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讀后感作文600字
其實《紅樓夢》我是讀過的。在未學習這篇課文以前,我從未注意到香菱這個孤苦的女子,但近來的學習,只是短短幾頁紙的文字,香菱的形象便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她對于不幸的樂觀和堅強、對知識的渴求、對自身價值的追求、對學習的執著與刻苦……那么可愛。這些豐富的感受其實揭露了我閱讀時一個習慣上的不足我不懂得精度,總是不求甚解,囫圇吞棗。對于像《紅樓夢》這樣深刻的有內涵的經典之作,我的淺嘗輒止實在是可惜。但我感觸更深的應該是曹雪芹的小說對于人物的塑造那么飽滿、形象,而正因此,整本《紅樓夢》就像當時整個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縮影立體而鮮活,構造復雜卻有條理、因果。
讀《香菱學詩》,我不僅在學習小說和文學方面感到有收獲,有感觸,在精神方面,更是獲益匪淺。
香菱學詩讀后感作文600字(精選篇2)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紅樓夢》:學醫的人看它,可以從中悟出一些醫道;學建筑的人看它,可以增長一些古代建筑知識;學烹飪的人看它,可以掌握一些烹飪的技術;學裁縫的人看它,可以懂得一些服飾方面的學問……讀完《香菱學詩》(節選自《紅樓夢》第四十八回,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我不僅感慨:黛玉是個好老師!我們應做黛玉那樣的好老師。
黛玉在教香菱學詩的過程始終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當香菱想拜黛玉為師的時候,黛玉用“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其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對虛聲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給香菱以學詩的信心和勇氣,讓香菱感覺到學詩的的門檻并不是很高,自己也完全可以跨過去。當香菱有了信心和勇氣后,黛玉并不急于把什么都教給香菱,因為她深知教育教學是一門“慢的藝術”,是急不來,只有慢慢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底子,這樣才可以水到渠成地達到教育目的。所以,她對香菱說:“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詩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這番話蘊涵著作文教學的精髓:首先要養成閱讀的習慣,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發生質的變化,而且作文教學不是舉一反三,而是舉十反一,甚至是舉百舉千才能反一;其次,閱讀要選擇經典作品;最后閱讀經典不可以囫圇吞棗,一定要細嚼慢咽,要“信心揣摩透熟”;還有要先易后難。其實,這也就是“自主”學習的階段。
當香菱讀了王摩詰的詩后,又向黛玉換杜律的時候,黛玉強調“講究討論,方能長進”。于是香菱和黛玉一起探討王摩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和“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等名句。在這個合作探討的過程中,黛玉老師始終以香菱為主體,自己只是在關鍵時刻點撥一下,比如香菱“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時,黛玉不失時機地給予點撥,向她說明王摩詰的詩句是從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翻出來的,讓香菱有茅塞頓開之感,讓香菱進一步明確閱讀經典的意義。
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后,香菱就有創作的欲望,當她經過苦思冥想終于寫出第一首詩的時候,興奮地去找黛玉,黛玉給了這樣的評價:“意思卻有,只是措詞不雅。皆因你看的詩少,被他縛住了。把這首丟開,再作一首,只管放開膽子去作。”這個評價既給了香菱鼓勵,有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詩作的毛病之所在,而且給香菱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并一再強調閱讀的重要性。
看了香菱第二首詩后,黛玉在眾人面前是這樣評價:“自然難為他了,只是還不好。這一首過于穿鑿,還得另作。”體現出了一個優秀教師的足夠耐心和機智。在于黛玉和寶釵的啟發下,香菱最終在夢中得到了一首佳作: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如果說黛玉是個好老師,那么《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就是林黛玉的老師,這位老師用自己“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創作經歷告訴讀者好文章是怎樣寫出來的。也許,這就是我讀《香菱學詩》的最大收獲。“做黛玉那樣的好老師”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香菱學詩讀后感作文600字(精選篇3)
《香菱學詩》來自于曹雪芹的《紅樓夢》,這篇文章講得是黛玉師傅教香菱如何做詩和香菱如何學詩的事。
黛玉先教香菱讀詩,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香菱學會識記,理解運用五言律、七言律等,因為黛玉知道只有讓香菱明白識記是基礎,理解能幫助識記,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的運用才能作出好詩。成為“詩翁”。
是的,成功源于勤奮,青春的朝氣和前進不己的好奇心也是成功的關鍵。泉水叮咚奔向大海,雄鷹展翅搏擊長空,香菱正是有追求,才感受到了快樂的心境;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流始,才能快樂的成長。《香菱學詩》教給我們這些,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明天創造更多希望,為明天設下更多追求,一步步地踏上成功之路。
香菱學詩讀后感作文600字(精選篇4)
香菱聰穎靈秀,求師心切,至誠至純,不但好學樂學,而且善學苦學,終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驕人的成績,她冥思苦想,已近入魔,但終于以自己的苦心誠心換得了詩神繆斯的青睞,覓得了佳句。香菱在學詩的過程中不僅依靠聰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與勤,第三次的詩作看似夢中偶得,實是多次錘煉苦心孤詣的結晶。
因此,香菱的樂學,善學,苦學很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借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而無厭,誨人不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學習當作樂趣,并且以這種興趣愛好來促使自己在學習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善學指要掌握好基礎方法和認知策略,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不乏有不少共同的方法。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學習要不怕苦,不怕累,要苦學,便能嘗到苦學的甜果。
香菱學詩讀后感作文600字(精選篇5)
大家或許都看過曹雪芹的代表作《紅樓夢》,其中就有那么一回讓人回味無窮,那就是《香菱學詩》,香菱是一名苦命的女子,本出身在一個鄉官人家,卻在三歲時被拐,長大狐被薛霸買去做了妾,后隨其進京,在薛蟠的一次外出,賈寶玉把她帶到了大觀園里給自己作伴,環境的變化和影響激起了香菱學習寫詩的欲望,卻被寶釵笑“得隴望蜀,勸其緩一緩”。
可香菱卻急切的想學習,于是去找到了林黛玉。在林黛玉的指導下。香菱的知識范圍不斷擴大,漸漸地,香菱越來越癡迷于作詩,形象變成了:“連房也不進,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出身,或蹲地下摳土”。香菱的勤奮苦至,在當今,又有多少人能有呢?(
與其讓人敬佩的是,香菱身后的悲涼身世,這些歷歷在目的記憶并沒有打倒她堅定的意志,她依舊是那么的好學好問,依舊對知識充滿激情和渴望,最終,她取得了成功,獲得了美好的結果》而這其中的原因,就只是因為她的“苦至學詩,精血誠聚”,她不斷的努力和追尋著目標,僅僅這這點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香菱學詩》使我不禁想起一副對聯:廢寢忘食香菱哭學詩,誨人不倦黛玉巧施教“。全文完美的刻畫出了一個好學,樂學,而且善悟的香菱,同時也刻畫出了一個樂為人師,率直自信的老師—林黛玉。
這篇文章教會;了我們要懂得勤奮刻苦,不以不知為恥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