。一旦碰到些難題,就會措手不及,在沒有思考的情況下就向父母求助,依賴于高科技。而在感恩上,我們和書中的安妮也是天壤之別。如果從現在起,我們也像書中的安妮那樣,對學習有積級,上進之心;向生活微笑,擁有樂觀之心;而在面對失敗時懷著堅強之心;對待親人懷著感恩之心,那我們這個社會就會人才濟濟,處處充滿溫暖,國家也逐漸會變得富強,不怕被人欺負。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安妮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要對生活充滿希望,相信生活充滿陽光,那么它就會有陽光;我們向生活微笑,生活也就會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微笑。只要我們我們時時刻刻用一顆樂觀,堅強的心去面對生活,面對整個世界,到那時,你就會發現,原來每一天的陽光都是那么得燦爛!那就讓我們在生活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