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兒流浪記》小學六年級讀后感
《苦兒流浪記》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馬洛寫的一部兒童小說。講的是一個叫雷米的男孩,他被養父賣給了江湖賣藝人,他離開了巴布蘭媽媽,開始了浪跡天涯的生活。他認了江湖賣藝人做主人,在流浪途中,他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苦難,但始終抱著堅定的信念,憑著堅強的意志,戰勝了困難,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親身父母和朋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這里,我不禁被雷米敢于戰勝困難的精神感動了,同他比起來,我在生活中、學習里碰到的困難簡直無法同他相比,可我每一次遇到困難,都不像小雷米一樣決心要克服困難,我卻差點退縮了,想起來真是慚愧!
記得有一次,爸爸說好要跟我一起去爬山。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來了,來到瓦嶼山公園,因為那里也有山,爬上去就直接上了東輝閣。那里的山雖然不算斜,但只要一不留神就滑下去了,我跟著爸爸一起爬了上去,可是爬到中央的時候,我一不小心,滑了下去,幸好,我抓住了一棵大樹,才幸免于難。我一手抓著樹,一手向爸爸招手,可剛要大聲說:“我不爬了。”時,我又把這句話咽回肚子里了,心想:爬山有什么好怕的,怎么可以輕易退縮呢,何況這是一座小小的山。因為當時正直夏天,山上蚊子很多,我爬著爬著,看到眼前的一堆蚊子,怕了,本想不再爬了,但爸爸說,蹬上山頂就可以看到無限美麗的風光,更何況又可以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呢?我鼓起勇氣,爬了上去。站在東輝閣上,我還看到了我的學校呢!
“困難”,每當人們聽到這兩個字眼,不是心煩就是頭疼,覺得有困難很難解決掉,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經歷坎坷。即使你真的遇到困難也不用害怕,就當它是對你的一種考驗。只有經得起考驗的人,才是一個成功者。再說,“未經過風雨怎能見彩虹”不去嘗試怎么就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解決困難呢,對待困難,我們一定要以樂觀的心情來對待它。
《苦兒流浪記》使我知道了困難也不過如此,對于勇敢的人,再大的困難也經得起風浪!
《苦兒流浪記》小學六年級讀后感(精選篇2)
暑假里,我讀了許多書:《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三國演義》,但有一本卻讓我百看不厭——《苦兒流浪記》。
主人公是一個棄兒——魯米。他六個月時被巴伯蘭媽媽領養,八歲時被“爸爸”賣給了雜耍班班主老公公——皮大斯。從此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活。但是,有一天厄運降臨了,雜耍班的動物一個接一個死去,最后老公公也餓死了。魯米在困境中遇到看一只豪華的船——“天鵝號”。船主叫米根夫人,是出來旅行的,對魯米十分慈愛。告別“天鵝號”后跟一位可憐的朋友到處表演,賺錢,給養母報恩。最后,原來先前遇見的米根夫人就是魯米的親生父母。
盡管這本書從開頭到中間都讓人感到凄涼,但結局卻是完美的!讓我為魯米——一個命運不公的棄兒深感欣慰!
主人公是一個心地善良。知恩圖報。看重友誼的好孩子!他做事都會先為他人著想,后為自己考慮。那時的舊社會多么黑暗啊,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這本小說告訴我們:每當遇到困難時,不能放棄,勇于面對,勇于克服!
《苦兒流浪記》小學六年級讀后感(精選篇3)
《苦兒流浪記》告訴我要面對困難,并戰勝困難。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雷米的小男孩,因養父受傷而被租給了一個賣藝人,從此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涯。在流浪途中,他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到的困難,但他抱著堅定的信念、憑借頑強、堅韌的意志,一次又一次的克服了困難,最后他找到了親生母親、兄弟,還有妻子和好朋友,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讀完這本書,我被雷米不怕困難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同雷米的困難,自己平常遇到的的困難簡直是九牛一毛,遇到的困難真是太小了,并且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以及克服困難的決心都無法同雷米相比。
我記得,我剛學騎車的時候,老怕自己摔倒,但是看別人悠閑的騎著車在我面前經過,又是心足力不足,已經下定要學了,可是連車都不敢上,我爸爸鼓勵我說:“男子漢大丈夫,摔一下有什么,太嬌氣了!”我有騎上車,可是車剛動就撞到墻上了,我心里覺得永遠學不會騎車了。后來爸爸手把手的教我騎車時,反反復復練習3天后,終于學會了。﹝我可是摔了18次才學會了﹞騎車時,我總會想起當時怕摔倒,就學不成了,所以一定要克服困難。
我覺得我們應該向雷米學習,勇于向前,克服困難的精神!如果都克服了困難,難道還有什么是會辦不成嗎?
《苦兒流浪記》小學六年級讀后感(精選篇4)
過寒假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三本書,《苦兒流浪記》就是其中的一本,讀過以后我特別喜歡這本書,我也很喜歡書中的主人公苦兒。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主人公雷米是一個棄兒,從小被石匠的妻子撫養。在一次災難中,石匠受傷致殘,失去了工作,便把雷米賣給了一位老藝人,老藝人把他當作親生兒子看待,但因為一次不幸,老藝人被凍死了。雷米歷經挫折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找回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深地被雷米知恩必報的高尚品質所感動。因為雷米他是一個棄兒,但他并沒有為此而難過,養父死后,他為了養母不停地表演掙錢,他掙了很多的錢,給養母買了一頭牛。在他找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之后,他并沒有忘掉他的養母,把她也接了過來,還為他養父建了一座墳墓,而且老藝人死后,連幫助過他的老藝人的親戚他都以聚會的形式邀請來。我覺得雷米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每一個人都擁有雷米那樣的品質,那我們的生活之中就會處處綻放出美麗之花。從雷米的為人正好襯托出書中的另一個壞心腸的米利根,他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最終他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同時,我也感到不好意思,雷米不怕辛苦給養母買母牛,他跑遍了大街小巷,歷經千辛萬苦從不抱怨。而我呢,有時犯了錯,就會把責任推給爸媽,我覺得我應該像雷米那樣學會感恩,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我周圍的人,感恩社會,感恩我的親人們。
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
《苦兒流浪記》小學六年級讀后感(精選篇5)
我在寒假里讀了一本書,名叫《苦兒流浪記》。讀過這本書后,我深受啟發。
故事的主人公雷米是英國某世襲貴族家的長子,在他六個月時,他的叔父為了霸占侄兒的財產,偷偷將他抱走,丟棄在巴黎街頭。他的養父巴伯蘭將他撿回家,養到8歲后,又把他賣給了江湖藝人維泰利斯。
從此雷米開始了他以流浪小藝人身份浪跡天涯的生活,在這段流浪的痛苦生活中,雷米經歷了許多事:他曾在滿天風雪的森林里受到野狼的襲擊;在礦井里遇到洪水的侵襲;險些因饑寒交迫凍死在花農門前…………
然而,不論環境多么惡劣,雷米始終抱著堅定的信念,憑著堅韌頑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和生母團聚。
讀過這本書后,我應該向雷米學習,學習他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遇到困難就勇往直前,不退縮。在平常,我一碰到什么困難,就不動腦筋思考,總是丟在一邊,等著別人來解決。看過這本書后,我忽然醒悟:遇到困難應該努力想辦法解決,不能等在那里,不應該退縮,有毅力就可以成功。一個人如果沒有毅力和韌勁,他會走向成功嗎?
霍金,這位科學巨匠,在輪椅上生活了40年,全身只有3根手指會動,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癥的霍金只能活兩年,但霍金并沒有被病魔嚇倒,而是以樂觀、開朗的心情去面對生活,有一句話說的好:順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撓。他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
在人生的道路上,生命和命運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滿希望,憑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去努力,生命就會產生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