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的妞妞讀后感600字
于妞妞,那個一歲半的生命,我記住了她呀呀學(xué)語的只言片語“爸爸疼,妞妞哭”、“磕著了”……我記住了一個父親筆下那可愛的來過這個世界五百六十二天的嬰兒,那也是一段生命的旅程!
于他們夫妻二人,或許旁人無法真正去感受他們曾經(jīng)擁有的片刻幸福,更不能真正理解他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種種苦難!但我更多的是遺憾,雖不敢妄言他人的愛情婚姻,然而伴隨一個小生命離去的最后,居然是一段說好攜手到老的婚姻的分崩離析,一個家庭的解體?
盡管現(xiàn)在他們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長大成人的健康的女兒,但我想,在他們內(nèi)心的深處,一如閱讀此書的讀者一樣,還是不會忘記那個讓他們初為人父母的“妞妞”吧!
比起作者,我無能也不愿再去描述自己是怎樣、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讀完此書的,也不忍心再去復(fù)述“妞妞”那個幼小的生命“從來到去”的片段了。正如作者所言:“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著,還得朝前走。經(jīng)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quán)利證明,創(chuàng)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于同一種能力”!
父母、孩子,那是永遠(yuǎn)無法割舍的血緣!那也是一世的情緣!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xù),又未嘗不是彼此生命的一部分?愿我們用感恩的心來彼此珍惜!對我們的生命充滿敬畏吧!
周國平的妞妞讀后感600字【篇2】
合上書,靜坐。
從沒想過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孩子會患上眼癌,當(dāng)全家人還沉溺在妞妞出生的喜悅時,這一噩耗如驟雨般席卷而來。
四月的一個夜晚,妞妞的出現(xiàn)把一個男人突然變成了一個父親,剛出生的妞妞漂亮,招人疼愛,本應(yīng)是上天送給這對夫妻的小天使,沒想到的是,老天爺給他們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動手術(shù),讓妞妞在黑暗中度過余生,要么放棄手術(shù),讓她快快樂樂的走完最后一程。
他們無法決定,因為一個選擇將會決定妞妞的一生,也決定他們接下來的人生。妞妞是可悲的,她是被一系列人性的弱點殺死的,她是供在人性祭壇上的一個無辜的犧牲。妞妞也是幸運的,幸運有如此疼愛她的父母,幸運能來人世走一遭,幸運離開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妞妞更是堅強(qiáng)的,她面對病魔纏身,仍天真的笑,不吵不鬧,盡力地尋找光亮。
那一聲聲“磕著了”讓人心疼,她在短促的生命中遭受了大多數(shù)人無法感受到的痛苦,可是她只會說:“磕著了!”周國平說:“有一千個理由讓你早走,只有一個理由把你挽留,這條理由勝過那一千條理由,這就是我對你的愛。”他和雨兒給了妞妞所有的愛,但是愛的越深,便痛的越烈。
在死神面前,周先生是如此的卑微,卑微到只能懷抱著小女兒低頭啜泣,不愿放棄卻無能為力。在妞妞來到人世的五百多天后,終于還是離開了,離開了深愛著她的父母,所幸,離開的時候,帶著愛。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妞妞,帶著自己的使命來到這個世界,只為創(chuàng)造愛的奇跡,所以我們的忙忙碌碌是為了誰,才會有一個相同的答案。
活著,就應(yīng)學(xué)會感恩,學(xué)會愛。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珍惜,每一份愛都應(yīng)被溫柔以待。
周國平的妞妞讀后感600字【篇3】
在網(wǎng)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周國平的《妞妞》不是一本讓人讀后“潸然淚下”的書,而是一本讓人“淚如泉涌”的書。“十一”期間到新華書店買書,站著隨手翻了《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一兩頁,眼淚就涌上來了。從某種程度而言,流淚是奢侈的,因為淚水可以滌蕩人心的許多雜質(zhì);又或許父母之愛是一種本能,對生命的敬畏與珍愛也是一種本能,這種感情一旦被喚醒,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會讓人心疼。而在后來從頭至尾的閱讀中,我確實都被這種心疼揪痛著。
《妞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妞妞的父親是個哲學(xué)家,母親是個天真未泯的小女人。他們的婚姻雖有問題但感情新鮮別致。對于父母而言,妞妞無疑是一個天使,但這個天使來到人間十八個月后便被上帝召回。她徘徊在無可挽回的死亡的旅途上,卻一路播灑歡笑。在此過程中,哲學(xué)家一直思考著生與死的重大問題,而小女人慢慢成長為一位真正的母親,三個人彼此依賴,彼此溫暖,愈陷愈深……
如果說死亡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命題,那么妞妞則是很早就直面的。她既是無知的,又是代表靈性的。她泡沫般的短暫一生,似乎專為承受苦痛而來,她生命的序曲同時也意味著終結(jié)。但她始終興致勃勃地“呀呀”學(xué)語、學(xué)步、學(xué)看世界,不曾計較生命的一寸寸逝去,而是以童心擁抱每一寸獲得;哲學(xué)家是代表父性的,小女人是代表母性的,他們看世界、看待生與死的角度和方式都不相同,他們沉淪的姿勢也全然不同。妞妞夭折后,哲學(xué)家與小女人選擇了分手,但妞妞永遠(yuǎn)是他們生命中的至痛,永遠(yuǎn)停留在彼此的記憶里。
每個生命都是偶然的,但這并不妨礙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有些生命是短暫的,但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妞妞》一書沒有那種呼天搶地的大悲大痛,它拉家常式地娓娓道來,不渲染,不溢美,它的苦與笑都是直擊人心的,它對生命的尊重和愛讓人肅然起敬。這不僅是一本不幸的父親悼念他早夭愛女的書,更是一本頌揚(yáng)生命,也緬懷和反省生命的書。本來很容易沾染的文人習(xí)氣,因哲學(xué)的底子而顯厚重;本來很容易出現(xiàn)的傷情、濫情,因情真意切和克制收斂的敘述方式而感人至深。
沉浸在書里的那幾天,每天洗完臉照鏡子的時候,我都會格外認(rèn)真地端詳自己的眼睛。我開始原諒它的近視,原諒它的單眼皮,原諒它的不亮不清澈,而格外感恩父母給予自己一對完好無損的瞳孔,因為沒有什么比阻礙我與世界自由的視覺接觸更為可怕。我想象著妞妞那黃色的“貓眼”長著丑陋而可怖的腫瘤,正漸漸往眼睛外面長,吞噬光明,繼而吞噬妞妞可愛的美麗的嬌小的生命……
十八個月,目睹一個生命從誕生到萎謝,經(jīng)歷悲劇的每一個幕次、每一處細(xì)節(jié),體驗大悲大喜。縱然那“喜”是卑微的、命運間歇性的賜予,也因此而尤顯彌足珍貴。這出“將美撕毀給人看”的悲劇,自始至終是那么完美地、也是令人心碎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劇中人物無論是妞妞、還是身為哲學(xué)家的父親(作者)、小女人的母親(雨兒),甚至配角阿珍等等,都無限深情地投入,決不懈怠其中任何一個細(xì)微處,哪怕如芥豆之微。雖哭笑不由人,但都全力以赴……
從前讀陸幼青的《死亡日記》,讀陶金的夫人追憶、悼念丈夫的書,都遠(yuǎn)遠(yuǎn)不可能有這樣的震撼。比起《妞妞》,前兩者多少是造作的——盡管這樣說是對亡者的褻瀆,請原諒我無意中的不敬。
周國平的妞妞讀后感600字【篇4】
夜,靜悄悄,靜悄悄。
在溫馨的燈光下,我認(rèn)真捧讀周國平為女兒寫的一本書《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中年得女妞妞,在出生后不久卻被診斷患有絕癥,僅在世間存活562天的人生感悟。
一個父親守著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這種場景極少,卻令人心碎地發(fā)生了。而那個不幸又幸福的妞妞,在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一年半后,帶著對這個世界的依戀和渴望,帶著父母深深的愛,在父親一次次絕望的祈禱中,終于逝去。這種發(fā)病率僅為一萬二千分之一的絕癥,偏偏就落在妞妞身上,成為了本書最美麗、最悲慘的故事。
很難想象,作者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把這些刺心的痛從記憶深處掏出來的。
記錄是那樣的細(xì)膩:“你在時,我抱你不夠,因而覺得時間太少;你走了,我的懷里空了,突然發(fā)現(xiàn)時間毫無用處,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時間做什么,也許時間只有一個用處,它會幫助我--是幫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有人會說妞妞的離去是一種解脫。其實這是片面的,憑什么別的孩子可以在陽光下追逐,而妞妞卻要解脫呢?如果妞妞存活,也可以像別人的女兒那樣戴上紅領(lǐng)巾上學(xué),也可以像別的女孩那樣談情說愛,也可以像別的'女人那樣成為一個幸福的母親……至情至性的周國平卻用他的文字,留住了和妞妞相處的562個日夜,妞妞的可愛與不幸,死亡陰影下?lián)嵊畠簮郯Ы患拥男木常鄬嵰嗷玫木€描插圖,一切讓讀者感到妞妞的呼吸與命運。
作者的隨筆,融感情和理性為一體,給人以心靈的凈化,人生的啟迪,卻又是那么的平實感人。
在書中,他用“幸福”“智慧”“生命”“死亡”“選擇”“失去”“災(zāi)難”等字眼,詩性的情感,敘述著一個父親從醞釀生命到期待生命的降臨,從哺育生命再到與生命告別的整個心路歷程。縱觀這些文字,妞妞的一生雖然極為短暫,如同曇花一現(xiàn),但是,卻一直緊緊抓著我的心,使我深切領(lǐng)悟到生命無常、血脈相連的那一份摯愛深情。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偶然的,黃泉路上沒老少,根本無法選擇,妞妞和春天的花朵一起綻開,卻伴著秋葉一起凋零。
在大自然的永恒循環(huán)中,她的生命是一個美麗又悲慘的偶然。然而,她的靈魂,將伴隨父親的祝福,一同升入天堂:“我相信天堂是一片花的海洋,當(dāng)你在這花海里嬉戲時,你明亮的眼睛一定滿含驚喜。”
合上書本,睡意全無,思緒萬千。身為人父,我想起了遠(yuǎn)在他鄉(xiāng)讀書的女兒。因為路途迢迢,一年里只有寒暑兩個假期才能回來團(tuán)聚,平時與我交流不多。
遙想女兒幼時,無憂無慮的她整天像小鳥一樣唧唧喳喳地跟在身邊,總覺得“鬧人”,盼望她快快長大;如今真長大了,卻一下飛到祖國的大西南昆明。現(xiàn)在想想,孩子小時候的“鬧人”,也是一種幸福!
有個筆友的QQ簽名和“說說”經(jīng)常更新,不斷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缺少幸福感。我勸其靜心想想,其實幸福一直縈繞在每個人身邊,而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忽略了。只一味地抱怨命運不濟(jì),并不解決問題,回頭看看,是不是我們迷失了心志,失去了平衡,忘記了自己所處的境況。
幸福也好,苦難也好,需要用心靈去感受;愛情也好,親情也好,需要我們的靈魂在場。用心去品味生活的滋味吧,正因為有了挫折,有了失去的悲傷,我們才應(yīng)該更加懂得去珍惜那份握在手里的幸福。
隨著氣候轉(zhuǎn)涼,已開始供暖,書房溫暖如春。想想劈柴生火的日子,現(xiàn)在真幸福;此時,夜深人靜,正待關(guān)閉電腦,驚奇地發(fā)現(xiàn)女兒也在線,通過QQ與她敘嘮家常--得知學(xué)習(xí)、生活情況均好,甚是欣慰。
回到臥室,見妻子已經(jīng)熟睡,發(fā)出了輕微、均勻的鼾聲。我突然領(lǐng)悟:這平淡如水卻溫馨無比的日子,正是握在手里的幸福!
周國平的妞妞讀后感600字【篇5】
前些天在一本書上看到《妞妞》的一小段文字,一時興起,便在網(wǎng)上搜索了看,昨天才看完。
《妞妞》一書記錄了一個父親周國平,在女兒出生、患病、死亡過程中的生活點滴。全書充滿了一個至情至性的父親對女兒的平凡而無以復(fù)制的融融愛意,同時也蘊(yùn)含著作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一個父親在搖籃兼墓畔守著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這是一種我無法體會的錐心之痛,一份唯有父親才能感受的五臟撕裂,六腑挫裂的難以言表的痛苦。
這是一本感動全中國的父愛書寫,感人至深的不僅僅是悲劇本身,而是在面對悲劇時的堅強(qiáng)與信念。我想,這份堅強(qiáng)與信念名為父親。
寫到這兒,我想到我的老爸。
小時候的我特淘特愛哭,每次惹媽媽生氣被打后,就躲在墻角鬼哭狼嚎著。每次都是我爸趁我媽做飯的時候來安慰我,總是先把我抱在懷里,拿著我愛吃的糖,重復(fù)著“你媽媽是為你好”之類的話,那情景如今已模模糊糊了,不過那份安慰是很珍貴的記憶。
再大一點,我就上幼兒園了。第一天是我媽帶著我去的,那哭得天崩地裂的。放學(xué)回家我爸看到我紅腫的雙眼,只摸了摸我的頭,說咱哭幾天就適應(yīng)了,這……果然是親爸!
果不其言,我哭了三天左右就適應(yīng)了幼兒園的生活。(因為哭得實在太累了)大約幾星期后幼兒園開家長會,我爸帶著我屁顛屁顛就去了。中午跟一小朋友吃飯,她跟我說我?guī)讉€星期前我爸總站在門口看著我,我將信將疑地問了我爸,結(jié)果回了句“你當(dāng)你爸閑的!”。
有一回我媽說起這件事:
“你小時候第一次上幼兒園,你爸怕你適應(yīng)不了幼兒園的生活,總是偷偷地去看你,看你有沒有哭?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受欺負(fù)……”
“我爸去看我?”那他還否認(rèn)。
“那時你爸要我別說,大概這就是父親吧!即使到了80歲也總想守在女兒旁邊。”
我點了點頭,低頭的那一瞬間借機(jī)抹掉眼角的淚。這一刻我清楚地知道父親未曾言說的守護(hù),還有在悄無聲息中,筑起我生命的象牙塔。
每個父親都會為了自己的孩子百煉鋼而化為繞指柔,周國平先生是如此,我的父親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