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600字初三作文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在上文學上懷有“美國夢”的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菲茨杰拉德認為他自己與眾不一樣,與他的父母也不一樣,甚至不認為自己是父母的兒子,他擁有來自于柏拉圖式的自我觀念。
在這篇文章中,主人公即蓋茨比就是一種自認為與眾不一樣的人,他同樣擁有柏拉圖式的感情觀。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之子,他認為自己應為上帝的事業(yè)效勞,他追求一種“博大的,世俗的,虛飾的美”,顯然他把自己想象成為基督一樣的人物。十七歲的他決定改名,由原來的詹姆斯·蓋茨改為杰伊·蓋茨比,據(jù)說杰伊·蓋茨比是英語Jesus,God`sboy發(fā)音的變體。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他改名那一刻起,他開始追求所謂的美和善,也就開始了他的人生杯具。他把黛西·布坎南視為他追求的那種美的化身。當他見到她時,他知道她已經(jīng)把他的理想與他的生命氣息結合在一齊了。他知道他的心要與上帝的心一樣,務必專一,絕不可馳心旁騖。當他第一次親吻她時,“她就像一朵鮮花一樣為他綻放,于是這個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在黛西身上,蓋茨比的夢想變得有血有肉。他企求與黛西聯(lián)袂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但是,黛西根本無力擔任這個主角。她但是是一個一項了為人生最高目標的資產(chǎn)階級小姐,沒有思想,沒有情操,淺薄虛假,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她絕不可能為實現(xiàn)蓋茨比自己的夢想去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蓋茨比自己當然不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他的想法太過虛幻。他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布坎南都擁有財富,兩人的不一樣之處是他至少用他的財富去追求一種“美”,并竭盡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沒有贏得它,最后,喬治·威爾遜,也就是湯姆的情婦的丈夫在黛西夫婦的合謀和挑唆下殺死了蓋茨比。他的夢想徹底破滅了。蓋茨比的失敗就其根本原因是他做的那個“美國夢”已過時了,他所處的年代夢想成真的機會已經(jīng)微乎其微。
我自己為蓋茨比感到惋惜,他如此專一,但最終被自己喜愛的女子所害。當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稱贊的。他能夠把感情看得很美,而沒有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把感情和利益聯(lián)系起來。但是他確實被自己的理想所誤導,他沒有看清時刻與場合,他不該在心儀人已婚后還對過去完美回憶戀戀不舍。而黛西這個人太愛慕虛榮,太過于貪心。從某種程度上講,蓋茨比最終的下場跟她有很大的關聯(lián)。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600字初三作文篇2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恰恰是因為他的作者菲茨杰拉德的傳奇人生,而這本被認為是弗朗西斯·斯·菲茨杰拉德最優(yōu)秀的作品到更像是他繽紛人生的一面寫照。表面上這是一個失意的愛情故事,但菲茨杰拉德將蓋茨比的愛情和理想賦予了更為抽象廣闊的含義,使它具有了人類、民族、時代的象征意義。小說具有某種神話意味,反映了人類的某種普遍經(jīng)歷,更展現(xiàn)了美利堅的民族神話——美國夢的幻滅,同時也是對“咆哮的20年代”的完美總結,對爵士時代的深刻剖析。
小說中的蓋茨比經(jīng)常以神話的、詩畫的形象出現(xiàn),菲茨杰拉德賦予了他太陽神阿波羅的特征,這一個具有神話性質的人物,好像具有改變現(xiàn)實的魔力。蓋茨比龐大的花園中點綴著璀璨的燈光,仿佛萬花筒一般,是一個現(xiàn)實與魔幻交織的世界。這里儼然是人間天堂,人們不請自到,縱情歡樂,享用著源源不斷的香檳美酒。蓋茨比正是這一天堂的創(chuàng)造者。他似乎具有某一種創(chuàng)造能力,能使人們分享他的幻覺,覺得自身置于某種神奇境地。小說多次強調蓋茨比的理念,讓讀者意識到蓋茨比對現(xiàn)實的夢幻化。
然而,現(xiàn)實無法規(guī)避,過去也不可能找回,蓋茨比的天真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成為他人的犧牲品。人們會為曾經(jīng)的天真付出慘重的代價,認識到現(xiàn)實的殘酷丑陋,而回到過去也只是一個夢想。
小說仿佛一個悲劇田園詩,歡樂延續(xù)整個夏季,直到青春逝去,神靈死亡。 這篇小說發(fā)表于1925年,當時的美國應該和現(xiàn)在的中國的情況差不多,人們生活水平正大不斷地提高,大部分農村的人們都相繼涌入大城市,而人與人之間漸漸缺少了真情、友情,而只有利益。這篇用蓋茨比的偉大來襯托其他人的卑鄙與自私,從文中尼克對蓋茨比說“They're no good, any of them! You are better than all of them added together!”(他們都不是好人,你比他們家在一塊還要偉大)我們就可以知道,在那樣一個人們都為利益熏心的時代,愛情也比不那么純粹的時代中,蓋茨比這樣的人竟能保持那種對純真的柏拉圖式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他仍能保持一顆很寧靜的心,這也是為什么他讓維拉既覺得很神秘,有不得不佩服的原因。
而從另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蓋茨比所愛的黛西她的自私,她和湯姆結婚后的大小姐架子,奢侈,以及她丈夫的世俗.在蓋茨比死掉之后,主人公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在這個時候,沒有一個人會出現(xiàn)在他身旁。他的朋友,幾乎無一人來到他的葬禮上,他們都有自己種種的借口.可是當初呢,當來到蓋茨比家聚會總是那么的積極。
夢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就如同人心與人心的距離那么遠。
人心與人心的距離是多遠?它可以很近也可以很遠。試看我們當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還剩下多少?80年代我們還在說學習雷鋒好榜樣,可惜他已經(jīng)死了;90年代我們還在學習"當代保爾"張海迪,可惜如今她的國籍遭到質疑;進入21世紀,我們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可惜某些人只會把表戴在手上。
看見有人攔車求助不能停,因為那可能是釣魚;看見老人摔倒不能扶,因為那可能是碰瓷;看見地上有錢不能撿,因為就算不犯法那也可能是螳螂捕蟬,你看,我們的社會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之后,價值取向也在漸漸扭曲,讓富人帶動窮人最后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初衷在哪里?為什么整個社會都陷入了信任危機?為什么人心與人心之間的距離會如此遙遠?
而“我”盡管在幫助他料理后事,但是“我”的存在也只是一種旁觀的心態(tài)。并沒有很多對于那些所謂忘恩負義或者過河拆橋的人的批評,“我”只是在做仿佛是應該做的事情,同時又冷漠的在觀察。我相信在與蓋茨比不多的接觸中, “我”在逐漸形成,回歸,尋找,判斷,觀察著自我。就好像“我”并不一定在世界中存在,而只是蓋茨比的另一個存在形式。或者,從頭到尾尼克就只是個觀察者,并且時刻謹慎的和他觀察的事物保持著最低限度的聯(lián)系。
這里讓我產(chǎn)生強烈共鳴的是“觀察”的概念,一方面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就這這樣在觀察著自己。看著身體遵循著社會的規(guī)則行事,看著他在規(guī)則里面像彈球一樣碰來碰去,有時順暢的通過軌道,有時沖出去太遠不得不靠別人撿回來;另一方面看別人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感覺,不會真的融合進別人的圈子里,常常是默默的觀察而已。看在不同的情況下別人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會這么做,怎樣可以做的更好,怎樣做才能變成我的風格。這樣既在學習,又在犯懶,不愿意參與。始終陶醉在自己的理論和所謂“旁觀者”的清醒上。
小說中,菲茨杰拉德沒有對蓋茨比的形象做過多具體的刻畫,對他的背景交代并不詳細,他和黛西的感情描寫也不夠充實。然而唯其如此,才使人物具有獨特的性質,達到抽象的象征意義。蓋茨比的愛情與夢想明顯超過了個人的經(jīng)歷,而代表了人類夢想與現(xiàn)實、過去和現(xiàn)在、天真與經(jīng)驗的普遍經(jīng)歷。
蓋茨比的個人夢想象征了整個民族的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艱苦歷程,體現(xiàn)了美國人推崇個人自由、自力更生,相信個人道德的理念。盡管蓋茨比的形象更具有諷刺意味,他卻擁有天真、純潔的個人品行。蓋茨比的悲劇死亡象征了美國人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失敗,《了不起的蓋茨比》是關于美國夢的幻滅的小說。菲茨杰拉德在小說中說明,輕易得來的財富和日益松弛的道德標準使美國對個人自由和幸福的追求逐漸墮落。
美國人曾經(jīng)通過個人的夢想賦予了這個國家意義,而在小說中,蓋茨比的個人經(jīng)歷暗示了美國夢意義的喪失。蓋茨比在黛西身上注入了她根本不具備也不配具備的完美理想,蓋茨比的夢想也因為其目標的沒有價值而遭到幻滅。這就好像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夢。
小說中的另一些人物——老貴族們雖然舉止優(yōu)雅,卻沒有心靈。東埃格人都是一些漫不經(jīng)心,任意輕率的家伙。小說的結尾,布坎南夫婦嫁禍蓋茨比,自己搬到遠離這里的另一座住宅,在蓋茨比死后甚至不肯屈尊出席葬禮。而蓋茨比雖然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了大量財富,卻擁有一顆真誠的心。在整部小說中,蓋茨比代表的是擁有夢想的暴發(fā)戶,黛西就是蓋茨比夢想的化身,湯姆代表利己的上流社會,喬丹是脫離不了上流社會的新時代女性的代表,湯姆的情婦代表的是愛慕虛榮的灰姑娘之夢,湯姆情婦的丈夫代表著失去理智充當劊子手的社會底層,而我,尼克只是一個壁上觀的窮屌絲。故事的結局證明,蓋茨比的夢想已遠遠超越了黛西本身,他所追求的只是一個過去的影子,或者說只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的滿足,更積極地說是對自我實現(xiàn)的執(zhí)著。
小說最后寫道:我們繼續(xù)奮力向前劃,逆水行舟,不停的倒退,回到往昔。(So we beat on,boats agaisnt the current,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我不知該如何詮釋這句話,因為整本書的基調是如此悲慘與迷茫,然而我又不愿妥協(xié)在這令人窒息的結局中,難道我們奮力向前的結果就是夢想的破碎?還是說我們奮力向前的方向錯誤了?或者說夢想本身就太過天真?再退一步說,夢想有必要存在么?有必要堅持么?一個人能夠在社會主流思想體系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自我嗎?當一只玻璃杯中裝滿牛奶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牛奶”;當改裝菜油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菜油”。只有當杯子空置時,人們才看到杯子,說“這是一只杯子”。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成見、財富、權勢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熱衷擁有很多,卻往往難以真正的擁有自己。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人生百態(tài)還在我的心中翻騰,雅典娜賜予人類智慧是為了讓人類學會如何生活而不是互送“人參公雞”,雖然,蓋茨比最后被殺死了,但我仍不能輕易地總結道:他的人生是個悲劇。對我們許多人而言,蓋茨比所擁有的社會財富,是我們常人一生都不一定能企及的夢想。或許他過早地到達人生頂峰是他死亡的誘因之一,但我們很多人都還在上坡的路上,沒有會當凌絕頂,怎能一覽眾山小。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600字初三作文篇3
上個假期,兒子給我推介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讀完之后,很后悔此刻才讀這本書,可是一想到?jīng)]有錯過這本書,也就淡然了。
也許每個人都和蓋茨比一樣對于生活,感情心中都有一個完美的幻想。即使現(xiàn)實把自我折磨得殘破不堪,也不會輕易放棄心中夢想的世界。年輕時的蓋茨比和黛茜深深相愛,可是自我貧寒的家境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黛茜門不當戶不對,這樣的現(xiàn)實讓蓋茨比心中的幻想第一次破滅。然而他并沒有被現(xiàn)實打敗,懷揣著對黛茜的愛和對夢想憧憬,他發(fā)誓要成為百萬富翁,滿足物質女黛茜,以便和她長相廝守。可是一個人即使十分的優(yōu)秀,萬分的努力,也不大可能短時間成功。蓋茨比的地位和財富,在黛茜結婚五年后才取得,黛茜和湯姆結了婚,她沒有等他。
五年后的蓋茨比無疑是成功的,可是人都是不幸的,總是會有煩惱,成功者也不例外。他們鶴立雞群,站在眾人之上。有的由于沒有對手會感到孤獨,有的期望有人分享這份成功。蓋茨比無疑是后者,他深愛著黛茜,沒有她,這一切所謂的成功也就沒有意義,因為在他所幻想的完美世界中,黛茜是主角,其他的只是陪襯。來來往往的人在他豪堡中穿梭,盛宴的狂歡聲與光彩奪目的燈光直到深夜才會慢慢褪去。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讓黛茜看見,看見此刻的他是多么的成功,如何的富有;看見此刻的他有足夠的金錢和地位滿足她;看見此刻的他是如何的愛她!最終在黛茜表弟尼克的幫忙下,讓黛茜看到了這一切,她所流露的激動與熱淚也使蓋茨比深深地感到黛茜也愛他。
黛茜的丈夫湯姆生性暴虐,做了種種對不起黛茜的事,和情婦威爾遜夫人越軌之事不僅僅不諱莫如深,還搞得幾乎所有人都明白。黛茜很絕望,可是她又能怎樣,歇斯底地大吼大叫,可是這是她自我選擇的丈夫。
然而蓋茨比的再次出現(xiàn)重新點亮了這個絕望女人的心,毫不掩飾的流露著對蓋茨比的愛。這一切也讓蓋茨比無比堅信他心中的世界就在眼前,即使他不愿意相信黛茜的熱淚中流露的除了愛戀之外還有金錢。然而這一切全在尼克的眼里,他看見了黛茜已經(jīng)不是蓋茨比深愛的那個黛茜了,更不是他幻想世界中的黛茜。
湯姆的嫉妒成為了蓋茨比杯具的導火索,在蓋茨比和黛茜的關系坦露之后,三人的激烈爭論使得黛茜情緒激動異常。情急之下撞死了湯姆的情婦威爾遜夫人,駕車離去。然而蓋茨比承擔了這一切,在湯姆的詭計之下,威爾遜為報夫人的仇,在蓋茨比的豪堡中響起了槍聲。
然而當蓋茨比的尸體躺在豪堡中時,卻沒有人來祭拜。整個豪堡入死一般的沉寂。往日的一切熱鬧景象似乎本來就與這座豪堡沒什么關系。更加讓人無法忍受的是這時的黛茜正和湯姆在歐洲度假,享受著他們的“完美人生”。這一切看在尼克眼里,他看見了蓋茨比幻想的破滅;看見了夢想世界和現(xiàn)實的差距;看見了人性的冷漠無情;看見了為物質所動的一切虛情假意;心灰意冷之下,回到了自我的家鄉(xiāng)。這就是蓋茨比的杯具人生,一個活在完美幻想世界中的人,卻深愛了一個物質女,并為其斷送了自我的大好前程。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600字初三作文篇4
去年的暑假,趁著閑暇之余我捧起了這本在影響美國人一生的文學名著中排名第二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在上文學上懷有“美國夢”的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菲茨杰拉德認為他自己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也不同,甚至不認為自己是父母的兒子,他擁有一種來自于柏拉圖式的自我觀念。
在這本小說中,主人公即蓋茨比就是一種自認為與眾不同的人,他同樣擁有柏拉圖式的愛情觀。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之子,他認為自己應為上帝的事業(yè)效勞,他追求一種“博大的,世俗的,虛飾的美”,顯然他把自己想象成為基督一樣的人物。十七歲的他決定改名,由原來的詹姆斯·蓋茨改為杰伊·蓋茨比,據(jù)說杰伊·蓋茨比是英語Jesus, God's boy 發(fā)音的變體。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他改名那一刻起,他開始追求所謂的美和善,也就開始了他的人生悲劇。他把黛西·布坎南視為他追求的那種美的化身。當他見到她時,他知道她已經(jīng)把他的理想與他的生命氣息結合在一起了。他知道他的心要與上帝的心一樣,必須專一,絕不可馳心旁騖。當他第一次親吻她時,“她就像一朵鮮花一樣為他綻放,于是這個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在黛西身上,蓋茨比的夢想變得有血有肉。他企求與黛西聯(lián)袂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但是,黛西根本無力擔任這個角色。她不過是一個一項了為人生最高目標的資產(chǎn)階級小姐,沒有思想,沒有情操,淺薄虛假,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她絕不可能為實現(xiàn)蓋茨比自己的夢想去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蓋茨比自己當然不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他的想法太過虛幻。他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布坎南都擁有財富,兩人的不同之處是他至少用他的財富去追求一種“美”,并竭盡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沒有贏得它,最后,喬治·威爾遜,也就是湯姆的情婦的丈夫在黛西夫婦的合謀和挑唆下殺死了蓋茨比。他的夢想徹底破滅了。蓋茨比的失敗就其根本原因是他做的那個“美國夢”已過時了,他所處的年代夢想成真的機會已經(jīng)微乎其微。
我自己為蓋茨比感到惋惜,他如此專一,但最終被自己喜歡的女子所害。當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稱贊的。他能夠把愛情看得很美,而沒有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把愛情和利益聯(lián)系起來。不過他確實被自己的理想所誤導,他沒有看清時間與場合,他不該在心儀人已婚后還對過去美好回憶戀戀不舍。而黛西這個人太愛慕虛榮,太過于貪心。從某種程度上講,蓋茨比最終的下場跟她有很大的關系。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后感600字初三作文篇5
本周看完了《了不起的蓋茨比》小說,今天又把電影版的小說也看了一遍,選擇這部小說,還是因為它是財經(jīng)主持人芮成鋼在一檔節(jié)目中提及的,說這是一部不錯的小說。今天看完后,果真不假。
這部原著小說被選入美國高中語文教材。所以在美國,但凡受過中學教育的人,沒有不熟悉這個故事的。作者菲茨杰拉德(簡稱菲氏)創(chuàng)造了尼克.卡拉韋這一角色,他既是敘事者,又是故事中的人物。有了這樣一個“身兼二職”的人物,也使作品具大的客觀性,效果更集中。
1922年春天,尼克離開中西部來到東部,偶然住在了富豪蓋茨比的隔壁。他發(fā)現(xiàn)蓋茨比的巨型豪宅中日夜歡歌縱飲,而他本人卻心事滿腹,總隔水凝望對岸住所夜里閃耀的綠光。因為那里住著他初戀的愛人黛西。蓋茨比走過漫長的道路才站在這豪宅的草坪上,他第一次認出黛西家的綠光時,覺得自己的夢似乎近在咫尺,幾乎不可能抓不到。他沒想到,其實那個夢早已離他遠去,把他拋在后面,拋在這個城市后面那一片無垠的混沌中……
在故事開展的整個過程中,尼克只記事,而不作評論,他對蓋茨比本人及其生活態(tài)度一直抱著矛盾的心態(tài),既吸引又反感。但是在故事結束時,他又站到了蓋茨比這一邊。他贊美他,認為湯姆等等一伙人都比不上他。蓋茨比所迷戀的黛西根本無力擔任起和蓋茨比一樣的夢想,她不過是一個以享樂為人生最高目標的資產(chǎn)階級小姐,沒有思想,沒有情操,淺薄虛假,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她絕不可能為實現(xiàn)蓋茨比的夢想去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
蓋茨比本人也是咎由自取,也許他并不是什么上帝之子,有的只是某種了不起的品質,即為自己誤導的夢想頑強拼搏的意志。他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布坎南都擁有財富,兩人的不同之處是他至少用他的財富去追求一種“美”,并竭盡全力得到它,然而并沒有贏得它。最后,喬治.威爾遜,也就是湯姆情婦的丈夫在黛西夫婦的合謀和挑唆下殺死了蓋茨比。多么可悲啊!蓋茨比一心向往的未來已經(jīng)不復存在,他那個在農業(yè)社會培育的夢想?美國夢已經(jīng)煙銷去散。
雖然這部小說的結局帶有懷舊傷感的情調,但我們也能感受到作者菲氏所在的美國當時隨著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完成,原來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準則都必須改變。不管他的夢想如何高尚,帶有“美國夢”的特色,但它是荒誕的,城市中無美可言,而出自蓋茨比的柏拉圖式自我觀念中的美也是不可企及的。
以前,我對美國夢都只有一個很模糊的概念,直到看到《了不起的蓋茨比》葬禮上,蓋茨比的父親小心保管的那張少年蓋茨比認真執(zhí)行的日程表,我突然領悟到,所謂美國夢,就是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過得更好。自詡為上帝之子的蓋茨比,堅信自己命里有非凡的安排。他是愚者中的愚者,也是勇士中的勇士。他是真正以夢為馬一路披荊斬棘的人,他當然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