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600字
前不久我讀了一篇叫《維他命M》的文章,主要寫的是MONEY(錢)與MUSIC(音樂)對人的作用,前一種代表金錢、名利等東西,后一種則是人的精神的代表,這幾年,人們已經不再重視精神的作用了,更多的人把金錢、名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為了名利阿諛奉承,失去了一個人原有的精神骨氣。但是在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以后我認為保爾精神就是人的思想的一種至高境界。如果每個人都有保爾那樣的崇高精神,那么我們的國家定會更加繁榮富強。那么保爾精神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就簡單的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保爾精神的塑造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擁有剛毅果斷、堅定不移的性格,他十六歲就走上了充滿硝煙的戰場,受傷后回到地方工作,身體狀況不斷惡化,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影響世界上幾代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一個與作者經歷相似的人物,出生于小鎮謝佩托夫卡,16歲時參軍,在一次戰役中受重傷右眼失明,被迫轉到地方工作,但這并沒有影響保爾的革命精神,在地方,他全心全意的進行工作,在冬季來臨時,保爾受委派去修建鐵路支線,在那里要忍受嚴寒以及技術缺陷,而且經常遭到匪幫的襲擊,但是,幾百名英勇的青年人堅持下來了。他們把木材運到了莫斯科,保證了過冬的問題,面對身體狀況不斷惡化,保爾沒有退縮,而且勇敢的面對,在病情非常嚴重使他不得不住進療養院的時候,他仍與療養院里的同志堅持學習,保爾決定戰斗到底,他以頑強的精神寫出了感動中外幾代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保爾精神是英勇無畏,他敢于在彼得留拉匪兵押送朱赫來的時候果斷的將他打倒,他敢于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他敢于在莫斯科街頭將土匪頭子擊斃,他敢于在身體已經殘廢的時候“換一種武器”重返戰斗崗位。我們要學習他這種果斷辦事不畏艱險的精神。
保爾精神是反對壓迫、反對以強凌弱、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假公濟私,保爾在解放烏克蘭、對波蘭資本主義的斗爭、以及肅清武裝等戰斗中體現出愛國、渴望自由、反對壓迫等思想。我們現在也面臨著許多關系國家利益的事,我們應該以國家利益為主,時刻愛國,不做有損國家臉面的事情。
保爾精神是知難而上不怕艱苦,保爾曾經無數次絕望過,在得知書稿丟失以后,面對幾個月來的努力付諸流水,他什么念頭都有了。但他振作起來了,他又重新拿起了他的武器——筆繼續斗爭,終于完成了這部影響了幾代人的不朽名著。學習中,面對一點點失敗,我們不能自暴自棄,而應努力學習,攀登新的高峰。
保爾精神是忠于職守為公眾利益獻身,他曾經在許多不同的崗位工作,每一樣他都干得非常出色。比如,保爾在邊境當政委的時候,發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他時時刻刻都在為公眾著想。當有一天,我們走上工作崗位,我們也要向他一樣忠于職守、為民服務。
保爾精神——一個永遠令人傳頌的話題,讓我們像保爾一樣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這樣我們的中國就會更加繁榮昌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600字(篇2)
正值暑假,閑來無事的我獨自來到圖書大廈,一走進圖書大廈便只覺一陣涼氣襲來,我深吸一口氣,只覺空氣清涼而濕潤,其中還夾雜著淡淡書香,這空氣也同樣使我原本浮躁的心變得沉靜而輕松了。
我回過神來,側著頭像里面望了望,只見一排排書架旁都坐滿了求知若渴的書蟲。我找到一處空位,從書架上隨手拿下一本書,書名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曾聽說過這本書,但由于時間關系卻也一直沒來得急看。于是我便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我終于在傍晚時分讀完了這本書,我輕輕地把手中的書本放回了書架。回到家后,我感慨萬千,主角保爾。柯察金的經歷深深地感動并震撼了我,保爾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質不正是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青少年所缺少的嗎?
童年時代的保爾并沒有我們那么幸福和快樂,在他12歲那年由于犯了一個錯誤而被學校攆了出去,因此他便輟了學開始了他艱苦的生活征程,在以后的歲月里,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
和勇氣,在戰場上他奮勇殺敵,頑強抗爭,在工作中他勤勤懇懇,不辭辛勞,最終成為了一名鑒定的無產階級戰士。在面對健康的惡化時,他不屈不撓,忍受劇痛,繼續在他的另一條文學戰線上奮斗。直到最后他雙目失明,四肢癱瘓,他也依舊沒有放棄。
跟保爾比起來我們的生活是不是要幸福的多了呢?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沒有戰爭與痛苦,可我們卻不好好珍惜,我們有著寬敞明亮的教室,卻不好好學習;有著美味的食物卻要白白浪費,有著父母親人卻又抱怨指責……看看保爾,再看看我們,我們這些溫室里的花朵是不是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保爾的形象是那么真實感人;他勇于獻身,辛勤勞作;他熱愛學習,如饑如渴;他視惡如仇,愛憎分明;他不畏艱險,挑戰病魔;他永不言敗,頑強生活……這一切都可歌可泣。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600字(篇3)
望著那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廣場上迎風飄蕩,迎著朝陽,望著那抹紅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扉,在我心中染過一筆濃墨,我的心以激起千層巨浪,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徘徊,激蕩……
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以自生經歷為原型,以時代背景為題材創作的紅色勵志小說,作者剛毅卻又不失圓滑的筆觸生動的再現封建沙皇制度下的腐敗無能和底層勞動人民對生活的渴望震撼了每一個熱血的愛國同胞。它是革命的代言詞,是馬克思主義的先行者,是革命文學史上的一塊里程碑!我們共同見證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到一個滿腔熱火的青年再到身殘志堅的作者的蛻變過程。
相比于保爾的不幸,我們所遇到所謂的挫折和磨難不正顯示著渺小和微不足道嗎?
現在的青少年生活在一個富裕、社會安定的環境中,但是,為什么人的素質和能力卻有著和原來的天壤之別呢?改革開放前,人們的困難是生活還艱苦;改革開放后,人們的困難是生活缺少磨難,缺少挑戰。
挫折和磨難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有了挫折和磨難的人生會更精彩,它才能使人進步,激發起人的拼搏精神和勇氣,并從中明白了生活的來之不易,它教會了我們珍惜,它是我們最好的良師益友。
我似乎明白了,我開始感激這位作家和他的小說,我領略到了一個作家的堅強,它帶給我太多的思考,我從收獲到寶貴的精神財富,細細品味著這部著作,同時品味著生活的酸甜苦辣,迎接人生的挑戰,做新一個保爾·柯察金,你收獲了什么呢?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600字(篇4)
這個假期,我只讀了兩本課外書,但受益很大。其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面主人翁的故事深深震撼著我。
鋼鐵是怎么怎么練成的呢?是在熊熊烈火通過千錘百煉磨練才能成的。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病入的磨礪下成為一名優秀的布爾什維,他像鋼鐵一樣的堅強。
保爾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哥哥在機車庫工作,小小年紀的他也在車站食堂打工賺錢。后來,保爾參加了革命,殘酷的戰爭過后留給他的是雙眼失明。
殘疾讓保爾深受折磨,但他并沒有自暴自棄,依然努力在奮斗,勇敢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雙目失明的他居然能夠寫書,真是一個奇跡!他的作品打動著人們的心。
我被保爾頑強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是他讓我明白了人最寶貴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我們回憶往事的時候,能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所以我要好好學習,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到無限的價值,我要多做有意義的事,現在認真學習,長大后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600字(篇5)
說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想必大家對它并不陌生吧!書里講了一位堅強,勇敢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后,我領悟到:一個人的毅力對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就說這本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憑什么使自己繼續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自從認識水兵朱赫來以來,他的心被共產黨吸引住了。經過幾番波折,他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他出生入死,英勇殺敵。在戰爭中他也受了不少傷。最嚴重的一次就是被彈片擊中頭部,死里逃生。痊愈后,保爾沒有忘記黨,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戰斗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
我很敬佩保爾的這一點品質,他的確是一個頑強的人,當他負傷不得不退出戰場之時,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為社會的發展做著貢獻。當他被診斷出神經中樞有毛病時,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設法的工作,爭取多為社會做事。最后,他兩腿癱瘓、雙目失明,不得不放棄工作。但他仍然堅決的拿起筆,再次頑強地與命運做起了斗爭。正如貝多芬所說:“人應該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應該屈服于命運,應該奮斗終生,頑強拼搏。在小說中,我最欣賞其中的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保爾,這樣一位可敬可佩的共產主義戰士,您為我樹立了榜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讓我收益匪淺。我將把它放在床頭,從中汲取更大的精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