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
這個寒假,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它讓我認識了很多英雄豪杰:有寬厚愛民、禮賢下士 的劉備,單刀赴會、忠肝義膽的關羽,橫勇無敵、風風火火張飛,也有雄韜偉略、對酒當歌的曹操......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被稱為“智絕”的諸葛亮,可以說,他是《三國演義》里最聰明的人之一。
你看,諸葛亮總是拿著一柄羽毛扇子,只要悠閑地一搖一搖,一個個好主意,就輕輕松松地從他腦袋里蹦出來了!書中這樣描寫他:“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他真的像個“神仙”,能預知形勢的變化,化解很多危機。
劉備聽說了他的才能,毅然決定邀請諸葛亮協助他打天下,才有了后來的三顧茅廬。最后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感動,跟著劉備出山,給劉備當軍師,出謀劃策。
在赤壁之戰中,劉備和曹操交戰,而劉備軍中正缺箭,諸葛亮派了二十條船,并在草船上放滿了草人。曹操看到了,以為是對方的軍隊來進攻,怕有埋伏,立刻下令放箭,結果箭都射在草人上,諸葛亮把船開回了岸上,叫士兵把箭拔下來,數一數,竟然有十萬只箭!這就是草船借箭。
也是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在大船上請客,曹操中計命人把十艘船用鐵鏈連起來。諸葛亮發現東風快來了,就按計劃讓黃蓋帶人去燒曹操的船。黃蓋一看曹操的船,就放火。曹操的船立刻一艘接著一艘燃燒起來,熊熊烈火一直蔓延,像是要燃燒了整個天地一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諸葛亮“多智”的名聲,也和他生平事跡一起流傳千古,令無數人撫今追昔,感慨至今。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我最喜歡的小說就是《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不但講述了桃園結義,煮酒論英雄,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大意失荊州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故事,也塑造了曹操、郭嘉、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孫權、周瑜等鮮明的歷史人物,其中有的足智多謀,有的狡猾奸詐,有的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忠義勇敢。為了追尋歷史的真相,我甚至還買了本白話《三國志》作為印證,以便探尋更多的真相。
三國時代,戰火紛飛,英雄輩出,有許多各具特點的人物,但我最佩服卻在小說中被稱為奸雄的“白臉”曹操,也許是作者羅貫中的“尊劉”的傳統思想,他寧可歌頌漢室外系子孫-劉備,而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也是三國(魏、蜀、吳)中魏國的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曹操說成反面角色。但我覺得曹操的經歷是最豐富的,關于他的的典故也很多,如望梅止渴,割須棄袍,說曹操,曹操到,火燒連環船,割發代首,挾天子以令諸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還有他促成的典故也不少,如溫酒斬華雄,周瑜打黃蓋,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等。
在東漢末年,如果何進、袁紹聽從曹操的勸說,也不會有什么后面的董卓之亂、三國鼎立,恐怕也不會有那么多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了。在各方諸侯都害怕迎接漢帝,擔心自己權利受限,不能獨霸一方時,果斷接收漢獻帝,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力局面,說明曹操有明銳的政治嗅覺。在劉備還未獨霸一方之時,就慧眼識英雄,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收留關羽,義放關羽,給自己赤壁之敗后留有生路,真是看人達到入木三分的地步。在與袁紹的官渡之爭中,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軍事才能盡顯出來。同時他的詩也是大氣磅礴,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也許曹操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英雄,但過人的膽識、做事的氣概,卻叫我很是佩服。真如易中天所總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一想到《三國演義》,耳邊就能響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真是令人神往,令人神思,恨不得人和思想一起插上翅膀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向往的歷史……。而這一切都緣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小學生必讀的一本好書。這部歷史小說是元末明初羅貫中編寫的,以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為引線,寫天下大亂,魏、蜀、吳三國的興起到衰亡的歷史過程,最后三國歸晉,真實再現了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
書中講了許多人物,如尊重人才的劉備,才華橫溢的諸葛亮,講義氣的關羽,總沉不住氣的張飛,奸詐的曹操,不服氣的周瑜等等。其中,三個國家之間也發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失街亭等,還有許多故事如:空城計,收姜維等被改編成了戲劇。還有一些三國人物被改成了歇后語,可見這本書對我們國家有多么大的影響啊!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足智多謀,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軍事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憑著出色的才華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正因為看中了諸葛亮這些才華,所以劉備才三顧茅廬去請他。我最喜歡的故事是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在一次打仗中,他中了曹軍的毒箭,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名醫華佗來為他看病,怕關羽受不了疼痛,提出要把他綁在樹上刮骨療毒,可關羽非要和部下馬良邊下棋邊療傷,華佗治好關羽的病后,非常佩服他的英勇。我也非常佩服關羽的忠義和勇氣。
《三國演義》給我們講述了中國的那一段歷史。其中的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故事描寫如身臨其境。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的道理,做人要忠義誠實不奸詐,做事穩妥多思考。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誰都知道我國的“四大名著”影響深遠,不看就太可惜了。早在三年級時,我就把這本跨度了近一個世紀的《三國演義》給看完了,當時的我面對這波瀾壯闊的場景只是覺得好玩。當我再次翻開這本書細細品讀時,羅貫中的這本巨著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三國演義》在幾百年來廣泛流傳,膾炙人口。羅貫中用浩瀚的篇章深入、細致地描寫了東漢末年群雄紛爭到三國歸晉的場面,數百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現在讀者面前。《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個性鮮明,從書中我看到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尊重人才的劉備,一身是膽的趙云,奸詐的曹操,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
其中,給我留下最為深刻印象的就是蜀國的諸葛亮,他是人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草船借箭”的故事令人無不贊嘆,真是聰明絕頂。“火燒赤壁”中一半功勞是他的,要不是他借來了東風,曹軍怎么能慘遭損傷。他做事謹慎,具有超強的軍事和政治才能。他沉著冷靜,神機妙算,真是令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看完這本《三國演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要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但也不能盲目的去相信別人。曹操為什么會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是因為他過分相信了龐統這個外人的話,中了“連環計”。而劉備之所以中了陸遜的計謀,還不是因為他沒有聽取臣子的意見,結果大敗。在生活中,我們要時常聽取父母、老師、同學的意見,忠言逆耳。要吸取曹操和劉備的慘痛教訓,或許他們的建議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國演義》還讓我懂得了人不應該太貪婪,否則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故事中的呂布和董卓因好色讓王允鉆了空子,施起了“美人計”,使得董卓被殺死。現實生活中一些官員受別人賄賂,貪婪美色,最后被人檢舉,身敗名裂。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顆明珠,是一份很好的精神糧食,讓我們一起走進人物的心靈,去感受東漢末年那群雄紛爭的場景,去開始一段神奇的歷史之旅!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烈日炎炎的盛夏假期,我翻開我國歷史的篇章——《三國演義》,津津有味地閱讀完之后,令我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和《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齊名為“四大名著”。從“桃園結義”到“司馬懿統一三國”中的故事數不勝數,而且生動有趣,讓我看了還想再看下一篇,愛不釋手。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能說是主人公之一,才華橫溢,料事如神。自從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就忠心耿耿為劉備效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獨自撐起蜀國。盡管面對孫權,曹操那些“豺狼虎豹”也無所畏懼,膽大心細,在萬人之中顯示自己的才華,在劉備那兒也立下赫赫戰功,如:火燒赤壁,華容道,三氣周瑜,七擒孟獲……諸葛亮有句名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所以諸葛亮的計策中,除了空城計,其它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聽到曹操這個名字,大家眾所周知,他被人們認為是“超級大反派”。每當別人聽到劉備打了敗仗都心不甘情不愿,但聽到曹操大了敗仗都拍案叫絕。曹操是“反派”?我不這么認為:1.曹操成為奸雄那是被逼的,黃巾亂起,董卓進京,他怎能坐視不管。2.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了討伐袁紹。3.曹操不陰險狡猾,曹操是因為出計而被視為狡猾,那諸葛亮豈不是更狡猾?4.曹操對百姓很好,大家都知道劉備打了敗仗會帶百姓逃亡,曹操其實也是如此呦!曹操本是大漢忠臣,但朝代出了問題,皇帝無能,所以終結了漢朝。但我們也要把曹操列入“英雄榜”。
當然,三國還有其他有名的英雄豪杰:智勇雙全的周瑜、大義凜然的關羽,力拔山兮的呂布……我也好想斗轉星移回到過去,和劉關張“四英站呂布”,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和孔明公瑾火燒赤壁……
《三國演義》真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僅人物詳細,而且故事精彩,讓我的記憶里又多了一份知識,收貨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