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羊血頂兒小說讀后感600字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只名叫血頂兒的公羊。在它剛出生的時候,母親為了保護它,被大灰狼吃了。母親的血噴在了它的頭頂上,所以,它取名叫“血頂兒”。血頂兒很可憐,從小就失去了母親的呵護,它非常恨大灰狼,一直想替母親報仇。
因為它總是瘋瘋癲癲,所以所有的羊都不喜歡它。血頂兒認為,奧古斯盤羊的羊角只是一個裝飾,沒有用,于是就把兩只羊角插進電擊石里,使它們變直,成為一對尖銳的武器。頭羊繞花鼎勸告它,讓它不要再折磨自己的羊角,可是狂妄自大的血頂兒卻聽不進去,堅持自己的做法。
叫它瘋羊,一點兒也不夸張,狼從羊群身邊走過時,它總是會主動挑釁、進攻,使得羊群沒有一天安寧的時候。為了報仇,瘋羊血頂兒可以用自己的兩只角插死三只小狼崽,還能用尖銳的角打得大灰狼屁滾尿流,但這并沒有讓我感到它很勇敢,而是覺得它太瘋狂、太沖動,不考慮羊群的利益,經常為羊群添亂。最終,血頂兒為自己的瘋狂付出了代價,成為了狼的美餐。從此,羊群也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血頂兒死了,我為羊群感到慶幸,它們不用天天擔心狼的追趕;血頂兒死了,我又感到有些惋惜,如果它能聽取頭羊的勸告,大家也不會離開它,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大家也會來幫助它;如果它能聰明一些,加上自己的勇敢,長大后一定能成為頭羊,去保護自己的羊群。
看完故事,我想到了自己。生活中,我遇事也愛沖動,不假思索就做出決定,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倒給自己惹上麻煩。以后再遇到一些生氣、惱火的事情,不要太沖動,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去做。
瘋羊血頂兒小說讀后感600字【篇2】
——大自然中的食物鏈我在暑假買了一本關于野生動物的書——《瘋羊血頂兒》。它是由著名的“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所寫的。我帶著好奇打開了這本書,急迫地想知道這里面說了什么。由于血頂兒降臨到世界上第一眼目睹的就是母親“猴戲”遇害的血腥場面。
因此,它的性格古怪,連行為也古怪——作為衡量奧古斯盤群羊中的一只公羊是否出色,主要就是看頭上那對角是是否盤得圓潤,盤得花哨。可以說在奧古斯盤羊群里,無論是頭羊還是草羊,不分高低貴賤,不分公母老少,都把自己頭上那對巨大的盤成圓形的角視為榮幸和驕傲。誰也沒想過要去改變形狀。可血頂兒卻把自己本應該盤成花結的羊角打磨成禾杈狀。它所做的一切都是要為母親報仇。歷經種種磨難,血頂兒報著自我犧牲的態度跳進了有毒的荊棘叢中,只為了把黑母狼消滅。明明勝利就在眼前了,但是由于其余羊群的背信棄義,血頂兒最后居然被黑母狼咬死!看完之后,我不禁感到遺憾,同時又感到憤怒,要我說,瘋羊血頂兒一點也不瘋,他是一頭真正有思想有感情的好羊,是一頭讓人值得尊敬的羊。
但因為羊與狼,永遠都是弱與強的關系,狼可以輕而易舉把羊殺了,而羊呢?羊生下來似乎是被狼主宰的。書中的最后一句話說得好:“生活有它自己的滑行軌道,這是任何羊都變不了的。”生活沒有細細的框條,它只有碩大的軌道,你當然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卻不能改變生活。還有食物鏈,羊在狼的下端,自然而然地成為它的食物,我們人不也吃雞吃鴨嗎?正如《武林外傳》中所說到:“人本身就是食物鏈中的一環。”因此我們更應該遵循生活的規律,不是嗎? 再說那只倒霉的血頂兒,它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它根本無法改變所有羊的命運,即使最后它殺了狼,勝利了,又能怎樣呢?不是所有的羊都能像它那樣的。弱肉強食,本來就是天理呀! 盡管血頂兒不甘示弱,但羊種群體是弱勢的,因此必須得遵守生活法則,才能讓種族繁衍下去。 小說終歸是小說,結局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不過《瘋羊血頂兒》雖說是動物小說,但從這些動物身上折射出很多人性,值得反思!
瘋羊血頂兒小說讀后感600字【篇3】
我最近讀了一篇文章叫《瘋羊血頂兒》,這篇文章寫了一只名叫血頂兒的盤羊的'故事,他的名字是有來歷的:他剛一出生就遭到了黑母狼的攻擊,他的母親猴戲為了保護他,被黑母狼咬死了,那時候血頂兒還不會跑,他眼睜睜地看著猴戲死了,猴戲的血濺到了他的頭上,他立刻反應過來自己現在的處境很危險,于是他拔腿就跑,很快就跟上了盤羊的隊伍,躲過了一劫,頭羊繞花鼎給它起了一個很血腥的名字叫血頂兒。
血頂兒長大以后,時時刻刻都在想著為母親報仇,殺死黑母狼,其他的羊覺得他一定是瘋了,所以管他叫瘋羊血頂兒。他把自己本來很漂亮的盤成花狀的角磨成尖刀似的“武器”,有一天他看到了黑母狼的三只小狼崽,他先殘忍地踩死了一只,又用兩只尖尖的角像串糖葫蘆一樣串死了剩下的兩只小狼崽。他和黑母狼之間的戰爭開始了,黑母狼一次一次地上了血頂兒的當,血頂兒又一次一次地躲過了黑母狼的攻擊,最后決戰的時候,血頂兒打算與黑母狼同歸于盡,但是他的同胞為了他們自己的安全出賣了血頂兒,結果血頂兒被黑母狼咬死了。
我覺得血頂兒很勇敢,他敢于給母親報仇,作為一只羊他敢和狼發生戰斗;他很有毅力,當別的羊吃飽了以后曬太陽休息的時候,他卻在烈日下不停地奔跑,鍛煉身體,忍著巨大的痛苦在石縫里磨著自己的角;他很聰明很機智,在與母狼作斗爭的時候他想盡了辦法,很多次都把母狼打得落花流水。
血頂兒的這些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
瘋羊血頂兒小說讀后感600字【篇4】
在這個假期,我看了幾本關于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其中就有從《瘋羊血頂兒》。剛看到題目,我就覺得這本書肯定很有趣,里面的內容肯定很精彩。
在這本書里有好幾個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瘋羊血頂兒》。它講的是:從前有一只母盤羊剛生下小盤羊,郎就來了。養的幼稚期非常短,不像人、狼、豺的幼稚期長。母親為了讓血頂兒逃生,就讓黑狼先咬死自己,給血頂兒爭取時間。可血頂兒卻一動不動。母親心急如焚,假如血頂兒不能從極度驚駭而產生的麻痹狀態中清醒的話,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就在這時,“蹦”地一聲悶響,母親的血管斷了,一片殷虹的血花迸濺出來,染紅了草地,染紅了黑狼的毛。一團濃濃的血也噴在了血頂兒的額頭上,所以血頂兒的名字帶有血淚的悲苦。剛出生的血頂兒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狼的丑陋與殘忍,也看到了母親的崇高與偉大。重要的是母羊猴戲在最后一刻成功的讓血頂兒逃走了,自己卻死了。從此血頂兒就要為母報仇……盤羊,顧名思義,就是頭上的角是盤成花結的,可血頂兒硬要把盤角嵌進石頭中,扳直,磨尖。這是為了以后在和狼搏斗時能將角作為一個有利的武器。
羊群的首領:繞花鼎卻認為血頂兒瘋了,沒救了。繞花鼎認為血頂兒不可能殺死黑狼。那黑狼肯定會報復羊群,小羊羔們就誰也活不了了,于是羊群在繞花鼎的帶領下背叛了血頂兒。盡管所有的盤羊都不理解它,嘲笑它,認為它瘋了。最后它成功地用角刺死了黑母狼的狼崽,為母親報了仇。
讀完這本書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心中為母羊猴戲對血頂兒的愛震撼,最后,我想說在《瘋羊血頂兒》里,我讀到了什么是親情,什么是友情?
瘋羊血頂兒小說讀后感600字【篇5】
“剛產完羊羔,如果需要,母羊即刻就能和平時一樣奔跑如飛……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母盤羊為克服生存危機,把分娩期的虛弱壓縮到了最低限度……小盤羊一生下來,十幾分鐘后,即能蹦跳自如,一旦遇到險情,就能跟上母盤羊一起在山崖上飛奔逃命。這在動物行為學上叫作幼稚態縮短。”
大自然是最嚴酷的課堂,充滿了血雨腥風。時間和效率,對于處在食物鏈下端的動物們來說,那就是生命。
《瘋羊血頂兒》這本書,我才讀了兩個章節,就讓我對時間的價值和意義有了深刻的感受,心情也有些沉重。尤其是讀到剛生下血頂兒的母盤羊猴戲為了幫小羊爭取那寶貴的幾分鐘,而不懼與狼共舞,最終自投羅網,羊入狼口。
如果狼晚來幾分鐘,小羊就能站起來跑了,母盤羊就不用回來與狼拼命。短短的幾分鐘,就是一只羊的生命。母盤羊用自己的生命去為孩子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也是把自己最后的時間給了孩子,這時間就是生命啊!
常常聽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可我之前對此并沒有太大的感受。對于我們這些頑童來說,時間似乎有很多。今天過完了還有明天,明天過完了還有后天,不是嗎?而讀到母盤羊被狼咬死,小盤羊逃走那一段,我才明白了,短短的幾分鐘,決定了會有一只羊沒有明天。如果不是母盤羊以命相搏,小羊出生的那一天也將是它死的那一天,它的生命旅程可能就只有短短的幾分鐘。
對于任何生命體來說,時間都是有限的。有些時候,你能擁有更多的時間,只是因為別人把他的寶貴時間甚至生命給了你。這很殘酷,也很現實。
我不禁想到了作家朱自清寫的散文《匆匆》,時間如此寶貴,卻又來去匆匆,從不停留,難怪作者會“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人的一世不過百年,不知不覺我們已經都十歲了。如果說前面的十年我們不知道時間是什么,那么后面的日子里,我們應該知道時間是和我們的生命融在一起的,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就是生命,這是血頂兒的母親猴戲用血淚告訴我們的深刻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