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鎮讀后感600字
芙蓉鎮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
芙蓉鎮,一部人性的電影。是劉曉慶和姜文在青年才俊的時候拍的。劉曉慶當年的確是一朵讓人眼睛一亮的小花。她笑起來是那樣的甜美。很讓人沉醉……
劉曉慶在影片里扮演一位敢愛敢恨的小女子,為了生活,可以不斷的付出,可以那樣倔強的生存。姜文在里面扮演一位“黑五類分子”,一位“資產階級的右派分子”。由于時代的原因,他們的生活是那樣的艱難。他們在那樣艱難的環境里,他們是勇敢的。他們的內心是強大的。一個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是打不垮的。既使在掃大街的時候,他們也能那樣的堅強,那樣的藝術。“一對黑夫妻,一對狗男女”,“活下去,象牲口一樣活下去”,我終于明白,人世間最殘酷的是政治斗爭,這么一說了。
猶清晰的記得,那是上高三的時候,天氣很冷,外面下著凍雨。我們在教室里凍得打抖,叫苦不己。當時我們的歷史老師劉德洋先生就說過,最讓人痛苦的不是天氣的寒冷,最讓人痛苦的是政治斗爭,最可怕的也是政治斗爭。山雨欲來風滿樓,政治的風雨,政治的運動。讓無數的人不寒而粟,人有時候為了要生存,要變得那樣的卑微和萎瑣……
天亮了,一切就都好了……
仁者無敵,人間正道是滄桑,為了明天,請選擇今天努力,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芙蓉鎮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古華的《芙蓉鎮》,是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以虛構出來的湘西芙蓉鎮為環境,當時社會的發展、結束為時間線索,以胡玉音等人的遭遇為代表,是一部時代特色鮮明的長篇小說。
全書共分四章,每章七節,每個章節都有標題,結構緊湊,框架鮮明,作者的邏輯性很強。優秀的文學作品大致可以分成兩類,分別是作者跟著作品走,或者作品跟著作者走。前者的優點是局部好看,但易輸于整體;后者整體思想性強,但局部不夠精彩。《芙蓉鎮》屬于第三種,即,全局上,作品跟著作者走,局部上,作者跟著作品走,所以,《芙蓉鎮》在故事上文字上即清晰又精彩。大局是框架,沒有規矩則不成方圓,但若拘泥于規矩,文學作品就成了刻板的數學題,美的感受就成了公式。這一點上,古華先生跟路遙頗為相似。
《芙蓉鎮》是以寫時代為目的的小說,人物是古華先生表現時代的工具。或者說,芙蓉鎮是濃縮了當時背景下的中國,《芙蓉鎮》上的人物,國民的代表。基于此,讀者會看到,古華先生在描寫某個人物遭遇時,忽然筆鋒一轉,轉向當時的中國有同樣遭遇的那些同胞們。作者只是借題發揮,,《芙蓉鎮》是古華先生抒發感傷的窗口。所以,雖然全書字數不多,人物不多,但是全書的表現力極強,讀者仿佛能聽到作者的心跳,與作品人物共同回到了那個瘋狂的年代。
所謂階級斗爭,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斗爭;所謂革命,不過是人革人的命。在本書中,本身已經成為了書中人物打擊報復的工具,提供了發泄的機會。這就使得這本書人性十足,一切故事,都是人事,造成的破壞,也是建立在人的劣根性這一基礎之上的。《芙蓉鎮》并沒有簡單的停留在批判,而是更深入的剖析被卷入的那些人物,使讀者隨作者一起反思人性。
文學作品不是胡侃。優秀的小說是來自作者靈魂深處的吶喊。一字一淚,一字一血。
芙蓉鎮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安安心心成個家,過過老百姓的日子,別總想著和他們過不去”,這是小說最后秦書田告誡李國香的話。也許直到這時候,李國香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李國香,最初的飲食店經理,仗著自己在縣委工作的舅舅的關系,在政治上得到很多優勢。但此人虛榮心極強,看到胡玉英的生意如此紅火,覺得搶了自己的風頭,心里產生了嫉妒心理,再加上對于糧站主任谷燕山的示愛遭到拒絕,更是懷恨在心。于是,一系列的活動就此展開。
胡玉英夫婦靠辛勤勞動掙來的錢,在芙蓉鎮蓋起了新房,卻被以李國香為首的所謂革命分子作為了斗爭的對象。先是在“四清”運動中被劃為富農,被迫撤掉豆腐攤子,丈夫也被逼自殺。與胡玉英有關的糧站主任谷燕山被停職反省,黎滿庚在壓力逼迫下交出了胡玉英代為保管的1500塊錢,秦書田當眾下跪。接下來,胡玉英更是成為的對象,被要求與秦書田一起每天去掃大街。兩個同命相連的人,在工作中相互照顧,漸漸產生了感情。當兩人寫申請結婚的時候卻因為自己是“五類分子”而被無理的拒絕。
李國香一直單身,感情生活非常空虛,當聽說胡玉英與秦書田要登記結婚的時候,嫉妒心理再次爆發,在其指示下,王秋赦將兩人當眾逮捕。在掛著“勝利果實”的條幅下,秦書田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胡玉英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這是一個人性扭曲的社會,正常人的正當要求得不到滿足,正當的勞動得不到認可,反而成為被的活靶子。這是一個被少數人利用,以革命的名義來達到個人目的運動。胡玉英的悲劇正是李國香等一系列“政治闖將”一手策劃的,是由于他們的嫉妒心理導致的。
小說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物是秦書田。當他被劃為右派遭斗爭的時候,顯示了他極大忍耐力,這樣的人物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樣的英雄能在各種環境下生活。在自己遭到胡玉英的指責時,他說“天一亮,鬼就出不來了”,這是怎樣的一種樂觀心態。在被判處有期徒刑的時候,他告誡胡玉英“活下去,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這樣的一種堅韌,只是在這種精神的支持下,胡玉英頑強地堅持到了最后。當他出獄后在回家的船上碰到往日自己的李國香,他不僅不計較往日的仇與恨,反而耐心地勸告“安安心心成個家,過過老百姓的日子”,這又是何等的大度。秦書田身上反映出來的堅韌、大度、忍耐、樂觀,在日益浮躁的今天,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認真地學習。
小說整篇都是在一種壓力的環境中進行,到處都是革命,到處都是錯誤,這也真正反映了共和國那段不尋常的經歷。唯一使人感到一絲溫暖的是在胡玉英被判處有期徒刑的時候,因身懷有孕被批準監外執行,這多少也體現了對人性的尊重。
小說的結局很是發人深省。吊腳樓倒了,王秋赦瘋了,黑暗的歲月結束了,秦書田從監獄回來了,李國香到省里去和一個離過婚的干部結婚了,胡玉英的豆腐店又開起來了,谷燕山官復原職了……所有的生活又都恢復了平靜,共和國逐漸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胡玉英與秦書田辛勤勞動,一個善良賣力氣,一個聰明有才智,我想他們也許會成為共和國首先富起來的人。李國香,秋后的黃花,盡管找到了最終的歸宿,也許會很有錢,政治上也會如魚得水,但注定是不會幸福的。
改革開放之后共和國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我想如果寫一部續集的話,還是有很多東西可寫的,也許在暑假我就會去完成這個任務。
芙蓉鎮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芙蓉鎮》,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影片中的谷燕山,應該就是導演謝晉的化身吧——中國電影人的良心所在。當谷燕山冒著政治風險去為秦書田和胡玉音這“兩個狗男女,一對黑夫妻”證婚時,當胡玉音感動的淚流滿面和秦書田一起向谷燕山下跪時,我的眼淚霎時也順臉頰奔流。
十年經歷,不知造成多少冤魂哭泣,但因為有正直的谷燕山們的存在,讓人間多了溫暖和希望,雖然谷燕山也是個小人物,但底層的光芒卻穿透人心深處,照亮歷史陰霾的天空。
秦書田十年牢獄被平反回家在輪渡上巧遇李國香(革委會主任)時,秦書田對她說,成個家安安靜靜地過過老百姓的日子吧,他們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這句話讓我心里不是滋味,中國老百姓應該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最聽話的老百姓吧,他們忍辱負重、所求不多,只要能過上安靜的日子。可是這個事件將中國大地變成了人間地獄,他們這做人的最低愿望也得不到滿足。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說,這世界就是一座地獄,而丹麥就是最差的一間。這句話放在天玄地黃的中國似乎也尤為恰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簡單地兩分成敵我對立的階級,只見階級不見人,人性遭到無情的踐踏。正常致富,卻被當成搞剝削走資本主義道路而打為黑五類,甚至連結婚的權利都被剝奪。這是發生在解放后十多年的中國,歷史總是有驚人的相似處——這場運動便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文字獄吧。必須正視歷史,否則就像影片結尾敲著破鑼的王秋赦瘋瘋癲癲地所喊的,“運動咯!”
想起巴金晚年在自己的《隨想錄》中的一句話,要建一座歷史博物館,可先生這一愿望至今未有答案。
只有正視歷史,人間悲劇才不會重演。
芙蓉鎮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復活節,比較悠閑的幾天,翻看了大陸小說“芙蓉鎮”。
小說情節并不復集,是描寫一個山區小鎮的幾戶人家在十幾年的不同遭遇。對于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和那種生活的人來講,是十分沉悶的。記得十幾年前,由這部小說改拍成的電影來香港上影,我們一大幚朋友去看。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幾個香港長大的年輕人大叫很悶,看到斗爭牛鬼蛇神的場面又哈哈大笑。而那幾個從內地來的朋友卻看得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言語。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做豆腐小販,勤勞致富的女主角被人,沒收財產,而好食懶飛的人卻可以不勞而獲,靠斗爭他人好食好住,飛黃騰達。今天再看這部小說,印象最深仍然是這些。
今天上班路過中環,又見到標語號召準來港大陸孕婦上街游行,向政府要求醫療福利。回歸這十年來,有人“為民請命”,先是“貧窮人士”“新移民”,再是“南亞難民”“外地愛滋病人”,現在又是“準來港大陸婦人”和“港產大陸”,完全不問這些人對香港的貢獻,一味要求政府支出福利,難道錢真的可以從天上掉下來,從樹上長出來的嗎?到最后,是否又要用“行政手段”再行“分配財產”,建立一個“公義”社會,消滅“貧富懸殊”?
我不敢再想下去,但愿在“芙蓉鎮”發生過的故事不要在香港再重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