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紀錄片讀后感600字
歷史的車轍無情的碾過,多少功過是非,真真假假,皆隨風消散。而如今的我們,對于歷史中人事的評價,還是應該做到客觀公正。不飾其過,不掩其功。讓歷史真正記載,史實。
中國通史紀錄片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上學時總是學歷史,但那時候不能靜下心來理解,遂看不懂其中的含義。不知道精彩在哪,也就死記硬背應付考試了,所以長大后對歷史沒有什么認知。
這人上點歲數很多認知和觀念都會發生變化,興趣愛好也是。內心中慢慢的對中國歷史這塊未知的領域感到挺好奇,可是還是貪玩所以也只是好奇而已。近幾個月,因為在公司旁邊的員工宿舍住,所以每天中午可以在宿舍吃飯,還能在宿舍午休。吃飯期間喜歡看個視頻,于是在嗶哩嗶哩上看中國通史紀錄片。
剛開始覺得太遠的那些歷史先民們肯定愚昧無知,沒啥意思。看過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這些賊精彩的影視劇,折服于這些充滿智慧、賢明睿智的千古一帝,所以就懷著崇拜的心情從明清開始看。
看到英明的君主亦或開國的英雄時不禁驚呼偉大,看到屈辱到底的宋朝不禁嘆息,看到閉關鎖國剛愎自用的清朝晚期不禁怒罵。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史就是這樣調動著我的情緒,帶給我滿足好奇時的愉悅感,炒雞開心。可是慢慢的這些近代史還是在我的不舍中給看完了。
看完‘近代史’后中午飯間百無聊賴,于是不情愿的開始看遠一點的歷史。先從有點好奇的戰國七雄開始,倒著看春秋時期、然后商周時期。中間找到了樂趣,又開始補秦漢歷史。
懷著鄙夷的態度看戰國七雄時發現,哇塞,我確實是個傻子!我們的先祖在那么遠古的時期就已經充滿智慧了,根本就不是我認知中的愚昧無知、尚未開化。
春秋戰國時各個諸侯國此消彼長、相互學習,求賢若渴、千金買馬骨,各個厲兵秣馬、改革圖新,異常精彩。有能取得輝煌進步而不驕傲奢淫的諸侯國如秦國,有失去一切跌入低谷但不放棄臥薪嘗膽的諸侯如越王。
春秋初期,當時的中原一霸齊國旺極一時。但別的諸侯國默默用力,專注于自身,剖析自己改革圖新,隨后風水輪流裝,相繼又出現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等各個霸主。這讓想來不夠自信的自己好像明白了一些東西,讓我覺得不再害怕權威,堅信只要自己不斷改進、堅持不懈,我也能做到自己當前崇拜的那些大神。我也可以把我的博客開發成日PV破千的精良博客,超過我當下崇拜的網站。我也可以經過努力去進入我向往的公司,做專業的程序員。
看過歷史上那么多時期通過改革都能獲得發展,讓我覺得我也應該改革也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多做嘗試。所以生活上我更換發型,選不同的穿衣風格,嘗試不同的生活習慣。看過那么多不畏權貴、無薪嘗膽,突破階級的英雄,我開始相信自己也可以做自己崇拜的那些人,所以我開始勤奮學習、嚴格律己...
中國通史紀錄片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今天我看了中國通史,雖然我看了,可是我真的不確定我看的是不是對的,不過,這不影響。我看的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到魏晉佛教。
一開始,他是從劉備托付給諸葛亮國家大事開始的,當時,魏國大敗蜀國,而諸葛亮又是當時的大臣,所以他要把蜀國的經濟重新恢復。所以他先要平定南方。南方一直有很多豪強乘著劉備去世來造反,可是蜀軍在諸葛亮的統帥下,很快就打敗了那些豪強。現在就只剩豪強的首領孟獲了。從此就有了七擒孟獲的故事,最后,孟獲終于臣服諸葛亮了。現在沒有威脅了,諸葛亮決定發展經濟,所以他改進了鹽井,本來是戰亂時期,盛產鹽的屬國現在在戰亂時期根本沒有經濟來提取鹽,后來經過諸葛亮的改進,鹽井比以前的產量又高了。他還做了很多改變經濟的事情。改變了經濟,就又要去北伐了在此之前,他一共出征了五次,只有一次打敗南方的時候成功了,其他事事都失敗了,所以他決定再北伐一次,可是這一次北伐卻成了他人生最后一場出征。司馬懿和他對戰的時候,還是采用原來的戰術,只是死守。諸葛亮,不管怎樣到曹營門前罵,結果司馬懿還是死守。這樣諸葛亮也沒有辦法呀,所以才重病了,之后諸葛亮就病逝了。
諸葛亮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啊!他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打了很多勝仗,可是最后也是因為擔心國家而病死了。
我只說了諸葛亮這一個段落,還有其他的幾個段落,但是我覺得諸葛亮這個我感觸最深。
中國通史紀錄片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中國——世界五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擁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讀了《中國通史》,我深深感受到我美麗的祖國——中國歷史的悠久文化的深遠與美麗,它讓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身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你們,是否也為自己美麗的祖國的深遠的歷史感到驕傲與自豪呢?
從傳說中的“人文始祖”——黃帝、堯、舜、禹的傳說到最后的帝國,經歷了何等漫長的年代!還記得小學五年級時學過的那首朝代歌:"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沒錯!這件簡單單的四十二個字就說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經歷的源遠流長的歷史年代。
《中國通史》的前言一開始就說到:“悠悠歲月,淵源流長;華夏文明,萬古相傳。古今風云,變化莫測;葷葷學子,筆耕不輳風雨歷程,驚濤駭浪;思接千載,浪里淘沙。茫茫史海,以古鑒今;昭示未來,留芳百世。”僅此六十四字,卻意味深長,細細品味,這正是悠悠華夏文明的漫漫歷程,這正是泱泱中華歷史的這是寫照,不是嗎?
由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寫過史書,有多少人用筆墨來贊美歷史!歷史的每一瞬間都那么的激動人心,讓人震撼!歷史將會讓我們明白許多……
難道身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我們不應該將歷史牢記在心,放眼未來嗎?身為青少年的我們,身為祖國花朵的我們不更應這樣嗎?
來吧!大家一起來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喝彩吧!炎黃子孫們!華夏兒女們!
中國通史紀錄片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文明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泱泱大國,想要了解中國的發展歷程,就不能不了解歷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然而,很多人對中國歷史的全貌缺乏清晰的認識。在如今這個越來越重視全面人才的今天,如果我們不懂得一些必要的歷史知識,平日生活中時不時會錯誤百出,被視為無知:如若不懂裝懂,會貽笑大方:更可怕的是,如果為人師者不懂得一些歷史知識,是要誤人子弟,甚至會導致謬種流傳。缺乏對中國歷史的全面了解,就是放棄一座取之不盡的思想寶庫。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掌握歷史史實背后的深厚底蘊,才能增進隊歷史乃至現實的解讀與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戰面前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
我曾記得世界著名文學家塞萬提斯說過“歷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時間抗衡,把遺聞舊事保守下來;它是往古的跡象,當代的借鑒,后世的教訓。”歷史作為一面鏡子,記錄著人類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興盛與衰退、輝煌與悲愴、交替與更新,也預示著人類的未來。
《中國通史》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的經典歷史讀物,以其獨特的體例、豐富的知識而深受廣大讀者喜愛,至今暢銷不衰,成為我國發行量巨大啟蒙讀物之一,各種不同版本已經不能滿足廣大讀者越來越高的閱讀需求,這就要求我們不斷進行更新,補充和調整,并注入更多的時代元素。
當然歷史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避免和借鑒,目的在于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