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讀后感作文
今天逛當(dāng)當(dāng)網(wǎng)的時候,看到推出了完美記念版的《悟空傳》,這本曾讓我淚流滿面的書,似乎也是唯一一本讓我每次看都會流淚的書。直到現(xiàn)在還是不能忘卻初遇這本書時所帶給我的震撼,黃色的封面是一個孤獨的背影在眺望著遠(yuǎn)方,上面寫著: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故事源自《西游記》,卻講述了一個和西游記全然不同的故事,一個悲劇英雄的故事,書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很美,很傷人。比如:我像一個優(yōu)伶,時哭時笑著,久而久之,也不知這悲喜是自己的,還是一種表演,很多人在看著我,他們在叫好,但我很孤獨,我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我幻想著我在一個簡單而又復(fù)雜的世界,那里只有神與妖,沒有人,沒有人間的一切瑣碎,卻有一切你所想象不到的東西。但真正生活在那里,我又孤獨,因為我是一個人。比如:一切都會消逝,能留下的只有記憶。而記憶是實在還是虛幻?它摸不著看不到,但它卻又是那樣沉重的銘刻在心。
讓我感動的句子實在太多,這是一本讓我無法簡單的寫出讀后感的書,奇巧的文字,精巧的構(gòu)思,夢幻般的詩意,貌似荒誕的文字背后,郁結(jié)著淡淡的憂傷和一種無以言說的蒼涼。關(guān)于理想,關(guān)于希望,關(guān)于堅持,關(guān)于狂妄。
煙消云散.”
悟空傳讀后感作文(精選篇2)
金蟬似乎活得最明白,講著我和悟空他們似懂又非懂的理。很多話都給我一種不明覺厲感。我說不出這樣的話,可撿到現(xiàn)成的了,自己又沒太多感悟,可以說是又痛快又壓抑吧。
看書時最多的感受是心疼。卷簾的五百年光景,破碎只需一瞬。不同于五百年前琉璃盞被打碎時,最終碎的不止是漫長的歲月,是再也燃不起的希望。還好最終琉璃盞碎了,你再也不會是卷簾大將,我愿你今后自在逍遙。
作為一個過于感性的人,大鬧天宮雖是熱血雖是燃,可我還是想描寫悟空和阿紫的文段永遠(yuǎn)沒頭,能讓我一直一直讀下去,幻想其中。我知道你會來的,我要帶你去花果山看晚霞。多少眼淚獻(xiàn)給了這場感情。我常把自己幻想成阿紫,我不覺得我的如意郎君踏著七彩祥云有多威武帥氣,我就想在他怔怔地看晚霞時,我能走過去,坐在他身邊,他轉(zhuǎn)過頭望向我,眼中的孤獨就熄滅了。
和臭猴子的感情虐心程度不相上下的絕對要數(shù)天蓬和阿月。看書時也常常想,如果真要我選化作阿紫還是阿月,我一定會很猶豫!這樣的天蓬對阿月付出著這樣的濃情,生為凡人的我真是好生羨慕。悟空傳電影里對天蓬阿月感情背景沒有交代,但我看過原著啊我了解啊!于是天蓬看到被貶下凡的阿月時,那個眼神,我直接崩潰了,稀里嘩啦哭到抽搐。我弟看傻子一樣看我,我還陶醉的不行……
這是一群人尋找答案的故事,反正我是只顧得關(guān)注感情戲了不會寫書評,就說說自己的體會。我書讀得少,可今后這本也一定會在我心里滿分很久。
悟空傳讀后感作文(精選篇3)
這跟《西游記》無關(guān),這只是孫悟空的故事,而且,當(dāng)時孫悟空還只是一只不算特別的猴子。
孫悟空的來歷是這樣的:“從前,天地是由天機儀控制的。但是,女媧補天的時候,不小心掉了一塊巨石。那塊巨石后來變成了一個巨人,而那個巨人不服從被控制的天命,跟天庭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巨人最后被打敗了,他的尸體掉到了地上,變成了花果山。猴子們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巨人的心當(dāng)時也落到了花果山上,被一個老神仙發(fā)現(xiàn)了。后來,天庭發(fā)現(xiàn)了花果山,把它毀了。花果山上除了一些生靈,其它的都死了。之后,那位老神仙上山找存活的生靈,想復(fù)仇。他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巨人之心的化身——孫悟空。寧死不屈的孫悟空毫不畏懼,與強大的天庭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zhàn)。”
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我很佩服孫悟空熱愛家園,不畏強權(quán)的精神。而看了這本書后,我覺得孫悟空臨死前喊的最后一句話:“如來,快出來與我一戰(zhàn)!”充分地體現(xiàn)了孫悟空奮戰(zhàn)到底,不屈不撓的精神。
孫悟空有很多值得學(xué)習(xí)的地方,我要學(xué)習(xí)他,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悟空傳讀后感作文(精選篇4)
今何在,今,何在?
這曾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一直被我珍為心中經(jīng)典,如果說第一次讀這本書會感受到滿滿的中二氣息,那么時過境遷再回首,不免心生感嘆。
我們當(dāng)初的勇氣哪去了,我們?yōu)楹芜€在現(xiàn)實的牢籠中不可自拔,究竟是什么阻擋了我們,讓我們深陷其中,沉淪不能自已?
是現(xiàn)實的苦痛折磨還是我們自己自甘墮落。
重讀此書,當(dāng)年的熱血成了奢望,我們多像書中的沙僧,失去一次就倒地不起,多像書中的豬八戒,分離一次就只能奢望,可我們真的很想成為孫悟空,生我何用,不能狂傲,滅我何用,不減狂驕,盡管在神的騙局中走破滅,卻敗的令人敬佩,狂的讓萬神震顫。
作為這場游戲中玩家里唯一一個上帝視角,唐僧,前世的金蟬子,佛祖的大弟子,永遠(yuǎn)逃不出輪回命運,如同金蟬子與佛祖的最后一次論道,敗的悲壯,可又無關(guān)輸贏,如果再來一次,輸?shù)挠肋h(yuǎn)是他,然而卻永遠(yuǎn)不會有贏家。
這是一個關(guān)于反抗的故事,是一群人追求自由的故事,雖然小說中濃墨重彩的寫了悟空和紫霞的故事,但是那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感動,一種悲傷,雖然小說的最后是悲劇,是一種永遠(yuǎn)重頭再來的絕望,不過卻帶來了破而后立的延續(xù),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通透,就像一首交響曲的最后,鐘聲回蕩,是一種血染蒼穹的壯美。
而在最后,沒有誰是誰非,信念不同,立場不同,無論神還是妖,亦或是凡人,每個生命都散發(fā)著自己的瑩瑩之火,在深邃的夜空,閃耀。
悟空傳讀后感作文(精選篇5)
讀這本書前后一直在想何謂空,須菩提為什么要給他取名“悟空”?
初時我想,天地開滅為空,人之生死為空,這個過程皆為幻,就如金剛經(jīng)中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佛以“空”以“幻”之理教人看破,回歸原始,追求最簡單的快樂與幸福,所以空是本,是根,是源。
后來再想,諸天神佛欲掌控眾生,金蟬欲渡人渡己,孫悟空欲超脫天地,豬八戒欲陪伴阿月,沙僧欲重返天庭,哪一個做到了空?他們寧愿花五百年承受無數(shù)痛苦,寧愿最后身死,也要去做,也不愿放下,又哪里是空?所以最后我想,作者所謂的空應(yīng)該遵從本心,心向自由便去尋找,心存愛慕便去追求,心有理想便去實現(xiàn),就像小說里面所說“原來一生一世那么短暫,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所愛的.,就應(yīng)該不顧一切的去追求,因為生命隨時都會終止,命運是大海,當(dāng)你能夠暢游時,你就要盡情游向你的所愛,因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時候會來,卷走一切希望與夢想”。
結(jié)局,其實反倒不重要了,孫悟空到死也沒能超脫天地尋找到真正的他的“夕陽”,但他也沒讓神佛掌控他的命運;豬八戒最后也沒能和阿月長相廝守,或者說他其實從入謫仙井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已經(jīng)不可能了,但他最后做到了和她一起化作滿天星河;沙僧花了500年妄想著拼回琉璃盞,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努力在神佛面前不過是個笑話,到最后也為自己的命運開始反抗。記得孫悟空說過“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斗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