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傳讀后感700字初中
岳飛傳讀后感700字初中(篇1)
《岳飛傳》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我經常在課間爭分奪秒地看,放學后也是見縫插針地看,越看越入迷。有時候,有同學和我一起討論書中的人和事,我們會因為一點看法不同而爭論得面紅耳赤的。不過,這樣的爭論促成了我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小說主要寫了南宋時期抗金名將岳飛的故事。岳飛立志精忠報國,為民族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受老百姓的敬仰。我想,凡是讀過這本的人都會受到教育,尤其是男孩子,會更加懂得責任,也會更懂得是非。
我敬佩岳飛,痛恨秦檜。當讀到岳飛征戰沙場對抗金兵時,我恨不得成為他手下的干將;當讀到岳飛被秦檜所害時,我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把秦檜放進嘴里嚼得粉碎。
我印象最深的情節是岳飛收到假圣旨進宮受害的部分。岳飛以為皇帝真的要招他進宮啇商量大事,結果,進宮之后,秦檜污陷他扣發軍糧……岳飛一心為抗金而籌劃,哪里想到如何預防自己人的陷害呀!一代英雄落入陷井,有口難辯。在嚴刑拷打時,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這是他臨刑前留下的千古名言,可見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他真了不起啊!再想想我自己,雖然我還是孩子,但在學習中遇到“金兵”時,不能勇敢面對,更沒有擊潰它的勇氣。當“惰性”“貪玩”這些奸臣襲擊我的意志時,我往往不用“拷打”就屈服了。想想真是慚愧呀!
一本《岳飛傳》讓我心里有了一個知道了精忠報國的含義,也知道了自己現在應該如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將來怎么做一個怎么做一個男子漢。
岳飛傳讀后感700字初中(篇2)
金戈鐵馬,昨夜寐境。
戰場無情,白駒揚起四尺沙;刀劍無眼,男兒馬革裹尸還。在這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一將領,生的是頂高額闊,鼻直口方。腳跨兔頭馬,手持瀝泉槍,身披團龍紫袍,血跡斑斑。剎那間,狼煙四起,遍野橫尸。敢問將軍何許人也?相州湯陰縣人,岳飛。
風乍起,戰袍飛揚。
合上書頁,遙想岳飛當年。
奸臣在朝,邊疆戰亂,少年岳飛槍挑小梁王,卻取不得功名。虧得護國大元帥宗澤任賢納良,才使岳飛有幸上陣。無奈,“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岳飛奮力抗金,卻如蘇秦獻《萬言書》,溫庭筠作《南花賦》一般,終為小人所妒,使得十年之力,毀于一旦。
岳飛的此番作為到底是為了什么?他完全可以如奸相張邦昌一般降金,可脊背上的“精忠報國”每時每刻都使他警醒著。
精忠報國。
這四個字的份量很重,很重。
有了“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前途變得彩徹區明。岳飛不必與朝中奸臣勾心斗角,也不會加入什么“起義軍”對抗朝廷,因為,這涂過醋墨的“精忠報國”將永不褪色,使得岳飛“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
時光飛逝,轉眼來到今朝。我們雖不用上陣殺敵,使血染戰袍,但需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在這個世紀,知識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只有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才有資格與其他人在“戰場”博弈,才能捍衛自己國家的榮耀。
現在的中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已經傲立在世界之林。現在,每一秒,都有不計其數的人在博弈著。國家現在所需要的,是擁有足夠多的知識和立志“精忠報國”的人才。
但現在,也許“國”的概念離我們過于遙遠了,而“家”更顯得平易近人些。“家”,不就是微縮的“國”嗎?這正與我近日在騰訊新聞中看到的《家國天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首小詩既是贊頌的,也是“家”與“國”兩個概念的完美融合:
這雙手,能傳遞給家人愛的溫暖;
也能將這溫暖傳遞到更多人的心間。
這雙腳,能給家人帶來幸福的陪伴;
也能深入群眾為大家帶來更好的發展。
這副肩膀,是家人溫馨的避風港;
也能勇敢地扛起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家國天下”的理念中,“精忠報國”的概念越發明朗了。
900多年前的那個男人,留下“精忠報國”,離開人間。憶往昔風波亭,可謂是: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岳飛傳讀后感700字初中(篇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們要經常讀書。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岳飛傳》。這個故事令我讀了就有愛不釋手的感覺,這個故事也是在告訴我們“愛國高于一切”的道理。本篇故事以主人公岳飛來說明熱愛祖國的道理。讀后讓我印象最深,忘不了那位精忠報國的岳飛,也忘不了那奸詐貪婪的奸臣秦檜。
岳飛小的時候,就天資聰穎,文武雙全,可是他的家里遭到了洪水,家破人亡,他和媽媽一起到了一個人的家里,從小一起和幾位富孩子一起學習知識,練習武術,他們的師傅周侗把自己所有的武功傳授給了岳飛等人,岳飛的武功在其他三位少年之上,于是,周侗便十分欣賞岳飛的才能。便叫岳飛參加選拔為報效國家的人才。主考官被小梁王的三錠銀子迷住了,便打算讓小梁王勝利。從這里可以看出主考官是多么的貪婪。最后,小梁王不但沒有勝利,反而讓岳飛贏得了勝利,這也給了貪官一個狠狠地教訓。
岳飛和兄弟們被選上以后,皇帝便讓岳飛當一個小官,等立了功便把他升官。當時的女真族反動起義,在他們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小國——大金國。從那時候起,岳飛便成立了抗金兵的偉大英雄。
在青龍山帶領幾百官兵設下埋伏,擊退了金兵的十萬大兵,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皇帝便升了岳飛的官,更加信任岳飛,而岳飛也不驕傲自大,多次立下戰功。后來,金國皇帝的四兒子金兀術以萬夫不當之勇殺到了長安城,金兀術的軍師哈迷蚩差點被岳飛活捉,金兀術率領金兵多次被戰敗。
岳飛也是一個治軍嚴謹的人。一次岳飛在牛頭山保駕,他的大兒子岳云,看到城墻上掛著免戰牌,便一下把免戰牌打碎了,岳飛十分生氣,便下令把岳云殺掉。從這里可以看出岳飛是多么的治軍嚴謹,對兒子也一視同仁。從此,金國便傳開了一句名言“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由此可見,岳飛帶領的軍隊是多么英勇,有著萬夫不當之勇。后來岳飛被秦檜設了個莫須有的罪名殘忍的殺害了,令人惋惜。
岳飛還說:“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這是岳飛真實的寫照。
在我們中國像岳飛一樣的英雄,有邱少云和王小二。他們的愛國精神永遠留在人世間!我非常敬佩岳飛,我要學習岳飛的精神,在學習中堅持不懈,刻苦學習,在學習的基礎上也要懷有愛國的心,將來長大成為一個成功人士。
岳飛傳讀后感700字初中(篇4)
岳飛是南宋時期的一名抗金元帥,他精忠報國,公私分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名字。我讀了《岳飛傳》后,被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他讓我明白了一種可貴的愛國主義精神。
岳飛的背上有“精忠報國”四字,是他母親為他刺的,是希望岳飛將來能夠精忠報國,不付所托,他果然成了一名出色的元帥,只可惜,岳飛雖然厲害,可還是被奸臣害死。岳飛因其精忠報國的偉大精神成為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典范,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榜樣。岳飛一生出入疆場,英勇抗擊侵掠,堅決反對國家民族受到壓迫,其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為歷代人們所敬仰,值得我們永遠懷念。他的精神將永遠保留在中華大地上,永遠流傳……。
古往今來,有許多像岳飛這樣的偉大英雄,如勇敢的邱少云,戰斗英雄黃繼光……我從心底里佩服像岳飛這樣的大英雄,他們偉大的愛國精神將流傳千古!在這些英雄身上體現的是中華優秀兒女的種種可貴精神和質量,這些可貴精神與質量成為我們少年兒童今后學習和人生道路上努力向前的精神動力和寶貴財富。他們為國家民族奮斗、獻身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向他們!!
岳飛傳讀后感700字初中(篇5)
在北宋末年,金國大舉進犯中原,就在這個危急關頭,一位抗擊金兵的英雄騰空出世,他就是岳飛。
關于岳飛的故事有很多,書也不少,如《說岳全傳》、《岳飛傳》……其中,我最愛看《岳飛傳》。
《岳飛傳》這本書主要講了岳飛和眾將一起抗擊金兵,把金兵打得連連敗退。可就在即將掃除殘余金兵,能將金人逐出中原時,秦檜假借皇帝的名義,連發十二道金牌讓岳飛入京,又用詭計,使岳云和張憲回京,三人最終死在“風波亭”。
我讀了《岳飛傳》,知道了岳飛驍勇善戰,率領岳家軍,打擊金人,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故在金人之間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說法。而且岳飛品格高潔,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值得我們學習。還有他那種精忠報國的精神也深受人們敬佩。
從另一個方面講,岳飛之所以被召回京城,導致功虧一簣,是因為朝廷中有秦檜這些奸詐小人在背后暗中使壞。故可以這樣說,有這些奸佞之輩在朝為官,而且還是做大官,岳飛的失敗是必然的。
現在宋王朝是內憂外患,“外患”是金兵進犯中原,“內憂”不僅是各地的起義軍,還有朝中的奸臣。正所謂“計狠莫過于絕糧”,這糧草就如同是自己的“后背”而岳飛的“后背”就是朝廷,朝中的奸臣秦檜等人打壓、排擠忠良,使忠良之士無法施展抱負,還要給在外抗擊金兵的岳飛使壞,使外患更嚴重。這令我知道了,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后背”交給別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為“后背”有時候是顧及不到的。比如說岳飛,他多么驍勇善戰,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奸人手上。俗話說:一顆老鼠屎能壞了一鍋粥,何況朝廷有這么多顆呢?
如果一定要形容那時的情況,我想用一首詩來形容:萬古共稱秦檜惡,千年難沒岳飛忠。因將武穆終身恨,一假牛皋奏大功。力圖社稷逞豪雄,辛苦當年百戰中。奸佞立朝千古恨,元戎誰與立奇功。
《岳飛傳》這本書講述了歷史英雄岳飛的誕生到隕落,也講了朝中小人之奸詐。“忠孝節義”在書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很經典很好看。歷史帶動文字,文字書寫歷史。